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巴拉基列夫的夢(1905) 〉、〈卡利隆〉兩首詩,淺析瑞典詩人,托馬斯·特朗斯特羅默,詩中「立體視野景觀」的構成因素 ◎王信益
前言
瑞典詩人,托馬斯·特朗斯特羅默於2011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頒獎辭稱「他以凝練,簡潔的形象,以全新的視角帶我們接觸現實。」。23歲的托馬斯·特朗斯特羅默,出版了第一本詩集《詩十七首》,便在瑞典文壇造成轟動。
特朗斯特羅默的詩節制、凝練,從不虛擲字詞,就如他的詩觀,他要「做一個詩的禁欲主義者。」,他勇於創新且風格多變,彷彿煉金術士般,總是淘洗出最精純的詩句,極有耐心,他認為「完成一首詩需要很長時間。詩不是表達『瞬間情緒』就完了。更真實的世界是在瞬間消失後的那種持續性和整體性,對立物的結合。」
特朗斯特羅默的好友,美國詩人羅伯特·布萊(Robert Bly)曾說:「特朗斯特羅默的詩最出色的品質是其空間感。」,因此,筆者將以〈巴拉基列夫的夢(1905) 〉、〈卡利隆〉兩首詩來淺析托馬斯·特朗斯特羅默,詩歌當中的特性--「立體的視野景觀」。
然而,筆者個人能力有限,淺析兩首特氏之詩或有失準之處,敬祈海涵。
一、立體的視野景觀
特朗斯特羅默如此自述:「我常常從一個物體或狀態著手,為詩建立一個『基礎』。這基礎有時是一個地點。詩從一個意象中漸漸誕生……我用清晰的方法描述我感受到的神秘的現實世界。」
他慣常於詩中形塑出空間感,一個可觸且流動的,能直抵生命內核的視野景觀。這景觀帶給我們一種「立體」的感受,其中的人物、風景、事件、心靈神秘宇宙的象徵隱喻,在閱讀的當下,讓我們全然地浸入這景觀裡。
在〈巴拉基列夫的夢(1905) 〉、〈卡利隆〉兩首詩中,特氏建構出的,「立體的視野景觀」,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四個因素,即「動態感」、「通感連結的修辭」、「夢境與醒的疊合」、「主客體的交融互視」。
(一)動態感
特朗斯特羅默的詩,經常帶有強烈的動態感。綜觀其詩,他在動詞上經常使用「上升」、「下沉」、「降」、「墜」、「飛」、「滾」、「爬」與「震顫」等詞。
以〈巴拉基列夫的夢(1905) 〉而言:
首段「黑色大鋼琴,這閃亮的蜘蛛/顫抖著站在它的音樂之網中。」,以有生命的動物類比無生命的鋼琴,「顫抖」一詞同時扣合蜘蛛的生物性,讓平面的視覺影像,轉為富有生機的景觀。並以「音樂之網」,將抽象的音樂具體化,扣以蜘蛛吐絲、織網的特性,造成十足的動態感。
「馬車在鵝卵石上向前滾動/筆直闖進烏鴉叫喚的黑暗。」,以「滾動」、「闖進」,帶出動態感。又如「掌聲的翅膀在大廳裡咯咯作響。」,將掌聲比作鳥類的翅膀,帶出一種群集紛雜的動態感。
又如〈卡利隆〉一詩,「卡利隆!麻袋在接縫處裂開而/音調在弗蘭德平原上滾過。」,麻袋「裂開」、音調「滾過」,均有強烈的視覺動態感。
富有力度的動態感在〈卡利隆〉一詩裡屢見不鮮,諸如:「地下室將自己拖上樓梯。」、「我的岸很低,只要死亡上漲兩分米/我就會被淹沒。」、「我躺在床上雙臂伸開。/我是個實實在在挖下去的錨」等等。
(二)通感連結的修辭
白居易〈琵琶行〉裡,「間關鶯語花底滑」一句,是以「觸覺寫聽覺」。這是通感連結的修辭,其效果是讓一首詩更具有多層次的感官體驗。在特氏的詩裡也常見通感連結的修辭。
以〈巴拉基列夫的夢(1905) 〉而言:
「馬車在鵝卵石上向前滾動/筆直闖進烏鴉叫喚的黑暗。」,馬車在鵝卵石上為視覺影像,接續的「滾動」一詞,兼具有視覺與聽覺的效果。「烏鴉叫喚」兼有視覺與聽覺的感受,接續著的「黑暗」一詞,則瞬轉為視覺影像。
又如:「馬車在冰上滑向那邊,而車輪/轉了又轉,帶著一種絲綢聲音。」
車輪反覆轉動的畫面,較凸顯的是視覺影像,並以後句的「絲綢聲音」作為類比,帶出聽覺感受,原先車輪轉動的視覺影像,瞬轉成聽覺感受。「絲綢聲音」,在「絲綢」接續的語詞「聲音」,隱含著絲綢被撕裂的狀態,高明且凝練地讓兩組語詞並置。在閱讀的感受上,如下:
1.車輪轉了又轉(偏向視覺)--2.絲綢(視覺)--3.聲音(聽覺)--
4.(車輪轉動的視覺影像轉為聽覺感受、顯出絲綢拉扯的影像)
