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投機?蓋房子!賣房子!】
長期投資,像蓋房子,蓋之前要先設計好要蓋什麼樣的房子(計劃買進) ,然後就一層一層的蓋上去(分批買進) ,在蓋的過程中投入的資金都是成本,要好好規劃運用(資金管控) 在還沒賣出去之前,最後都可能虧損(風險意識)
但是只要你蓋的房子,有做基本的市場調查(研究基本面/籌碼面/技術面等等) ,還有區域地點考量(選市) 及分析選擇客群(選股) ,蓋好的房子是有價值的 ,那暫時的虧損,是機會成本,等到價值反應在價格上(耐心等待) ,房子賣出(賣股) ,獲利入袋(資本利得)
沒有人會蓋一半,就放棄,然後又去蓋另一間房子(沒計劃,沒耐心,頻繁交易) ,除非是錢太多,真的蓋房子,不可能有人這樣子,但是投資市場上,這樣的人很多,不過成交量也是這樣來的,這算大愛,用自己的錢不斷的進出交易,長期灌溉股票市場,增加國家稅收,增加劵商營收,大部分的投資人在還沒有達到財富自由前,就會努力工作,也增加上班公司的營收,最後繼續增加國家稅收,然後國家用於建設,再回饋給大家
還有最重要的蓋房子需要時間,不可能因為看到房價下跌,就拆掉不繼續蓋(殺低) ,然後又看到房價上漲,又投入資金開始蓋房子(追高)
房子蓋好後,再來就是銷售(計劃賣出) ,當然一定要賺錢才賣,不然辛苦蓋房子是在做身體健康的嗎?所以參考目前市場行情,訂出想要的銷售價格(目標價) ,訂出銷售時間多久(計劃持股時間) ,如果超過銷售時間賣不出去,就要檢討是銷售價格訂的太高(賣價太高) 或是銷售時間需要再延長,還是目前房市不好(大盤趨勢) ,如果是房市不好,就要耐心等房市好轉,再來賣出,這段期間可以先將蓋好的房子出租收租金(股息) ,然後等到房市好了,再依當時的市場行情,繼續賣房子,如果順利賣出(賺價差) ,之前又收到租金(股息)
所以你是在投資市場上有計劃的蓋房子(靠計劃投資) ,還是每天忙進忙出的蓋房又拆房(憑感覺投機) ,才剛裝潢好,銷售不到3天,就拆掉,最後真正穩定獲利的是建商(劵商) 及做裝潢的(營業員) ,因為每天都有很多人蓋了又拆,拆了又蓋(頻繁交易,增加成本)
短期投機,不蓋房子,直接買賣別人蓋好的房子,然後轉手做價差。厲害的人,懂得買低樓層的房子(低買) ,然後再用高樓層的房價賣出(高賣) ,也有人喜歡買高樓層的房子(追高) ,然後再用低樓層的房價賣出(殺低) ,你是屬於哪一種?
其實大部分的人不適合投機,但是投資市場上,大部分的人喜歡投機
喜歡不代表就會獲利,要找適合自己的投資方式,才有機會獲利
今天你是繼續蓋長期計劃的房子,還是又在拆昨天剛開始蓋的房子?
南哥之前分享的潤泰新/億光,還有之後會分享的安馳及宏璟,我都是用蓋房子的投資觀念去執行的,從設計(plan) ,建造(do) ,檢驗(check) ,銷售(action) ,南哥一手包辦,或許你也可以試試看
這是我在同學會的第2年,去年投資150萬,獲利74萬,報酬率約50%,今年投資1000萬,年底時會獲利或虧損,繼續追蹤看下去,你才會知道
南哥投資便利商店,自己當老闆,追劇追到自然睡,睡覺睡到自然醒,上班忙到還會笑,無人的自動化便利商店,定價買進,固定報酬率,定價賣出,努力創造被動收入
搜尋"股市南哥" ,可以找到南哥投資便利商店的相關資訊,也可以看到之前上報的文章,還沒看過的人,可以看看,瞭解南哥,讓自己在投資路上,有學習成長的機會,看完的請按讚
Pressplay專案,南哥投資便利商店,歡迎加盟,自己當老闆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5的網紅凌子楚 最清楚,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凌子楚最清楚直播】說清楚,嘉義科學園區(1044) 從嘉義市和新竹市城市發展的比較,談嘉義市沿途老化,青年外移的發展困境,一次講清楚科學園區對嘉義市城市發展的重要性。 首先,我從移民社會的文化角度,介紹宗教文化。 300年前,第一代移民,披荊斬棘,跨過黑水溝,來到嘉義的移民,成功的比例不高,...
