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365
😃聲音與音樂😃
10月號小行星幼兒誌主題:聽見好聲音
✍🏻內容探討可分三部分:
👉科普知識
1️⃣聲音的由來
2️⃣青蛙鳴叫聲
👉樂器種類
1️⃣打擊樂
2️⃣弦樂
3️⃣管樂
👉文學知識
1️⃣狀聲詞
2️⃣聲音相關成語
3️⃣優美文句
✍🏻聲音主題的延伸
👉科普知識
1️⃣魔法校車《鬼屋博物館》
2️⃣自然科學啟蒙《到處都有聲音》
3️⃣ 科1《Sounds all around 》
4️⃣小小地球人60《聲音》
👉樂器種類
1️⃣臺灣麥克音樂繪本《大貓湯姆的音樂晚會。管樂器》
2️⃣臺灣麥克音樂繪本《小丑爺爺和和莫莫。弦樂器》
3️⃣臺灣麥克音樂繪本《找不到家的小猴子。打擊樂器》
👉文學知識
1️⃣臺灣麥克音樂繪本系列
2️⃣小小地球人60《唱歌》
❤️共讀心得❤️
👉科普知識
1️⃣聲音是物體振動產生
2️⃣聲音必須透過介質傳播:
➡️氣體:傳播速度最慢
➡️固體:傳播速度最快
➡️液體:傳播速度居中
3️⃣物體震動➡️聲波➡️空氣➡️耳膜➡️大腦
4️⃣聲音的功能:
➡️傳遞訊息:人類、動物
➡️求偶:青蛙、蟬
➡️警告:吼猴、獅子
➡️避難與覓食:蝙蝠(回聲定位)
➡️定位系統:聲納測量位置、深度
5️⃣悅耳聲音與吵雜噪音區別
➡️悅耳聲音:音樂、蟲鳴鳥叫
➡️吵雜噪音:鑽岩機、吸塵器
6️⃣音量的測量單位:分貝
7️⃣身體的聲音與身體狀態
➡️口鼻哈啾聲:把異物排出
➡️肚子咕嚕聲:胃部肌肉擠壓
➡️放屁噗噗聲:腸道氣體重出
➡️身體打嗝聲:橫膈膜不自主收縮
8️⃣臺灣常見青蛙介紹:
台北樹蛙、黑蒙西氏小樹蛙、腹斑蛙、面天樹蛙、斯文豪氏赤蛙、福建大頭蛙、拉都希氏赤蛙、諸羅樹蛙
👉樂器種類
關於音樂繪本系列
我非常推薦臺灣麥克音樂繪本中
「我的音樂第一課」系列
透過繪本故事的方式
用聲音讓孩子認識各種樂器
透過故事的鋪陳與樂器的音色
讓孩子能感受與掌握樂器所表達出來的特質與情感
彷彿親親演奏過樂器
而不再是冰冷冷的架上物品
為了讓孩子更能掌握樂器本身的音質所流露出的情感
於是我選用了這套繪本的管樂器、弦樂器、打擊樂器
你還補充小行星雜誌內樂器的知識
1️⃣臺灣麥克音樂繪本《大貓湯姆的音樂晚會。管樂器》
透過故事詳細解說管樂的知識
➡️巴松管:聲音低沉柔和
➡️單簧管:又稱豎笛
➡️雙簧管:聲音高亢,以其La音調音
➡️蘇沙號:環形低音號
➡️小號:又稱小喇叭,聲音嘹亮
➡️長號:有稱伸縮喇叭
➡️法國號:用嘴唇頂住吹嘴震動控制樂音
➡️薩克斯風:演奏需要很大的肺活量
➡️長笛:甜美優雅的音色
➡️短笛:管弦樂團裡最小的樂器
2️⃣臺灣麥克音樂繪本《小丑爺爺和和莫莫。弦樂器》
透過故事詳細解說弦樂的知識
➡️小提琴:以弓拉、推摩擦琴弦
➡️中提琴:較小提琴大一點
➡️大提琴:聲音低沉,可推、拉及撥弦
➡️低音大提琴:聲音低沉如犀牛般
➡️曼陀林:用撥子撥動琴弦
➡️吉他:可拍打、撥弦或快速摩擦琴弦
➡️豎琴:用手指前端撥動琴弦
➡️揚琴:用細木槌敲擊琴弦
3️⃣臺灣麥克音樂繪本《找不到家的小猴子。打擊樂器》
透過故事詳細解說打擊樂的知識
依照材質可將打擊樂分為:
➡️金屬類:鈸、姆指鋼琴、牛鈴、鑼、日本缽
➡️皮革類:各式鼓類
➡️木質類:馬林巴木琴、
➡️石頭和陶器
❤️樂器發音原理與音色:
➡️面積大、琴弦粗:振動慢、聲音低沉
➡️面積小、琴弦細:振動快、聲音高
👉文學知識
1️⃣狀聲詞
又稱擬聲詞
是用語詞的讀音來模擬各種聲音
讓文句裡描寫的事物更加生動
➡️鴨子呱呱聲
➡️小鳥啾啾聲
➡️小羊咩咩教
❤️中文狀聲詞多以「口」為部首
可讓孩子以此判別狀聲詞
2️⃣聲音相關成語
➡️正面成語:餘音繞梁、黃鶯出谷、天籟之音
➡️負面成語:牛聲馬頭、五音不全、魔音穿腦
3️⃣優美文句
➡️臺灣麥克音樂繪本《大貓湯姆的音樂晚會。管樂器》:
👍他們來到花園,
瘋狂的大笑,
在草地上打滾,
他們望著皎潔的月亮,
聽風的歌聲,
看著一閃一閃的星星。
👍你看天空那是什麼?
是風和雲在玩耍!
