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主留」不成主流:再談杯葛臨立會】
上星期日我以「民主原則」、「中共權謀」和「運動張力」三個面向解釋為何我主張民主派杯葛臨時立法會( https://bit.ly/3aPITet )。經過一星期的討論,以及民意研究計劃的第一次調查結果,有些想法補充。
「主留派」的主要觀點是,不管未來一年的立法會是「延任」還是「委任」,只要民主派仍然在議會有位置,就沒有理由放棄戰線,以避免更壞的後果。他們批評「杯葛派」空談原則不講策略,而且對杯葛後會做什麼缺乏計劃,「有前冇後,打死罷就」,不負責任。
這些觀點沒有什麼不妥,也得到多位海內外政治學者加持,但為何「主留派」至今不成主流?民意研究計劃的隨機抽樣調查結果顯示,民主派支持者中贊成留守的僅20%,贊成杯葛的則超過60%。
我認為關鍵在於心態。「主留派」存在「三種拒絕心態」,令他們(暫時)與民意脫節了。
第一種拒絕心態,是拒絕將自己置於當下政治鬥爭之中。
是次杯葛和留守的選擇,不可能抽空地理解,必須置於港人與中共的政治鬥爭脈絡裏面。繼去年區議會選舉大勝,民主派在立法會選舉劍指35+,以否決財政預算案為籌碼逼中共作政治讓步;7月的民主派初選有61萬人投票,促成了陣營內世代交替之餘,亦令中共感到被奪權的危險,遂先下手為強取消選舉,再以一年委任取而代之。港人被中共剝奪投票權,大受挫折,自然希望仍有反制力的民主派政治代表以行動回應中共,以祈將被搶走的選舉權搶回來。
可是,「主留派」偏偏選擇抽空了香港的政治鬥爭背景,一係局部地用放大鏡分析「留守議會」的好處(每人總有放不下的工作),一係就做跨國比較以證明國際認證「棄守議會」死路一條。但明明香港人眼前最大的政治難題是如何重奪選舉權,「主留派」對「房中大象」視而不見的思考進路就顯得離地甚至退縮避戰。反觀「杯葛派」的主張就算有多粗疏,起碼敢於鬥爭:杯葛本身就是一個鮮明地對抗中共取消選舉的政治行動。
第二種拒絕心態,是拒絕面對「以委任取代民選」對民主原則的侵犯,以及港人隨之而起的憤怒。
「主留派」把走與留定性為「不負責任地高舉原則 vs 有策略地務實留守」的分別,貶低原則問題的重要性,也因而低估了原則的政治威力。
現實政治中的原則持守和策略算計,不是互相對立,兩者的互動反而是產生政治能量的重要基礎。白俄羅斯人近日空群上街對抗軍警,緣於無法忍受總統選舉舞弊,踐踏民主原則。香港人經過這一輪討論後也十分清楚,中共取消選舉和改行委任,同樣是對民主原則的踐踏。61萬人的初選結果被化為烏有,剛冒起的年輕素人被搶去議席,在在激起了香港人的怒火。「杯葛派」不是沒有策略,其策略更是簡潔易明──民主被強姦>人民憤怒>一起反抗。「主留派」將討論焦點集中未來一年「棄守」的實際損失,略過初選的政治過程和民主原則問題,才有可能錯過緊貼民眾情緒的機會。
第三種拒絕心態,是拒絕承認議會抗爭已遭全面封殺。
5月寫了一篇文,題目叫<下一階段的議會行動>( https://bit.ly/3lfGRJj )。文章想說明,議會少數派的抗爭總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每個漏洞只能用一次便會被封阻,永不翻身。2012年可能拉布,2016年已不可能;2016年可能阻撓梁君彥當選主席,2017年已不可能;2019/20年可能拖延委員會主席選舉,今天已不可能;《國歌法》擲左三輪臭水,完全沒有阻延法例按原訂時間表通過。
《議事規則》所有對程序的保障都可以取消,理由是《基本法》確保立法會工作不可被阻撓,《基本法》對議員言論免受刑事檢控的保障,在《國安法》通過後亦被取消,亦代表一國兩制時代具挑戰力的議會抗爭已成歷史。
