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科學園區將設立,朝著精緻、智慧、永續園區規劃,前瞻數位醫療、智慧農業及精準健康及智慧載具等產業聚落,40年前看到竹科的成立,讓嘉義與新竹的發展截然不同,去年12月19日蘇院長來嘉義視察時答應成立科學園區,經過一年的時間選地,正式確定在太保農場,現在嘉義也有科學園區,不僅帶動更多人來嘉義,還能讓嘉義的子弟可以留下,嘉義也越來越進步。
最後易餘要非常感謝蔡英文 Tsai Ing-wen總統以及蘇貞昌院長,總統上任以來就對嘉義的建設非常重視,每次來嘉義都會特別關心地方建設,道路、老舊橋梁基礎改善經費,重大建設的 #民雄航太園區、#中埔公館及水上南靖產業園區、#升級改建朴子肉品市場、#茶改總場南遷、#無人機研發中心 以及近期宣布科學園區設置在太保。
感謝總統肯定翁章梁 Weng Chang-Liang縣長提案,讓我們一起為嘉義的建設打拼!
#科學園區在嘉義 #台灣科技縱貫線
#科技上線 #嘉義進步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的網紅蔡文旭,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這波台商回台投資8千億,嘉義市卻掛0;工業用地近半閒置,市府應積極招商使其充分開發。 行政院自2020年1/1推出「投資台灣三大行動方案」。其中「台商回台投資行動方案」的投資金額大約是8千億元,創造約65,094個就業機會。經濟部表示,三大方案總計有682家企業投資約1兆1,235億元,創造約94...
嘉義無人機研發中心 在 李姓中壢選民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行政院長 #蘇貞昌 半個多月兩度到 #嘉義縣,送出五分車延駛 #故宮南院、#嘉義科學園區 落腳台糖太保農場兩項大禮,到場 #綠營 政治人物鼓掌感謝,藍營政治人物缺席,質疑蘇「#畫大餅、#大撒幣、#政治綁樁」,一樣建設兩樣情。>
嘉義縣長翁章梁任期才過一半,蘇貞昌每次來嘉義都不會空手,除道路、老舊橋梁改善經費,重大建設包括航太園區、公館及南靖產業園區、升級改建肉品市場、茶改總場南遷、無人機研發中心等;去年底宣布科園區設置,更讓大家意外驚喜,不到一年,提前期程一個月,宣布落腳太保。
翁章梁就職提「勇敢轉型農工大縣,創新嘉義」願景,當蘇宣布科園區地點,翁開心說,「大家要記住今天是嘉縣發展轉型最重要一天。」翁受蘇如此關愛,不免讓其他縣市長吃味,也引發蘇是否為保閣揆,刻意對英系掌門人陳明文示好的聯想。
尤其 #英系 最近針對「#五倍券」,聯手 #正國會 逼迫強勢的蘇讓步,讓蘇踢到鐵板,#陳明文、蘇貞昌關係,被指是恩怨情仇多年,但陳否認,還說「蘇不是挺我,是挺嘉義,蘇做愈久,嘉義就愈大發展」。
八十八公頃園區規畫,指稱可創造五千七百個就業機會,年產值三百八十億元,這是如何評估?開發財源如何籌措,未公布,蘇還加碼指示擴大實驗學校校地;嘉縣議會國民黨團書記長李國勝質疑財源、水電等配套都未定案,是「大撒幣、綁椿」。
李國勝批綠營執政大建設常畫大餅,浪費規畫費,完成「#養蚊子」,如嘉縣樂活有機園區、茶博館規畫等;無黨籍議員何子凡也質疑科園區是否為了「圈地」。翁章梁則力挺蘇貞昌是能解決問題的院長,更是能「苦民所苦」的好院長,卻也不免讓外界有「#魚幫水,#水幫魚」的聯想。
嘉義無人機研發中心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嘉義縣政府積極活化閒置的太保市原台體大嘉義校區,轉型國家級AI創新應用研發中心,包括無人機研發中心及智慧機械試驗場域,最近獲經濟部補助2400萬元閒置校區改裝工程費,委託經營管理經公開評選由雲林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執行,預計年底前提供廠商進駐。
嘉義無人機研發中心 在 蔡文旭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這波台商回台投資8千億,嘉義市卻掛0;工業用地近半閒置,市府應積極招商使其充分開發。
