終於有點時間打個登山文了
這次攀登合歡山西峰算是再雪恥上次沒爬完的飲恨。
剛好開放山林所以就趁著假日的機會去拿了這座四大鳥山十翠之一的合歡山西峰。
原訂計畫是4:30分出發,但基本上沒什麼睡,加上起登前一天12點左右才到民宿,所以決定晚一小時出發。
起登時間為6:15分
到北峰後還算是輕鬆,就是緩緩上升;所以走的並不會太辛苦。
但過了北峰後完全就不一樣了,一路不停上上下下,至少七到八座的山頭加上我們重裝練腳,完全的累與疲乏,加上溼滑與攀繩的地形完全的要小心自己腳下。
重申一次以前我覺得會滑都是鞋子的問題,我必須說,沒有一雙鞋可以止滑,雨鞋可能可以但要習慣,不要認為多貴的鞋子防滑係數多好,下雨天踩到樹林地形、碎石坡完全就是滑而已。
沿途4公里多基本上就是你看到前面有座山沒錯你要上去,然後近乎垂直,然後上了那座山看到最下面,沒錯你又要下去了,就這樣持續至少四小時連續的上下坡
總爬升大約1,400公尺
總長度大約7公里
大約是460層樓高(單程)
所以來回就是九座101多。
所以回程我們多花了將近一倍的時間,體力與意志力完全被消磨殆盡。
提醒各位:
合歡西峰需要考慮到體力分配與糧食水份等等,雖然7公里感覺不長但是實際上都是在上下爬升下降,很容易因為水份流失而中暑,加上地形曝曬;還有森林濕冷,更容易引起高山反應。
我們這次一個人帶2000cc的水是完全不夠的中途還有回程的大哥給我們水來補充,但我們到北峰的時候已經完全沒水了而且已是晚上18:00體力與精神的壓力下加上沒有水經過北峰的碎石坡路段真的很痛苦…感覺快走不完。
建議有要一日單攻的朋友們如需煮食與飲用水攜帶至少3000cc的水量一個人。分裝在瓶子裡藏水回程取水。
不常運動與長時間走路的朋友們看到北峰後的大告示牌有寫明,如需走西峰請斟酌於自己體力。
時數是10-18小時來回,我們晚出發加上重裝身體的疲乏是13小時,真的…去一次就好,但輕裝想練腿也要把水與糧食帶好。
合歡北峰-西峰一日單攻完成
▲合歡北峰(北合歡山):海拔3422m,十崇之一,
百岳排名#34,A級。
合歡西峰(西合歡山):海拔3145m,四大鳥山之一,十翠之一
台灣百岳排名#83,A級。
@tingsaniou1959
@thenorthface_tw
@caravan_outdoor
@karrimorsf
@ospreypacks
@3927_outdoorlife
#hiking #mountains #taiwan #合歡山 #合歡西峰 #outdoor #karrimortaiwan #3927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秋天剩旅行【cts.trav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注意: 新IG:danny_gmfm*** ●行程簡介 所在縣市:台中市和平區,南投縣仁愛鄉 入山入園:不需要(山友應對自己安全負責) 登山日期:2021.04.02~03 登山天氣:晴 步道里程:單程9公里(需折返) 準備日入住:春陽麗來會館 ●山岳 1.白姑大山 H3341m (百岳4...
單攻 輕裝 在 盲旅BlindTour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週末電子報 132|中橫四辣,雲湧羊頭山 】
⠀
繼上周帶大家到 #花蓮 看夜景、日出
這次,盲旅要帶你從花蓮 #輕裝單攻羊頭山
一覽 #台灣百岳 中的老么英姿!
⠀
#中橫四辣 指四座位於 #中橫公路上
依據嗆辣程度(難度)排序而成的百岳們⛰️
而海拔 3,035 公尺
高度落差達 1000 公尺的小辣 #羊頭山
在登頂後
究竟會看到甚麼樣的美景呢?
快去信箱收看盲旅電子報吧!
⠀
完整文章這裡看
👉🏻 https://pse.is/3lqmhx
⠀
留下 Email 訂閱完整版 #周末去哪玩 電子報
👉🏻 https://pse.is/3cxyyk
單攻 輕裝 在 生活在他處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南湖大山 Day3
.
