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很流行一个词叫“摸鱼哲学”。
顾名思义就是,不好好工作,总想偷懒,或在集体活动中出工不出力。
而且这种“哲学理念”遭受热捧,很多人总想着摸鱼,不好好上班,动不动就想辞职不工作。
但,你真的有不上班的资本吗?
当你不想工作了,不妨先算算这三笔账,看看自己是否有不工作的资本。
1)养孩子的账
问大家一个问题:你是否有计算过,养一个孩子大概需要花多少钱?
前两天,在网上看到一张图,颇为吃惊。
统计来看,养一个孩子的费用竟然需要62.3万到197.8万。
很多没有养过孩子的人可能会质疑,哪里需要这么多钱?
但现实生活中养孩子的花费可能比这个统计的还要高。
就我身边的朋友和同事,他们在教育孩子方面的支出,要远远大于这个数字。
有一位朋友,孩子每年光是在辅导班和兴趣班方面的开支,就在10万块钱左右。
有次孩子要去参加一个夏令营,需要2万块钱,虽然他有点不乐意,最后还是咬牙让孩子去参加了。
原因极其简单,朋友说,参加完夏令营回来,有段时间同学们肯定会聊夏令营的事,
自己的孩子没有去参加,就插不上话,只能像做错了事一样保持沉默。
伴随说是孩子做错了什么,倒不如说是做家长的没能力。
可能你会指责说,朋友这是打肿了脸充胖子,可反过来,这何尝不是事实呢?
家长们哪怕连续熬夜加班一个月,在孩子教育上的需要,都是要多少给多少。
穷什么都不能穷教育,在教育上,无论多少钱都能花出去。
曾有篇刷屏文章《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大家都很熟悉。
文章讲的是一位当高管的妈妈,月薪三万,还不够孩子一个暑假的花销。
以前,我也觉得教育孩子,家长没必要攀比,有多大能力就出多大力。
可后来我发现不是这样的,当别人家的孩子都在奋力向前奔跑,
而你家的孩子远远落后别人一大截时,内心难免还是会恐慌。
如果孩子在一开始就被落在后面,可能以后再怎么怎么追赶都无济于事。
而且,孩子有没有接受过艺术熏陶,有没有见过外面的世界,视野和布局真的是完全不同的。
你以为教育是在拼孩子,其实是在拼父母。
孩子的未来拼的双重个人的奋斗,还有父母的努力。
父母越努力,就可以积攒下越多的资源,让孩子得到更好的资源,去见更广阔的天地。
当你不想工作了,不妨先想想自己现在的积蓄,能不能给到孩子优质的教育,支撑孩子走向更远的世界,站上更大的舞台。
如果不能的话,还是老老实实工作赚钱吧,你越不努力,孩子越没出路。
2)健康的账
就在今天早晨,起床打开微信朋友圈,看到好几个同学都在转发同一个众筹链接。
发起人是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名字,半天才想起来,这人是我高中同学。
起因是他的父亲得了很严重的病,前后治疗已经花费了30多万,债台高筑。
面对后期治疗所需的多余实在是无能为力,逼不得已想要众筹15万。
虽然多年不曾联系,我还是捐了一点钱,已尽绵薄之力,希望他能渡过这个难关。
捐完钱的那一刻,我有点沉默,突然有点害怕。
我无法想像他要如何面对以后的生活,也害怕这样的厄运随时会降临到自己身上。
有人说:“在小康和赤贫之间,只不过是一场病的距离。”
只需要一场疾病,就骨折毁掉我们过去多年的努力,让一个普通的家庭在风雨里饱受蹂躏,随时摇摇欲坠。
到医院的人都知道,只要随便做几项检查,就意味着好几天的工资就没有了。
在医院花钱的速度,远远超过一般人赚钱的速度。
如果是一场大病的话,所需要的花销是普通人难以想像的。
纪录片《人世间》里的高校教师阎宏微,博士毕业,与丈夫相恋10年,结婚,买房,生子,美好生活正在徐徐展开。
但在她33岁这年,意外确诊为三阴乳腺癌。
为了治病,她奔赴香港买堪比黄金还贵的“纳入药”;
为领导人一个治疗方案,和丈夫奔赴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看病。
但最终都没能挽留住生命。
阎宏微在治疗过程中,前后一共花了多少钱,从她的众筹中,可以一目了然。
水滴筹筹款100多万,卖掉了房子,只需后续治疗就需要花费400万。
说实话,这个治疗费用,远非一般人所能承受的。
普通人在面对如此昂贵的治疗费用时,或许只能以泪洗面,别无他法。
知乎上有个热门话题:你现在的存款,够你在ICU病房待几天?