國家稅收 在 公民不健忘-台灣主權和平獨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有人說,半導體重要嗎?
其實,台灣這麼高福利的國家稅收這麼低,主要就是科技半導體產業提供的很高的稅收,每個人都在享受經濟發展的果實。
更不用說股票漲多少。
很多事情說起來簡單,但台灣畢竟是一個高度依賴貿易的國家,內需市場很小、海外訂單比較多,這是我們的悲哀。
國家稅收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唐國師(唐綺陽)說的一點都不錯,天秤座一到9月,就忙碌,都是別人找上門。
產業、觀光、藝文講學、評審、社區營造、對岸來資訊活動……可是拜託拜託,腦袋裡的資源不能白給 ! 你又不是我好友,顧問執行/資訊/出席費,給我開出來再說 !
2020我對國家稅收是0 ! 0 ! 0 !負收入呀!可恥 !
國家稅收 在 凌子楚 最清楚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凌子楚最清楚直播】說清楚,嘉義科學園區(1044)
從嘉義市和新竹市城市發展的比較,談嘉義市沿途老化,青年外移的發展困境,一次講清楚科學園區對嘉義市城市發展的重要性。
首先,我從移民社會的文化角度,介紹宗教文化。
300年前,第一代移民,披荊斬棘,跨過黑水溝,來到嘉義的移民,成功的比例不高,有一句台灣諺語:十去, 六死 ,三留,一回頭,成功的比例只有30%。
第一代移民,成功的比例不高,輕車簡從,就只帶著土地公,來到嘉義。所以,1664年成立的東城門的東安宮,並記錄了第一代嘉義移民的歷史。
第二代的泉州移民,帶著保生大帝的信仰,來到嘉義開墾,1701年成立,仁武宮大道公廟,反映了這一段移民的軌跡。
1715年成立的城隍廟,見證了第三代移民,跟著政府官員和家屬,來到台灣的歷史軌跡。
因此,御賜皇帝帽的城隍爺,也代表清朝政府,巧妙地運用民間信仰,象徵了政府合法統治。
1815年,武當山玄天上帝廟的成立,見證了最後一波,漳州移民在嘉義的文化縮影。
所以,嘉義市有豐富的文化資產,只要有好的停車場,和公共運輸政策,就可以讓全台各地的遊客,在三個小時內,暢遊嘉義市的四大百年古廟,見證台灣300年來,移民社會,特別是最早期的泉州和漳州移民,仍然透過宗教保存完好的文化縮影。
整個台灣西部走廊,只有嘉義縣市和屏東縣,沒有科學園區,雲林縣有96公頃,台南是有1043公頃的科學園區。
工業區,是縣市政府主導,經濟部核准,各種不同類型,內外銷產業兼具的工業生產基地,開發時間長,要不是碰到這一次的中美貿易大戰,台商回流,可能到今天都會乏人問津,暴露地方政府,有土地開發能力,欠缺招商規劃的短處。
科學園區,是由中央政府科技部主導,全程規劃,從土地徵收、道路開發、污水下水道,到水資源中心(污水處理廠),到國際招商,都是由中央規劃買單,無論在執行效率,和招商能力上,都是地方政府望塵莫及的所在。
對於財政貧乏的嘉義市縣而言,這應該是缺乏科學園區的我們,改變城市發展,彎道超車的最佳選項。
透過新竹市和嘉義市兩個城市發展的比較,可以了解嘉義市,人口老化,青年外移的真正原因。
37年前嘉義市和新竹市的人口概略相同,37年後的今天,嘉義市人口仍然維持26萬左右,但是新竹市已經發展成有45萬人口的現代化城市。
每年人口出生率的比較,嘉義市,從37年前的4722人,下降到1886人,新竹市,雖然也受到少子化的影響,從6100人,下降到4019人。
嘉義市,因為青年外移,出生人口腰斬,一半以上,直接影響未來15年後,六所國立高中,員額嚴重不足。
嘉義市,65歲以上老年人口,從37年前11,385人,驟升到39,737人。
