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青作為過去一種身分、職業、階級、教育程度的具體區分方式,常成為族群歧視、文化歧視、階級歧視的判準。文獻中將符合主流價值的服飾、身體等稱為「社會皮膚」(social skin),而將在主流價值下進行反叛的次文化群體行為成為「反社會皮膚」(anti-social skin)。刺青就是被分類在反社會的類別,被作為一種雖然是集體性的具有文化價值,但是是一種反對主流價值的次文化價值。不過,隨著各個不同文化領域的反思與改變,刺青也開始成為了主流文化價值無法忽視的一個現象。例如,台灣原住民刺青開始成為尋回文化認同、文化傳統的一個復振關鍵,或是在藝術的領域開始將刺青作為藝術作品。刺青承載的歷史、認同、情感與象徵意義開始需要人們用不同的眼光來觀看,而不是仍然使用污名化的態度將刺青作為一種反叛主流價值的次文化。在這個部分,博物館領域扮演了很關鍵的角色,例如去年高雄市立美術館就以刺青做過一次主題特展。今天我們就來看看英國的博物館如何用不同的眼光來處理刺青的議題。
———————————
「紋身是一種神奇、浪漫、令人興奮且經常被人誤解的藝術形式。」
—《紋身—英國紋身藝術巡迴展》策展人Matt Lodder
長期關注博物館社會參與實踐的「博物館改變生命獎」(Museums Change Lives Awards),在2020年公佈的入圍名單中有個值得討論的遺珠—英國康瓦耳國家海洋博物館(National Maritime Museum Cornwall)策劃的巡迴展《紋身—英國紋身藝術巡迴展》(Tattoo: British Tattoo Art Revealed)。該展以紋身的去污名化為目標,邀請地理文化背景與紋身相關的館舍參展,展示超過400件文物及原創作品,同時與地方社區合作蒐集個人生命故事,讓觀眾與紋身議題產生連結,更讓我們看見去污名化展示的多元可能性。
破除污名化—每個紋身都有不凡的意義
本展以英國紋身藝術史的發展脈絡為主軸,搭配相應的歷史物件,從被污名化的起源談起,挑戰大眾的普遍認知,再藉由17世紀盛行的朝聖紋身與18世紀興起的水手紋身,揭開紋身的百年歷史。其中,策展人不僅對紋身的歷史背景有詳細的描述,更透過圖案的象徵意義,讓觀眾了解紋身在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有著不凡的意義。以水手紋身為例,燕子象徵歸巢、返鄉,羅盤象徵不會迷失方向,豬和雞能保佑海上航行平安。事實上,過去的紋身者以富裕且受過良好教育的上層階級為主,挑戰了當代對紋身者多為下層階級的印象。
接著,透過集中營、死亡、罪犯、黑幫等關鍵字,向觀眾說明戰爭、媒體何以導致紋身的污名化,提醒觀眾污名化的過程是複雜且需要被關注的。同時,特別展示英國布里斯托爾(Bristol)紋身俱樂部等重要紋身藝術家的作品,強調紋身在當代藝術史中佔有一席之地。
獨樹一幟的女性紋身藝術家
此展同時將性別議題納入討論,展示英國首位女性紋身藝術家Jessie Knight的創作工具、作品及照片,訴說那些鮮少人知的故事。Jessie從18歲開始接管父親的紋身店,至今開設多家工作室,培育另一名女性紋身藝術家Winnie Ayres,甚至在1955年全英冠軍紋身藝術家比賽中獲得第二名殊榮。聯合策展人Derryth Ridge認為:「Jessie保留了該行業的悠久歷史,她的故事非常吸引人,她在一個男性主導的世界裡工作,有著堅定的決心,她是一位真正的先驅。」