昨夜的風真的肖強ㄟ,吹得人心不安,好幾次被風吵醒,以為原本就歪斜的帳篷快要撐不住了,或者會像熱氣球一樣直衝上天。夜晚圈谷氣溫驟降,冷風從帳篷門鑽進來,必須要穿著羽絨外套睡才夠暖。至於尿意就忍著吧,外面真的太冷太冷,大約零度吧?
.
又是比鬧鐘早醒的清晨。我和達衛睡眼惺忪地整裝,宥樽稍後醒來,他判定自己身體狀況不佳,應該是高山症頭很痛,所以決定不跟我們一起去攻頂。我覺得能夠下這種決定很好,安全第一,要是我可能沒這個勇氣。還記得前一天我們聊到關於攻不攻頂的事,他好像能很灑脫地說不去就不去。但我不行,我除了在乎帳面上的數字,其實更在乎的是——別人行為什麼我不行。宥樽回說:「沒關係啊,我也有很多別人不行的事。」但我仔細思考一下,然後說:「可是我好像沒有那種東西......所以更需要這種成就自我證明。」
.
於是五人團隊少一人攻頂。出發時天已微亮,頭燈關掉,杖準備好,我們往山屋後面的小徑前去。小徑通往上圈谷,上圈谷相對下圈谷小一些,但沒有山屋、沒有帳篷,所以更原始一些。我很喜歡上圈谷的風景,本以為南湖圈谷就那樣了,沒想到還是驚喜不斷。一路順著可能是冰河留下的河床走,前方沒有別人,但有許多指引方向的疊石標記,我們也各取一個石頭來疊,連宥樽的份一起疊上去。偶而回頭望,發現日出又多了一點,無雲的天空預告好天氣的一天。
.
往東峰的路上有一段岩石峭壁,必須手腳並用。每次遇到這種地形我就腎上腺素激升,變得亢奮,身體連開機都省略,忽然很有力氣地往上爬。但有懼高症的人可能會很痛苦,岩石的跨度越往上越大,難度也越高。我們被一對活潑的情侶超越,他們正準備去單攻馬比衫山,那座山頭不在我們的計劃內,如果要去,至少得在圈谷睡兩天才夠。說真的圈谷挺舒適的,根本世外桃源,如果有更完整的補給和假期,來住幾天當度假很不錯(但要先走很長的路)。
.
翻過一段像劍龍稜的稜線,#南湖東峰 的木樁即在眼前,海拔 3637m,此行的第三座百岳。不曉得為什麼東峰的木樁斜斜的,地面也斜斜的,拍照也斜斜,一切都斜斜的。斜斜的路一直斜向另一片碎石坡,我們從石坡向下,腰繞東峰,準備朝主峰邁進。
.
連接東峰和主峰有一段平緩的鞍部,是觀賞兩峰的絕佳地點。一邊是太陽灑落碎石坡上,反射刺眼的光;一邊是太陽照在大山岩壁,營造滂礡氣勢。我們的路線和多數人相反,大多團隊先攻主峰再攻東峰,因此兩軍在鞍部左右交會,又邁向各自的路。
.
來到主峰岔路,再往上只剩 0.7 公里,但這 0.7 公里不算簡單,除了連續陡上之外還有一些巨石攀爬地形,尤其最接近主峰的一小段路是貼近懸崖上攀,另一邊是深谷,甚至可以遠眺圈谷裡的山屋和帳篷。辛苦登頂,看見 #南湖大山(3742m) 的木樁並沒有想像中激動,可能這一路已經搜集許多山頭,多這一顆只是錦上添花而已。山頂的展望很好,我對阿吉說:「你知道天氣好的話,從陽明山可以看見南湖大山嗎?換句話說,如果天氣夠好,我們現在應該可以看見陽明山。」但天氣不是不好,事實上有點太好太曬,附近的山清清楚楚,最明顯的就是中央尖山,聽說難度更高,我私自把它列為未來的目標!
.