雖然,新竹市也受到人口老化的影響,從37年前的13,775人,增加到53,428人,但因為人口增減不同,嘉義市人口老化的比例,已經超過15%,新竹市只佔了11%,這為青年外移和人口老化,互為因果的關係,找到了證據。
另外,從國家稅收作比較,新竹市目前的國稅收入,每年高達1067億元,嘉義市只有31億元,不到新竹市10位數,零頭的一半。
但是,嘉義市,因為有三百年發展的歷史基底,也有許多富超過三代的家族在此。
所以,在國稅的細項比較中,嘉義市可以足堪告慰,可以和新竹市相比,就是證券交易稅,見證了嘉義市百年移民歷史的百年移民財力。
另外,反映在自籌款的比較上,嘉義市自籌款的比例是27%,新竹市自籌款比例52%,幾乎是嘉義的兩倍。
所以,從城市發展比較的角度,可以清楚的知道,嘉義市目前發展的困境,人口老化,青年外移的主因,就是缺乏科學園區。
由於,嘉義市在100年前,日治時代,就是以26萬人口,作為都市計劃的上位概念,37年前我們就已經達到標準,如果沒有中央政策改變,都市計劃變更,將遙遙無期,進無步,退無路。
總之,解鈴仍須繫鈴人,沒有中央政策改變的科學園區投資,造成嘉義市的人口停滯,和都市計劃的法令限制,使得嘉義市政府,面臨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困境,雖然擁有1500公頃農地,卻不能像沒有都市計劃的嘉義縣政府,可以大刀闊斧,自主的變更農業區為工業區,解決老農經濟困境,增加投資,提高就業機會,讓青年返鄉。
爭取牛稠溪科學園區,可以讓青年返鄉,讓人口不再外移,讓三代同堂,成為嘉義人共同的選項。
國家稅收 在 蘇貞昌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國家賺錢人民分紅
政府不但減稅增福利、國家稅收增加、年度結算也照樣有賸餘,這就是 #有政府 #會做事 !
政府賺錢,當然要花心思更照顧人民,未來,政府要增加育兒津貼,減輕爸媽負擔。長照2.0 也要 #五個增加 ,至於到底是增加哪五個?點進影片讓我報您知!
#繼續衝 #繼續拚
#國家繼續向前進
—————
大家有空嗎?
都看完影片了不如再加一下我的Line:
http://line.me/ti/p/@eballgogogo
國家稅收 在 凌子楚 最清楚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一日議會 第十屆第二次大會,本月質詢的主軸,今天的日本,明天的嘉義,以文化為導向,觀光城市設計與發展,第十四次質詢,質詢都市發展處處長,和市長(1004)
今天本次議會的總諮詢,終結這一個月來,以文化導向的城市設計,如何能讓各局處的公共建設投資,帶動觀光產業,增加就業機會和市府財政收入,達成三贏的境界,質詢都市發展處和嘉義市市長。
首先,我從移民社會的文化角度,介紹宗教文化。
300年前,第一代移民,披荊斬棘,跨過黑水溝,來到嘉義的移民,成功的比例不高,有一句台灣諺語:十去, 六死 ,三留,一回頭,成功的比例只有30%。
第一代移民,成功的比例不高,輕車簡從,就只帶著土地公,來到嘉義。所以,1664年成立的東城門的東安宮,並記錄了第一代嘉義移民的歷史。
第二代的泉州移民,帶著保生大帝的信仰,來到嘉義開墾,1701年成立,仁武宮大道公廟,反映了這一段移民的軌跡。
1715年成立的城隍廟,見證了第三代移民,跟著政府官員和家屬,來到台灣的歷史軌跡。
因此,御賜皇帝帽的城隍爺,也宣示了清朝政府合法統治的象徵。
1815年,武當山玄天上帝廟的成立,見證了最後一波,漳州移民在嘉義的文化縮影。
所以,嘉義市有豐富的文化資產,只要有好的停車場,和公共運輸政策,就可以讓全台各地的遊客,在三個小時內,暢遊嘉義市的四大百年古廟,見證台灣300年來,移民社會,特別是最早期的泉州和漳州移民,仍然透過宗教保存完好的文化縮影。
