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我是養鴿,這是 20210805 改版懶人包及見解,我只講我覺得需要知道的地方。
【英雄改動】
1. 拉維爾
二技能
冷卻時間:12/11.2/10.4/9.6/8.8/8 → 11/10.6/10.2/9.8/9.4/9,於3秒結束或抵擋控制後進入冷卻,移除了暴擊和減速效果。
護盾機制:1.5秒擋任意技能,格擋成功有0.25秒無敵 → 3秒擋一個控制效果,格擋成功有0.5秒霸體
加速機制:60%加速效果,1.5秒內衰減到0 → 持續3秒,20%加速效果(免疫減速)
新增機制:額外新增一個護盾,可以吸收200/260/320/380/440/500(+0.8物理攻擊)點傷害,成功抵擋控制效果後移除該技能提供的護盾和加速效果。
● 前期變強一點點,後期變弱。
現在二技能開啟後打人不會緩速,沒了留人能力,有護盾值但不高,從擋任何技能變成擋控制,控制擋完後護盾跟加速都會隨之消失,護盾存在期間不會被緩速。
前期多了那點護盾值可以略微防刺跟增加碰撞換血能力,但後期那丁點護盾值砍個半刀就破了。
以前看到拉維爾開二技能會給予尊重扣個招,現在不需要,衝上去技能開爆砍爆就對了,拉維爾絕對哭。
2. 亥犽
被動
機制調整:普攻不再能彈射英雄單位。
一技能
物理傷害:125/145/165/185/205/225(+0.25物理攻擊)→ 150/165/180/195/210/225(+0.25物理攻擊)
冷卻時間:6/5.8/5.6/5.4/5.2/5 秒 → 固定5秒
二技能
被動觸發範圍:5m → 6m
修復了被動圓圈特效和實際機制範圍不相符的Bug
● 前期一技能的傷害有感提升,二技能查看敵人位置的距離變短,之前推塔的時候要小心敵人靠塔太近會被你普攻彈到導致被塔打,現在好好點塔就可。
前期的一技能增強的確有補到痛點,但是二技能探測距離變短在實戰中要格外小心,不要依賴二技能探草,觸發距離太短很好蹲。
沒有過大的改動,把二技能的改動見解看一下跟知道前面變痛可以兇一點就好。
3. 特爾安娜斯
被動
物攻提升:附近存在隊友時提升8% → 直接提升3.2%(每級+0.2%)
一技能
造成傷害:60/72/84/96/108/120(+0.5物理攻擊)的魔法傷害與等量物理傷害 → 1.0物理傷害,附帶125/145/165/185/205/225(+0.15物理攻擊)的魔法傷害
冷卻時間:8秒,施放後進入冷卻 → 5秒,結束後進入冷卻
機制調整:移除被動減速效果
二技能
減速效果:40% → 40/44/48/52/56/60 %
加速效果:20%,持續1秒,命中複數英雄增加效果 → 30%,持續2秒,不再受到擊中敵方英雄數量影響
冷卻時間:9/8.5/8/7.5/7/6.5 秒 → 10/9.6/9.2/8.8/8.4/8 秒
大絕
冷卻時間:45/40/35 秒 → 40/35/30 秒
物理傷害:受距離影響 200/300/400(+0.6物理攻擊)~ 400/600/800(+1.0物理攻擊)→ 固定300/450/600(+0.8物理攻擊)
暈眩時間:受距離影響 0.75~1.75 秒 → 固定1.25秒
新增機制:蓄力被中斷只會進入3秒冷卻
修復:施放不再解除控制
● 綜合以上改動我認為是前期變強一點點點,後期變弱。
一技能傷害提高一點點點但沒緩速,前期冷卻沒啥差,後期冷卻差 0.3 秒。不要因為一技能吃的物理傷害物理系數變高加上魔法傷害不能暴擊就出龍骨,對特爾來說龍骨的觸發頻率太低,不適合,一樣第一件電刀就好,雖然單件龍骨對特爾來說傷害 > 電刀,但出個兩件大裝後就不一樣喇~
我說明一下一技能的冷卻機制,在冷卻 0% 時改版前後都是放完後等 5 秒的冷卻,但在冷卻滿的情況下改版前只有 1.8 秒的冷卻,改版後則是 3 秒。特爾通常只會有個 10% 冷卻的天叢,所以在不吃藍 10% 冷卻下,特爾改版前一技能冷卻為 4.2 秒,改版後為 4.5 秒,相差 0.3 秒。
二技能現在緩速變緩,增加的跑速比較穩定時間也變久。