上述全是公開資料,亦是民主派支持者的常識。議會「最黑暗一日」已經來臨,一日未鬥贏中共,不會有光復的可能。聲稱民主派因為之前拖住《逃犯條例》,未來一年也可在臨時立法會內阻撓明日大嶼、大灣區投票或23條的,是忘記了今夕何夕,昧於事實。愈是嘗試打強心針說立法會仲有用,民眾反感可能愈大;之後若貨不對辦,回力鏢效應更大。
「主留派」看到這裏應該會說:「杯葛派」就是要藉杯葛臨時立法會,永遠撤出議會。因為他們自己以為,接受委任參與這一年的臨時立法會,是維持民主派議會戰線最順理成章的方法。
其實,我的想法剛剛相反。我不希望永遠撤出議會,但我認為向民眾坦白承認議會已廢,並且杯葛這一年的臨時立法會委任,才是挽救民主運動議會戰線的正路,參與臨時立法會卻可能不自覺地成為戰線的掘墓人。第一條路是下決心與香港人一起為奪回選舉權戰鬥,變數仍在,勝負未定;第二條路在民眾看來卻是避戰求和,打完左臉打右臉,就算下年中共恢復選舉,香港人亦再難投入。
20多年前民主派杯葛臨時立法會1.0,然後在1998年第一屆立法會選舉中大勝﹝參與臨立會的民協除外﹞,殷鑑不遠啊。
民主運動的議會戰線在香港存在30多年,要(暫時)割捨當然無比沉重。但無論選擇去或留,敢於參與政治鬥爭、敢於呼應民眾對民主原則的堅持、敢於直面議會空間已被扼殺的事實,都是黑暗時代裏民眾期待政治代表秉持的態度。
(圖為上星期六荃灣街頭民意調查)
國歌條例的重要性 在 政經八百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時事星期五資訊不落伍 〔5/23-5/29 一周大事〕
#政時事
❶ 釋字791號解釋 通姦罪除罪!
司法院大法官在今日做出釋字791號解釋,宣告刑法第239條的通姦罪因違反性自主權及比例原則而違憲。
另外,刑事訴訟法中第239條之但書有關「通姦罪夫妻間得僅對配偶撤告,而第三者仍須受審判」,此法條亦因違反憲法第七條的平等原則而被宣告違憲。
大法官強調791號解釋依然肯定婚姻與家庭制度的社會價值,但亦需尊重婚姻關係中個人人格自主(包括性自主)的重要性。
憲法保障婚姻自由的權利,所以一段婚姻的開始與維持,甚至可能走向結束,當事人都擁有不受干涉的決定權利。
而新的釋字將於其解釋範圍內,變更此前釋字第554號解釋之效果。
此次釋憲針對刑法中的通姦罪做出違憲決定,並不是變相地鼓勵通姦行為的發生。另外於民法上配偶還是可以依民事訴訟程序維護自己的權利。
❷ 中美洲第一名!哥斯大黎加同性婚姻合法化生效
5月26日零時起,哥斯大黎加的同性婚姻合法化自動生效,是中美洲第一個同婚合法的國家。
也是繼阿根廷、烏拉圭、巴西、哥倫比亞和厄瓜多後,成為拉丁美洲第六個通過同婚的國家。
2018年8月,哥斯大黎加最高法院裁定禁止同性婚姻違憲,並限期18個月內完成修法,期限一到,若未完成修法,禁止同婚的法令便立即失效。
而當時的哥斯大黎加總統候選人阿瓦拉多便以同婚合法作為政見之一競選總統,成功打敗反同婚的基督教歌手候選人阿爾瓦拉多·穆紐茲,成為新任總統。
對於以天主教居多的哥斯大黎加而言,展現了進步的人權價值。
針對同婚政見終於兌現,阿瓦拉多也在推特上表示:「願愛與同情心成為指南針,引領我們成為適合所有人生活的國家。」
❸ 港版國安法草案、香港國歌法二讀通過
5/28 閉幕的中國人大會議上,以2878票贊成、1票反對、6票棄權的壓倒性票數,通過俗稱「港版國安法」的七項決定,將列入基本法的附件三之中。
其中包含授予人大可以建立相關法律懲治分裂國家、顛覆國家政權、干預香港的勢力的權力;要求特首應開展「國家安全教育」,並定期向中共提交報告等。
草案的詳細內容最快將於6月出爐、8月由港府公布並實施。
依照1997年生效的《美港關係法》,香港因為保有高度自治,被視為與中國不同的經濟文化領域而享有各種優惠措施。
而在表決前夕,美國國務卿表示香港局勢已不再高度自治,因此不再享有獨立關稅區的優惠地位。