百手齊發!來找紋身靈感吧!英國頂尖紋身師向你提案
當代紋身藝術的百花齊放,徹底展現在裝置藝術〈百隻手〉(THE 100 HANDS),100位英國頂尖紋身藝術家所繪製的矽膠手臂排列於牆面上,向觀眾展現英國當代紋身藝術的精湛技藝,同時邀請大家來此尋找下一個紋身靈感。
分享你的紋身故事,原來紋身是生命的一環
最後,觀眾並非僅能從歷史層面了解紋身,還能訴說自己的紋身故事。此展於巡迴過程中開放民眾以文字、照片、影像等形式分享個人的紋身故事,並於官網、社群媒體公開,藉由觀看一則則觸動人心的故事,重新認識人之所以紋身的原因。
紋身議題在台灣,議題還需持續發酵
透過以上案例,反思紋身議題在台灣的狀況,從主流論壇及新聞報導對相關議題的討論可發現,大家對紋身的負面印象往往比正面評價來得多。而博物館在此前提下,如何打破既定印象以去污名化,絕對不是幾個短期的特展就能完成任務,或許與相關產業及地方民眾的長期合作,更能幫助議題持續發酵。
(以上引用自網頁原文)
https://museums.moc.gov.tw/Notice/NewsDetail?id=3658f276-e666-4db9-b28e-19b5900f6d99&fbclid=IwAR1zDhbs3Sa3Vnx5cmu9ICrN8qgLOq3e8ZwJrmGEjmGFn1aGs5VxtF4RDfM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空姐報報Emily,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空姐 #Emily報報 #podcast 這週我們來聊一下旅遊的主題,之前有一些來信提到,希望我談喜歡去旅遊的國家的旅遊經驗。 我個人特別偏愛飛歐洲的幾個國家,其中對我來說去超過7次的就是西班牙了,這一集來談談西班牙的旅遊。 為什麼西班牙一輩子非去不可呢?還有哪些必去的地方?還有我口袋名單的...
國家世紀館評價 在 酸酸時事鐵絲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一「你從未關心「低端人口」
一
一「中國軍演武嚇台灣因颱風草草結束 呂禮詩:果然天不從解放軍!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一「中國河北出現大型龍捲風!狂掃30分鐘驚悚畫面曝光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一「鄭州洪災重創共軍攻台計劃!傳對台作戰指揮中心慘遭淹沒 - 自由財經」
一「快訊/中國恐怖洪患「地鐵躺滿屍體」 總統府表達慰問 | 政治 |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579850678821672&id=584986081641475
轉:456年級的碩博高才生.告訴你一件你的思維範疇之外的事件!!!
蔣介石可能會抗議說,我為了顧全大局才犧牲八十九萬人,你們就罵我,毛澤東為了大局,在三年災害裡,活活餓死中國上千萬人,還不是被中國人奉為民族英雄。
這就是中國人啊。這就是中國文化啊。中國人自己在南京屠殺中國人很多次,太平天國城破那次,殺了上百萬人,中國人都覺得沒有關係,但是日本人殺的,就是不能忘記的國恥啊。(南京大屠殺有很多疑義,我們有空再來討論。因為黃埔精神也有在那裡發揮過,所以有死很多人是真的,但是有些國民黨中下層軍官的回憶錄都說,在城破日軍入城之前,就已經殺的血流成河了。