然則,如此劃分只能儘量逼近,在以秒計的閱讀時間感裡,這些聽覺與視覺的感受經常是疊合且同時顯現的,此僅是筆者個人閱讀體驗上的分析。
在〈卡利隆〉一詩裡:
「花園的過道上石化的眼淚/在鞋跟的下面劈啪作響……」,「石化的眼淚」是視覺影像,後接續的在鞋跟下「劈啪作響」,將視覺影像收束成強烈的聽覺感受。像是「卡利隆!麻袋在接縫處裂開而/音調在弗蘭德平原上滾過。」,「麻袋在接縫處裂開」,雖有聽覺感受,然則因「裂開」一詞畫面感過於強烈,仍視為視覺影像,下句接續的「音調」,讓視覺轉為聽覺感受。接續的「滾過」一字,又將聽覺感受收束於強烈的視覺影像。
(三)夢境與醒的疊合
特朗斯特羅默於23歲出版第一本詩集,詩集第一首詩的首句:「醒來是一次從夢中跳傘。」,他的詩經常給人在「夢境與醒」之間游移的感受,但卻不是鮮明地處於「夢」或「醒」的狀態,而是疊合在一起。就像特朗斯特羅默說的:「一首詩是我讓它醒著的夢。」
有論者認為1「他的詩立足於醒與夢,即『我們熟悉的日常世界』和另一個『我們一無所知,又無法否認其存在的世界』的邊界上。」
以〈巴拉基列夫的夢(1905) 〉而言:
首段的「黑色大鋼琴,這閃亮的蜘蛛/顫抖著站在它的音樂之網中。」,讓現實感的音樂廳有了超現實的成分。接著詩中人物出現,俄國作曲家巴拉基列夫,在音樂廳裡演奏,將歷史人物與現下場景作結合,他演奏的當下,「音樂廳裡奏出一個國度/那裡石頭不重於露珠。」,將現實的音樂廳疊合並開展另一個非現實的夢境般的空間。接著又帶回到現實,「但巴拉基列夫在音樂中睡著/做著一個有關沙皇馬車的夢。」,俄羅斯沙皇為(1547年至1721間的三任皇帝),詩中主角在1905年的音樂廳裡做著夢,這夢境也是一個歷史人物,一個歷史人物的音樂家在做著更遠年代的歷史人物的夢,然而卻是在現場感強的音樂廳裡,這現場感強的音樂廳又帶有超現實的成分,夢境與現實層層疊疊,交織融合,迷離又活現。接著,巴拉基列夫夢中的「馬車在鵝卵石上向前滾動/筆直闖進烏鴉叫喚的黑暗。」「他獨自坐在馬車裡觀看/卻又在旁邊的路上奔跑。」,對於夢中人而言所做的夢是現實,這裡增強了夢境裡的現實感。接續的,「他知道這次旅行已經很漫長/而他的錶顯示年頭而非小時。」,這裡特氏讓時間感偏離日常性,帶出一種異質空間裡的夢境感。正當讀者被多層夢境幻迷住時,下段,詩人讓物件偏離音樂廳的現場,「在一片田野裡躺著那張犁/而那張犁是一隻墜地的鳥。」,出現了極其現實感的事物,(「墜地之鳥」的隱喻須於後段作為對照:「掌聲的翅膀在大廳裡咯咯作響。」),方可明白這是象徵聽眾掌聲停落的描寫。接著,「在一片水灣裡躺著那艘船/封凍,熄燈,甲板上有人。」,同樣的逸離音樂廳的場景,忽然出現「船」的意象,在視覺上音樂廳特徵與船甲板的外觀,有類同之處,然而這推論較為薄弱。此段的敘述應是為了鋪述,現實中的巴拉基列夫經歷的事件。接著,「馬車在冰上滑向那邊,而車輪/轉了又轉,帶著一種絲綢聲音。」,在偏離主軸敘述的沙皇之夢後,將其帶回來,並以「冰」來疊合主軸敘述的沙皇馬車夢。另一夢境--「戰艦水手之夢」於是展開來:
一艘較小戰艦:瑟瓦斯托普爾號。
他上了船。船員們走上前來。
「如果你會演奏你就免得一死。」
他們出示了一件奇怪的樂器。
它像一個圓號,或一個留聲機,
或者某台未知機器的一個部件。
恐懼而無助中他已明白:正是
這樂器曾驅動這艘海軍艦艇。
他轉向最靠近的一個水手,
絕望地做著手勢並懇求:
「像我一樣畫十字,畫十字!」
水手哀傷地凝視,仿佛一個盲人,
瑟瓦斯托普爾號,是一艘俄羅斯戰艦,於1895年下水,並歷經日俄戰爭。至於「畫十字」的意象來自於,巴拉基列夫在歷經宗教危機後,晚年的他要求所有來見他的人,跟隨著他「畫十字」。身為演奏家的巴拉基列夫,在自己的夢中,面對個人的生命或集體利益須做出選擇,然而他無從選擇,因面對的是一個未知樂器,他恐懼而無助。
此段結合歷史上的真實事件、物件。讓「戰艦水手之夢」,疊合了極強的現實性。接著:
伸出雙臂,低垂著頭——
他吊著就像被釘在了空中。
在水手之夢裡,他全然地無助,而「他吊著就像被釘在了空中。」,這形象也符合巴拉基列夫在夢外,現實中音樂廳裡睡著的樣態(雙手放在較遠間隔的琴鍵上的他,垂下頭沉睡的形象)。此段像是一個隱性的甦醒的暗示,將夢裡與夢外的形象疊合起來。
於是我們看到:
鼓在敲打。鼓在敲打。鼓掌!