大絕越遠越痛越暈改成固定傷害跟固定暈眩秒數,大絕蓄力過程中的霸體效果沒了。以前大絕常常可以拿來當解控來使用,現在不行,等同於自保能力下降。
前期變強是因為一技能傷害提高,二技能緩速很好做搭配,但特爾的二技能不像愛麗絲沒有施法僵直時間的技能那樣,所以後期你射個二技能出去等同於差不多少射兩下普攻,以前後期可以無視二技能,狂射就對了,但現在必須開二技能(少兩下普攻)才能「稍微」留人跟拉打(少了改版前的一技能持續緩速),所以改版後的二技能不能省之外,整體還變爛。
這改動估計想讓特爾當移動大便。
建議奧義 暴走 精靈 龍爪
備戰 攻速鞋/魔防鞋 電刀 聖劍 嗜血 天叢 復活甲 最後鞋子可考慮換王者。 有閃電俠、齊爾、颯枷在時要出仙靈。
4. 菫
基礎屬性
普攻間隔:1秒 → 0.8秒
被動
縮減冷卻:普攻、二技能、三技能擊中英雄 → 普攻擊中英雄
一技能
冷卻時間:5.5秒,施放技能後進入冷卻 → 4秒,強化普攻施放後進入冷卻
加速效果:50% → 30/34/38/42/46/50%,觸發半徑+1m,附近存在友方或者中立單位也能觸發(除了建築)
下一次普攻:只能造成80%傷害 → 100%傷害
強化普攻維持時間:5秒 → 3秒
強化普攻僵直時間:+0.066秒
強化普攻射程:-0.5m
強化普攻彈道寬度:-1m
二技能
技能射程:+2m
減速效果:90%,持續1秒 → 50%,持續1.5秒
大絕
基礎傷害:400/550/700(+1.5物理攻擊) → 350/475/600(+1.2物理攻擊)
斬殺傷害:已損生命10% → 已損生命10/15/20%
冷卻時間:30/25/20 秒 → 40/35/30 秒
子彈判定寬度:+0.5m
新增機制:蓄力被中斷只會進入3秒冷卻
修復爆炸判定問題,現在可以擊中目標身後更遠距離的敵人
● 菫差不多死一半,現在一技能射出去才會進入冷卻,無法提前開個一技能走一下射完馬上再開第二次一技能,少了連續兩次翻滾的使用方法在實戰中不論是無損摸塔還是消耗都會變的非常危險,射出去後的空檔太久。而且射程也砍了一點點。
大絕的部分就是距離變遠了一點變粗了一點點,後期對面血越少打的越會比改版前來的痛。
估計這些改動會讓菫從稍強變的有點弱。
5. 勇
被動
傷害調整:0.23物理攻擊(4/7/10/13級時增加0.01)的物理傷害+目標最大生命值1%的真實傷害 → 目標最大生命值2%(每150點額外物理攻擊增加1%)的物理傷害(可暴擊)
移除機制:使用技能後的跑速加成
一技能
傷害調整:175/200/225/250/275/300(+0.75物理攻擊)→ 250/290/330/370/410/450(+0.8物理攻擊)
控制效果:0.75秒暈眩 → 25%減速,持續2秒
冷卻時間:9/8.4/7.8/7.2/6.6/6 秒 → 8/7.6/7.2/6.8/6.4/6 秒
二技能
技能調整為【百步穿楊】
基礎傷害:300/400/500(+1.23物理攻擊)→ 200/230/260/290/320/350(+0.5物理攻擊)
斬殺傷害:已損生命10% → 已損生命7%
冷卻時間:20/17/14 秒 → 15/14/13/12/11/10 秒
新增效果:擊退並暈眩身前敵人
移除效果:飛行途中對野怪和兵線的傷害
大絕
技能調整為【天降神箭】
物理傷害:105/120/135/150/165/180(+0.42物理攻擊)→ 300/425/550(+0.55物理攻擊)
冷卻時間:18/17/16/15/14/13 秒 → 40/35/30 秒
新增效果:獲取範圍內的視野
● 現在一技能沒有暈眩只有緩速
二技能變成原本的大絕,雖然傷害變低但敵人靠你很近的話會有擊退加暈眩的效果
大絕變成原本的二技能,傷害變高
被動傷害前期沒啥差異,後期變高
後期的傷害量跟二技能的自保能力挺有戲,雖然少了一技能的暈眩有點可惜,但整體估計會從弱勢射手進化成微強勢射手,最勇敢的人要上線了,阿不過給開圖的拿到勇會更哭爸。
6. 司科德
被動
提升生命:6%(每級+1%)→ 固定10%
大絕
恢復生命:6/9/12%已損生命 → 4/6/8%已損生命