行政院自2020年1/1推出「投資台灣三大行動方案」。其中「台商回台投資行動方案」的投資金額大約是8千億元,創造約65,094個就業機會。經濟部表示,三大方案總計有682家企業投資約1兆1,235億元,創造約94,050個就業機會。其中「台商回台」投資,雲林縣有92.44億元、嘉義縣為181.49億元、台南市為1,387.15億元,雲嘉南合計為1,661.08億元,嘉義市是0。
天下雜誌報導,至2020年9月截止,三大方案中各縣市新增的投資金額,鄰近的雲林縣為145.26億元,創造了1,060名就業機會;嘉義縣為208.97億元,創造了2,593名就業機會、台南市為1,684.16億元,創造1萬名就業機會。資料顯示,從北到南算起來,嘉義市是今年西部縣市投資額最少的縣市。
美商google的第3資訊中心設在雲林斗六,投資218億元,總計加起來超過363億元,又多增加1千名工作機會;嘉義縣208.97億元外,還有中山科學院在民雄開發一個面積54公頃的「航空研發基地」。
市府建設處工商科表示,嘉義市2020年10/31止,各類型投資金額統計。醫療照護31.87億元、消費娛樂5.33億元、生產製造及廠房擴建18.5億元,合計55.7億元。
資料顯示即使是電腦資訊業、研發單位對嘉義市的投資意願也顯得相對較低,這造成嘉義年輕人的就業機會比鄰近的縣市較少,年輕人的就業機會減少,會導致人口外流。這是嘉義人長期來心中的無奈。嘉義市要成為
「雲嘉南的領頭羊」、「西部走廊的新都心」就必須要在經濟發展上超越鄰近縣市。
嘉義市的「產業政策」是醫療照護、生物科技、文化創意、觀光旅遊。但沒有明確的「產業發展策略」。就是要先做現況調查、了解市場需求、評估自身能量與定位、尋求技術支援、規劃土地取得、擬定招商計劃。而未來的數位科技及其周邊服務系統、電競產業也需納入。
文旭指出,沒有清楚的產業政策與招商計劃,就不會有招商壓力,也就不會主動去招商。當別人都很認真在爭取每一次的投資機會時,我們的招商成績竟然是西部縣市最少的,而我們還自我感覺良好,因此投資機會就被拉走了,招商是個競爭的市場。市長的職責就是帶領嘉義市往前發展、向上提升,發掘問題、了解問題、解決問題。總要能看得比別人遠,才能帶領團隊往前走。
目前嘉義市有34處乙種工業區,總面積230.87公頃,開發率僅62.3%,如果扣除國營的中油溶劑廠區,大概只剩50%,許多土地與廠房均在出售中。這波台商回台投資熱潮中,企業都在忙著找工業用土。嘉義市如何充份開發工業用地不要讓它閒置?如何認真招商讓企業來嘉義投資?是市府的重要職責。
如果沒有企業投資就沒有新增的工作機會,那就業會發生困難,年輕人找不到工作就會往外地去找工作,如此年輕人口就會流失,而在地人口慢慢老化。那這個城市就如一池水慢慢地在蒸發,若沒有新的活水注入,這池水就會慢慢地減少。
人口的流失與人口老化將導致消費能力下降,消費能力下降產業的產能將會萎縮,企業缺乏投資意願,減少投資金額,產能降低又造成就業困難,年輕人口流失,人口老化,收入減少再導致消費力下降,進而落入惡性循環。
這波台商回台投資8千億,嘉義市卻掛0;工業用地近半閒置,市府更應積極招商使其充分開發,創造更多就業機會,讓年輕人留在故鄉嘉義。
嘉義無人機研發中心 在 凌子楚 最清楚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9.11.01議會影片
一日議會 第十屆第二次大會,本月質詢的主軸,今天的日本,明天的嘉義,以文化為導向,觀光城市設計與發展,第三次質詢社會處和觀光新聞處 (978)
首先,請教我社會處林處長,我行腳過程中,在番社里遇到一位,領有殘障補助的失親媽媽,聲淚俱下,訴說政府殘障補助立意良善,但資格審查,對收入部分的定義不明確,導致為德不卒。
特別是社工人員訪視時,她本身不良於行,只能靠修改衣服,賺取微薄收入,維持生計。
每年11月和12月兩個月,她幾乎不敢開門,不敢接單,惶惶不可終日,深怕志工對收入認定有所改變,導致他可能沒有辦法養活和她一起的女兒。
請志工訪視時,要建立S O P,告知當事人的權利與義務,而不用擔心權利受損。