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医师王郝称为了专业回答:
“一般而言,如果病情平均水平的严重,每天1万;病情非常严重,每天2万;
病情极端严重,又住进了一个能提供最高水平治疗的ICU,每天3万。”
甚至是一般病情,只是一天的花销,只是上面的一个普通上班族好几个月的工资。
当你不想上班了,不妨先算算,如果家人生病了,你的积蓄能支撑多少天。
只要当你赚到了足够的钱,才会拥有终极安全感,让家人过上一份踏实的生活。
3)养老的账
早年间,北京某科技公司副总裁写过一篇文章《养老奴,弹尽粮绝的付出》刷爆朋友圈,至今读了依然令人震撼。
作者在给母亲选择养老院时,看到费用,吓了一大跳。
“当我开始在网上寻找养老院的资料,发现在一线城市,公立的床位有限,排队几年都未必排上私立的收费昂贵,
床位费+餐费+护理费,6000元起步,医疗费另计。有国际合作背景的养老公寓,
则高达万元以上,这是我母亲退休金的10倍。”
这并非危言耸听。
上海的一家只收失失能和半失能老人的民营养老院,每人每月的费用在8000元到1万元,
然而这已经超过了长期老年人的退休金或养老金。
俗话说,用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可我们患有人,缺的就是钱。
蚂蚁金服和富达国际联合发布过《 2019年中国养老前景调查报告》。
报告里显示,50050位调查对象认为每人至少需要154万的养老现金储蓄,才能过上舒适的退休生活。
年轻一代的目标储蓄略高一些,认为需要157万。
如果一个人在退休以前,没有储存足够的养老金,到了老年就会吃尽苦头。
年轻的时候吃点苦还不算什么,毕竟还有强壮的体魄,老年时候的苦,那才是真的苦。
很早以前看过一本书叫《老后破产》,聚焦了老年人群,人们看了非常惶恐。
50多岁的家庭主妇,一边照料公公婆婆,可等她老了,却没有孩子照顾她,
也没有积蓄进进老人院,她特别害怕自己只能在家里孤独至死;
建筑公司老板娘,独子过劳猝死,丈夫病逝之后形单影只,有病不敢去医院看病,只能硬抗,只为了节约开支;
宠物店的老板,关掉店铺专心护理重病的老母亲,母亲去世后,
上了年纪的她也无法再出去就业,只能卖掉房子勉强维持生计……
本该安享晚年的年纪,却顶着满头银发,依然在拼命工作,只是为了活下去。
听过这么一句话:
“人有两条路要走:一条是必须走的,一条是想走的。必须把必须走的路走漂亮,才可以走想走的路。”
年轻的时候不努力好好赚钱,到了老年就要拼命赚钱养老,这才是真的悲哀。
一个人年老以后,还在为了生活奔波受苦,这样的老年生活谈不上任何体面。
到时候,长寿这个词,就会从一件幸运的事摇身一变成为沈重的负担。
有句话说得很好:“你努力的样子里,藏着父母晚年的幸福。”
同样地,你在年轻的时候吃够了苦,或许就可以避免老了吃苦。
别矫情了,趁着年轻的时候多赚点钱吧,养老真的挺贵的。
王尔德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
“我年轻时以为金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等到老了才知道,原来真的是这样。”
少年时,觉得谈钱很俗气,成年以后,才发现没钱很要命。
钱可能不会带来欢笑,但没钱一定能带来很多痛苦。
每个成年人都总有那么一个瞬间,想要咆哮着骂一句,去他的工作。
但实际上,内心也非常清楚,生活中80%的痛苦都来自于上班,但如果不上班,就会有100%的痛苦来自于没钱。
努力赚钱的样子是很狼狈,可努力赚到的每分钱背后,都藏着孩子未来的前途,家人的健康,还有晚年的幸福。
没事多努力,有空多赚钱,为了自己,也为了家人。
回捐 薪资 在 小鸭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最近,网上很流行一个词叫“摸鱼哲学”。
顾名思义就是,不好好工作,总想偷懒,或在集体活动中出工不出力。
而且这种“哲学理念”遭受热捧,很多人总想着摸鱼,不好好上班,动不动就想辞职不工作。
但,你真的有不上班的资本吗?
当你不想工作了,不妨先算算这三笔账,看看自己是否有不工作的资本。
1)养孩子的账
问大家一个问题:你是否有计算过,养一个孩子大概需要花多少钱?
前两天,在网上看到一张图,颇为吃惊。
统计来看,养一个孩子的费用竟然需要62.3万到197.8万。
很多没有养过孩子的人可能会质疑,哪里需要这么多钱?