● 大概是大法師版本下最莫名其妙的產物,這陣子因為魔防裝削弱加上戰士變少一波角變多,導致司科德無法無天,現在小修這一點是還好喇,角色強度要馬沒有掉,要馬就是從 T0.5 掉到 T1 。亥犽跟蘭鐸是司科德的天敵,盧蜜亞也可以把司科德當狗遛,不要選的讓司科德太好發揮都不會有什麼太大的問題。
7. 綺蘿
一技能:
落點傷害:50/60/70/80/90/100(+0.2魔法攻擊)→ 100/120/140/160/180/200(+0.2魔法攻擊)
就這點東西,不足以回來。
8. 盧蜜亞
● 還沒有改動唷。
0722 改版時就有預言這改動會讓盧登上勝率榜第一,預言成功!
前陣子看大家都在看衰盧看好圖倫,所以雞婆的我就在實況上拿盧把無數的圖倫當狗打,稍微證明盧的價值,順手拿個台服第一盧蜜亞,過幾天會出盧蜜亞攻略,可以期待一下,真真正正的版本之子。
-
#養鴿 #傳說對決 #改版懶人包
#20210805改版懶人包
#堇死一半
#特爾更像移動大便
#勇微強勢
#盧蜜亞默默op趕快玩
同時也有22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鍾日欣,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是JC老師 電腦相關課程授課超過6000小時的一位AutoCAD課程講師 由於實在太多同學向JC老師反映,希望可以有線上課程學習 所以就決定錄製一系列的AutoCAD 3D線上影片教學 而且不加密、不設限、不販售,就是純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們 如果這部AutoCAD 3D教學影片對你有...
圓的方程半徑 在 張志達_Photograph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囈語
濕黏的空氣夾雜著雨水
夜深 深不盡頭
思念 念不忘
-
方圓1.5公里 雜沓紛擾心緒的圓周
從圓心出發闊步半徑的驛站 歇息
強烈的既視感連結著淡淡的氣息
熟悉 又 陌生
-
「PS數位影像創作&美學藝術」課程習作單元
-
圓的方程半徑 在 moto-one.com.hk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一看就知假的假 ARAI系列
帽型、面鏡、面鏡冚、沒有面鏡鎖扣、通風口,與正貨完全不同。
如果稍有認識日本ARAI頭盔的車友,第一眼見到此「所謂ARAI」系列的頭盔,唔駛任何FACT CHECK(事實核查)就知道是假貨。
未明的新手朋友或許不知,日本ARAI一直沿用「偏圓」的帽型,對頭盔保護性堅持與執著,創廠至今沒有任何改變,所以獲得許多忠實用家信任 。
對於今次介紹的「一看就知假的假 ARAI」,帽型修長,沒有偏圓的孤度,採用一般的的面鏡,沒有了ARAI專屬面鏡的可開合透氣口,沒有了面鏡的鎖扣,兩側的面鏡冚形態與原裝正貨完全不同。仲有下巴兩側的通風口,原裝是在背後的。
還有最好笑的是一款頭盔背後用上「SZ-RAM3圖案」,其實SZ-RAM3是ARAI舊款開面頭盔的型號,又點會印於面全頭盔背後呢?做假 ARAI或售賣假的不法人士,根本不會了解每品牌的細節、原則與堅持,無視使用騎士的安全,眼中只有金錢吧﹗
圖片下方展出正貨的ARAI RX-7X 帽型,大家可以簡單對比一下。
相關內容:
了解更多 ARAI 小知識集
http://moto-one.com.hk/Products.php?id=8258
(((ARAI「偏圓」帽型的詳細解釋)))
發生意外時,如障礙物在頭盔表面上擦過而非直接撞擊,可減少傳遞到頭盔的撞擊能量。 Arai稱之為“擦過”(Glancing Off) 屬性。 具有尖角或固定突出通風的外殼會降低頭盔的擦過性能,從而向頭盔傳遞撞擊能量,甚至產生旋轉能危害騎士頸部。 為了最大程度地減少撞擊能量進入頭盔,最理想的頭盔外形是偏圓,表面光滑的R75形狀,在意外時更容易“擦過”障礙。(R75代表外殼孤度半徑75mm以上, 確保頭盔外殼圓滑)
Arai 頭盔中國,香港及澳門總代理
鴻興公司 Hung Hing Co.