除此之外,《國歌條例草案》也在 5/27 於香港立法會一片混亂中二讀通過,預計於下週會三讀通過,假若未來有任何侮辱中共國歌的行為,最高可判處三年有期徒刑。
#經時事
❶ 不再自治:香港恐失金融地位
28 日中國人民大會通過「港版國安法」,外界認為一國兩制名存實亡。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本週已向國會交出香港情勢報告,表態「香港已失去高度自治」,建議國會根據去年的《香港人權及民主法》、考量撤銷香港在《美港關係法》中的特別待遇。
在美國1992年通過的《美港關係法》下,香港在回歸後,仍有獨立關稅地位、入美免簽等待遇,鼓勵美國公司注資香港。
法案更允許港幣自由匯兌美元,長期維持固定匯率制是香港經貿發展的推手。
若香港失去特殊地位,美港間高達380億美元的貿易總額會受到損害、上百間美國公司可能撤資香港、香港也將失去作為國際貨物集散地的優勢,資本可能大量逃出香港。
另外,專家也指出,許多中國公司以香港作為國際樞紐,故中國商界也將被影響。
❷航空業大受打擊 德國砸90億歐元助漢莎航空度過難關
新冠肺炎期間,遭受巨大衝擊的產業之一非航空業莫屬。各國政府為了防堵疫情擴散,紛紛採取停飛的措施。
有航空公司指出,今年的航班運輸量極有可能倒退到1955年的數量,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也預估,全球航線的旅客收益本年會下跌最多55%。
這個窘迫的情況逼得政府不得不出面紓困,德國與漢莎航空於5月25日達成總額高達90億的紓困協定。
其中包含30億的銀行借貸、57億的股權注資(無投票權股),以及交易額達3億的增資新股購入(具有部分投票權)。
而這90億的資金超過了漢莎航空的整體市值,也是新冠肺炎流行以來單一政府對航空業紓困的最高金額。
德國聯邦政府取得20%的股份,成為漢莎航空的最大股東之一,也是在2000年漢莎航空逐漸私有化後,再一次由國家大量入股。
而比較少出手援助航空業的國家,包含土耳其、澳洲、英國、泰國等國家,已有數間航空業不敵疫情衝擊,宣布破產。
❸抖音母公司營收暴漲 或成疫情最大贏家
根據CNBC,短影片社群 App 抖音的母公司字節跳動於2019年營收達到170億美元,相較 2018 年的 74 億美元有兩倍漲幅,可謂飛速成長。
而在疫情肆虐全球,多數國家紛紛實施社交距離限制以及禁足令時,意外成為推升TikTok 聲勢的完美時機。
無處可去的民眾與3C產品的相處時間更長,而TikTok快速、方便且具高娛樂性的特色,也讓它成了4月份全球App收入排行榜冠軍,手下敗將包括Youtube、Netflix以及 Spotify這些全球知名企業。
國歌條例的重要性 在 肯腦濕的人生相談室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非常長政治文]
宣導投票的重要性後,總是要談談自己的想法囉!
先說結論:我支持蔡英文女士續任中華民國第十五屆總統
理由當然很簡單:這位總統有做到利於台灣短中長期發展的規劃及行動。
就簡單先以大經濟來說,台灣股市大盤指數過去五年走勢表現與美國相符,因此在美中貿易戰開打之際,仍能維持比中國亮眼的指數。從美國Yahoo!財經網站調出的數據顯示,過去五年各指數成長百分比為:美股S&P500 +57.62%;德股DAX +37.32%;台股TWII +30.79%;中股上證 -7.47% [1]。啊!你說蔡英文2016年中才上任,所以這表不準確?確定要再問下去嗎?那就看過去兩年各指數成長百分比為:美股S&P500 +17.49%;德股DAX -0.53%;台股TWII +10.79%;中股上證 -10.37% [1] 還要說靠中國才能發大財嗎?
