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中護台 vs. 和平護台]
#現在的氛圍 #只有抗中才是護台
以前的國民黨:反共、護台。
現在:與中華民國合體的蔡總統打著反共的旗幟「抗中」,以捍衛中華民國主權為名「護台」,除了「抗中護台」,其他的任何兩岸主張都被染紅,都是添共、賣台。
「拒絕一國兩制」是由「抗中護台」的戰略延伸出來的戰術,很受台灣民眾歡迎;必須拒絕一國兩制(抗中),才能捍衛台灣的民主自由(護台)。最近的「反送中」事件,所有的總統參選人都表明「拒絕一國兩制」,更強烈地支撐了「拒絕一國兩制」或「抗中護台」的接受度。
「抗中護台」必是2020年總統選舉的主軸,將產生類似2016年周子瑜事件的效應。
#回到現實面
1. 現在的兩岸,「兩制」是事實。因為要抗中,所以拒絕「一國」。那「兩國兩制」或台灣獨立,不就是政客說不出來的選項嗎?為何不敢說,因為得不到國際的支持。
2. 中共要知道,台灣人民不可能接受「一國兩制台灣方案」,根源是自由地區人民對共產黨政權的不信任。
#靠美 #然後呢?
抗中,就必須靠美,靠美國的軍事、政治力量,讓中共不敢動武,或中共動武後,靠美國人來收拾戰場。美國在印太也需要有一個戰略位置重要的台灣作為盟友,作為美國的戰略棋子,讓美國有個台灣牌可以打。
美國基於美國國家利益,打台灣牌的同時,會持續用「國內法」提升美台交流的深度,但不會與台灣建立正式外交關係。
抗中,加上中美貿易衝突,新的美中台關係,就是 1) 美中冷戰,美國打台灣牌,或 2) 台海發生戰爭。
靠美沒什麼不好,但不要忘記,在民國67年,美國主動背棄中華民國,因為台灣相對於美國戰略地位的重要性降低。
#和平護台
除了「抗中護台」之外,完全沒有「和平護台」的選項嗎?
若兩岸的共識是從「軍事對抗」走向「政治合作」,兩岸協商 #兩岸軍事互信機制,可以是個起步;找美國當仲裁,劃定非軍事區、緩衝區。例如,民用的空中航路可以劃為非軍事區;在緩衝區的軍事行為,互相知會對方。建立軍事上互相溝通的管道,進而建立互信、避免戰爭。
美國會接受「兩岸軍事互信機制」, 除非美國另有私心, 因為「兩岸軍事互信機制」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 更符合美國印太戰略; 對美國而言,「兩岸軍事互信機制 」比當年的「中美共同防禦條約」更具強度。「兩岸軍事互信機制」若把日本、菲律賓也納入,對避免亞太軍事衝突,更具威力。
中共目前不會接受「兩岸軍事互信機制 」!中共不接受 ,只會讓中共更像個戰爭挑起者,讓台灣人民更不信任共產黨政權;現在就是這樣,對我們無傷。
#台灣要小而強
「兩岸軍事互信機制」不是要台灣放下武器,放棄國防。因為台灣有國防,才有「兩岸軍事互信機制」。
「兩岸軍事互信機制」讓台灣在美中台三角關係中握有籌碼,讓台灣小而強。
#讓人民有權過好日子
兩岸關係,應以和平為目標。
台灣要主導議題,就要先拋出議題。
#謹以分享的文章,紀念及感恩曾經真正為我們犧牲奉獻過的前輩,他們是真正的護台英雄。
文長,絕對值得。
冷戰「傭兵」?統戰「人球」?
冷戰再起,不堪回首張立義
「黑貓」老英雄張立義,六月十二日走完了他傳奇、又命運多舛的一生。卻也勾起了我塵封在心中三十幾年的一段往事。那就是1982年,我在「劉少康辦公室」承辦「葉常棣、張立義申請返台案」的事實真相。
「八一七公報」後「起死回生」的良人
話說1982年8月25日,《人民日報》公佈在大陸被擊落了一二十年的U-2飛行員張立義與葉常棣,仍然健在的消息,並宣稱批准他們回台灣「探親」的請求。這固然讓張立義的妻子驚喜莫名,但另一方面卻讓正為一個星期前,美中公佈的「八一七公報」而犯愁的經國先生,再度陷入了親情與統戰,拒納兩難的困境。
一般認為,全名是「中美就解決美國向台出售武器問題的公告」的「八一七公報」,是美中建交三公報中,對台灣傷害最大的一個。尤其,雷根總統一向與我們十分友好,居然會同意中共的要求,而承諾逐年遞減對台軍售,實不啻是宣告了台灣「死緩」。
美中關係的變化,讓經國先生極為憂心,也讓政府有關部門對國家安全,增加了更多的疑慮不安。中共卻在這個時間點上,釋放出當年美台合作,對大陸敏感地區實施高空偵照,而被擊落的兩名U-2機飛行員回台灣;其政治著眼與統戰目的,實已昭然若揭。
呼應「上海公報」中國全面釋俘!