巴拉基列夫從他的夢中醒來。
掌聲的翅膀在大廳裡咯咯作響。
他看見大鋼琴邊的男人站起來。
在戰艦水手之夢裡,2「死刑的鼓催動」。詩中主角巴拉基列夫醒來在音樂廳裡。將掌聲比作翅膀,融合超現實的意象形成一種夢境感。末段的:
外面躺著被罷工弄暗的街道。
在黑暗中那些馬車迅速滾過。
場景盪離至音樂廳外,一個極具現實性的景觀出現--「罷工中的街道」。對比之下,現實感強的,音樂廳裡的演奏會,彷彿只是一場夢境。但特朗斯特羅默沒有讓語句收束在「醒」的天秤一端。他將巴拉基列夫在音樂廳裡做著的馬車之夢疊合,讓「夢境與醒」交融在一起。
(四)主客體的交融互視
以〈巴拉基列夫的夢(1905) 〉而言:
但巴拉基列夫在音樂中睡著
做著一個有關沙皇馬車的夢。
馬車在鵝卵石上向前滾動
筆直闖進烏鴉叫喚的黑暗。
他獨自坐在馬車裡觀看
卻又在旁邊的路上奔跑。
在這夢裡,馬車上的是沙皇,而在旁邊奔跑的應是偏向現實裡巴拉基列夫的化身。在現實裡,沙皇是客體,巴拉基列夫是主體。然在夢裡,巴拉基列夫化身成沙皇,沙皇於是成為主體,而他觀看的現實中的巴拉基列夫在夢裡的化身,於是成為客體。
以〈卡利隆〉為例:
我的房間在二樓的角落:一張破床,
屋頂一盞點燈泡的燈。
……
外面有一條步行街經過
有慢慢踱步的遊客,匆匆忙忙的小學生,
穿工作服的男人推著叮噹作響的腳踏車。
前段點出,在房間裡的主體的我,望向窗外的景觀,而窗外可見的客體,是實體的人事物。主體的我、客體的窗外事物,均是清晰的。
房間唯一的窗戶朝著另外的東西:
狂野的廣場,
一塊發酵的土地,一塊巨大而震顫的空地,
有時擠滿了人,有時荒涼無人。
我的內心世界在那裡化為物質,一切恐懼,一切
希望。
所有不可想像卻還會發生的事情。
仍是以房間內的主體的我,觀看窗外的客體--廣場。「巨大而震顫的空地,/有時擠滿了人,有時荒涼無人。」,詩中的主角想像廣場不同時刻的景觀樣態,而主角的內心世界飛盪至廣場上,化為物質。主體的我,分離成「我」、「我的內心世界」兩者。「我的內心世界」--精神性的部分主體,飛至廣場上,由精神性轉為物質性,「我的內心世界」於是成為客體,而原先的部分主體--「我」,轉為明晰的主體,觀看著成為客體的「我的內心世界」。
我的岸很低,只要死亡上漲兩分米
我就會被淹沒。
鏡頭再次拉回房裡,「我的岸很低」,是內心世界精神性的象徵,此句為「弱化的主體」。「只要死亡上漲兩分米」,死亡是客體。「我就會被淹沒。」,我的主體性轉成「微小」狀態--即「微小的主體」,死亡因「淹沒」一詞,瞬間轉為極大--即「巨大強勁的客體」。在閱讀感官上,「巨大強勁的客體」--死亡,佔據大部分的視覺畫面,「微小的主體」--我,則被大大地削減其焦點。於是,死亡之浪在視覺畫面上,彷彿成為主體,我--彷彿成為了客體。
但「我就會被淹沒。」,此句,仍以「我」來敘述,以句法而言,「我」仍是主體,「死亡」仍是客體。於是,閱讀視覺畫面、句法敘述的不一致性,形成一種矛盾統合,閱讀時卻沒有一絲違和感,主體與客體交融在一起,形成極大的張力。
……
我也是穿著工作服的男人,推著叮噹作響的腳踏車
走上這條街。
我也是那個看得見的人,那個走走停停
又走走停停的遊客
對比前段的,在房間裡的清晰的主體的我,看見窗外的工作服男人、遊客--清晰的客體而言。此段的「我」既是主體也是客體,「街上的男人、遊客」亦同時是主體與客體,交融在一起,形成一種主客體相互對視之感。
結論
綜以上所述,「立體的視野景觀」是托馬斯·特朗斯特羅默詩中的特性,讀者彷彿可伸手觸摸到他所建構的詩中世界。以〈巴拉基列夫的夢(1905) 〉、〈卡利隆〉兩首詩而言,構成詩中「立體的視野景觀」的閱讀感受,有四個因素。
「動態感」:特氏以有力度的語詞構成動態感的效果;「通感連結的修辭」:在凝練句式裡,瞬間轉換視覺與聽覺,形成多層次的閱讀感官體驗;「夢境與醒的疊合」:或以超現實手法、或在現實感強的場景與夢境感的景觀裡,反覆游移,形成一種迷離活現之感;「主客體的交融互視」:或以夢境翻轉主客體的認知、或將主體分離後異變成客體、或以視覺畫面的極大對比,讓主客體認知彷彿對換,並因句法的不一致性,形成矛盾統合並達到極大張力、或讓主客體交融形成相互對視之感。
參考文獻
專書:
托馬斯.特朗斯特羅默《早晨與入口:漢瑞對照》「譯者:萬之」
(譯林出版社,2017年10月01日)
期刊:
一、王劍果〈偉大的精神探索者——評托馬斯·特朗斯特羅姆詩歌創作特色〉
(河南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5年03期)
二、張冠男〈特朗斯特羅姆的「邊界」主題〉
(齊魯師范學院學報,2020年01期)
三、白洋本〈論特朗斯特羅姆詩歌中的「相遇點」〉
(科學經濟社會,2020年03期)
四、陳興〈特朗斯特羅姆的詩境與夢境〉,(當代文壇,2016年01期)
註:
1 張冠男〈特朗斯特羅姆的「邊界」主題〉,(齊魯師范學院學報,2020年01期)
2 托馬斯.特朗斯特羅默《早晨與入口:漢瑞對照》「譯者:萬之」,(譯林出版社,2017年10月01日), 頁5,譯者前言
--
美術設計:Sorrow沙若
圖片來源:Sorrow沙若
--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2/20210202.html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特朗斯特羅姆 #巴拉基列夫的夢(1905) #卡利隆 #立體視野景觀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0萬的網紅許靖韻「小背心」Angela Hu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今晚千禧金曲,仲有Kenny關智斌 ? #許靖韻 #AngelaHui #千禧金曲 #關智斌 #KennyKwan #小背心 #今晚唱飲歌 #AngeLadys Lyrics 歌詞 《 #良心發現 #關智斌 #鍾欣潼 》 若是 能回到舊時 但願 誰良心發現 彼此 重頭再愛 錯誤也會早些去醫 ...