當然經濟議題不只能看股市,畢竟股市中大量的資金還是掌握在法人手中,普通市井小民可能看得到吃不到,除了實際薪資所得以外,我們還可以拿GDP成長率來看。當中國一路從2010年的10.636%降到2018年的6.567%的時候 [2],台灣則是能從2016年的負成長一路攀升到2019年的中的2.191% [3]。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內,投資學101應該都說得很明白了。
必須說明我不否定馬英九總統前期的經濟數據表現,在全球經歷2008年底美國次貸風暴引起的全球多年蕭條中,台灣能夠在風雨中攀著當時相對獨立的中國經濟谷底反彈,也實屬幸運。但是後期過度依賴中國的政經環境已經著實對台灣局勢產生一定的風險,而在2016年政黨輪替時候蔡英文總統的團隊逐漸將台灣導向較正常的經貿關係中,而這也在2018年開始的中美貿易戰證明台灣沒有因此被影響太廣泛,甚至還暫收了一批國際轉單。
另外的議題就是在國家主權的支持。反對派批評民進黨逢中必反,但蔡英文總統身為國家元首,能在如此嚴峻的條件中繼續捍衛及維護中華民國台灣的尊嚴,在適當的情況下與中國希冀維持正常國與國關係,本就應該給予更多支持。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世界絕大多數公認唯一的中國,但是部分在中華民國自由地區的人們還在做『一中各表』、『我們還能拿回大陸』的春秋大夢,聲稱與淪陷重災區彼岸同屬一個中國一家親。我能明白當年內戰敗陣下來的國民黨帶著眾多難民移居台灣,並期許『一年準備、二年反攻、三年掃蕩、五年成功』的那種情懷,後來蔣氏父子在台灣功過已有許多文獻及研究我就不多做說明。但曾與蘇俄接觸過的蔣經國在1982年時候明確指出『中共是不守信用的』[4],如今的國民黨人卻口口聲聲說要與中國和平相處,卻又在中國面前不敢吭ㄧ聲中華民國,然後每逢選舉拼命宣傳『對手當選中華民國就亡了』。這個邏輯也當然合理,就是『別人拿槍不投降就會被殺』的概念,只要不跟中國和平相處,解放軍就會直接開入台灣,所以不要跟他們對幹。接受一國兩制,真的沒事嗎?[5]
我最直接與中國接觸的經驗告訴我,沒這回事。現在的港澳模式其實只是做給台灣、世界看的,唯一差別在於目前中國並沒有直接的政治能力干涉他們所謂『台灣地區領導人』的任免權。一旦台灣人民藉由選舉選出一位親中的總統,港澳台模式的存在也就只會日漸薄弱,終至消失成為自治區體系。到時候別說國家,國號國徽國花國歌最好的情況也終降為特區體系。
讓親中的總統帶領台灣的確不代表馬上就會被中國統一,但是如果連國會和地方議會都被掌握在同個立場陣營手中,就算台灣是個民主法治國家,也難保不會再次發生半分忠、一分瑩的情況,讓台灣合理合法的被境外勢力干涉。這邏輯其實就像是A跟C沒直接關係,但是中間有個等式A=B和C=B是成立,那A=C也視為成立的遞移關係 (Transitive Relation) 。這種說法雖危言聳聽、卻也不無可能。看看一百五十年前的夏威夷王國,就是在類似的關係下最終被合法併入美國領土。[6]
所以,現階段我認同蔡英文總統副手賴清德在擔任行政院長時期宣示過的『台灣是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名字叫中華民國』。但是這句話的盲點在於,中華民國現在還是包含著『中國China』這個元素在國際上,如前述所言,中華人民共和國早自六十年前開始就已經取代中華民國成為世界主流認可的中國。這在國際上產生的混淆就是:「到底是台灣還是中國?」所以如果十天後台灣人民認可蔡英文繼續擔任總統,她所會遇到的下個燒手蕃薯之一就是,要以何種自決繼續在國際上發聲,而這不只需要民聲,更需要在行政和立法程序上完備。[7]
講完落落長的主權,我在能源議題上也是對蔡英文的褒大於貶。台灣自現代化以來,能源自給率長期是低於5%,運輸上仰賴海運將石化原料進口至台灣後再加工分配至各使用端。能源議題上過去我一直贊成所謂『以核養綠』的主要原因在於看不到當時政府對於核能的替代方案有什麼較實際的解法,甚至目睹當年英華威要退出台灣市場,起因自躺在立法院超過五年的再生能源發展條例。過去這三年離岸風力發電在台灣吵得沸沸揚揚,但是還是推下去了。離岸風電和太陽能都有其嚴重缺點,但是在當下廢核和空汙議題當紅又地狹人稠的台灣,可能是不得不推行的政策。我看到了政策的改變與推行,核能可不再是必須選項,而這也算是部分解決當年蔡英文剛當選時候我內心的疑問,能源自給和綠能必須逐年增加比例。(參:https://www.facebook.com/alexanderl…/posts/10153376347207543)