香港九龍城聯合道3號地下
G/F, 3 Junction Road, Kowloon City, Hong Kong
Tel: +852 2337 2463
圓的方程半徑 在 鍾日欣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我是JC老師
電腦相關課程授課超過6000小時的一位AutoCAD課程講師
由於實在太多同學向JC老師反映,希望可以有線上課程學習
所以就決定錄製一系列的AutoCAD 3D線上影片教學
而且不加密、不設限、不販售,就是純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們
如果這部AutoCAD 3D教學影片對你有幫助的話
請幫我按個讚,給我點鼓勵,也多分享給需要的朋友們喔~
---------------------------------------------------------------------------------------------------------
3D塑形指令
● 矩形體BOX:
◆ 建立3D實體的矩形體
◆ 用滑鼠拉
◆ 滑鼠+動態輸入(先輸入XY,點一下滑鼠再輸入Z)
◆ @X,Y,Z
◆ @X,Y再給高度Z
◆ 長度(L):分別輸入長、寬、高,可用滑鼠決定方向
◆ 立方體(C):給邊長,可用滑鼠決定方向
◆ 中心點(CE)
★ 使用方式一樣
★ 輸入的距離不一定是正確的距離,有打@的都是兩倍長
★ 距離會往兩邊長
● 楔形體WEDGE:
◆ 使用方式同矩形體
● 圓柱體CYLINDER:
◆ 點取中心點
◆ 給半徑或是直徑(D)
◆ 給高度
◆ 二點(2P)
◆ 三點(3P)
◆ 橢圓形(E)
★ 軸端點
▲ 先點一點軸端點,再點同一軸另一個端點(可給距離)
▲ 點另一軸端點(可給距離)
▲ 給高度
★ 中心點
▲ 點中心點
▲ 給長短半徑
▲ 給高度
● 圓錐體CONE:
◆ 使用方式同圓柱體
● 圓球體SPHERE:
◆ 點取中心點
◆ 給半徑或是直徑(D)
● 圓環體TORUS:
◆ 先輸入圓環半徑或直徑(D)
◆ 再輸入圓管半徑或直徑(D)
◆ 注意事項
◆ 圓環半徑小於圓管半徑:有中心開孔
◆ 圓環半徑等於圓管半徑:沒有中心開孔,正好收成一點
◆ 圓環半徑大於圓管半徑:沒有中心開孔
● 聚合實體POLYSOLID
◆ 使用方式同PLINE,繪製具有厚度及高度的實體物件
◆ 使用極座標與正交會有問題
◆ 物件(O):選取物件轉聚合實體
◆ 高度(H):設定聚合實體高度
◆ 寬度(W):設定聚合實體寬度
◆ 對正(J):設定聚合實體對正方式
● 角錐體PYRAMID
◆ 多邊形加高度
◆ 外切(C):外切於圓
◆ 內接(I):內接於圓
◆ 邊緣(E):設定邊長
◆ 邊(S):設定編數
● 螺旋線HELIX
◆ 繪製2D、3D螺旋線
◆ 使用方式同圓柱體
◆ 點取中心點
◆ 基準半徑或 [直徑(D)]
◆ 頂部半徑或 [直徑(D)]
◆ 給高度
◆ 旋轉數(T):螺旋線旋轉數
◆ 旋轉高度(C):螺旋線間距高度
◆ 扭轉(W):螺旋線旋轉方向
---------------------------------------------------------------------------------------------------------
AutoCAD 2016 3D 線上教學影片目錄:https://bit.ly/33qj1CT
AutoCAD 2016 3D 線上教學影片範例下載:https://bit.ly/3uuPUu7
AutoCAD 2016 2D 線上教學影片目錄:http://bit.ly/2Y5F4Mw
AutoCAD 2D 常用快速鍵清單整理:http://bitly.com/2dUEJ9d
建築室內設計Arnold擬真呈現教學影片目錄:https://bit.ly/2VbZmmd
TQC AutoCAD 2008 2D 線上教學影片目錄:http://bitly.com/2dUGQtB
3ds Max 2015 線上教學影片目錄:http://bitly.com/2dUGqn3
JC老師個人網站:http://jc-d.net/
JC老師個人FB:https://www.facebook.com/ericjc.tw