「在空中的這一秒鋼琴」的推薦目錄:
- 關於在空中的這一秒鋼琴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在空中的這一秒鋼琴 在 和平製品 Paixpro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在空中的這一秒鋼琴 在 Mesia-幸福人生煉金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在空中的這一秒鋼琴 在 許靖韻「小背心」Angela Hu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在空中的這一秒鋼琴 在 Eric周興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在空中的這一秒鋼琴 在 七先生 (Seve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在空中的這一秒鋼琴 在 「鋼琴教學」在空中的這一秒(神還原版本)-林家謙Terence Lam 的評價
- 關於在空中的這一秒鋼琴 在 「鋼琴教學」在空中的這一秒(初階版)-林家謙Terence Lam 的評價
- 關於在空中的這一秒鋼琴 在 【ECMusic免費琴譜+ 彈奏】《在空中的這一秒》林家謙 的評價
- 關於在空中的這一秒鋼琴 在 Log Masuk - Facebook 的評價
在空中的這一秒鋼琴 在 和平製品 Paixpro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Dance in the Dark
黑暗中跳舞
___________
他以前怕黑。
從小睡覺前只要天一黑就會黏在媽媽的腿邊一寸也不離,媽媽哄他、爸爸嚇他都無用,就這麼像無尾熊抱著尤加利樹不放、像溺水的人緊抓著救命韁繩般。一直到他能說出完整的字句,在媽媽溫柔的詢問下才明白,原來他怕那些在黑暗中蓄勢待發、張牙舞爪的怪物。
老話一句夜路走多碰到鬼,表面上看來是一句對未來的恐懼,但其實所講的也是虧心事做多了總有天會受到報應……但對孩童的他來說,黑暗代表著未知與無窮的想像空間,比起一片空白他更害怕黑暗,白總能從零開始創造,黑卻……卻已經是枯竭死亡被填滿的狀態。
這樣的恐懼不因長大而消逝,小學時參加校外教學一個人走失在森林,一邊沿著步道一邊走,森林高大樹群聚所遮住的天空僅剩深藍的光落下穿過他的瞳孔,一邊哭一邊揉著眼,光漸漸消逝而去,一直到四周進入一片暗藍色的黑,蟲鳴開始打破視野的疆界闖入他的耳城之中……一口氣攻破那脆弱而敏感的耳,他開始放聲大哭,蓋過了蟲鳴,呼喚了著急的老師,彷彿在深海的黑暗之中他看見遙遠的一道光束劃破深藍,他繼續哭,不過這次是安心地哭。老師一邊抱著他一邊回報,另外一名老師檢查身上有沒有傷口,那時他才不過8歲,背著小小的背包,裝著零食餅乾與水,一路踉蹌地走,在他的回憶中雖沒有明確的畫面,卻是深刻地割劃在他的記憶年輪上。
中學他與朋友去海邊游泳,溽暑難耐,大夥一到了海邊,迫不急待脫下上衣褲子,連熱身運動都沒做就一蹦一跳跑入海中,十足青春活力,像是太陽下的寶石一般閃亮華麗動人,人家總說男孩適合陽剛的顏色,但他們一群人的快樂高興卻如粉紅色般同時保持著純真卻又赤灼熱騰地燒著。他也入水了,冰涼刺骨異味衝嘴,在海裡他們自由式、蝶式、蛙式、潛水、埋伏、跳耀……像一隻隻活力充沛的海豚在水面上在水底下穿梭,像高速奔馳的F1賽車在海平面上轉彎發出猛力煞車的急轉聲,海頓時成了賽車場。那時的他熱愛水,但一時的疏忽卻讓他在拍打前行時小腿抽了筋,他正在勇猛地挑戰游到海面上遙遠那顆尖銳的礁岩上,抽筋的瞬間他明白了自己陷入了危急,猛力拍打無人注意,他就這麼陷入水的擁抱之中,那翻騰用力的擁抱。死的念頭從那時誕生了,並不是從教科書、長輩的口中學習到,而是深刻地在肌膚上被指甲刮傷,流出汩汩鮮血那樣的深刻,被海浪翻捲,最後他睜開眼,是名不認識的男子出現在他模糊的視野之中,他只聽得到朦朧的歡呼聲,還有同時從胸口、腹部、腿部襲來的疼痛感與喉頭炙熱燒疼感。這一次是死亡在他的年輪上刻下深刻一的痕。
那之後他對於黑暗便與死亡緊緊地綁在一起,只要凝視著窗外黑暗的街景,他就會想到一道燭火在大風之下飄晃,彷彿隨時都會被吹熄,有的時候他會看見不只是一道,只要夜晚的街窗上有一閃的光,無論是室內的窗燈、馬路上快速移動的車燈或是高空中飛機的閃爍紅點……那些光點都變成燭火,或大或小地在大風之下飄蕩搖曳,嚴重如此時,他會感到身體冰冷,止不住地顫抖,儘管是在炎熱的夏天他還是會層層用棉被包住自己,然後使勁地閉上眼,閉眼所瞧見的黑暗已經是他最不害怕的了。
他會想像自己身處在一片空白的空間,不確定是空間,但可以確定是無限延展的白,就像是人們對天堂的既定印象,或是電影中主角見到摩根費里曼時的場景那樣,空的嚇人,就兩張椅子,但在他的想像之中,那片白什麼也沒有,卻讓他感到心安無比。
他都是這麼催眠自己讓自己睡著的,以免被黑暗死亡層層包圍,讓他無法喘息。