最近有二則新聞令人非常感慨,其一就是蔣介石的遺物被列為國家文物,其二就是有甫發表上任的官員,因為過去曾公開反對前朝「去中去蔣」的政策,而獲拔櫂,並被某些媒體讚其有風骨。其實嚴格說起來,前朝的去蔣化政策並不是要完全將蔣介石從歷史抺去,而是希望還原蔣介石在歷史上的兩面評價,終結過去將蔣介石奉若神明的荒謬時代,只是最後功敗垂成。在幽靈復辟後,蔣介石仍然是被中華國民所紀念的歷史偉人,墳墓有國家憲兵保護,歷史教科書仍然充斥著美化他的謊言。只是有時讀史時會想,那些過去被蔣介石屠殺的百姓,那些起來反抗他而最後被迫害入獄的異議人士,今日地下有知不知作何感想。別的不說,相信台灣許多人就不知道過去所發生過的一件大屠殺,在這個由蔣介石直接下令執行的慘案中,直接死亡人數保守估計就高達八十九萬人,幾百萬人流離失所,被迫逃離家園,史稱黃河花園口大決堤。
黃河花園口大決堤發生在中日十五年戰爭的中期,也就是國民黨版八年抗戰史的初期,一九三八年的六月九號。當時國民黨蔣家軍中的幾位將領,在蘭封會戰裡發揮黃埔精神,不戰而逃,導致蘭封會戰兵敗如山倒,為了阻擋日軍追擊,蔣介石下令炸毀黃河大堤,希望來個水淹日軍,並且讓附近所有鐵路全部泡在水裡,使日軍無法運兵追擊。眾所皆知,黃河自古稱為「天河」,因為千年以來黃河不斷的淤積,不斷的加高兩側河堤,最後黃河的河床甚至比兩側的農地還要高,一但大水決堤,後果不堪設想。而這等陰狠的毒計,早就戰事甫起時,就有人向蔣介石建議過,只是當時戰況還沒有完全悲觀,蔣介石只是當作備案來處理。直到了五月底,戰事已經完全絕望,會戰大敗後考慮的只是主力部隊能不能順利撤出戰區,大家能不能躲過日軍的強力追擊,此時也顧不得百姓的死活了,就在六月初開始準備決堤計畫,在六月九日那一天用炸藥與高射炮炸開大堤,整個平漢鐵路以東全部被大水淹沒,一千二百萬畝的農田全部泡在水裡。走避不及的百姓全部被大水活活淹死。震驚世界。
一開始國民黨還打算栽贓到日軍頭上,在炸堤後發動各路媒體強力譴責日軍炸堤的暴行,並且指出這是另一次的南京大屠殺。一直到中日十五年戰爭結束後,國民黨的媒體仍然繼續作這樣不實的報導。直到許多無法辯駁的史料出土,親歷事件的當事人們撰寫回憶錄,直指炸堤的就是國民黨軍隊,才讓事實真相被還原。從此國民黨絕口不提這件淹死八十九萬人的歷史慘案,教科書中只剩下南京大屠殺。順道一提的是,國民黨稱的南京大屠殺死亡人數是三十萬人,還遠不及黃河花園口大決堤裡直接死亡人數的一半,而八十九萬人死亡還是非常保守的估計,因為這是直接在大水中死亡的數字,在大水之後,所有的農田都泡在水裡,沒有任何收成,又造成大飢荒,在兵荒馬亂中也沒有政府單位可以進行人道救援,屍體任其腐敗,又引起大範圍的瘟疫傳染,大水退去後,間接死亡的人數恐怕更是八十九萬人的數倍。會戰結束後,潰敗的國民黨許多部隊,在黃泛區附近四處逃竄,飢荒中無以為食,就搶劫為生,湯伯恩所部的軍隊軍紀特別差,在河南時強淫虜掠樣樣來,所以當時流傳一句話叫「寧要日軍燒殺,不要湯軍駐紮」。國民黨在中日十五年戰爭結束後的內戰裡兵敗如山倒,被中國百姓趕出中國,不是沒有原因的。
