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本來是國中入學說明會,因為福岡1/13宣布進入緊急事態宣言,硬生生的說明會就被砍了。但是還是要去量制服,真不懂這邏輯,而且量制服也不是小孩去就好,結果還是要群聚啊,而且也沒因此把量制服時間拉長,一個學校還是一樣才分配一小時,60幾個小六生要在一小時內試穿鞋子、量胸圍腰圍腿長、以及試穿體育服,根本超趕的啊!
那個鞋子,有分通學鞋和校內鞋。校內鞋全白,等同小學的室內鞋,只是小學室內鞋沒規定款式,只要基本色是白色就好,帶點藍色、綠色、黃色、粉紅色什麼的都可以,但是國中則是指定款式。
比較不明白的是,為啥連通學鞋都要指定。還規定學年不同鞋帶和logo顏色。譬如照片裡的鞋子可以看到logo處的藍色、綠色、紅色,就是每個年級的指定色,這顏色會整整跟三年。
還有真的覺得可以不要規定女生一年四季只能穿裙子嗎?記得我國中高中時冬天還有長褲可選,連軍訓服都有褲裝啊。
每人2雙鞋、一套制服、一套夏天運動服、冬天運動服,一人就要噴掉¥6萬⋯⋯兩人就是雙倍。學校買的又不能刷卡,還拿不到刷卡紅利,超級傷啊⋯⋯
記得小孩唸小學時買的書包,是真皮的,一個就¥6.5萬了,這次學校指定款式的書包還沒看到標價,不知要多少錢啊⋯⋯
國中鞋子顏色規定 在 蕃茄家的媽媽是爸爸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英國的制服,在有跟沒有之間】
在國外闖蕩久了,我時常感覺,最容易產生文化衝擊的時刻,經常存在於一些我自認為非常清楚的概念當中。
例如「制服」。
我從國小到高中都是穿制服。細節雖然無法完整記得,但是每次新生入學,領制服、試穿新制服、繡名牌或學號的整套儀式一樣不能少。去了美國,第一次知道大部分的人學生時期沒有穿制服的經驗。之後又到了日本,看遍了傳說中的水手服、排扣和西裝。以上的經驗讓我認定,世界上有兩種國度,一種穿制服,一種不穿。
英國,也穿制服,無論學校是私立公立。
身為自己在學生時期對穿搭毫無要求的人,我其實還滿高興不需要在這方面傷腦筋,就花筆錢買齊需要的東西就好。我們沒有特別的要求,順著當地政府的安排,上我們這個學區的小學。在蕃茄要入學的前兩個月左右,學校寄了通知單給我們,告訴我們蕃茄確定可以入學,也通知我們要記得準備制服。
「請家長盡其所能鼓勵孩子配合制服的要求。穿制服可以提升孩子對學校的認同感,降低歧視發生的機會,也可以避免造成同儕之間穿名牌服飾的壓力。」
這一段的後半段我完全明白,但是第一句話讓我思考了很久,摸索不出來當中的含義。「制服」,不就是到一個指定的地方買已經做好的衣服,穿上去就對了嗎?還有什麼配合不配合的?
再往下讀,發現制服的選擇居然還不少。通知單上寫了帽T,襯衫,長袖,格子洋裝,連身百褶裙,短百摺裙,深藍色,灰色或是黑色系都可最後附上一個網址,可以直接上網訂購。
深藍色、灰色或是黑色系都可是什麼意思啊?管他的,總之就上網買就是了。
我打開電腦輸入網址,當網頁一開,狀況反而更難以理解了——網站上只有上衣可買,紅色白色或深藍色。褲子只有一種類內搭褲,沒有洋裝,沒有裙子。
是因為疫情關係出貨來不及嗎?我整個網頁點來點去,看不出個所以然,把通知單又拿過來看了一次,上衣的顏色半點沒提,只說網站上賣的直接有學校校徽。這是說可以買自己的衣服然後熨校徽上去?可是也沒看到在單賣校徽啊?學校會規定禮拜幾穿什麼顏色的制服嗎?所謂的深藍色灰色或黑色該不會是指褲子跟裙子?但是網站上空無一物完全沒得買啊?
等了兩三個禮拜,網站上的選擇都完全沒有變化,我開始懷疑是不是有什麼我不知道的潛規則在運行,但是真要我去問學校,我又不知道從何問起。於是,我們決定先買個幾件短袖襯衫,加上一件外套和自備的黑色長褲,等開學之後再隨機應變。
蕃茄上學第一天,我睜大眼睛盯著其他小朋友看,終於找到了答案!!
才怪。
一切比之前更難懂。
我以為眼前出現的,會是像日本那樣從衣服鞋子到書包全部同一款式的整齊畫面,或者至少趨近那種感覺。但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
白襯衫、紅襯衫,深藍色襯衫都有人穿,長袖毛衣和外套也是,但是有的有校徽,有的顯然只是平常穿的衣服。褲子,每個人的都不一樣,除了顏色以外沒有共通點。洋裝更是各式各樣的剪裁,有的很簡樸,有的有蝴蝶結,只是大部分都是灰色或深藍色,但是也有看到粉紅色的格子。
到・底・是・怎・麼・回・事・啦!!!你們是有沒有要穿制服???
我腦袋裡的問句根本不減反增:難道是大家因為來不及傳好,所以都先拿自己的衣服應急嗎?但是有一些衣服看起來明顯是新的啊?還是說剛開學可以有一段調適期?可是大家的衣服色系看起來又是挑過的?校徽到底有沒有必要?那個粉紅裙到底怎麼回事?他是穿錯了嗎?
但是我沒有去問。不知道為什麼,就是有個感覺讓我認為「先觀察一陣子再說」。
一個禮拜過去。兩個禮拜過去。三個禮拜過去。每天出現在學校的小孩,服儀並沒有往更一致的方向發展,依然是原先那樣「稍微有點規則的混亂」。我們在這期間也照著白、紅、深藍的原則買了幾件自己喜歡的厚長袖,穿去學校也沒人說什麼。
我開始非常驚訝地發現,在規定「必須穿制服」,和「完全不用穿制服」之間,還有另外一種思維,介於「有和沒有之間」。
在我那個時代,連換季都得要等學校宣布,夏天只能穿夏季制服,冬天只能穿冬季制服。小學生時期大家都還呆傻不懂搞怪,但是到國中之後,很多對服裝比較有想法的同學,會想辦法在裙子和褲子的長度和剪裁上鑽漏洞,想辦法刺探教官的底線。
但是在這裡,那些「小動作」都是合法的彈性。
雖然非常不習慣這種「曖昧不明的規定」,我決定試試看,讓蕃茄挑了一件款式他很喜歡的灰色百褶裙,穿去學校。
當天,蕃茄回家說:「我同學說我把洋裝穿反了耶,他說拉鍊應該要在前面。」我非常震驚地拿起那件洋裝仔細研究,蕃茄在我耳邊補充:「可是老師說沒關係,只要覺得舒服,正面反面都可以。」
什麼,連穿反都沒有關係嗎!!!
隔天,愛漂亮的蕃茄開心地穿著他的彩虹條紋襪上學去了。
而我忍不住開始思考,除了愛打扮的孩子可以有選擇上的彈性以外,一些經濟上比較弱勢的家庭,就可以不需要為了孩子入學特地花費,直接穿家裡色系符合的衣服就可以了。這種「鬆散」的規定,居然給了我很貼心的感覺。
對於「規範」這個觀念,我有了新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