還有一次,高中考學測前一個月,被考試壓力壓得喘不過氣的他,背負著來自父母的期待與哥哥姊姊的輝煌戰績,他也必須考出一條燦爛輝煌的未來大道,可能台清交成或者醫生老師律師,這些自古以來被歸認為金飯碗的職業,那時候的他哪有餘力去思考自己的未來與這些職業的可能性,他就是拼命地圖,在黑暗之中點一盞燈苦讀,國數英自社,彷彿前面十二年的學習就為了這一次可能決定命運的考試,最後他在黑暗中昏厥過去,十二點媽媽來送宵夜水果時發現他連人帶椅倒在地上,一聲劃破夜晚的尖叫呼喚來了救護車與從睡眠中紛擾而醒的鄰居。
從昏迷中甦醒,是聞到了刺鼻的消毒與難受的藥味,接著是反胃感與頭痛暈眩,最後是來自父母親與醫生的灼熱視線。父親一直在聽醫生說話,母親握著他的手,護士則在點滴與儀器邊抄寫數據。他聽不見聲音,所有的聲音像是被消毒水移去大多數的有害物質,只剩下機器發出的機械規律聲響,在這混亂的場面之中這是唯一讓他感到心安的。
年輕有體力復原得特別快,一天後就出院了,醫生說身體沒有特別的怪異之處,可能後續要在密切注意,他還記得那是星期一,所有人、學生上班族一群人都擠在醫院外的斑馬線上車水馬龍,所有人頂著頭上那顆巨大的太陽向前步行、步行、步行,像是被命令只能往前否則殺無赦的士兵一樣,義無反顧地衝、衝、衝,那時他在母親邊哭了,明明是大白天的,父親的車從圓環駛入,他卻莫名地因感傷而在大門口哭了起來,母親著急地問,旁人投以納悶的眼光,父親從駕駛座拉長身子靠在副駕的座位上,透過窗一臉納悶地看著母子倆。
從那之後,他開始覺得白天也如夜晚一樣,所有人都在朝著死亡前進。
出了醫院回到學校,他開始每天放空發呆,都是看著窗外,老師也跟家長反應,但得來的都是雙方不知如何解決目前的狀況,他也不帶課本回家,也不從家裡帶教科書,補習班也都隨便應付,他不知道自己要選擇什麼,畢竟從長遠來看,每個人的生命結果都是一樣,差別只在於過程之中的記憶,但他對於此已經失去興致,他甚至想,或許自己太早體悟到這件事,對他而言不是欣喜而更像悲劇一點。
可想而知,他最後的學測成績若在中間平均值,可能中上的水準,但比起老師的預測與期待,家中哥哥姊姊的成績比起來可說是差了一大截,但爸對此沒有憤怒,媽對此只有心疼,他則無感,也沒打算繼續投入指考戰場而是聽從輔導老師的性向測驗挑了幾間能夠上的大學,跟爸媽談完之後,一切和平沒有任何拍桌或者指責,投了自傳,面試,在高中還沒畢業前他就成了大學生,開始跟班上的同學拉開距離,整天待在圖書館的一角,從窗朝外看去,豔陽天,上課下課鐘聲響,放學,騎車回家,吃飯洗澡,等待睡覺,在腦中冥想那一片純白的空間……
成為大學生後,他搬出去住,大學新生到被人喊學長,從學長到畢業,從畢業到當兵,從當兵到就業,一連串的生命經歷彷彿薄薄的紙張,一穿就透,沒有重量沒有厚度,真的回想起來就像一片空白。
他疏遠人,人群也疏遠著他,他看著黑暗,黑暗也看著他,他等待死亡,死亡也在等待著他,從他那年在醫院甦醒後看見群眾奔忙的模樣時,他早就明白了自己站在不會停止前行的運輸軸上,機器會損壞,但他所站的機器卻不會,而且會準時、效率不差分毫一秒地將他帶往他注定的終點。
晚上下班回到家,他睡前都會聽李斯特的古典鋼琴,他會把窗戶用窗簾蓋緊,不讓光滲進來一丁點,然後關上電燈拔掉任何電器用品的插頭,就像在夜晚浸入大海一樣,他只聽得見鋼琴聲的回音與被不同介質而產生不同音效的聲響,他開始赤裸著在黑暗中跳舞,不知從何時開始,在他習慣了黑與白之後,他開始能夠在黑暗中去擺動、去伸展,甚至他能夠比睜開著眼還要動得更快、幅度更大,就像沒有了固有的限制器一樣。這時的他不怕黑,反而擁抱它,緊緊地,比海水更強而有力卻溫柔十分。
在黑暗中跳舞,與死亡一同。
在空中的這一秒鋼琴 在 Mesia-幸福人生煉金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https://www.fairobserver.com/…/sound-baths-healing-relaxa…/…
(google翻譯)
聲音“修復”的物理和生物物理學
William Softky • 2019年8月9日
連貫的聲音環境(如“聲音浴”)可以重新調整校準情緒和神經系統。
“紐約時報”的時尚情報宣稱聲音浴場無處不在,這是真的。像我一樣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現在經常花幾十美元在一個安靜的房間裡聽幾個小時,聽著敲響的鑼鼓,搖搖欲墜的碗和搖晃的搖鈴。
那些特殊用途的聲音環境在技術上被稱為“聲音浴”,但是渴望和體驗都喜歡口語“聲音治療”。事實上,聲音浴使人感覺“痊癒”就像一個很好的按摩一樣。
我對聲音浴著迷,不僅僅是因為純淨的音調給任何呼吸的人類帶來的安靜,微妙的驚險刺激。作為一名神經科學家和生物物理學家,我的職業生涯一直在理解流體大腦如何與振動體相互作用的數學理論,最相關的發現發表在三篇研究論文中。事實證明,連貫的聲音模式可以幫助神經系統“調整”自己,以同樣的方式調音叉幫助專家調整鋼琴或豎琴。幾個月前,我與Aurelio親自驗證了這一解釋,Aurelio創立了世界上最負盛名的聲音浴室研討會,名為Svaram在印度的Auroville。Aurelio和我同意聲波如何治愈人體。
這種洞察力很重要,因為健全的浴室 - 就像使用活人類的許多“替代”療法一樣 - 具有驚人的成本/效益比,快速而廉價地提供快樂。然而,這種療法在貨幣化媒體中受到了短暫的貶低,正是因為它們的利潤和集中信息很少。例如,紐約時報的文章提供了大量的例子和引用,但沒有區分實踐或解釋它們的工作原因。
