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蘭山中野書(25)
聽見隔壁的地裡機器聲震耳,走出書房探看,是耕耘機在犁地。冬天的硬地面被旋轉的鋼條破開,土崩塵飛,雪白的鷺鷥緊緊跟隨,啄食藏在土裡的小蟲。
轟隆轟隆巨響中,知道那駕駛座上的人聽不見我說話,但是他看見我的手勢。
靠近籬笆了,他把引擎關小一點。
「待會兒來我的地?」我比手畫腳。
他比個手勢,「好。」
半小時後,聽見像坦克車入圍城的聲音緩緩向我的地駛過來。
他仍舊坐在很高的駕駛座上,是個老農了,有一張透露土地風霜的憨厚的臉。
「我想種蔬菜,」我說,「您可以順便也為我的一小塊地鬆土嗎?」
他說好。
這麼容易?我興高采烈地把位置指給他看。
耕耘機的輪子簡直就像摩天輪那麼巨大驚人。到我的預訂菜圃,這巨輪得壓過一條橋——我用兩塊木匠做工用的破鐵架搭出來的所謂橋。
巨輪一壓,鐵橋就整個凹下去了。
他不嫌麻煩,又轟隆轟隆往別處駛去,無論如何使命必達,找出穿過水渠的辦法。
地硬得像石板。母雞喜歡挖地做沙坑,然後把整個身體躺進去做日光沙浴,碰到這硬地,沙坑也做不成了。此刻耕耘機以破竹之勢破開地面,土,痛快地被翻起。
折騰了一個多小時,我準備付錢,他卻堅決不收。「只是順便幫你一下,不是真的做工,不要錢。」
這麼慷慨的人!只好跑進屋內捧出禮物:最好的水果、肉鬆、糖果、蜜餞....他還倒過來謝我,然後問,「我是苗栗苑裡人,你是哪裡來的?」
「我——」,這回我抬頭仔細看他的臉,說,「我是苑裡國小、苑裡初中的,」
然後我們開始比對年份......
老農笑了:「民國53年,我們都在苑裡初中上學。這麼多年你是我碰見的第一個苑裡人.....你姓什麼?」
我說,來,我們拍一張土地上的「歲月同學照」吧。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家裡有時候會出現各式各樣的小蟲,你知道到底牠們怎麼來的嗎,為了讓民眾更加認識家中的昆蟲,國立台中科學博物館,以公民科學家的概念,邀請民眾一同採集樣本,提供相關資訊,建構完整的資料庫。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22370 -...
土裡的小蟲 在 自然結果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昨天種下栗子南瓜、水滴茄子、蒜苗和茼蒿種子。
翻土的時候,鄰居阿香姐的雞總是陪在身邊,隨時注意翻出來土裡的小蟲、蚯蚓,以飛快速度琢了去,飽餐一頓打個小牙祭。
土裡的小蟲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家裡有時候會出現各式各樣的小蟲,你知道到底牠們怎麼來的嗎,為了讓民眾更加認識家中的昆蟲,國立台中科學博物館,以公民科學家的概念,邀請民眾一同採集樣本,提供相關資訊,建構完整的資料庫。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22370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9dtsVO9uQFo/hqdefault.jpg)
土裡的小蟲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阿公的紅龜店」介紹
訪問作者: 鄭宗弦
內容簡介:
得獎紀錄
●第九屆陳國政兒童文學獎散文類首獎
●行政院新聞局九十二年金鼎獎優良圖書出版推薦獎
●2002年「好書大家讀」年度最佳少年兒童讀物獎
●聯合報「讀書人」周報一週好書榜
●金鼎獎優良圖書推薦
阿公是紅龜店的老闆,打從十幾歲就開始賣紅龜了,他樂於藉做糕餅,把福氣帶給鄉人。阿公是個敬業厚道的長者,他的故事,不只是做糕餅的故事,而是充滿先人的智慧和經驗、溫暖人情、待人處世之道的珍貴記憶,也是台灣早期庶民生活的共同回憶。
白白的麵粉,經過阿公的「按摩」下,成了一團團嫩嫩QQ的麵團,切成一塊塊後,捏捏壓壓的包上餡料,壓進龜模中,取出,置放在葉子上;一籠籠的紅龜,蒸氣瀰漫,香氣四溢,待涼後,塗上紅彤彤的「紅番仔米水」,另外在上一層光彩亮麗的花生油,一個個喜氣洋洋的紅龜就完成了!滑嫩又香的紅龜就這樣在阿公的療程下誕生,好奇的作者則來回穿梭於工作坊中。
龜的台語諧音很像「久」,而龜又很長壽,所以他就代表長長久久、長壽的象徵,是一種吉祥的動物,因此人們常用紅龜祭神,祈求平安;另外「紅圓仔」故意做成乳房的形狀,是小嬰兒滿月時,用來祝福媽媽奶水充足,好讓寶寶健康成長;「閏月」、「古式吉祥話」的意義;阿公對掉落灰塵或小蟲子的花生油、紅番仔米水一定倒掉換新的態度;阿公和阿嬤的感情;耶誕紅龜粿;阿公簽彩券及採取「同行相濟」的經營方式。
阿公生意做久了,客人喜愛吃什麼,要吃多少,他早已摸得一清二楚,常常遠遠地看見客人來,就把東西準備好,客人一上門,還沒開口,就拿到想要的東西。阿公的紅龜店裡常常聚集一些老主顧,邊聊天邊喝阿公泡的茶。鄉土老店,古法經營,知足常樂,正是阿公的最佳寫照。
樂天知命的紅龜粿老師父,隨著生命節奏和生命禮俗的規則,認真的生活著,將幸福化為實際的糕點禮物,幫人們傳遞祝福。
作者簡介:鄭宗弦
民國五十八年出生於嘉義縣新港鄉。
從小醉心於繪畫與民俗藝術,國小時立志要當一位國畫家,到了高中改變志向,想要拜師學藝,發揚民俗技藝,當一位薪傳民藝的民俗技師,可是成績不錯的他,在家人的鼓勵之下,循著升學的路線一路往上讀到農業碩士,最後卻發現自己擁有寫作的長才,當上了一名兒童文學作家。
大學修習農藝學,每天拈花惹草,培養出熱愛自然的情操,研究所轉攻農業推廣教育,接觸許多純樸的農民,使他原本的書生氣息融入不少草根性,出社會之後,發現自己純真的個性,適合和小朋友在一起,因此毅然轉任國小教師,每天和小朋友一同快樂學習,最喜歡把自己的作品講給小朋友聽,從他們如癡如醉的表情中,得到莫大的成就和滿足。
由自然科學轉入社會科學,又從農業界跨進教育界,角色的變換,使他增長不少見聞,環境的變動,也提供他許多創作的靈感,雖然沒有當上年少時的志願——畫家和民俗技師,但是長年沈浸在藝術天地的緣故,他的文學作品中呈現出多彩多姿的畫面和濃厚的民俗風格,將寶島的風土民情清晰明麗的呈現給小讀者,彷彿用文字作畫,用情感編織工藝品,換個角度來看,既當上作家,也當上畫家和民俗技師了。
他立志要寫出優秀的台灣本土故事,讓小朋友們瞭解生活周遭的人、生存的土地、常民的文化和民間的藝術,期盼小朋友讀了他的作品,在欣賞文學的趣味之餘,能進一步珍惜鄉土,熱愛自己生活的地方。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hyL9ue-M2A/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