JC-Design LINE ID:@umd7274k

圓的方程半徑 在 鍾日欣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我是JC老師
電腦相關課程授課超過6000小時的一位AutoCAD課程講師
由於實在太多同學向JC老師反映,希望可以有線上課程學習
所以就決定錄製一系列的AutoCAD 3D線上影片教學
而且不加密、不設限、不販售,就是純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們
如果這部AutoCAD 3D教學影片對你有幫助的話
請幫我按個讚,給我點鼓勵,也多分享給需要的朋友們喔~
---------------------------------------------------------------------------------------------------------
3D塑形指令
● 矩形體BOX:
◆ 建立3D實體的矩形體
◆ 用滑鼠拉
◆ 滑鼠+動態輸入(先輸入XY,點一下滑鼠再輸入Z)
◆ @X,Y,Z
◆ @X,Y再給高度Z
◆ 長度(L):分別輸入長、寬、高,可用滑鼠決定方向
◆ 立方體(C):給邊長,可用滑鼠決定方向
◆ 中心點(CE)
★ 使用方式一樣
★ 輸入的距離不一定是正確的距離,有打@的都是兩倍長
★ 距離會往兩邊長
● 楔形體WEDGE:
◆ 使用方式同矩形體
● 圓柱體CYLINDER:
◆ 點取中心點
◆ 給半徑或是直徑(D)
◆ 給高度
◆ 二點(2P)
◆ 三點(3P)
◆ 橢圓形(E)
★ 軸端點
▲ 先點一點軸端點,再點同一軸另一個端點(可給距離)
▲ 點另一軸端點(可給距離)
▲ 給高度
★ 中心點
▲ 點中心點
▲ 給長短半徑
▲ 給高度
● 圓錐體CONE:
◆ 使用方式同圓柱體
● 圓球體SPHERE:
◆ 點取中心點
◆ 給半徑或是直徑(D)
● 圓環體TORUS:
◆ 先輸入圓環半徑或直徑(D)
◆ 再輸入圓管半徑或直徑(D)
◆ 注意事項
◆ 圓環半徑小於圓管半徑:有中心開孔
◆ 圓環半徑等於圓管半徑:沒有中心開孔,正好收成一點
◆ 圓環半徑大於圓管半徑:沒有中心開孔
● 聚合實體POLYSOLID
◆ 使用方式同PLINE,繪製具有厚度及高度的實體物件
◆ 使用極座標與正交會有問題
◆ 物件(O):選取物件轉聚合實體
◆ 高度(H):設定聚合實體高度
◆ 寬度(W):設定聚合實體寬度
◆ 對正(J):設定聚合實體對正方式
● 角錐體PYRAMID
◆ 多邊形加高度
◆ 外切(C):外切於圓
◆ 內接(I):內接於圓
◆ 邊緣(E):設定邊長
◆ 邊(S):設定編數
● 螺旋線HELIX
◆ 繪製2D、3D螺旋線
◆ 使用方式同圓柱體
◆ 點取中心點
◆ 基準半徑或 [直徑(D)]
◆ 頂部半徑或 [直徑(D)]
◆ 給高度
◆ 旋轉數(T):螺旋線旋轉數
◆ 旋轉高度(C):螺旋線間距高度
◆ 扭轉(W):螺旋線旋轉方向
---------------------------------------------------------------------------------------------------------
AutoCAD 2016 3D 線上教學影片目錄:https://bit.ly/33qj1CT
AutoCAD 2016 3D 線上教學影片範例下載:https://bit.ly/3uuPUu7
AutoCAD 2016 2D 線上教學影片目錄:http://bit.ly/2Y5F4Mw
AutoCAD 2D 常用快速鍵清單整理:http://bitly.com/2dUEJ9d
建築室內設計Arnold擬真呈現教學影片目錄:https://bit.ly/2VbZmmd
TQC AutoCAD 2008 2D 線上教學影片目錄:http://bitly.com/2dUGQtB
3ds Max 2015 線上教學影片目錄:http://bitly.com/2dUGqn3
JC老師個人網站:http://jc-d.net/
JC老師個人FB:https://www.facebook.com/ericjc.tw
JC-Design LINE ID:@umd7274k