後來紙包不住火了,黃河花園口決堤慘案確定就是黃埔軍幹的,宣傳口徑只好轉向,陸續出現一些報導文章指出,由於當時疏導得宜,其實並沒有任何一個百姓死傷。但是有趣的是,當時國民黨蔣家軍與日軍互相指控對方炸堤的報紙,其實都還被保存在圖書館裡,幾十萬百姓活活被淹死的事實,兩方都有積極報導。國民黨的報導指出日軍炸堤屠殺平民,日本的報紙則說是蔣介石炸堤,自己害死中國百姓。文章最上方的配圖就是當時日本的報紙,用「人類永遠的敵人」來形容犯下這等血腥罪行的蔣介石。當然時至今日我們也都知道是誰在說謊了。日方拿這件事來宣傳,並且強調日軍積極救助被大水奪走一切的幸存災民,其實也是言過其實,因為日軍自己跑都來不及了,還會救助敵國的災民??據戰後曝光的日方史料記載,當時日軍不像中國平民百姓,沒有機動交通工具,是有軍用卡車助其撤離災區的,但是仍然有兩個日軍師團走避不及,被大水圍困,日軍調動了所有能調動的飛機,空投救命物資,讓日軍受困的部隊不至斷糧。但是就算如此,日軍仍然有七千多人死於大水之中。國民黨後來的文宣說「國軍疏導得宜,百姓並無一人死傷」,真是他媽的鬼話連篇。
海地大地震,震驚全世界,但是目前死亡人數仍然未破三十萬人,南亞大海嘯,估計奪走二十二萬人的生命。但是兩場世紀天災加起來都沒有蔣介石一聲令下有威力。八十九萬人從此淪為波臣,而歷史上甚至沒能記上他們一筆。你問我們為什麼對蔣介石這麼有意見。我們只能告訴你,人跟禽獸不一樣的地方,就在於人有良知,所以人類社會無法認同希特勒屠殺猶太人,就像我們無法認同蔣介石一樣。我們不認為要將蔣介石從歷史中抺去,這是不對的。我們主張的是要還原歷史的真相,讓大家知道過去發生過什麼事。套句中國朋友愛說的話,這叫「將蔣介石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我們無法認同蔣介石這個人過去的所做所為,多次經過中正紀念堂時也都拒絕進入,不是因為我們有什麼特殊的意識形態,而是人都是有良知的。除了已經喪盡天良的人以外,我們真的無法理解是什麼樣的人,竟然可以原諒這種屠殺的暴行。
sophist4ever
國家世紀館評價 在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阿潑 島嶼無風帶 🇰🇷🇰🇵🇪🇸🇺🇸🇫🇷畢卡索的『韓戰禁忌』?】
#周末回顧:你有看過主圖這張畫嗎?這是大師畢卡索(Pablo Picasso)在1951年完成的《韓國大屠殺》。在冷戰時期,此作曾是南韓與西方自由世界「封殺」的「禁忌之作」。但在70年後的這個星期,這幅大師名作即將首次登陸韓半島、第一次在南韓首爾文化中心「藝術殿堂」公開出展——但《韓國大屠殺》與韓國本土的初次相會,卻也引發了許多幽微不堪的討論與回應。
.
《韓國大屠殺》是畢卡索生涯的「三大反戰名畫」之一,目前藏於巴黎畢卡索美術館。儘管無論在藝術技巧與公眾知名度上,《韓國大屠殺》的評價都不比兩幅前作——《格爾尼卡》(1937年,西班牙內戰,法西斯空軍對巴斯克小鎮的地毯轟炸,現藏於馬德里索菲亞王后美術館)與《納骨堂》(1945年,二次大戰,涉指納粹發動的種族滅絕大屠殺,現藏於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但就政治爭議而言,它卻是畢卡索戰後生涯的「問題名作」。
.
畢卡索的這幅作品,發表於1951年1月。由於半年前,韓戰才剛在朝鮮半島開打,短短6個月之內局勢就經歷了北韓入侵、漢城淪陷、仁川登陸、攻克平壤、中國參戰....等一系列戲劇化發展,因此畢卡索也將這幅畫命名為《韓國大屠殺》。
.
在這幅畫中,一群男性的武裝士兵,身著中世紀的歐洲鎧甲與刀劍,高舉著科技槍砲,瞄準著一旁赤身裸體的絕望婦孺——這幅「處決畫面」的構圖,也被認為是畢卡索對兩幅戰爭名畫,西班牙巨星哥雅(Francisco Goya《1808年5月3日》)與法國印象派大師馬奈(Édouard Manet,《處決馬西米連諾皇帝》)的致敬。
.