這就像當年美中「上海公報」簽署不久後,為呼應美國重申它對「由中國人自己和平解決台灣問題」的關心,並承諾:隨著地區「緊張局勢的緩和」,而將逐步減少在台美軍設施和武裝力量。中共在1975年3月與9月,先後特赦了全部在押「戰犯」293人,以及在押「美蔣特務」共95名,武裝「特務船船員」49名。12月中旬,又宣佈一律釋放了原國民黨「縣團級以上的黨政軍人員」。換言之,一口氣把國共內戰期間俘虜的戰犯和關押的黨政軍人員,以及冷戰期間被俘虜的海上、陸上、空中滲透的游擊隊或特務人員都做了一次「總清倉」。
當然,最令我們難以處理的,就是中共呼應尼克森總統,「以談判代替對抗」的口號,一再透過各種管道,釋放出:「只要國民黨坐下來,什麼都可以談」的「和談」訊息。另一方面,還批准十名關押「改造」了二十五年的「戰犯」,申請到台灣來。當時我們考慮到在大陸類似這十名「戰犯」,而有同樣情況的前國民黨軍政人員不知凡幾;此例一開,後患無窮。因此,最後全都未予同意他們的入台申請。以致於造成他們在香港等待處理期間,原國民黨六十八軍政工處上校處長張鐵石憂憤自殺的悲劇。
事實上,當初空軍在1962年成立「黑貓中隊」,借用空軍35中隊的番號,以氣象偵查研究所為掩護,駕駛美方提供的U2偵察機,深入大陸敵區進行偵查任務,最初是為了解中共核武發展以及軍事部署。在與美國洽商合作的過程,可說完全是經國先生與美國中情局副局長克萊恩兩人私下完成的。其他人知道詳情的少之又少。
經國先生非常重視和美國的這項合作,因為蔣介石總統也非常關心中共的核武發展。由於,U-2偵查機不易操控,光在訓練階段就出過幾次死亡事故。當然,更不用說飛到大陸去執行偵照任務了。因此,為了鼓舞士氣,經國先生常藉舞會或宴會,培養與U-2飛行員的感情,可以說他認識每一位U-2飛行員。當然也包括張立義和葉常棣在內。
經國先生晚年因為糖尿病的關係,身體狀況一直不太穩定,再加上美台關係的變化,以及台灣島內反對勢力的衝擊,心情非常鬱悶,而變的比較寡言深沉。唯有自贛南時期就一直追隨他的王昇將軍,比較能夠揣摩他的心意。因此,這件棘手事情的處理,自然就落在王上將的肩上。
王昇「劉少康辦公室」介入處理
當年,王上將奉經國先生指示,成立了一個化名為「劉少康辦公室」的「反統戰」最高決策機構;那個沒有法源依據的「黑機關」,當初是為了因應中共「新時期統一戰線」,特別是美中建交後,中共一系列和平統戰攻勢下,所成立的一個跨部會的「任務編組」。但是,由於王上將身兼數職,分身乏術,因此「劉少康」的日常工作,就交由他一位亦師亦友的智囊李廉先生來擔任執行長。
李廉先生是一位經歷過「西安事變」的老「軍統」幹家,不但嫻熟於大陸「匪情」,更擅長所謂的「對匪鬥爭」。長期以來,李廉先生一直都負責主持國防部每週「心戰主題會議」,直接指導「心戰處」的心戰工作方向。
另一方面,李廉先生文筆又好又快,中國時報的余紀忠先生常請他寫社論,他自己也在「劉少康辦公室」成立了一個打筆仗的寫作班子,並請當時資深媒體人聞見思先生為組長。
民國七十年,我從王上將創辦的「心廬」研究所畢業,分發到國防部擔任上尉心戰參謀不久後,就受知於李先生,並兼任起「劉少康」寫作組的主筆,辦理一些專案工作,以及李先生的私人秘書工作。