那個微弱細小、非常遙遠的聲音又是什麼呢?
那是星星如銀鈴般的笑聲。
➡️臺灣麥克音樂繪本《找不到家的小猴子。打擊樂器》
👍他聽到一陣轟隆聲,
地面開始震動。
小猴子的心,
緊張的怦怦跳,
他緊緊的抓住樹枝。
👍不久,黑暗降臨。
小猴子從樹葉的縫隙往上看,
星星在天上閃爍,
看起來遙遠無比。
➡️臺灣麥克音樂繪本《小丑爺爺和和莫莫。弦樂器》
👍一輪明月照亮了馬戲團。
忽然,馬兒嘶鳴,
獅子昂頭吼叫,
大象也發出洪亮的聲音,
嚇得莫莫急忙跑開。
月光下,
莫莫望著靜悄悄的表演帳篷。
真的很喜歡音樂繪本系列的音樂與文字
透過精鍊優美的文辭
孩子在閱讀中也學習了行文間優美精鍊的表達
無行中對將來的作文和口說
都有一定的幫助❤️
#4y6m共讀
單簧管吹嘴 在 林奕翔-Shiang-木管樂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Yamaha新推出的樂器-Venova 試用的心得
吹奏直笛以及薩克斯風的同學可以參考一下。
#Yamaha樂器試用分享
Venova使用心得 文:林奕翔
身為一名木管樂器的演奏家,我玩過了許多的笛類樂器,包括了陶笛、愛爾蘭笛等等,越是試吹過這麼多種笛類的樂器,越是能夠整理出一些心得
一、構造越簡單的樂器,往往越困難
許多人聽到這點會有點驚訝,例如直笛,吹吹直笛有什麼困難的呢?光溜溜的外表,幾個小孔,依序放孔、便可以吹出音列來,說什麼好像也不是什麼困難的樂器。
但是如果演奏起直笛的半音階,那真可以說是手忙腳亂,不規則的指法排列,真的是會要了吹奏者的性命。
往往這時候我就會懷念起薩克斯風或是單簧管了,由於薩克斯風與單簧管都有經過連動按鍵的改良,遇到升降符號時,只要小拇指輕輕一壓連動按鍵,音符就可以達到升降的效果,跟直笛比較起來,薩克斯風與單簧管倒是簡單非常多。
二、半音系統以及音域的限制
上述有提到直笛的半音系統是如此的複雜,但直笛相對還是比較好的樂器了,只要練習得當,還是可以吹奏出12大小調的音階,但許多笛子家族的樂器並沒有辦法吹奏出整個半音出來,例如錫口笛、以及國樂的中國笛等等,因此演奏者們必須要準備許多調性的笛子,一出門就是一整袋的笛子,曲子中段遇到移調時還要更換笛子,十分的不便。
而除了直笛之外可以吹奏出半音的樂器還有陶笛,但是陶笛的音域卻相當的狹窄,只能達到一個八度多,因此能吹奏的樂曲相當有限,雖然現在已經有三個八度的複管陶笛,但因為難度、價位也較高,也是需要從單管的陶笛培養起,推廣上還是有一定的難度。
三、音量的限制
雖然直笛與陶笛都能夠做到半音效果,但受限於發聲原理,除了調性較高的直笛與陶笛外,其他家族樂器的音量並不突出,也讓音樂的表現受限,這是很可惜的。
因此、我一直希望能有一個兼具半音系統、音域、以及音量的一個適合攜帶的樂器可以問世,因此這次看到YAMAHA推出的這隻Venova,我相當的有興趣,這就是Venova的原貌。
綜合以上的我所說的便於攜帶的樂器的弱點與Venova做比較
一、指法比較簡單
Venova的指法與直笛相仿,但是其低音的C、D皆有輔助按鍵,可以直接做出C、D的升降效果,高八度也適用,這部分是比直笛還要友善很多的。而這兩個輔助鍵在於調整其他音符的音準上也有很大的功效。
二、擁有半音系統以及兩個八度的音域
Venova的半音系統雖然也是需要靠其他手指來調整,但從它的形狀可以看出來是有經過巧妙的設計,因此它的指距不會太寬,半音的指法也比直笛還要容易些,更重要的,擁有兩個八度的Venova,幾乎想的到的曲子都可以演奏,十分便利。
三、擁有大的音量以及好的音色
由於Venova是使用Soprano Saxophone的吹嘴,也是靠簧片介質發聲,因此音量份量是夠的,也有宛如雙簧管般的音色,不論是什麼情緒的曲子,都可以自己拿捏音色,做出不同的效果。
我個人覺得還有一個很棒的優點就是不怕塞水,因為直笛只要吹奏久了,氣窗會被水給塞住,導致演出品質會受影響,Venova完全不怕會有這個問題,不小心整隻掉進了水裡應該也不怕(欸XD)
整體來說,Venova其實蠻符合我的期待的,只是不知道台灣的大家會怎麼看待這隻樂器,至少我是非常樂見的,至於後續的效應我們就慢慢的觀察吧!
Venova+專用樂譜優惠套裝組訂購網址:
https://tw.mall.yahoo.com/…/Yamaha-Venova-YVS-100-新休閒風格管樂器-…
#Venova
單簧管吹嘴 在 請益豎笛Vandoren吹嘴- 音樂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我吹豎笛的時間大約八年左右,最近想換新的Vandoren吹嘴,但看到型號有好多種,看得我眼花撩亂。雖然有爬文搜尋,但仍然不知道該如何挑選。 ... <看更多>
單簧管吹嘴 在 單簧管事務所 的推薦與評價
所以我說一個吹單簧管的到底要換幾個吹嘴? 【吹嘴數量篇】 第一彈從吹奏者性別、活動區域、年齡來看使用吹嘴數量的比例~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