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四安全嗎?核四根本沒通過原能會安全審查!】
以核養綠公投主張為了讓核電占比提高到20%,必須啟用問題百出的核四廠。但事實上,網路的擁核社群一直製造錯誤的認知,刻意迴避核四一號機根本「沒通過」原能會安全審查的現實!
1.尚未通過原能會安全審查
核四工程蓋了十幾年,弊端不斷,2013年經濟部與台電大動作找了核電工程師林宗堯,籌組核四安檢小組,重新進行核四一號機系統的試運轉測試。但幾個月後,林宗堯便公開表達,核四安檢只是公關路線的宣稱安全,但並沒有實質解決問題而退出安檢小組,再也不願為核四安全背書。
了解核安管制的人都知道,法規上真正有權限進行完整核安管制與審查的是各國的核能管制單位,也就是原能會。而2015年卻被新聞踢爆,台電送交原能會進行安全審查的一百多份測試報告中,還有最重要的三十幾份系統測試報告根本沒有審查過關被退回,也就是說,核四根本沒有通過原能會的安全審查,根本還有一大堆的安全問題沒有解決。
2.工程弊端頻傳、違規不斷
核四工程弊端頻傳,因偷工減料、施工品質不佳、輕忽核安、經費暴增乃至官員收賄等問題,共被監院糾正六次、彈劾兩次。台電更逕自違規核准變更設計1500多件,施工與驗收過程問題重重,至今尚未完工。根據原能會管制記錄,核四建廠過程被判超過17件重大違規事件,被開出超過2290萬的罰款,另外還有近50件其他違規,被要求改善事項超過450件。
3.國外組織壓力測試無法確保核四安全
因為核四一號機沒有通過原能會正式的安全審查,因此核電陣營開始轉移焦點,宣稱核四通過「歐盟壓力測試,保證安全」。
針對「台灣核電廠壓力測試已經通過歐盟同行審查」的說法,原能會早已在媒體上表示「歐盟壓力測試沒有通過不通過的問題」,更重要的是當時擁核的原能會主委蔡春鴻也不得不發文承認,「沒有任何國家的核能管制機構或國際核能組織,會替其他國家的核電廠出具相關安全認證。因此我國核四廠的安全確保與燃料裝填許可,須由原能會負起審查把關責任。」
簡單來說,想要用通過「歐盟壓力測試」來保證核四安全,根本就是惡意的魚目混珠。
4.歐核安專家指「最好取消核四計畫」
在核能安全與風險管理領域有20年經驗,曾評估歐洲14國核電廠壓力測試的獨立核能安全顧問歐妲貝克(Oda Becker),以及曾參與15個歐盟核電廠壓力測試的楊哈佛坎普(Jan Haverkamp),曾綜合了台電發布的核四廠壓力測試報告、原能會的國家核能報告、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核能署的同儕審查建議進行研究分析,提出民間版的核四壓力測試報告,直指核四廠「並不安全」。
「不要期待壓力測試的結果可以確保核四廠將安全無虞,也不要期待歐盟專家的同行審查結果,可以提供實質的改善建議。」哈佛坎普解釋,壓力測試不能保證核電廠的安全,壓力測試結果最終只能用來幫現有核電廠的安全背書,並未能實質提昇核安。
貝克指出:「臺灣核四廠不但在地震、海嘯、防洪等設計均不足以應付可能發生的極端天災,加上過去設計與建造過程問題重重 、考量核四廠與800萬人口的大臺北都會區距離過近,無論如何改善都難以使風險降至可接受範圍。」
#拒絕危險又燒錢的核四拼裝車
#16號擁核公投不同意
※參考資料:
核四封存4個月 1號機安全核心系統審查仍未過關/風傳媒
https://www.storm.mg/article/74500
核四「通過」歐盟同行審查?原能會:沒人會幫別的國家掛保證
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70817/1184483/
歐盟壓力測試 = 核四安全解藥?
https://goo.gl/waUtXy
壓力測試非安全保證 歐洲專家籲核四停建
https://newtalk.tw/news/view/2013-09-10/40013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0萬的網紅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關鍵77秒】尼泊爾強震 逾3200人罹難 尼泊爾強震 逾3200人罹難 尼泊爾震災罹難者超過3200人。由於交通和通訊都中斷,尼泊爾當局無法完全掌握災情。目前救援小組只能透過直升機或是徒步方式進入較偏遠的鄉村地區。世界各國以及國際組織都帶著醫療物資及設備進入尼泊爾救災,但醫院不夠,有些手術必須在...