幸運的是,那篇文章的一篇科學引語說明了我們所需要的一切。諾丁漢大學聽力科學教授大衛·巴古利說:“我們知道聲音會對大腦的組織方式產生巨大影響。”當然!從耳朵到腳趾的整個身體只是一個振動的集合,所以它實際上是由聲音組成的。理解聲音,了解我們。
科學
想想人體可以擁有的所有動作,從大而慢到小而快。最大,最慢的動作是運動的步幅和手臂擺動,其次是手指,腳趾和臉部更快更細膩的動作。繼續進入身體的肌肉震顫(持續約0.03秒)和眼球(0.01秒),通過可聽見的聲波(低至0.0001秒),進入聲音定位和本體感受的超聲領域(在0.00001秒內)。
這些振動跨越了數百萬的時間因素,在微縮時端具有最高帶寬,最信息密集的信號。這些超聲回波使大腦能夠將時間轉換為空間,微秒到毫米,包括身體內外。那些神經機械振動使您成為自己和世界的形象。
這些身體動作的最後一個,從秒到微秒,是一種振動,因此是一種聲音。你可以說大腦的主要任務,即振動眼球的“視覺”任務,就是預測和重新創造太空中的振動。我們聰明的大腦是果凍經理。
嵌入Getty Images
這意味著整個大腦/身體系統在物理學家的“第一近似”意義上減少了一種自我演奏的樂器。說一個“聰明”的豎琴,有一百萬個琴弦,每根肌纖維一根琴弦。
在這個比喻中,豎琴師大腦發出脈衝(動作電位)以在精確的預定時間“拔出”肌肉纖維。在此之後,採集的微觀混響會引發一連串的感覺神經元脈衝回到大腦。通過學習安排輸出和輸入重疊,大腦精細地刻畫身體的肌肉和肌筋膜振動,使它們盡可能可預測和揮之不去。但你不可能意識到那些微小的振動,因為它們太多,快速而微妙,無法通過笨重的“意識”進行追踪。它們盡可能無意識。
回到古代,我們的神經系統在幾百萬年後就已經過很好的校準,因為我們進化的室外聲波環境簡單,自然而且立體:風聲,雨聲,樹枝,人。每一個聲音都是真實的,每微秒完美到位。
不幸的是,現代世界以微秒為單位迷失:屏幕和燈光閃爍的速度驅使無意識的瘋狂,數字電話爭奪微妙的聲音細微差別,揚聲器製造非物理聲音模式,耳機創造競爭聲音風景,無線中斷造成不可預測的衝擊。我們精密的振動管理神經系統不僅被我們稱之為“噪音污染”的聲音解除校準,而且還被我們稱之為“娛樂”和“連接”的人造聲音解除校準。
通過去校準聲波環境產生的精神痛苦的解決方案是返回到校準的聲音,例如聲音浴。最自然的聲音環境顯然是大自然本身,事實上,在樹木間靜靜遊蕩的做法,被稱為“森林沐浴”,提供了充分記錄的好處。
在神經機械視圖中,樹木提供了自然複雜的聲反射表面,它們的沙沙葉提供了連貫的聲波點源,通過空間分佈。全頻正宗3D聲音。坐在Auroville的Bodhi樹下,我能聽到沙沙作響的移動風的形狀。也許同樣的聲音模式啟發了佛陀。
另一方面,人造聲音浴使用兩種相反類型的聲音以兩種相反的方式重新校準仰臥接收者。重新校準一個人的空間定位感 - 準確地聽到聲音的來源 - 有搖鈴,雨鞋,鐘聲和其他物體,這些物體可以從太空中的特定點發出尖銳的,突然的咔噠聲或叮噹聲。這些構成了物理學家所謂的“點源”,一種源自空間和時間精確點的測試模式。(亞馬遜的ayahuasca儀式,一種藥物增強的聲音治愈,以參與者搖晃的搖鈴結束)。
為了重新校準全身振動,聲音浴還包括在邊緣上摩擦不斷響起的東西,就像一個酒杯的響鈴方式。黃銅西藏“唱歌”碗和巨大的圓柱形石英碗都創造了持久的單頻音符,通常在房間裡形成駐波。駐波在空間和時間上具有最簡單的可能模式,因此它們為整個身體提供同時,一致,連貫的刺激。因此,皮膚上和皮膚下的感覺神經元都以微秒同步發射。
此外,駐波的性質,如微波爐中的那些,具有“熱”和“冷”點。這意味著你可以感覺到聲音的中心來自你的頭部並感覺它在裡面移動。
不同的聲音
其他聲音體驗,例如傳統的宗教儀式,包括吹奏的樂器,其聲音較不純淨,但也嵌入了表演者腹部的振動。例如,藏號角,didgeridoo或猶太羊角號。
一些經驗涉及空間本身的聲音特性,例如大教堂中的混響模式(例如Caveau Phonocamptique)或Auroville的Matrimandir中增強迴聲的冥想空間。這些都表明了聲音浴的最終好處:它們是社交的。一群人在一個安靜的房間裡自動沐浴在湯中,這些湯不易察覺到人為振動,參考信號與碗和撥浪鼓的聲音一樣有用。我們可以通過呼吸互相“治愈”。
因此,了解作為振動管理器的大腦很容易被現代生活所破壞,這向我們展示了應該避免和應該做什麼。任何自學處理器都需要避免人工和人工有趣的信號,因此,技術製造的聲音和破裂的音景本身會使神經系統失調。幸運的是,同一處理器可以用來自固體物體的簡單聲音重新校準自身,這是使神經系統再次唱歌的最便宜,最安全的方法之一。
* [大技術在向我們介紹自身方面做得非常出色。本專欄名為Tech Turncoat Truths或3T,不僅僅涉及炒作,還探討了數字技術如何影響人類的身心。圖片不是很漂亮,但是我們不需要漂亮的圖片。我們需要了解我們對自己所做的事情的真相。]
在空中的這一秒鋼琴 在 許靖韻「小背心」Angela Hu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今晚千禧金曲,仲有Kenny關智斌 ?
