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對台灣生技產業的挑戰」論壇
緣起
原本蓬勃發展的新創市場,在進入2020年後投資倏乎腰斬,唯獨數位醫療、醫療器材與新藥開發仍能持續發光。受到新冠肺炎的衝擊,全球抗疫量能吃緊,先進國家無不透過疫苗、治療藥物與檢測試劑的研發,證明國力。
事實上抗疫醫療器材的研發,不只是國力的展現,除了維護國人健康外,也是邊境解封的關鍵。國人謹慎防疫,卻也因此缺乏抗體,自製疫苗、藥物刻不容緩。所幸在國光與生華兩家生物科技公司的帶領下,台灣已經躋身全球醫療先鋒之列。
今日特地邀請國光與生華兩家企業的靈魂人物,為國人解說生物醫療科技在後疫情時代的挑戰與展望,目的在推動大健康產業繼續向前。
因此有志在生物科技、醫療器材,乃至於數位醫療領域發展的朋友,可另外再報名專家諮詢,由我們敬重的前輩,為大家解惑。
時間:民國109年10月28日(三)下午(14:00至17:00)
地點:文化大學大夏館B1國際會議廳(台北市建國南路二段231號)
活動名稱 時間 內容
專題演講(一) 14:00至14:30 引言人:青年發展基金會董事長 連勝文
主講人:生華生物科技公司董事長 胡定吾
講題:新冠肺炎對資本市場的衝擊
14:30-14:45 雙向交流
14:45-15:00 中場休息
專題演講(二) 15:00-15:30 引言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執行長 周守訓
主講人:國光生物科技總經理 留忠正
講題:台灣與國際發展新冠疫苗之挑戰
15:30-15:45 雙向交流
15:45-16:00 休息
圓桌對談 16:00-16:45 台灣面對COVID-19應有的生技產業發展策略
主持人:
國政會永續組召集人 陳宜民
國政會產業暨新創研究中心召集人 簡榮宗
與談人:
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 王任賢
中研院生物醫學研究所研究員 何美鄉
立法委員 吳怡玎
立法委員 蔣萬安
立法委員 謝衣鳳
討論題綱:
(1) 台灣開發新冠疫苗、製藥與檢測試劑的前景
(2) 因應COVID-19全球大流行的生技產業推動戰術
(3) 如何修訂《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強化產業成長力道
16:45-17:00 雙向交流
17:00 賦歸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cB2bmrhpcw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執行長 在 許毓仁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非常高興受邀主持由國政基金會主辦的(R.O.C.-U.S. Online Forum 2020)中華民國美國線上論壇,維繫緊密的美台關係是台灣最重要的對外關係,希望美國協助台灣加入國際組織及提升軍售關係。台美雙方在軍事上應進行更深入與更廣泛的對話、交流、訓練與合作。邀請到 智庫副董事長 連勝文、Kirkland Capital 楊應超、前美國商會主席 李豪、前國發會主委 林祖嘉、美國傳統基金會資深研究員 Anthony Kim、立法委員 陳以信。
因疫情影響,本論壇以視訊會議方式進行,邀請美國和台灣的學者專家分別在華府、加州、亞歷桑那州、台北等地連線,以「華府-北京競爭下台北的機會與挑戰(Taipei’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 Under the Washington-Beijing Competition)」為主題,展開政治和經濟兩場對談,分別由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執行長周守訓和經濟財政組顧問許毓仁主持。
臺美雙方的科技產業創新合作應由過往的半導體,再擴大發展至生物科技等產業。尤其是新冠疫情爆發後,美國與臺灣合作開發和生產疫苗存在巨大的商機,更應深化彼此的合作。
由於臺灣研製的疫苗才剛開始第一期臨床試驗,企業面臨許多困難,而政府並未太積極解決問題和提供資金,本土疫苗估計明年中甚至更晚才能生產。沒有疫苗,臺灣無法重新開放邊境,對經濟復甦極為不利,也直接影響台灣在亞太區域博奕中的自我保護能力。
最好的辦法是讓美國製藥公司將通過美國FDA批准的疫苗,授權給擁有一流生物技術工程師和生產設施的臺灣生物科技或疫苗製造商,為臺灣和有需要的其他國家生產這種疫苗。
近年來,全球經濟快速整合,臺灣是小型開放經濟體,應該積極參與其中,而美國是臺灣重要的貿易夥伴,臺灣當然應該優先考慮與美國洽簽一個高標準的雙邊自由貿易協定(FTA)。
地緣政治的角度而言,在目前的美中關係下,臺灣的地位和影響力已來到了關鍵的階段(critical stage),因此,臺灣可以思考更積極的作為。他認為,成立主權基金,正是一個可以進行的方向。
通過主權基金投資包括財星500大等績優企業,臺灣可以在國際財經領域,提高能見度與擴大影響力,除了藉此吸引外資之外,還可發揮軟性外交實力(Soft Diplomacy)。
COVID-19正在促使全球供應鏈重組,未來將出現「一個世界、兩套系統」,即一個有中國大陸,一個沒有。他認為,臺灣將在後者扮演重要的角色,與美國之間會有更緊密的合作。
臺美兩國為形成更好的夥伴關係,就需要更好的貿易安排,包括如何處理稅務和關稅問題,雙方必須有FTA,就像北美自由貿易協定或美墨加拿大貿易協定,從貿易角度來看,將臺灣視為美國一部分處理;同時要有便於美國與台灣之間的旅行和工作簽證安排,讓人員往來更便利。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執行長 在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蔡英文就任滿月」民調發佈及剖析記者會
時間:109年6月22日(星期一)上午9點
地點: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1樓會議室(台北市杭南路一段16號)
總統蔡英文的第二任期至今滿月,蔡政府的施政滿意度是否與其當初的高票當選相稱呢?答案顯然不是的。
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台灣經濟表現不佳,根據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針對「蔡英文上任滿月」所做的最新民調顯示,民眾對國家未來改善經濟的信心僅5.4分(滿分為10分),未達及格標準;更有近6成的受訪民眾對政府解決失業問題的能力沒有信心,可以看出民眾心中的焦慮和擔憂。
此外,近日日本沖繩縣石垣市提案,將釣魚台更名為「登野城尖閣」,引發釣魚台主權的爭議,宜蘭縣政府和議會、台灣漁民及在野黨立即做出強烈反應,表示將登島抗議;然而執政的蔡政府卻僅表示將以「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原則處理釣魚台事件,完全不提主權的態度,讓國人深感不滿。
民調顯示,有7成的民眾認為,蔡政府應該要以強硬的態度回應日本對釣魚台的做法;有近5成的民眾則認為,從蔡政府對釣魚台輕忽、草率的態度可知,蔡英文說要維護中華民國主權,其實只是口頭上說說而已,根本沒有具體的行動。
此次民調還包括對政府縮短貧富差距的信心、對司法公正的信心、對社會減少衝突的信心等多項與社會公平正義相關的調查。記者會除公佈民調的結果,並邀請相關專家及民意代表進行詳細剖析。
記者會預計由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執行長周守訓主持,與會人士包括立法委員謝衣鳳、台北市議員徐巧芯、民調專家暨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內政法制組召集人黃德福、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發言人黃心華以及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助理研究員陳冠安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