早起攻頂來回大約費了 5 個小時,算是相對愜意的節奏。時間抓得很準,回營時剛好十點半,宥樽當然已經醒來,他還去了「網咖」,還發了限動。他抱怨帳篷裡面超熱,一進去果然像溫室。在裡面整理行李的時候,我忽然想起印度,想起高溫天氣住在沒有冷氣的青旅,雖然很熱但沒有辦法,只能接受很熱的事實。
.
拆掉歪斜的帳篷,感謝它撐過昨夜的強陣風,並祈禱今晚還能順利搭起來。我們稍作休息,用慢速度收拾,幾乎是最後一組離開圈谷,圈谷外的世界連假已經結束,今天有點冷清。離開前經過一對正在紮營的協作,其中一人告訴我們 #雲稜山莊沒水了,而現在下切取水有點太晚。那怎麼辦?我問。可以去審馬陣山屋那邊取水,他說。可是那不是死水嗎?我又問。不是啊,是活水,那位協作不疑有他的回答。
.
於是水源的難題成了第三天的最大考驗。但在那之前,別忘了還有來時下到不要不要的碎石坡!想到就怕得要死,沒想到走起來意外輕鬆。一開始就找到舒服的節奏,小步,穩定,配合呼吸,埋首一直走,偶而走偏又繞回來。策略是讓每一步都不喘,像蝸牛一樣一點一點向上,絕對不能停下腳步,一旦停下來可能會失去節奏,我這樣告訴自己。結果策略奏效,竟然不到 30 分鐘就走完了。自己都被這種神狀態嚇一跳,可惜這種神狀態只出現一次,隔天就恢復正常了。
.
為了尋找水源,一行人在北山附近拆夥,我和宥樽當先鋒部隊,帶著大家的空水袋和濾心,用最快的速度前往審馬陣山屋。沿途超越了幾支隊伍,他們大概覺得我們在急什麼,幹嘛用跑的?跑久了好累,覺得全身的力氣都快用盡,終於來到山屋岔路。我們把大背包丟著,改輕裝去取水。沒想到已經有人搶先一步,是另外一組四人團隊,他們也是聽說缺水的消息而來。
.
水源是山屋旁邊的黑水塘,水質果然如預期不佳,撈起來聞有股魚缸的味道......附近草地上很多衛生紙花,不用說就知道那是什麼......我們試著先過濾一些,黃色的水真的變清澈了,害怕地喝了一口,已經沒有魚缸的味道。此時肉眼看不見雜質就當沒雜質吧,什麼細菌原蟲都隨便啦,有水喝比較要緊。我準備拿出另一顆濾心濾水,卻發現忘在岔路口的背包,只好認命再走一趟,簡直跟白痴一樣,我累到像白癡一樣。
.
晚上照舊紮營在第一晚的松針林地(13.2k處),一樣沒有其他人爭地。帳篷順利搭起,所有水都煮過才飲用。一行人吃不美味的食物已經三天,幾乎失去食慾,Momo 還有力氣煮飯好厲害。四天三夜好長阿,好想下山。身體的部分可以暫時用香香的濕紙巾擦拭,但頭皮好癢無法洗頭。只要再忍過這晚,明天就可以重返文明,預計正午前離開登山口。可樂等我,合菜等我~~
.
