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嘉義越來越好 #不斷努力
很多鄉親看到我都會跟我說「縣長,你真骨力!」,不過對我而言,努力只是基本,嘉義未來該如何發展才是我奮鬥的目標。
現在正是嘉義縣從農業縣轉變為農工大縣的轉骨期,就像我們的小孩轉大人一樣,成長期往往最難熬,但我們在既有的基礎上不斷努力,無論是落實長照政策、推動品牌農產-「嘉義優鮮」甚至爭取嘉義科技園區、打造嘉義科技廊帶等施政,在在顯示嘉義縣正步上向上發展的軌道,有鄉親的支持加上我們不斷的努力,我相信嘉義的未來一定會越來越好。
#嘉義向前走 #產業創新 #農工大縣 #就業
追蹤我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onlychiayi/
追蹤縣府Line@:https://reurl.cc/Q3657Z
同時也有4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嘉義縣及屏東各新增1例本土病例,其中,嘉義是泡茶群聚專案延伸個案,而屏東則是之前的台東旅遊團專案、其中一確診者的太太。另外,高雄市府為避免像苗栗一樣出現移工群聚感疫,也決定在路竹、楠梓及前鎮3個科技產業及科學園區設快篩站,預計9日開始要採檢1萬380人。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
嘉義科技園區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嘉義縣及屏東各新增1例本土病例,其中,嘉義是泡茶群聚專案延伸個案,而屏東則是之前的台東旅遊團專案、其中一確診者的太太。另外,高雄市府為避免像苗栗一樣出現移工群聚感疫,也決定在路竹、楠梓及前鎮3個科技產業及科學園區設快篩站,預計9日開始要採檢1萬380人。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29718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嘉義科技園區 在 張秀華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市政總質詢總要有個方向👣
就從中央排水溝跟北港路區段徵收開始吧💪
✅中央排水溝♻️
中央排水集水區域內人口多集中於世賢路以東之區域,以西則以農耕為主,影響人口眾多,水利會也在此倒伏堰引水灌溉,也鄰近港坪運動公園、友忠公園、世賢路自行車道、番仔溝公園等公園,但市民享受樂趣時卻伴隨著中央排水溝散發的惡臭,不僅造成衛生問題也破壞市容。
張秀華議員向市府建議,污水下水道系統完成前,以水質淨化廠現地處理,於番仔溝公園設置水淨場,優先處理鐵路橋以東之汙水,中央排水明渠段及水利會灌溉渠道之水質,同時進行周邊的水環境營造。
✅北港路區段徵收🚗
地政處工作報告提到湖子內區段徵收作業土地開發創造盈餘17億5,060萬2,749元,貨運轉運中心區市地重劃開發創造盈餘3億5,060萬2,749元,區段徵收能夠帶動地方發展,還能為市府帶來盈餘,張秀華議員擔任五屆議員關心北港路區段徵收,為何原地踏步?
各縣市交流道下來的周邊環境建設完善,唯獨嘉義市北港路景況蕭條,這樣的入口門戶意象,符合黃敏惠市長的美學嗎?
內政部都委會要求提出公益性與必要性,又追加要求提出「水利法-出流管制計畫」,張秀華議員不解,要求都發處長給出明確回覆並盡快補足資料送進中央。
可行性評估預算民國94年編列485萬元、106年編列50萬元,看不到任何成果,108年編列500萬元流標五次,110年在增加320萬元,共820萬元,希望廠商投標,張秀華議員向處長喊話,必須積極辦理。
行政院長蘇貞昌確定在嘉義縣設置科技園區,黃敏惠市長說過即使如此,嘉義市將生活機能規劃完善,一定會會進來嘉義市消費,張秀華議員質疑,等到嘉義縣帶動經濟後,嘉義市被邊緣化後,我們才來急跳腳,機會要主動創造,北港路區段徵收就是我們嘉義市最好的選擇。