張立義與葉常棣是在民國七十一年的十一月十日抵達香港的。但是,早在八月底的時候,李廉先生就交代我先做一個研究案,並在王上將的指示下,去空軍總部幾經周折後,才調出了這兩位黑貓中隊飛官的人事檔。至於他們出任務與失事的詳細資料,空軍總部不知道是顧忌到美台情報合作的機密,或者是根本就沒有任何書面資料留在空總,因而始終未能提供。
冷戰時代的美國「雇傭兵」
事實上,張立義與葉常棣案之所以複雜,就在於他們不是單純的國軍被俘人員的接返問題;當初他們所執行的任務,包括所駕駛的U-2偵察機,以及所拍攝的空照圖,都是屬於美國政府的財產。
每趟任務結束返航後,美方工作人員直接從停機坪把飛行員接去「歸詢」,飛機的檢查維修也都是由美方派出的工作組負責處理。甚至於連空照圖的判讀,都是立即專機送回美國,我們連過目的機會都沒有。
因此,與其說他們是中華民國的空軍飛行員,還不如說,當時他們等於是冷戰時代,美國CIA特約雇用的「傭兵」。
事實上,他們當初都有和美方簽訂類似於「合同」的契約。而這種情形不只在「黑貓中隊」,越戰期間,我們空軍運輸機駕駛,也常接受化名為「西方公司」的美國中情局的委託,活躍在中南半島的夜空上。
後來,在阿拉伯半島,我們更出借戰鬥機,甚至於直接接受軍事任務的派遣。因此,當時我們認為,張立義與葉常棣的安置,應該由台美雙方共同協調處理,才是比較合情合理,而又最有利於他們爭取補償的安排。
確立了基本的處理原則後,「劉少康辦公室」邀請了空軍總部、國安局、國民黨大陸工作會、海外工作會和大陸災胞救濟總會共同就我所草擬的研究案,兩度會商後才定案。後來各有關單位還合組了一個工作小組,協調他們的家屬進行了相關的安排,絕無所謂「相應不理」或置之不顧的情況。
美國內部爭議,安置拖延半年
剛開始,美國方面,國務院為了顧及剛起步的美中關係,不願意介入此事。幸虧當年在台灣負責黑貓中隊的CIA幹員,已經高升為局本部的高幹。他力爭:根據當初的合同,張立義和葉常棣都是美方的「僱員」,他們當初飛的飛機和領的薪水都是美國給的。應該把他們視為「自己人」,接回美國安置。由於有這段鮮為人知的爭議,所以才讓他們在香港滯留了將近半年之久。
後來,CIA.的人出面,按照他們傳統的「行規」,幫他們辦好旅行文件,避過中共的監控,直接陪同他們坐上泛美客機,等到飛機起飛了才離去。
他們抵達美國後,美方也按「規矩」幫他們辦好各種身份證件,並補償他們每人二十幾萬美金,連同我方補助的總共約有三十萬美元;以當年匯率折合新台幣約一千二百萬。按照美方的安排,這筆錢存放在指定的銀行,一年滋息就有3萬3千美元左右。足夠他們在美國生活無虞。而這一切安排,我只能說絕非偶然,更不是美國單方面的善意。
只不過,事後不久,「劉少康辦公室」奉命解散,人員歸建。接踵而至的「江南案」,再加上對「黑貓」中隊任務最清楚的 經國先生,身體日益衰老乃至於逝世。而李登輝繼任後,國民黨內暗潮洶湧,最後主流、非主流鬥爭檯面化;人人自顧不暇,就沒有人接續處理他們回台的事宜。若不是新聞媒體發掘出他們的故事,恐怕張立義與葉常棣就此被遺忘在美國終老了!