但大師的命名與作品續敘述,卻讓眾人感到極度困惑與困擾,因為與《格爾尼卡》的狀態不同,除了強調「反戰爭」之外,畢卡索並沒有進一步解釋這幅畫的意志背景。誰是殺人者?誰是被殺者?主動被動的腳色模糊,放在當代仍在廝殺進行式的「即時戰爭」背景中,也成為各自表述的東西大亂鬥。
.
一般認為——或者說「過去的南韓」如此解釋——畢卡索在《韓國大屠殺》裡的批評對象,應是美國與南韓的「自由盟軍」。因為在韓戰初期,南韓軍隊與美軍確實曾爆發多次爭議的平民屠殺慘案,像是南韓軍隊以清共為名殺死恐達20萬人的「保導聯盟虐殺事件」與「12月大屠殺」;或者是美軍部隊因無法辨識敵我,而無差別射殺南逃難民的「老斤里良民虐殺事件」。
.
更何況因為西班牙內戰緣故同情國際左翼的畢卡索,在1940年代就加入了法國共產黨——儘管身邊親友總私下認為畢卡索對於共產黨的支持,是情緒大過於理性(畢竟在西班牙內戰中,蘇聯是對抗佛朗哥軍團出力最大也實際馳援的國家),他本不理解、也沒有意願理解馬列主義——但畢卡索對於共產黨、蘇聯的支持,在藝壇中仍頗為知名。
.
於是,業界也傳出了許多謠言,懷疑這幅「韓戰作品」,是法共私下邀畫畢卡索的「政治業配」。而冷戰中的美國與南韓,也因此大力抨擊這幅「赤匪文宣」,封殺這幅畫作的展示與曝光討論——甚至直到70年後的今天,南韓方的策展單位,在展覽開始前還不斷接到抗議電話,痛罵主辦方:「展出這種共匪宣傳的汙名之作,是不是敵我不分!你們還算是韓國人嗎?」
.
但事實上,《韓國大屠殺》這幅作品,除了作者親下的「畫作標題」外,圖像之中並沒有很明確的韓國暗示。畫作當中,殺人的行刑軍隊,身著歐式鎧甲與未來兵器;被殺的裸體婦孺與綠色山河,也幾乎沒有東方特色與韓文化符號(畢卡索也不曾造訪韓半島,或展露出任何興趣)——正也因此,這幅畫當時也廣受法國共產黨的主力批鬥,譴責畢卡索的作品:「迴避了真相的控訴...沒有正面凸顯出『西方侵略』暴行事實。」
.
不過對於左右兩派的種種不待見,畢卡索本人倒是不以為然,他不特別宣傳這幅作品,也不特別解釋他的創作理念,只曾在輕描淡寫的表示:「《韓戰大屠殺》並無意指控誰、或在任何一方選邊站...如果說我的作品有立場,那即是絕對的反戰,我為人類宣傳、我只站在人類這一邊。」
.
然而時過境遷,儘管南北韓於法律上仍持續處於「戰爭狀態」。但在本次的畢卡索首爾大展中,大部分的韓國媒體與民眾,卻仍對「大師真跡」的來訪感到興致昂然,而對於《韓國大屠殺》這一爭議作品首度在韓國出展,更多也有種「我們的苦難歷史,曾是被大師筆觸所紀錄與看見」的微妙亢奮。
.
但在戰爭中誰雙手沾滿了鮮血?誰掩蓋了記憶?誰算是好人?或誰不是壞人?歷史的許多AB面卻也留下了許多刻意被遺忘的記憶——這正也是本篇回顧文章中,當時所提到的討論與反思之一。
.
#名畫的故事 #MasacreEnCorea #韓戰 #歷史 #轉型正義 #美國 #蘇聯 #南韓 #北韓 #畢卡索 #PabloPicasso #藝術 #한국에서의학살
國家世紀館評價 在 空姐報報Emily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空姐 #Emily報報 #podcast
這週我們來聊一下旅遊的主題,之前有一些來信提到,希望我談喜歡去旅遊的國家的旅遊經驗。
我個人特別偏愛飛歐洲的幾個國家,其中對我來說去超過7次的就是西班牙了,這一集來談談西班牙的旅遊。
為什麼西班牙一輩子非去不可呢?還有哪些必去的地方?還有我口袋名單的餐廳。
來跟大家一次完整分享喔!