但现实生活中养孩子的花费可能比这个统计的还要高。
就我身边的朋友和同事,他们在教育孩子方面的支出,要远远大于这个数字。
有一位朋友,孩子每年光是在辅导班和兴趣班方面的开支,就在10万块钱左右。
有次孩子要去参加一个夏令营,需要2万块钱,虽然他有点不乐意,最后还是咬牙让孩子去参加了。
原因极其简单,朋友说,参加完夏令营回来,有段时间同学们肯定会聊夏令营的事,
自己的孩子没有去参加,就插不上话,只能像做错了事一样保持沉默。
伴随说是孩子做错了什么,倒不如说是做家长的没能力。
可能你会指责说,朋友这是打肿了脸充胖子,可反过来,这何尝不是事实呢?
家长们哪怕连续熬夜加班一个月,在孩子教育上的需要,都是要多少给多少。
穷什么都不能穷教育,在教育上,无论多少钱都能花出去。
曾有篇刷屏文章《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大家都很熟悉。
文章讲的是一位当高管的妈妈,月薪三万,还不够孩子一个暑假的花销。
以前,我也觉得教育孩子,家长没必要攀比,有多大能力就出多大力。
可后来我发现不是这样的,当别人家的孩子都在奋力向前奔跑,
而你家的孩子远远落后别人一大截时,内心难免还是会恐慌。
如果孩子在一开始就被落在后面,可能以后再怎么怎么追赶都无济于事。
而且,孩子有没有接受过艺术熏陶,有没有见过外面的世界,视野和布局真的是完全不同的。
你以为教育是在拼孩子,其实是在拼父母。
孩子的未来拼的双重个人的奋斗,还有父母的努力。
父母越努力,就可以积攒下越多的资源,让孩子得到更好的资源,去见更广阔的天地。
当你不想工作了,不妨先想想自己现在的积蓄,能不能给到孩子优质的教育,支撑孩子走向更远的世界,站上更大的舞台。
如果不能的话,还是老老实实工作赚钱吧,你越不努力,孩子越没出路。
2)健康的账
就在今天早晨,起床打开微信朋友圈,看到好几个同学都在转发同一个众筹链接。
发起人是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名字,半天才想起来,这人是我高中同学。
起因是他的父亲得了很严重的病,前后治疗已经花费了30多万,债台高筑。
面对后期治疗所需的多余实在是无能为力,逼不得已想要众筹15万。
虽然多年不曾联系,我还是捐了一点钱,已尽绵薄之力,希望他能渡过这个难关。
捐完钱的那一刻,我有点沉默,突然有点害怕。
我无法想像他要如何面对以后的生活,也害怕这样的厄运随时会降临到自己身上。
有人说:“在小康和赤贫之间,只不过是一场病的距离。”
只需要一场疾病,就骨折毁掉我们过去多年的努力,让一个普通的家庭在风雨里饱受蹂躏,随时摇摇欲坠。
到医院的人都知道,只要随便做几项检查,就意味着好几天的工资就没有了。
在医院花钱的速度,远远超过一般人赚钱的速度。
如果是一场大病的话,所需要的花销是普通人难以想像的。
纪录片《人世间》里的高校教师阎宏微,博士毕业,与丈夫相恋10年,结婚,买房,生子,美好生活正在徐徐展开。
但在她33岁这年,意外确诊为三阴乳腺癌。
为了治病,她奔赴香港买堪比黄金还贵的“纳入药”;
为领导人一个治疗方案,和丈夫奔赴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看病。
但最终都没能挽留住生命。
阎宏微在治疗过程中,前后一共花了多少钱,从她的众筹中,可以一目了然。
水滴筹筹款100多万,卖掉了房子,只需后续治疗就需要花费400万。
说实话,这个治疗费用,远非一般人所能承受的。
普通人在面对如此昂贵的治疗费用时,或许只能以泪洗面,别无他法。
知乎上有个热门话题:你现在的存款,够你在ICU病房待几天?