#許靖韻 #AngelaHui #千禧金曲 #關智斌 #KennyKwan #小背心 #今晚唱飲歌 #AngeLadys
Lyrics 歌詞
《 #良心發現 #關智斌 #鍾欣潼 》
若是 能回到舊時
但願 誰良心發現
彼此 重頭再愛
錯誤也會早些去醫
怪我 太過不智
忘記 體恤關注
強令對方配合自己
不會退一點
難得相愛 卻沒法拋棄自由
你太自我 如何侍候
到底如何奉獻才足夠
承認有錯我不想講藉口
遙望並無惑星
閃過宇宙
牽你手
靠着你
而欲語還休
誰勉強壓下對方
彼此都不會得手 傷害夠
自問 從前太霸道
像是 橫蠻的細路
今天是現眼報
要獨個去走這長路
你我 沒法相處
誰有罪也不懂寬恕
強令對方配合自己
不會退一點
難得相愛 卻沒法拋棄自由
你太自我 如何侍候
到底如何奉獻才足夠
承認有錯我不想講藉口
遙望並無惑星
閃過宇宙
牽你手
靠着你
而欲語還休
誰勉強壓下對方
彼此都不會得手 傷害夠
你我亦有無窮願望
彼此亦只盼成全自己
而伴侶從來未設想過 私心太多
難得相愛 卻沒法拋棄自由
你太自我 如何忍受
到底如何奉獻才足夠
承認有錯我不想講藉口
遙望並無惑星
閃過宇宙
牽你手
靠着你
而欲語還休
誰勉強壓下對方
彼此都不會得手 傷害夠
求讓我再用百倍温柔
留住你 我願意無限遷就
都不想你遠走
《 #預言書 關智斌 》
萬能俠舊日伴隨自己
屋企通處飛
七歲幾膽敢預言自己
操一艘戰機
但到一定年紀
經不起經濟起飛
放下志氣喜中帶悲
萬能俠大熱漸成歷史
彷彿一世紀
穿梭機附運舊時夢想
升空中跌死
為了生活而放棄
要奮鬥來贏盡厚利
世界是大人遊戲
那幼稚預言誰緊記
時光機留給你
回憶裏誰帶路
假使間給你再做
問你又會否寄望更高
傻瓜機留給你
誰歡笑誰憤怒
想當初預言無數
世界有太多變數
萬能俠昨日熱誠隊友
通通隱了居
新世紀福音熱潮動畫
一早不再追
面對生活流水
天真給幾次榨取
往日戰友一一退隊
不記得夢幻樂園地址
消失於市區
一箱箱護衞地球漫畫
安息於廢墟
習慣失望和氣餒
有勇氣原來亦有罪
已到達大人年歲
那偉大預言無根據
時光機留給你
回憶裏誰帶路
假使間給你再做
問你又會否寄望更高
傻瓜機留給你
誰歡笑誰憤怒
想當初預言無數
世界有太多變數
Ha
時光機留給你
回憶裏朋友號
只懂得欺騙細路
奉勸別太早仰望太高
傻瓜機留給你
誰苦戰誰卻步
青春的預言無數
有那個信守到老
《 #電燈膽 #鄧麗欣 》
假使不能公開妒忌 學習大方接受
同行時要殿後 誰冷落舊朋友
節曰約我三位一體的慶祝
沿途明亮燈飾閃影著沉重
言談愈熾熱內在更冰凍
誰當初無心將兩方撮合
然後留低只得這寂寞人
仍是你們密友
呆望你們熱吻應該傷感還是快感
能回避嗎我怕了當那電燈膽
盯著你們來來回委曲中受難
一個我被撇低卻又很不慣
要走的一剎又折返
能承認嗎我故意當那電燈膽
他若你們完場時若替也不難
善良人埋藏著最壞的心眼
妄想一天你們會散會選我嗎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對換了你身份可應該滿足
情人還是知己都擁入懷抱
同情或眼淚讓別個得到
留低的原因一世的秘密
其實明知只得我是外人
仍是你們密友
呆望你們熱吻應該開心還是痛心
能回避嗎我怕了當那電燈膽
盯著你們來來回委曲中受難
一個我被撇低卻又很不慣
要走的一剎又折返
能承認嗎我故意當那電燈膽
他若你們完場時若替也不難
善良人埋藏著最壞的心眼
妄想一天你們會散會選我嗎
《 #安靜了 #SHE 》
只剩下鋼琴陪我站在這裡
夢想中屬於我們的婚禮
卻成了 單人結婚進行曲
在這場愛情角力的拔河裡
愛我還是愛你 你選擇了自己
撒嬌的 可愛的 黏人的 愛哭的 照片裡 曾經的都是你喜歡的
如今我還在原地 你卻走回你的記憶
你說我愛你太多 就快要把你淹沒
你害怕幸福短暫一秒就崩落
分開是一種解脫 讓你好好的想過
我想要的那片天空 你是不是能夠給我
你說我給你太多 卻不能給我什麼
分不清激情 承諾 永恆或迷惑
愛情是一道傷口 我們各自苦痛
沉默是我最後溫柔 是因為我太愛你
只剩下鋼琴陪我站在這裡
夢想中屬於我們的婚禮 安靜了 在我枕邊的夢裡
我知道相愛原本就不容易
愛不是1加1 努力就有結局
撒嬌的 可愛的 黏人的 愛哭的 照片裡 曾經的都是愛著你的
臉頰的淚還溫熱 卻沒有人握我的手
你說我愛你太多 就快要把你淹沒
你害怕幸福短暫一秒就崩落
分開是一種解脫 讓你好好的想過
我想要的那片天空 你是不是能夠給我
你說我給你太多 卻不能給我什麼
分不清激情 承諾 永恆或迷惑
愛情是一道傷口 我們各自苦痛
沉默是我最後溫柔 是因為我太愛你
在空中的這一秒鋼琴 在 Eric周興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English/한글/อักษรไทย/Bahasa Indonesia/Bahasa Melayu/Pilipino/Tiếng Việt/မြန်မာအက္ခရာ subtitles are available.
他的歌聲卻永遠那麼澄淨,像是不曾沾染世事塵囂,在黑白琴鍵間流轉。
《如果雨之後 The Chaos After You》MV:https://youtu.be/gdGdO6KjF1I
《怎麼了 What's Wrong》MV:https://youtu.be/Y2ge3KrdeWs
________________
立即收聽:https://eric.lnk.to/Unbreakable-Love
訂閱周興哲Youtube頻道:https://goo.gl/cYssbm
________________
他的創作「以後別做朋友」、「你好不好」創下破億點播率,然而他的歌聲卻永遠那麼澄淨,像是不曾沾染世事塵囂,在黑白琴鍵間流轉。
鋼琴創作小王子周興哲不但音樂受到戲劇圈的喜愛,現在他個人遺世獨立般的貴族氣質也獲得作家饒雪漫的青睞,饒雪漫因「左耳」三部曲、「離歌」三部曲等暢銷小說而被譽為「青春文學掌門人」,今年她又親自將代表作《小妖的金色城堡》改編為網路劇,並且指定Eric周興哲擔任第一男主角,她說劇中林南一就是個鍾情音樂的創作人,Eric的氣質完全就像是他的化身!