整個台灣西部走廊,只有嘉義縣市和屏東縣,沒有科學園區,雲林縣有96公頃,台南是有1043公頃的科學園區。
工業區,是縣市政府主導,經濟部核准,各種不同類型,內外銷產業兼具的工業生產基地,時間長,要不是碰到這一次的中美貿易大戰,台商回流,可能到今天都會乏人問津,暴露地方政府,有土地開發能力,欠缺招商規劃的短處。
科學園區,是由中央政府科技部主導,全程規劃,從土地徵收、道路開發、污水下水道,到水資源中心(污水處理廠),到國際招商,都是由中央規劃買單,無論在執行效率,和招商能力上,都是地方政府望塵莫及的所在。
對於財政貧乏的嘉義市縣而言,這應該是缺乏科學園區的我們,改變城市發展,彎道超車的最佳選項。
透過新竹市和嘉義市兩個城市發展的比較,可以了解嘉義市,人口老化,青年外移的真正原因。
37年前嘉義市和新竹市的人口概略相同,37年後的今天,嘉義市人口仍然維持26萬左右,但是新竹市已經發展成有45萬人口的現代化城市。
每年人口出生率的比較,嘉義市,從37年前的4722人,下降到1886人,新竹市,雖然也受到少子化的影響,從6100人,下降到4019人。
嘉義市,因為青年外移,出生人口腰斬,一半以上,直接影響未來15年後,六所國立高中,員額嚴重不足。
嘉義市,65歲以上老年人口,從37年前11,385人,驟升到39,737人。
雖然,新竹市也受到人口老化的影響,從37年前的13,775人,增加到53,428人,但因為人口增減不同,嘉義市人口老化的比例,已經超過15%,新竹市只佔了11%,這為青年外移和人口老化,互為因果的關係,找到了證據。
另外,從國家稅收作比較,新竹市目前的國稅收入,每年高達1067億元,嘉義市只有31億元,不到新竹市10位數,零頭的一半。
但是,嘉義市,因為有三百年發展的歷史基底,也有許多富超過三代的家族在此。
所以,在國稅的細項比較中,嘉義市可以足堪告慰,可以和新竹市相比,就是證券交易稅,見證了嘉義市百年移民歷史的百年移民財力。
另外,反映在自籌款的比較上,嘉義市自籌款的比例是27%,新竹市自籌款比例52%,幾乎是嘉義的兩倍。
所以,從城市發展比較的角度,可以清楚的知道,嘉義市目前發展的困境,人口老化,青年外移的主因,就是缺乏科學園區。
由於,嘉義市在100年前,日治時代,就是以26萬人口,作為都市計劃的上位概念,37年前我們就已經達到標準,如果沒有中央政策改變,都市計劃變更,將遙遙無期,進無步,退無路。
總之,解鈴仍須繫鈴人,沒有中央政策改變的科學園區投資,造成嘉義市的人口停滯,和都市計劃的法令限制,使得嘉義市政府,面臨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困境,雖然擁有1500公頃農地,卻不能像沒有都市計劃的嘉義縣政府,可以大刀闊斧,自主的變更農業區為工業區,解決老農經濟困境,增加投資,提高就業機會,讓青年返鄉。
爭取牛稠溪科學園區,可以讓青年返鄉,讓人口不再外移,讓三代同堂,成為嘉義人共同的選項。
國家稅收 在 國家稅收持續短缺,領導人應該出來負責,馬英九恐... - Joe's ... 的推薦與評價
Joe:「經濟如果再持續低迷下去,國家稅收持續短缺,領導人應該出來負責,馬英九恐怕不適任台灣總統。」 財政部公布2013年8月全國賦稅收入,單月稅收實徵淨額912億元, ... ... <看更多>
國家稅收 在 北歐國家的高福利怎麼來的從稅收說起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北歐 國家 的高福利怎麼來的從 稅收 說起. 1.2K views 2 years ago. 新北租稅影音放送站. 新北租稅影音放送站. 9.59K subscribers. Subscribe.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