(Photo by YEN SHIHMIN)
#怎麼寫日記跟爬山差不多累
單攻 輕裝 在 秋天剩旅行【cts.travel】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注意: 新IG:danny_gmfm***
●行程簡介
所在縣市:台中市和平區,南投縣仁愛鄉
入山入園:不需要(山友應對自己安全負責)
登山日期:2021.04.02~03
登山天氣:晴
步道里程:單程9公里(需折返)
準備日入住:春陽麗來會館
●山岳
1.白姑大山 H3341m (百岳44)
2.白姑大山東南峰 H3035m
3.三錐山 2570m
●山名由來(健行筆記)
白姑山群南部為北港溪源,溪谷是泰雅族賽考列克群「馬卡納奇亞群」下之福骨群(Xalut)的世居地。「Xalut」在泰雅語中意指「居住在深山中的人」;清代《台灣府誌》中稱福骨社,日據時期音譯「Hakku」,今稱白狗或白姑。
●司晏池(健行筆記)
民國73年10月,戴曼程偕同原住民嚮導司晏與史亞山等人縱走白姑連峰時,在海拔約2850公尺一帶發現三四個看天池,戴曼程取名為「司晏池」,是攀登白姑大山途中的重要營地。
●早期藉由八仙山林場的鐵道搭到草青池附近、輕裝來回白姑大山;林場荒廢後改從谷關的青山一日單攻。自921大地震之後,中橫德基水庫這一段路跡崩壞,於是岳界另闢由紅香部落起登的新路線,路程雖較長,但有司晏池的穩定水源,成為目前攀登白姑大山的主要路線。
●注意事項
1.交通方式:建議採接駁方式,最後農家腹地不大不建議停放多台車,登山口附近約6~8台車空間
2.進入紅香部落後,坑洞大陡度較陡建議四輪傳動
3.原水源-司晏池味道與顏色較濁,松針營地附近的岔路走過去有新水源,為八仙山林場遺址有人工水泥搭建而成
4.水源附近嚴禁大小便,以免污染水源
5.LNT原則-要將自己使用過的衛生紙與任何垃圾帶下山喔!司宴池附近好多衛生紙呀@@
6.新手完全不建議安排兩天或單攻,建議先走過中橫四辣中的小辣與中辣(羊頭山、畢祿山)
● 時刻表
DAY1
930 登山口
1009 休息
1200 三錐山
1230 出發
1330 休息
DAY2
115出發
155 東南峰休息五分鐘
235 吉他營地
408 小休
600 白姑
700 下山
750 青草池
1010 吉他營地
1145 司晏池營地
1410 三錐山
1610 登山口
● 影片段落
0:00 白姑大山片頭
0:56 DAY1 住宿
3:54 DAY1 最後農舍-出發
8:40 DAY1 三錐山
13:07 DAY1 岔路口-新水源
13:52 DAY1 司晏池營地 5.43K
16:54 DAY2 司晏池營地-出發
17:44 DAY2 白姑大山東南峰 6.47K
19:04 DAY2 吉他營地 7.45K
20:32 DAY2 青草池 8.91K
20:42 DAY2 石瀑-最後陡上
21:46 DAY2 白姑大山 9.85K
23:40 DAY2 回程花絮
28:36 DAY2 3D全景路線圖
#白姑大山 #中橫四辣 #百岳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g9lNQwZ7P4/hqdefault.jpg)
單攻 輕裝 在 烙野孩imyeahh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第七十四部影片,高雄市桃源區十三坑溫泉全攻略
拍攝於2021.02.06
烙野孩FB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E7%83%99%E9%87%8E%E5%AD%A9-108421374001542/
烙野孩IG:https://www.instagram.com/im_yeah_hi/
這次,要前往寶來溪目前已知最上游的溫泉-十三坑溫泉!
要去十三坑溫泉,有兩種走法:
第一個方法,是停車在七坑溫泉,走水路3小時到十坑溫泉,再走2小時到達十三坑溫泉,這個方式全程都算平緩,走得愜意。要蒐集十三坑溫泉的人,我建議這個方式,重裝走到十坑紮營,輕裝往返十三坑溫泉不過夜,時間雖長,但比較輕鬆。
第二個方法,也是本片的方法,開車到小關山林道17.7k登山口,下切1.5小時落差750m到溪底,再上溯1.5小時到達十三坑溫泉(此為輕裝時間)。個人認為,只有一天時間,又想要蒐集十三坑溫泉,可以採用這種方式單攻,或是想在十三坑溫泉野營住一晚,可使用這種方式。單攻一定要注意時間,下午2點就差不多要回程,否則容易摸黑。
十三坑溫泉,溫泉壁壯闊霸氣,溪水兩旁山壁落差大,地形壯闊幽美。今年溫泉池有兩池,上池大,溫度從44~42°C不等,越靠近山壁越高溫,下池小一點,但也夠8個人泡吧,溫度39~40°C左右。
日曬是十三坑溫泉一大問題,天氣太好,陽光直射反而不好泡湯,有時真希望有點雲來擋擋太陽,大概下午01:45太陽會被擋住,可以好好泡湯,不過對單攻的人也差不多該回程了,想要好好享受十三坑溫泉,可能要住上一夜囉!重裝很需要體力跟腿力,上切750m可不容易哦!