核電立場我同意繼承馬英九早期在日本東北大震後的『核一二三不延役』[8]政策,而核四已經實質進入封存階段也不宜貿然啟用的情況下,我還是抱持早期我的立場(參:https://www.facebook.com/alexanderliu…/posts/224155334376091) 核電的缺口不能回歸舊有的石化火力發電系統,這部分也希望藉由盧秀燕的『強力執行』,施加壓力讓執政當局加強推行替代能源的力道。而我就不專業也不經濟的立場,建議除了台電自建、民營躉購,更可推行分散式能源系統以及獎勵強制綠建築等不只開源也節流的方式,達到提升能源自給。像是Google和facebook等公司在建立資料中心的同時,都有一定的綠建築標準和全綠電要求。這部分也是政府可以效法,甚至制定綠能採購管理辦法加強公部門的綠化。[9]
能源在台灣不只是民生議題,更是國安政策。提升台灣能源自給率及能源安全,才能更加強台灣的主權維護。
當然還有許多政策諸如同婚、年改、勞工等議題上我也是對蔡英文多有褒揚,但現在也就不贅述太多細節了。這邊我提出三大項目說明為什麼蔡英文會得到我的認同,而其實還有人格因素就在於這次她的主要對手,我看不到他的誠信在哪,更不可能放心把國家交給他治理。四年前的選戰和今天對比,我看到蔡英文盡最大努力的協調達成她所提出的政見、在維護國家主權不遺餘力。相比較,對手沈寂政壇後突然復出,然後得到多數高雄市民的期望後,再一一反問質疑他沒完成政見的聲音,半年後理所當然地投入總統選舉。如果該候選人一直與中國為友甚至自認是正統中華繼承,請看看《說文解字》中說:『信,誠也,從人,從言。』以及《論語.為政第二》,原文寫道: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
距離我上次發表政治立場的文章已經過好多年,期間自我期許能夠減少立場衝突、增加理性討論而不斷地避免與其他人談論政治敏感議題,卻不自覺的踏入以前厭惡的『政治冷感人』。而在這次大啖芒果乾之餘,我決定挺身而出,這番言論絕對會影響我日後進出中國時的社群審查,但是為了台灣、為了這塊生我養育的土地,是時候該出聲了。
#2020台灣要贏
[1. Yahoo! Finance, https://finance.yahoo.com/quote/%5EGSPC/chart?p=%5EGSPC]
[2. The World Bank Data, https://data.worldbank.org/country/china]
[3. CEIC Data, https://www.ceicdata.com/en/indicator/taiwan/real-gdp-growth]
[4. 汪浩觀點:蔣經國為什麼反對「一國兩制」, https://www.storm.mg/article/298278]
[5. 向中共投降,最慘絕對是軍公教!, https://www.storm.mg/lifestyle/886237]
[6. Overthrow of the Hawaiian Kingdom, https://en.wikipedia.org/…/Overthrow_of_the_Hawaiian_Kingdom]
[7. 台灣為什麼得不到承認?──關於「國家」,你應該知道這些事, https://goo.gl/kA3IRL]
[8. 馬總統公布能源政策, https://e-info.org.tw/node/71380]
[9. 不要核電、又不要燃煤的台灣,電力從「屋頂」來夠嗎?,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81974]
Photo Credit: 蔡英文 Tsai Ing-wen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0156339279141065
===更一===
開地球送火星
歡迎整篇轉發分享,讓不只同溫層的看到!
===更二===
加強能源第一二段的論述及誠信第一段加詞
謝謝各位的愛戴與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