國際核能組織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聯合報】
2013.02.23 10:51 am
原能會:第三方認證無先例
原能會副主委、發言人周源卿說,原能會是監督單位,本身不帶有任何立場,若行政院要找國際核能組織審查核四廠,絕不會反對。
馬總統主張先讓核四廠完工,再請第三方的核能管制機構來替核四廠認證,對此,周源卿說,「國際上的確是無此先例」,就算美國核能管理委員會(NRC)提供經驗來協助核四場,NRC也不能保證什麼。
國際核能組織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關鍵77秒】尼泊爾強震 逾3200人罹難
尼泊爾強震 逾3200人罹難
尼泊爾震災罹難者超過3200人。由於交通和通訊都中斷,尼泊爾當局無法完全掌握災情。目前救援小組只能透過直升機或是徒步方式進入較偏遠的鄉村地區。世界各國以及國際組織都帶著醫療物資及設備進入尼泊爾救災,但醫院不夠,有些手術必須在帳篷中進行。許多災民出現腹瀉狀況,再加上災區大雨,聯合國官員警告當地可能爆發傳染病。
地質鬆軟 尼泊爾防災困難
尼泊爾震災傷亡慘重,但專家表示這起災難不只是天災而已。由於加德滿都谷地 人口大約150萬人,都市人口密度高,當地沒有建築法規,過度開發,造成建築結構脆弱。加德滿都的地底卻是古老的乾涸湖泊,鬆軟的土質擴大了地震的作用。這些原因讓加德滿都成為一個高危險地區,增加防災的困難。
核三廠火警 不影響民眾用電
位在屏東恆春半島的第三核能發電廠,在27號凌晨傳出火警,警消接獲報案之後趕到現場,十分鐘內撲滅火勢。起火點是核三廠二號機的輔助變壓器,台電表示,二號機主要提供廠區內的電力,起火後緊急停用,修復預計需要兩週時間,不過一號機仍正常供電,因此不影響民眾用電。

國際核能組織 在 林佳龍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今(13)日立法委員林佳龍在交通委員會質詢公共工程委員會陳振川主委。針對五楊高架經費暴增了逾八成,四十公里道路要花八百八十二億元,林佳龍要求公共工程委員會成立專案小組進行調查有無工程弊端。林佳龍也要求陳振川為他所說核四廠銅牆鐵壁表達道歉,陳振川答覆,若造成國人覺得是放大到核能安全的無虞,願意道歉。
針對五楊高架短短四年多,預算從原先不到五百億元,最後卻增加到八百八十二億,暴增了逾八成,四十公里道路要花八百八十二億元,平均每公里廿二.○五億元,比高鐵、雪山隧道、北捷高架段還貴,創下國內史上最貴公路紀錄,簡直是「鑲金公路」。林佳龍在交通委員會提案,要求公共工程委員會應成立專案小組進行調查有無工程弊端。
林佳龍表示,隨著全民對核四安全的關注,公共工程委員會也變得非常重要,「這幾年有沒有參與核四安全監督委員會?」陳振川回答,98年以後公共工程委員會就沒列席了。林佳龍表示,「這麼關鍵的時候,公共工程委員會卻缺席?」「作為一個工程會主委,你覺得應不應該要派代表參加核四安全監督委員會?」「工程會怎能置身事外嗎?爭取參與好不好?」陳振川在林佳龍逼問下表示,原能會已經派人駐廠,所以工程會就沒參加,會反映行政院,院指派的話很樂意參與。
林佳龍向陳振川要求將過去到現在做過的不同意見書及施工檢查報告送給他。
林佳龍要求陳振川為他所說核四廠銅牆鐵壁,土木結構「相當安全」表達道歉。林佳龍表示連原能會都列出19項改善工程,還有位在斷層帶上、沒作古海嘯調查,海嘯牆防護不合格、生水池在順向坡上、穿牆孔等等都沒問題嗎?「千萬不要看到一個牆就說是銅牆鐵壁!」一號機跟二號機之間就有斷層破碎帶,很多單位來參觀核四若都以對陳振川的銅牆鐵壁為前提,這影響不大嗎?是失言就收回! 陳振川答覆,銅牆鐵壁是憑著他的專業所言,若造成國人覺得是放大到核能安全的無虞,願意道歉。
林佳龍質詢陳振川,核四廠第一、二號機12萬噸生水池位屬順向坡有沒有工程安全疑慮?林佳龍指出,歷次審查會議記錄,審查委員的意見都是即刻下令核四廠建在山坡地上之上池四點八萬噸生水池應立即停用,以避免水返港街1-4號附近成為小林村第二。核四安全監督委員會段錦浩委員建議生水池可以拆了!吳嘉俊委員認為生水池隊和機組的安全有絕對必要性,工程措施配合監測系統的做法,無法因應迅雷不急掩耳的坡地災害。林佳龍要求工程會應貢獻專業意見的責任。
林佳龍詢問陳振川,工程會有沒有深入督導台中的重大工程?台中很多公共工程由於包商財務週轉失靈,不少上億元的大型工程紛都有停擺的紀錄,「大坑洞」連鎖反應,其中一潭就是國際會展中心。林佳龍要求陳振川提供一份台中重大公共工程進度考核報告。
剛上任時,陳振川曾說台灣的公共工程貪腐問題嚴重,將仿效國際透明組織做法,透過與銀行體系合作來處理公共工程的貪腐賄賂等亂象。林佳龍要求工程會將這個合作機制進行提書面報告。

國際核能組織 在 国际原子能机构-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的推薦與評價
国际 原子能机构(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IAEA)成立於1957年7月29日,是一個國際組織,致力推廣以和平方式使用核能,並禁止將其用於任何軍事目的,包括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