最後,用寶來風味餐館,結束美好的一天
野溪溫泉每年都不一樣,山裡的狀況也每年都不一樣,出發前記得做好功課。
離開時要帶走垃圾,最好可以帶袋子幫忙撿垃圾。
對影片有問題可以在下方留言,有幫助的話🙇懇請按讚訂閱分享。
寶來檢查哨(小關山林道7k處):https://goo.gl/maps/QviRP1EAAPKCCfucA
十三坑溫泉-山路登山口(小關山林道17.7k處-土地公廟):https://goo.gl/maps/TntHBD3LJeLqdiVL9
十三坑溫泉:https://goo.gl/maps/ApJgq654iouvqAr99
寶來風味餐館:https://goo.gl/maps/eHYd7XLUW3YWd4h97
#Taiwan#台灣#高雄#Kaohsiung
#Hotspring#溫泉#十三坑溫泉#寶來溪
#outdoor#戶外#旅遊#露營#Camping
#烙野孩#imyeahhi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EhgRJRg3mg/hqdefault.jpg)
單攻 輕裝 在 Tommy Chen's Ultra Adventure Official Channel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百岳單攻訓練短片 - 「南湖大山」
海拔高度:3742m
總公里數:≒51.6km
百岳排名:8
百岳別名:帝王之山 / 帝王座
所屬山系:中央山脈 / 北段最高峰
長年在台灣高山訓練,
那份寧靜、寂靜、壯闊的美,
即使回到市區,心中其實一直眷戀著,
這次因為疫情賽事都延期,無法出國比賽,
訓練週期也進入高強度期間,也為自己做一個模擬比賽強度的單攻訓練,
安排了是台灣最具代表性的五座高山,稱之五嶽
也指高山峻嶺且能鎮護地方之山。
玉山山脈最高峰,玉山(3952m)
雪山山脈最高峰,雪山(3886m)
中央山脈北段最高峰,南湖大山(3742m)
中央山脈中段最高峰,秀姑巒山(3826m)
中央山脈南段最高峰,北大武山(3092m)
單攻風險相較於傳統登山,風險要來的更高,
對於高山認知與技術有一定的要求,
因為著輕裝,要求能夠在山中快速上下移動,
但一天之內就必須出登山口,
疲累跑過草原時,我被眼前南湖大山雄偉氣魄所震撼,
右手邊的中央尖山,與左手邊的五連峰,
像是保護帝王的左右大將軍,
襯托出南湖主峰的山勢,也稱為「帝王之山」
南湖大山
海拔3,742公尺,為中央山脈第三高峰、主稜線北段的最高峰,設有一等三角點。
南湖大山主峰(3742m)、
南湖北山(3536m)、
南湖東山(3632m)、
南湖南山(3475m)、
巴巴山(3449m)、
馬比杉山(3211m)、
審馬陣山(3141m)等七座。
其他著名山峰還有五連峰、
南湖北峰(3592m)、
南湖東北峰(3555m)、
南湖東南峰(3462m)、
陶塞峰等多座。
這次和三條魚一起單攻訓練,
也學習到許多山的知識
大家期待的百岳單攻訓練影片終於出來啦,
總共分為5支短片、1支長片,
將於每周三晚上10點播出喔
#登山技巧
#百岳
#五岳
#南湖大山
#南湖大山單攻
#單攻
#三條魚
#百岳單攻訓練計畫
#紐崔萊
#山也行GOMT
---------------------------------------------------------------------------------------------------------------------
喜歡我的頻道『請記得"訂閱"彥博的頻道,並開啟小鈴噹的"所有通知"功能』唷!
這樣就能每週準時收看我的教學影片唷!
▶記得訂閱我的youtube並開啟小鈴鐺的"所有通知"功能!
https://www.youtube.com/tommychenpo?sub_confirmation=1
▶追蹤我的IG
https://instagram.com/tommychen1986
▶追蹤我的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tommychen0610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tLnCdwTGMuU/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