歲月如梭,很多當年處理張立義、葉常棣專案的主事者都已走入歷史,如今,連張立義老英雄也撒手西歸了!我覺得也該到了公開全部處理經過的內幕,以還給政府和王昇將軍一個公道。
只是萬萬沒想到美中關係急遽惡化,新的冷戰時代,似乎又將來臨。這讓我們在悼念張先生,緬懷他崎嶇不凡的人生之際,實亦不免有:「不堪回首話當年,但願冷戰勿重演」的感慨與祈望!希望台灣的空軍健兒,永遠不要再當美國的「冷戰傭兵」,成為美中爭霸的過河卒子⋯⋯。
「國際傭兵薪水」的推薦目錄:
- 關於國際傭兵薪水 在 誠實大叔 張誠博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國際傭兵薪水 在 紀錄觀點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國際傭兵薪水 在 紀錄觀點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國際傭兵薪水 在 [提問] 僱傭兵定義的問題? - 看板Military 的評價
- 關於國際傭兵薪水 在 傳瓦格納傭兵士氣低月薪30萬台幣沒人賣命|華視新聞20221010 的評價
- 關於國際傭兵薪水 在 CNN揭秘「瓦格納」士氣低月薪12萬也招嘸人@newsebc 的評價
- 關於國際傭兵薪水 在 法國外籍兵團薪水的推薦與評價,PTT、DCARD 的評價
- 關於國際傭兵薪水 在 法國外籍兵團薪水的推薦與評價,PTT、DCARD 的評價
- 關於國際傭兵薪水 在 同樣傭兵烏克蘭薪資比俄羅斯高?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國際傭兵薪水 在 [討論] 法國外籍兵團薪水怎麼這麼低?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評價
國際傭兵薪水 在 紀錄觀點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前童兵的血色自白😢 #戰爭讓孩子被迫拿起武器殺人...
「我不應該再拿起武器的,再次拿起武器並非我的選擇,我拿起武器是為了求生存。」
童兵長大後,成為了「僱傭兵」出國打仗,再次拿起武器時,他們不禁顫抖、哭泣,回想起內戰的慘烈與悲哀。他們在獅子山出生,在伊拉克死去。傭兵招募,仍持續在第三世界國家進行...
【童兵出任務】 #獅子山 #童兵 #傭兵 #神盾
● 4/5週五晚間10點┃公視主題之夜┃公視13頻道
● 網路直播┃https://youtu.be/_isseGKrquc
● 與談來賓┃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副教授 黃介正
#戰爭外包私人軍事公司崛起
#沒有人會問派駐了多少傭兵
911事件後,美國為了進行伊拉克戰爭,便以外包方式,聘僱私人軍事公司投入海外作戰。利益導向的私人軍事公司,則推出不同的「套餐」,尋找更便宜的傭兵來源。於是「前童兵」改行當起「僱傭兵」。以最低廉的價錢。
一方面,西方國家投入大量金錢,幫助前童兵重新融入社會,但另一方面,也有像美國這樣的政府,變相地讓童兵們繼續處於暴力之中。
#殺人的工作也分階級
#無人知曉的戰爭武器
根據美國負責調查私人軍事公司委員會主席麥可.提博的質詢內容,美國僱傭兵薪水從1000到1200美元/月的秘魯、哥倫比亞士兵,變成800美元/月的烏干達士兵,然後又降低到250美元/月的獅子山傭兵,#換算成台幣一個月薪資僅約7500元。
#戰爭淘金潮
#揭密全球最著名私人軍事公司神盾的內幕
★ 相關報導
▍世上的童兵
https://tinyurl.com/ybs4x7op
▍戰爭私有化威脅全球 傭兵規模逾千億美元
7成生意來自美英
https://news.cnyes.com/news/id/1080768
▍加拿大制定最殘酷的作戰守則:
當一個孩子拿著 AK47 指著你,你會怎麼做?