本集精華:
📍我唸語言學校的作息和趣事
📍西班牙必吃美食&私房餐廳推薦
📍巴賽隆納為什麼叫高第之城
📍我最喜歡買的當地牌子
📍好逛的市集和Outlet
📍一定要去體驗和打卡的踩點
✈️這集節目的航空小知識單元:Lounge 貴賓室
📚大大讀書網址:http://bit.ly/2OlHFjF
🎬來逛馬德里最好逛的Outlet暢貨中心 Las Rozas:https://youtu.be/2YM65-myqRU
🎬空服員飛到西班牙外站 上集 巴賽隆納好逛&私房餐廳大推薦:https://youtu.be/J9D7yGG7ExI
🎬空服員飛到西班牙外站 下集 巴賽隆納好逛&私房餐廳大推薦:https://youtu.be/p7E6Hb1YeCs
🎬Toledo 世界文化遺產 千年山城托利多 & Segovia古羅馬水道橋 塞哥維亞:https://youtu.be/nAL0e8yBg7g
🎬Girona中世紀古城 & Figueres 鬼才達利博物館:https://youtu.be/ilHQNAnRx_Q
🚪我的Clubhouse帳號:Emily報報
👱🏻♀️高端服務力 - Emily報報的飛行觀察 《早鳥優惠499元》:https://lihi1.com/yiGsk
你如果喜歡這一集的節目,也歡迎大家在itune store給我五顆星的評價:https://lihi1.com/TQDRa ,也可以留言鼓勵我喔
有什麼意見或是想法
記得留下你的意見告訴我喔!
♥影片關鍵字♥
台灣空姐/Emily/crew/cx/cathaypacific/國泰/國泰空姐/空姐報報
♥聯絡空姐報報Emily♥
我的連絡信箱:emilyposthk@gmail.com
♥Emily♥
追起來Instagram,有許多有趣的飛行小故事和彩蛋分享:https://www.instagram.com/emily_cpy/
讚起來Facebook,會有我的精彩寫作和直播內容:https://www.facebook.com/emilyposthk/
訂起來Youtube,有關於我的空服員工作大解密,以及考空姐教學: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b5tjEJ7ecUniOwxKPYqlVA
聽起來Podcast,有關於自我成長、工作甘苦、世界文化與旅遊時事等相關內容:https://lihi1.com/CIGQ9

國家世紀館評價 在 Kiki.K-Trip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首爾大公園 (서울대공원)
地址:
京畿道果川市大公園廣場路102 (莫溪洞)
경기도 과천시 대공원광장로 102 (막계동)
在天然大自然中以家族學習、自然文化、娛樂空間等所組合而成的首爾大公園裡,佔地277萬多坪,並擁有348多種2,975多隻動物。近自然生態保護管理的「動物園」和「植物園」、可了解近現代美術世界趨向的「國立現代美術館」,以及21世紀超高速資訊通信的「資訊國家」、為韓國休閒文化主軸的「首爾樂園」等組成的韓國最大的綜合主題公園,無論是人類和自然的調和,亦或是給予我們夢想、愛和希望的市民休憩,這裡成為體驗空間的代名詞。另外,在國際上獲得擁有保護野生動物機能和業績的高評價,也是韓國唯一賦予ISIS(國際種保存系統)和IUDZG-WZO(世界動物園機構)的正式會員資格,擁有世界10大動物園的地位。
=====================================================
★ This video was created and edited by Kiki
★ Welcome to Subscribe & Follow Kiki.K-Trip
★ E-mail : kikiktrip@gmail.com
★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KikiKTrip
「全自費 非廣告宣傳❁This video is not sponsored.❁본 영상은 광고가 포함되어 있지 않습니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