第二,建議觀光新聞處張處長,如果沒有聯席會議,要發揮柔性溝通的力量,用文化包裝各局處的公共政策,讓看似局處分工,彼此不相干的公共建設成果,透過歷史文化,用故事把它們串連起來,打造嘉義成為一個有特色的觀光城市,建立有如一日本一般,有高附加價值的觀光產業。
以蘭潭和嘉油鐵馬道為例 ,蘭潭見證了嘉義,在荷蘭和日本兩個時期,公共建設的遺跡。
一是,荷蘭人將蘭潭原住戶遷移之後,建立的水師訓練的基地,所以稱之為蘭潭。
二是,日治時期,將它擴大改建成自來水供應的水庫,供應整個嘉義地區飲水,直到今天,一百多年來,持續不斷地,滿足我們飲用水的需求。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蘭潭的壩堤,是利用當時最先進的技術,完全沒有鋼筋,單純的利用,壩堤本身的重力,建造完成,經歷過多次的地震,都安然度過考驗,是現代自然工法的先驅。
也因為蘭潭水庫成功的經驗,才運用到烏山頭水庫,建造放大版的水庫壩堤,也就是嘉南大圳灌溉渠道的源頭,改變嘉南平原的農業生態,變成今天的米倉,都和蘭潭自然工法的成功經驗有關 。
嘉油鐵馬道,是東北亞最大的溶劑場,通往水上機場,和各地甘蔗甘薯運往溶劑場的火車軌道。
原本生產肥料為主的溶劑場,因為1941年日本偷襲珍珠港,飛機使用的柴油,受到國際禁運,溶劑場才改用酵素,製造生質柴油,提供飛機燃料使用,意外成為現代生質柴油的先驅,也是現在台灣中油的研發中心 。
所以,以文化為導向,設計的觀光產業,才能創造獨一無二,有生命力,可以深度旅遊的觀光城市和觀光產業。
嘉義無人機研發中心 在 凌子楚 最清楚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一日議會 第十屆第二次大會,本月質詢的主軸,今天的日本,明天的嘉義,以文化為導向,觀光城市設計與發展,第三次質詢社會處和觀光新聞處(978)
首先,請教我社會處林處長,我行腳過程中,在番社里遇到一位,領有殘障補助的失親媽媽,聲淚俱下,訴說政府殘障補助立意良善,但資格審查,對收入部分的定義不明確,導致為德不卒。
特別是社工人員訪視時,她本身不良於行,只能靠修改衣服,賺取微薄收入,維持生計。
每年11月和12月兩個月,她幾乎不敢開門,不敢接單,惶惶不可終日,深怕志工對收入認定有所改變,導致他可能沒有辦法養活和她一起的女兒。
請志工訪視時,要建立S O P,告知當事人的權利與義務,而不用擔心權利受損。
第二,建議觀光新聞處張處長,如果沒有聯席會議,要發揮柔性溝通的力量,用文化包裝各局處的公共政策,讓看似局處分工,彼此不相干的公共建設成果,透過歷史文化,用故事把它們串連起來,打造嘉義成為一個有特色的觀光城市,建立有如一日本一般,有高附加價值的觀光產業。
以蘭潭和嘉油鐵馬道為例,蘭潭見證了嘉義,在荷蘭和日本兩個時期,公共建設的遺跡。
一是,荷蘭人將蘭潭原住戶遷移之後,建立的水師訓練的基地,所以稱之為蘭潭。
二是,日治時期,將它擴大改建成自來水供應的水庫,供應整個嘉義地區飲水,直到今天,一百多年來,持續不斷地,滿足我們飲用水的需求。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蘭潭的壩堤,是利用當時最先進的技術,完全沒有鋼筋,單純的利用,壩堤本身的重力,建造完成,經歷過多次的地震,都安然度過考驗,是現代自然工法的先驅。
也因為蘭潭水庫成功的經驗,才運用到烏山頭水庫,建造放大版的水庫壩堤,也就是嘉南大圳灌溉渠道的源頭,改變嘉南平原的農業生態,變成今天的米倉,都和蘭潭自然工法的成功經驗有關。
嘉油鐵馬道,是東北亞最大的溶劑場,通往水上機場,和各地甘蔗甘薯運往溶劑場的火車軌道。
原本生產肥料為主的溶劑場,因為1941年日本偷襲珍珠港,飛機使用的柴油,受到國際禁運,溶劑場才改用酵素,製造生質柴油,提供飛機燃料使用,意外成為現代生質柴油的先驅,也是現在台灣中油的研發中心。
所以,以文化為導向,設計的觀光產業,才能創造獨一無二,有生命力,可以深度旅遊的觀光城市和觀光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