https://bit.ly/2OGZAgO
👉了解更多:http://goo.gl/Vn3zyi
👉 公視主題之夜|首播週五22:00;重播週六凌晨2:00 7:30
👉 公視三台|首播周日13:00;重播周一凌晨1:00
國際傭兵薪水 在 紀錄觀點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前童兵的自白「我不應該再拿起武器的,再次拿起武器並非我的選擇,我拿起武器是為了求生存。」
因為戰爭,孩子被迫拿起武器殺人...童兵長大後,成為了傭兵出國打仗,但再次拿起武器時,他們不禁顫抖、哭泣,回想起內戰的慘烈與悲哀...他們在獅子山出生,在伊拉克死去。
★【童兵出任務】 #獅子山 #童兵 #傭兵 #神盾
● 5/4週五晚間10點┃公視主題之夜┃公視13頻道
● 網路直播┃https://youtu.be/zjGR32QyTkQ
★與談來賓: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副教授 黃介正
#戰爭外包私人軍事公司崛起
#沒有人會問派駐了多少傭兵
一方面,西方國家投入大量金錢,幫助前童兵重新融入社會,但另一方面,也有像美國這樣的政府,以另一種方式,變相地讓這些童兵們繼續處於暴力之中。
911事件後,美國為了進行伊拉克戰爭,便以外包方式,聘僱私人軍事公司投入海外作戰。利益導向的私人軍事公司,則推出不同的「套餐」,尋找更便宜的傭兵來源。於是,「前童兵」改行當起「僱傭兵」。以最低廉的價錢。
#殺人的工作也分階級
#無人知曉的戰爭武器
#傭兵招募持續在第三世界國家進行
根據美國負責調查私人軍事公司委員會主席麥可.提博的質詢內容,美國僱傭兵薪水從1000到1200美元/月的秘魯、哥倫比亞士兵,變成800美元/月的烏干達士兵,然後又降低到250美元/月的獅子山傭兵,#換算成台幣一個月薪資僅約7500元。
★ 相關報導
▍世上的童兵
https://tinyurl.com/ybs4x7op
▍戰爭私有化威脅全球 傭兵規模逾千億美元
7成生意來自美英
https://news.cnyes.com/news/id/1080768
★ 了解更多:http://goo.gl/Vn3zyi
★ 公視+線上看:https://tinyurl.com/ycg8tuoc
■ 公視主題之夜|首播週五22:00;重播週六凌晨2:00 7:30
■ 公視三台|首播周日13:00;重播周一凌晨1:00
國際傭兵薪水 在 傳瓦格納傭兵士氣低月薪30萬台幣沒人賣命|華視新聞20221010 的推薦與評價

關心烏俄戰火,CNN獨家報導,據傳是俄羅斯總統普丁的私人 傭兵 集團瓦格納,因為戰事膠著,士氣低迷。傳聞俄羅斯是以每月5000美元,約合台幣15萬的 薪水 ... ... <看更多>
國際傭兵薪水 在 CNN揭秘「瓦格納」士氣低月薪12萬也招嘸人@newsebc 的推薦與評價

... 堪稱戰場上最精良的私人 傭兵 集團瓦格納,也因戰事膠著,士氣低迷。五千人上戰場,已有三分之一戰死,俄國以每月5000美元,約合台幣15萬的 薪水 雇用 ... ... <看更多>
國際傭兵薪水 在 [提問] 僱傭兵定義的問題? - 看板Military 的推薦與評價
https://reurl.cc/zreEDy
以上是紅十字會網站
裡面可以看<<反對招募、使用、資助和訓練雇傭軍國際公約>>
其中對僱傭兵進行了兩種定義
但我對於裡面的定義有些疑問
第一個定義,即第一條第一項的b提到僱傭兵的報酬必須是"這項報酬遠超過該方對其武裝部隊中擔任相同職級和任務的戰鬥人員所
承允或給予的物質報酬"
對於這條定義我的疑問有兩個:
1.各國的經濟條件不同,一些國家如用本國現役軍人薪資或甚至較低的薪資聘請僱傭兵
對於一些較窮的國家的人而言同樣可以帶來吸引力,使其產生為賺取利益而戰的動機
也就是說假設其他其他條件都符合,只差在這些"僱傭兵"本身較窮
故等同正規軍的薪資,也能激起他們為賺取這些錢而戰的強烈動機
這樣這些人何故不算傭兵?
2.如果這些傭兵是透過那些軍事服務公司請來的人員
且參戰國付錢的對象是這些承包商,而非直接給予這些傭兵
那麼這條定義要如何解釋這類交戰人員是否為傭兵?
承包商支付給僱傭兵的薪水多是浮動的,可能有時獎金很高,但平時可能並不比正規軍好
這樣要如何評估這些交戰人員的收入相較於正規軍如何?
對於第c提到交戰者不可是交戰方的國民或占領區的居民
這裡的問題有兩個:
1.如果交戰國透過軍事服務公司請到的交戰人員中除了外國人外,還有部分本國人
這時這些本國人即便其他條件都符合,是否也不能算僱傭兵?
2.如果衝突的一方是民間叛軍,而他用金錢或其他利益聘請了動機單純為賺錢
而非其他理念參戰的本國國民,且該國民來自叛軍控制區之外
若將來有衝突方願意支付更高的價格,他們隨時可能會跳槽
不將這類人列入傭兵是否合理?