圓的方程半徑 在 鍾日欣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我是JC老師
電腦相關課程授課超過6000小時的一位AutoCAD課程講師
由於實在太多同學向JC老師反映,希望可以有線上課程學習
所以就決定錄製一系列的AutoCAD 3D線上影片教學
而且不加密、不設限、不販售,就是純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們
如果這部AutoCAD 3D教學影片對你有幫助的話
請幫我按個讚,給我點鼓勵,也多分享給需要的朋友們喔~
---------------------------------------------------------------------------------------------------------
3D塑形指令
● 矩形體BOX:
◆ 建立3D實體的矩形體
◆ 用滑鼠拉
◆ 滑鼠+動態輸入(先輸入XY,點一下滑鼠再輸入Z)
◆ @X,Y,Z
◆ @X,Y再給高度Z
◆ 長度(L):分別輸入長、寬、高,可用滑鼠決定方向
◆ 立方體(C):給邊長,可用滑鼠決定方向
◆ 中心點(CE)
★ 使用方式一樣
★ 輸入的距離不一定是正確的距離,有打@的都是兩倍長
★ 距離會往兩邊長
● 楔形體WEDGE:
◆ 使用方式同矩形體
● 圓柱體CYLINDER:
◆ 點取中心點
◆ 給半徑或是直徑(D)
◆ 給高度
◆ 二點(2P)
◆ 三點(3P)
◆ 橢圓形(E)
★ 軸端點
▲ 先點一點軸端點,再點同一軸另一個端點(可給距離)
▲ 點另一軸端點(可給距離)
▲ 給高度
★ 中心點
▲ 點中心點
▲ 給長短半徑
▲ 給高度
● 圓錐體CONE:
◆ 使用方式同圓柱體
● 圓球體SPHERE:
◆ 點取中心點
◆ 給半徑或是直徑(D)
● 圓環體TORUS:
◆ 先輸入圓環半徑或直徑(D)
◆ 再輸入圓管半徑或直徑(D)
◆ 注意事項
◆ 圓環半徑小於圓管半徑:有中心開孔
◆ 圓環半徑等於圓管半徑:沒有中心開孔,正好收成一點
◆ 圓環半徑大於圓管半徑:沒有中心開孔
● 聚合實體POLYSOLID
◆ 使用方式同PLINE,繪製具有厚度及高度的實體物件
◆ 使用極座標與正交會有問題
◆ 物件(O):選取物件轉聚合實體
◆ 高度(H):設定聚合實體高度
◆ 寬度(W):設定聚合實體寬度
◆ 對正(J):設定聚合實體對正方式
● 角錐體PYRAMID
◆ 多邊形加高度
◆ 外切(C):外切於圓
◆ 內接(I):內接於圓
◆ 邊緣(E):設定邊長
◆ 邊(S):設定編數
● 螺旋線HELIX
◆ 繪製2D、3D螺旋線
◆ 使用方式同圓柱體
◆ 點取中心點
◆ 基準半徑或 [直徑(D)]
◆ 頂部半徑或 [直徑(D)]
◆ 給高度
◆ 旋轉數(T):螺旋線旋轉數
◆ 旋轉高度(C):螺旋線間距高度
◆ 扭轉(W):螺旋線旋轉方向
---------------------------------------------------------------------------------------------------------
AutoCAD 2016 3D 線上教學影片目錄:https://bit.ly/33qj1CT
AutoCAD 2016 3D 線上教學影片範例下載:https://bit.ly/3uuPUu7
AutoCAD 2016 2D 線上教學影片目錄:http://bit.ly/2Y5F4Mw
AutoCAD 2D 常用快速鍵清單整理:http://bitly.com/2dUEJ9d
建築室內設計Arnold擬真呈現教學影片目錄:https://bit.ly/2VbZmmd
TQC AutoCAD 2008 2D 線上教學影片目錄:http://bitly.com/2dUGQtB
3ds Max 2015 線上教學影片目錄:http://bitly.com/2dUGqn3
JC老師個人網站:http://jc-d.net/
JC老師個人FB:https://www.facebook.com/ericjc.tw
JC-Design LINE ID:@umd7274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