第一次在戲劇中擔此重任,Eric好幾個月來都全心投入在角色中,即使沒有自己的戲他也在一旁看別人如何表演,一邊學習,也一邊讓自己更融入角色和故事。於是當戲快殺青時,饒雪漫邀請Eric為劇譜寫主題曲,人在重慶還一邊拍戲的Eric毫無猶豫,一天之內就完成了旋律,而他的伯樂饒雪漫也立刻填詞,完成了這首劇創完全貼合的主題曲「永不失聯的愛」。
雖然「小妖的金色城堡」目前預計暑假才會推出,但是Eric迫不及待想跟歌迷分享這首全新創作,因為這代表了他這幾個月來點點滴滴的努力。於是我們特別製作了「永不失聯的愛[原創概念版]」,以創作的原始狀態,讓大家感受Eric周興哲最真實的創作初衷,也請期待他即將問世的戲劇作品。
不過Eric周興哲最在意的還是音樂創作,雖然年紀輕輕,他的創作卻被一些前輩歌手肯定,例如張信哲的最新單曲「遷徙」就是Eric的創作,另外齊秦、A-Lin也都向周興哲邀歌,可望很快就會聽到作品,對於自己的創作能夠被這些唱過無數好歌,唱功又一流的前輩們選中,他覺得無比榮幸,也希望歌迷們耐心等待,戲已殺青,他要全力衝刺準備新專輯了。
永不失聯的愛
詞: 饒雪漫 曲:周興哲
親愛的你躲在哪裡發呆
有什麼心事還無法釋懷
我們總把人生想得太壞
像旁人不允許我們的怪
每一片與眾不同的雲彩
都需要找到天空去存在 唔
我們都習慣了原地徘徊
卻無法習慣被依賴
你給我 這一輩子都不想失聯的愛
相信愛的征途就是星辰大海
美好劇情 不會更改
是命運最好的安排 哦
你是我 這一輩子都不想失聯的愛
何苦殘忍逼我把手輕輕放開
請快回來 想聽你說
說你還在
走過陪你看流星的天台
熬過失去你漫長的等待
好擔心沒人懂你的無奈
離開我誰還把你當小孩
我猜你一定也會想念我
也怕我失落在茫茫人海 唔
沒關係只要你肯回頭望
會發現我一直都在
你給我 這一輩子都不想失聯的愛
你的每條訊息都是心跳節拍
每秒都想 擁你入懷
全世界你最可愛 哦
你是我 這一輩子都不想失聯的愛
就算你的呼吸遠在千山之外
請你相信 我給的愛
值得你愛
●Eric周興哲官方FB
https://www.facebook.com/ericchou0622
●Eric周興哲官方Weibo
http://weibo.com/0622ericchou
●更多活動詳情請上
Sony Music官方網站
http://www.sonymusic.com.tw
索尼音樂 Sony Music Taiwan CPOP
https://www.facebook.com/sonymusiccpop
#周興哲 #EricChou #주흥철
在空中的這一秒鋼琴 在 七先生 (Seve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劉明湘 - 從醒著到願意睡著
鋼琴:林恩
錄音混音:林恩
影像拍攝剪輯:芮姬
真的很喜歡劉明湘甜酥嗓音
也非常喜歡艾怡良的作品
第一次聽到覺得根本神作一定要Cover
感謝林恩我們一起做了one take的版本
因為歌曲幾乎沒有拍子只能同步錄音
唱完成就感滿分!
希望大家會喜歡~
快來訂閱Mr.七的頻道:https://goo.gl/4vNcbs
快來追蹤Mr.七粉絲頁:https://goo.gl/SMpwtf
----------------------------------------------------------
從醒著到願意睡著
作詞:艾怡良 作曲:艾怡良
這本是一個閉著雙眼卸下一整天疲勞的過渡
這本是大家互道晚安或敞開心胸說話的過渡
我總愛輕摸著曬後床單再翻身端詳你的膚觸
這也是以為沒了你我一樣也能好好入眠的失誤
這本是突然間不知該把愛寄放在誰那的過渡
這本是該慶幸晚飯再也不用準備兩人份的過渡
找不到總愛看著窗外天色漸變的你的膚觸
所以我輕摸著頭髮模仿你指尖滑過一再重複
在秒針又畫了一圈這時刻
我想起你了
從醒著到願意睡著這時刻
總覺得天一亮就好了
在隨時可能因為孤單
而清醒的時刻
我卻 mmm~想起你了
或許這該是個平淡的過程如同呼吸般簡單一吸一吐
或許這不該是慌亂的誰碰到我都會笑著說是個過渡
忘了你睡前總愛哼唱那首聽來有些憂傷的音符
就算我模仿你聽歌的習慣讓回憶又一再重複
在秒針又畫了一圈這時刻
我想起你了
從醒著到願意睡著這時刻
總覺得天一亮就好了
在隨時可能因為孤單
而清醒的時刻
我卻 mmm~想起你了
我卻想著你哭了
----------------------------------------------------------------
聽其他
陌生人(創作):https://youtu.be/c32qC4BJ12E
說的寂寞(創作):https://youtu.be/u09HhGDQMps
我只是想要(創作):https://youtu.be/NwDrQqndRXc
夜空中最亮的星:https://youtu.be/wPuZJELQ1Qc
孤獨的總合 x 雷御廷:https://youtu.be/1CvN4vX98PM
在空中的這一秒鋼琴 在 「鋼琴教學」在空中的這一秒(初階版)-林家謙Terence Lam 的推薦與評價
時間軸:0:00 開場0:17 原速演奏4:09 慢速練習 鋼琴 改編及演奏:WuSirSir琴譜下載: https://bit.ly/3ruXAwj3☆原版: ... ... <看更多>
在空中的這一秒鋼琴 在 【ECMusic免費琴譜+ 彈奏】《在空中的這一秒》林家謙 的推薦與評價
【ECMusic免費琴譜+ 彈奏】#林家謙# 在空中的這一秒 #才子家謙系列Terrence曾經講過:「呢首歌主要講處於虛幻同真實嘅呢一秒,雖然可能好虛無縹緲, ... ... <看更多>
在空中的這一秒鋼琴 在 「鋼琴教學」在空中的這一秒(神還原版本)-林家謙Terence Lam 的推薦與評價
時間軸:0:00 開場0:17 原速演奏4:05 慢速練習 鋼琴 改編及演奏:WuSirSir琴譜下載: https://bit.ly/3dJ3J1e1☆初階版: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