嘉義科技園區 在 翁章梁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科學園區在嘉義 #勇敢轉型農工大縣
過去,嘉義縣的產業發展過於單一,導致嘉義鄉親在就業機會上產生問題;我就任縣長兩年多,積極地為嘉義縣轉型「農工大縣」努力。我、陳明文及蔡易餘二位委員,上個月在蘇貞昌院長來嘉義時提出,希望能夠在嘉義縣設置科學園區,西部科技廊帶不能獨缺嘉義,這攸關到嘉義縣民未來20-30年的經濟發展,院長當場允諾。
昨日蘇院長更進一步指示沈榮津副院長和科技部部長,研擬辦理後續的籌劃及選址工作;未來科學園區的進駐,帶來5G、AI產業的發展,年輕朋友就能在故鄉找到工作機會,注入活水讓新嘉義越來越好。
#嘉義產業歷史新頁
#新嘉義越來越好
追蹤我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onlychiayi/
追蹤縣府Line@:https://reurl.cc/Q3657Z

嘉義科技園區 在 #嘉義科學園區 - Explore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嘉義 科學園區佔地約88公頃,園區定位將朝精緻、智慧、永續園區規畫,建構前瞻數位醫療、智慧農業及精準健康及智慧載具等產業聚落,並透過高鐵等交通便利性,連結其他科學 ... ... <看更多>
嘉義科技園區 在 打造嘉義智慧產業基地!"馬稠後智慧園區"開工盼形成下個產業聚落 的推薦與評價

從開發就導入智慧應用,未來馬稠後智慧 園區 ,將與周圍的 嘉義 科學 園區 、無人機AI研發中心串聯,形成產業群聚的智慧產業基地。#非凡新聞#馬稠後智慧 ... ... <看更多>
嘉義科技園區 在 [新聞] 嘉義科學園區籌備處揭牌蘇貞昌- 看板Geography 的推薦與評價
嘉義科學園區籌備處揭牌 蘇貞昌:嘉義即將起飛
https://udn.com/news/story/7326/6213161
2022-04-03 17:46 聯合報 / 記者莊祖銘/嘉義即時報導
行政院長蘇貞昌去年9月宣布,嘉義科學園區落腳太保市,今天下午成立諮詢委員會暨籌
備辦公室揭牌,蘇貞昌等出席揭牌時說,「嘉義即將要起飛了」。南科管理局表示,預期
創造5700個就業機會、每年380億元產值。
行政院今年1月核定嘉義科學園區籌設計畫,科技部表示,下半年將開始招商,明年4月啟
動公共工程,廠商有會同步施工。鄰近嘉義縣微型文創園區今年2月已與業者簽約合作;
無人機AI創新應用研發中心今年8月掛牌。
蘇貞昌說,嘉義爭取科學園區是「乞丐懷大夢」,喊歸喊但始終不敢想,沒想到前年11月
評估、去年9月就已經指定太保、今年1月就核定、今天掛牌。嘉義優秀子弟將名揚國際、
可以回鄉發展,「嘉義即將要起飛」
嘉義縣長翁章梁說,希望科學園區年底環評通過、明年4月公共工程順利動工,若有進度
按照規畫進行,期許園區內產業能和世界接軌,相信以科學園區能量,嘉義未來會變得完
全不一樣,也希望諮詢委員在規畫發展上提供指導。
科技部補充,80公頃科技園區開發經費約70.63億元,以「一環、雙軸、一心」為主軸,
招商分智慧載具、精準健康、智慧農業和其他新興科技等。
科技部南科管理局投資組長上官天祥說,嘉義科學園區旁有台82線快速道路和高鐵,交通
便利,且鄰近故宮南院和縣政府,生活機能佳,容易吸引廠商投資,目前已有10多間廠商
表達意願。
今天上午嘉科籌備處也舉辦產業論壇,邀集產官學界共商嘉義未來發展。中正大學校長馮
展華說,科學園區占地有限,如何最有效率提升產能量值得商榷,嘉義供水有限且嘉科鄰
近農地、易釀污染,應慎重考量廠商進駐順序,讓高效產業優先進駐蛋黃區,形成黃金縱
谷也提高群聚效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5.169.23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eography/M.1649133495.A.23A.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