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医师王郝称为了专业回答:
“一般而言,如果病情平均水平的严重,每天1万;病情非常严重,每天2万;
病情极端严重,又住进了一个能提供最高水平治疗的ICU,每天3万。”
甚至是一般病情,只是一天的花销,只是上面的一个普通上班族好几个月的工资。
当你不想上班了,不妨先算算,如果家人生病了,你的积蓄能支撑多少天。
只要当你赚到了足够的钱,才会拥有终极安全感,让家人过上一份踏实的生活。
3)养老的账
早年间,北京某科技公司副总裁写过一篇文章《养老奴,弹尽粮绝的付出》刷爆朋友圈,至今读了依然令人震撼。
作者在给母亲选择养老院时,看到费用,吓了一大跳。
“当我开始在网上寻找养老院的资料,发现在一线城市,公立的床位有限,排队几年都未必排上私立的收费昂贵,
床位费+餐费+护理费,6000元起步,医疗费另计。有国际合作背景的养老公寓,
则高达万元以上,这是我母亲退休金的10倍。”
这并非危言耸听。
上海的一家只收失失能和半失能老人的民营养老院,每人每月的费用在8000元到1万元,
然而这已经超过了长期老年人的退休金或养老金。
俗话说,用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可我们患有人,缺的就是钱。
蚂蚁金服和富达国际联合发布过《 2019年中国养老前景调查报告》。
报告里显示,50050位调查对象认为每人至少需要154万的养老现金储蓄,才能过上舒适的退休生活。
年轻一代的目标储蓄略高一些,认为需要157万。
如果一个人在退休以前,没有储存足够的养老金,到了老年就会吃尽苦头。
年轻的时候吃点苦还不算什么,毕竟还有强壮的体魄,老年时候的苦,那才是真的苦。
很早以前看过一本书叫《老后破产》,聚焦了老年人群,人们看了非常惶恐。
50多岁的家庭主妇,一边照料公公婆婆,可等她老了,却没有孩子照顾她,
也没有积蓄进进老人院,她特别害怕自己只能在家里孤独至死;
建筑公司老板娘,独子过劳猝死,丈夫病逝之后形单影只,有病不敢去医院看病,只能硬抗,只为了节约开支;
宠物店的老板,关掉店铺专心护理重病的老母亲,母亲去世后,
上了年纪的她也无法再出去就业,只能卖掉房子勉强维持生计……
本该安享晚年的年纪,却顶着满头银发,依然在拼命工作,只是为了活下去。
听过这么一句话:
“人有两条路要走:一条是必须走的,一条是想走的。必须把必须走的路走漂亮,才可以走想走的路。”
年轻的时候不努力好好赚钱,到了老年就要拼命赚钱养老,这才是真的悲哀。
回捐 薪资 在 XiaoMa 小马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4月22日新闻简述:
1. 全球累积确诊2566218例,死亡177662例。美国确诊816336例,死亡45172。西班牙确诊204178例,死亡21282例。意大利确诊183957例,死亡24648例。法国确诊159297例,死亡20829例。
2. 美国参议院通过再增加4800亿美元经济援助。早前3490亿已经耗尽。特朗普也宣布暂停接受移民60天,保障美国失业人士。
3. 马云人益基金捐赠世卫组织1亿个医用口罩,1百万个N95口罩,1百万分检测剂。
4. 台湾一健身教练跟朋友比腕力,用力过度导致手臂骨折,需要钢钉固定。医生劝请青少年不要玩比腕力,免得后悔终身。
5. 斯里慕尼组屋实施加强行管令,有一户中风老妇人已两天没进食,家里也没有米,政府人员也没派东西给他们吃。由于身体需要补充牛奶,奈何要求政府人员帮忙时却遭拒绝。
6. 新加坡延长阻断措施至6月1日,珍珠奶茶店生意大排长龙,大家纷纷赶在暂停营业前来杯奶茶。
7. 湖北省两名受感染的医生停止使用多黏菌素B后,皮肤黑色素已经消退,目前呼吸也恢复顺畅。
8. 特朗普在电视讲话中表示对美籍华人厌恶,说华人第一次背叛了中国,第二次背叛了美国。目前美国境内的反华情绪严重。
9. 油价创历史新低,美国将增加7500万桶原油作为战略储备,也将考虑禁止沙地进口原油。
10. 财政部长指出政府已经将油价大跌的影响纳入财政赤字考量,若油价下跌超过预期,政府会做出调整。我国是以BRENT油价作为参考,若平均油价在25美元,估计我国今年将流失195亿收入。
11. 符合资格的微型企业可以从5月1日起向内陆税收局申请3千令吉特别拨款。
12. 我国新增确诊57例,累积确诊5482例。死亡新增3例,累积死亡92例。治愈人数增加54例,累积治愈3349例。
13. 孟加拉外劳感激新加坡总理,纷纷在社交媒体赞赏新加坡在困难时期对他们伸出援手,有者将头像设置成李显龙。
14. 新加坡政府宣布补贴薪资75%给所有新加坡员工,包括公司董事,及拥有股权的职员。政府也将豁免企业一个月的外劳税,并提供每名外劳多750新币外劳税回扣。
15. KUCHING一理发师上门为2名军人和一侄儿理发遭控上庭,4人各罚款1千令吉。
16. 卫生部将会与国安部合作拟定大专院校学生回乡的标准作业程序。目前这些学生已经逗留了4个星期。
17. 新山关卡缩短运作时间从早上7点至晚上7点。
18. 卫生部长呼吁私人界医护人员到临近的政府医院或诊所提供服务,政府将会为其提供服务费。
19. 由古天乐号召,众艺人将将透过YOUTUBE在425举办抗疫直播8小时,节目将从下午1点到晚上9点。
20. 泰国4省份目前爆发“非洲马瘟”(AHS),导致逾200匹马死亡。兽医局指示不要从泰国进口任何马匹或迷你马。
credit to : Foo Say S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