對於第d,也有兩個問題
1.若該衝突為兩國之戰,衝突一方的武裝部隊成員是否涵蓋民間私辦武裝(私辦民兵)?
2.若私辦民兵花錢邀請外籍人士參與戰鬥(烏克蘭似乎有這類案例)
且參戰的外籍人士實際動機為獲取利益,而非真為理念而戰,這類人算傭兵嗎?
至於第二種定義,也就是第一條第二項,似乎定義的更寬泛
只要求參戰者被招募的目的是推翻或破壞某國領土完整
且參戰者是為利益而戰,並且不是受侵害國的公民
亦非他國派的公務,且非事發這片土地的國家的軍隊成員
就算是傭兵
因此照這樣看如果有國家:
1.擁有外籍兵團,且許多成員加入兵團的目的是為了對他們而言豐厚的收入或其他利益
2.動用該外籍兵團入侵他國,並破壞該國領土完整
那麼這些外籍兵實際上是符合者些條文的,例如過去當英國廓爾喀軍團參加錫克戰爭時
還有參加八國聯軍之役時就屬於條文裡對傭兵的描述
但這樣說,當交戰雙方利用自己外籍兵團爭奪有爭議的領土時
又要如何判斷誰的部隊符合"破壞一國領土的完整"標準?
還是說這會變成交戰雙方及其盟友各自解讀的問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70.42.10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ilitary/M.1667739770.A.6C5.html
可以發現他們確實曾因為受到英國給的利益的驅動,從事侵害他國的事情
若依照對對僱傭兵的第二種定義,這樣的行為與僱傭兵相符
至於烏國除了編制在後備部隊的國際志願兵團外
在編制之外也看過其他組織出錢請外籍人士參戰,他們的性質恐怕和國際志願軍不同?
※ 編輯: sdhws (118.170.42.102 臺灣), 11/06/2022 22:00:04
https://reurl.cc/AykWqY
https://reurl.cc/pZgbyb
若屬實,這些人的性質恐怕與國際志願兵團不同
至於國際志願兵團的性質目前感覺仍有爭議?
※ 編輯: sdhws (118.170.42.102 臺灣), 11/06/2022 22:15:07
※ 編輯: sdhws (118.170.42.102 臺灣), 11/06/2022 22:18:01
這篇紐約時報提及除了國際兵團外,在烏克蘭仍有其他團體接收外籍人士作戰
其中有些是無償的,有些則是會一次性支付費用
但總體來說這些團體較複雜,對外國兵有較高的風險
因此這些團體中有收錢的外國兵的性質估計和國際志願兵不同
而且僱傭兵或正規軍的認定牽涉到敵方的態度,因此感覺在實務上這事有些複雜
※ 編輯: sdhws (118.170.42.102 臺灣), 11/06/2022 22:37:01
若有國家試圖使用外籍兵團侵害他國,而被入侵國國成功俘虜部分外籍兵團成員
該國可否<<反對招募、使用、資助和訓練雇傭軍國際公約>>第二條第二項
將其認定為傭兵,並以傭兵的條件處置之?
※ 編輯: sdhws (118.170.42.102 臺灣), 11/06/2022 23:05:14
若台海開戰時,有國際志願兵來台支援
假設他們有人被共軍俘虜,他們被共軍認定是傭兵的可能性高嗎?
※ 編輯: sdhws (118.170.42.102 臺灣), 11/06/2022 23:17:06
以英文維基百科的說法是的"為利益而非理念而戰,否則就是局外人者即是傭兵"
"但仍有程度問題,因為理念和利益可能重疊"
所以這些外籍兵團中若有人加入的目的是為了錢或其他利益,而非理念
說這部份的人是傭兵未嘗不可
但若有人加入軍團中是真心為了理念,那麼可以說這部分人不是傭兵
例如英國的廓爾克外籍兵團在八國聯軍之戰時,他們身為尼泊爾人卻參加入侵清朝的活動
如果這時他們參加的目的是英國人給的錢或其他利益,他們便是傭兵
話說烏克蘭除了正規軍外,我確定過去有正規軍之外的民兵
包含有組織及沒組織的民間武裝,除此之外,除國際軍團之外
同樣有加入其他團體的外籍兵,他們的性質可能有所不同
※ 編輯: sdhws (118.170.42.102 臺灣), 11/07/2022 06:45:1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