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人手札] 猶他小鎮的星星
從疫情開始到現在,宅在家中的時光並無任何不適。
但十幾年從未間斷過的家庭旅行,於今年被迫暫停,這的確讓我感到有些寂寞與腳癢。這樣的光景不知還要拖到何月何年?
因此起念,把旅途中的那些好玩好吃好看,不定期地分享到這裡,讓自己也能靠著這些美好的回憶度過百無聊賴的旅行空窗……
偶爾不煮飯、不種菜,來說故事給大家聽,你們說,這樣可好?
先來說個關於星星的故事。
場景是那年八月天週日正午時分,在一個名為 Cedar City 的猶他州小鎮。我跌坐在地上,眼瞅著自己的腳踝連著腳背逐漸腫成兩倍大小。
不過這個故事是關於星星的,所以走路時閃神、嚴重扭傷、跛著腳上車、到藥房買了繃帶藥水、回旅館包紮等,這些,都只是序曲。
倒是因為意外的腳傷錯過原本的午餐計劃,之後閒坐在屋內不甘心地滑著手機,才得以發現旅館附近這家網評很高、有著小拖車外觀的法式烘培坊。
仗著吃完止痛藥後腳傷已有些麻木,三人五腳跛足火速前往。
就在網路標明的打烊鐘點前12分鐘,我們趴在了酒紅色木框的窗口、讀著黑板上用粉筆清爽利落書寫著的菜單,非常親民的價格,溫馨沒有架子。
裡頭一位高挑緊實的年輕女孩利落地招呼我們,“Bonjour ”,她說,笑容裡彷彿可以聞到太陽的味道。
女孩身後的拖車內部空間非常小,窄長廚房的流水線上,兩名員工正忙著從烤箱裡取出大鐵盤,幾乎是要緊貼著對方才能移動。
接著我們氣喘吁吁地述說著途經此地慕名而來,滿面紅光、操著一口法國腔的慈祥老廚師開心地從後頭笑著迎出,介紹今天剛出爐的餐點……
是的,距離打烊還有十分鐘的此時仍然有熱騰騰的餐點出爐!
點了千層馬鈴薯焗烤 (Gratin Dauphinois),南瓜鹹派, 可頌,火腿起司薄餅,蘋果派、蜜桃派、還有熱咖啡,十分家常的法式bistro簡餐項目。
啜飲著咖啡等候,順便打量周圍,已過了打烊的鐘點,但餐車裡的動作並沒有因此而緩慢下來,紅色的陽傘下仍然座無虛席、窗口處仍有附近熟客前來點餐,老廚師的臉上有汗水有笑容,親切招呼著每一個熟客,更多的是自信與滿足,一種認真的神情。
餐點入口,我們三人同時瞪大眼睛對看………… 不俗,非常不俗!!!
那派皮的酥、可頌的香、薄餅的軟彈,新鮮脆口的當季蔬菜,酸甜多汁的黃桃,甜美溫柔的千層蘋果,還有那濃郁入口即化的焗烤馬鈴薯,完美的手打白醬,起司不鹹不膩,表面剛剛好的焦香酥脆。
雖然用的是免洗紙盤、雖然沒有任何矯情的盤飾、雖然從外觀看起來是最普通的料理,卻有那麼多細膩與層次,從選材到製作的小細節,滿滿都是仔細與用心。
一種深刻的溫暖,透過口中的食物流進我們心中。
因為這餐太令人動容,回到旅館後網路一查,才知道那位笑臉迎人的老廚師果然不是凡人,是曾經於紐約摘下米其林星星的Michel Attali。退休後的老廚師,在這只有三萬人口的偏鄉小鎮,與家人一起經營這台低調的、不到三百平方呎的餐車。是興趣,也是那對料理無法割捨的愛。
我們自然是毫不知情,偶然間吃到由星級廚師 “親手而為” 的料理,但那些從食物中流露出的功力底蘊以及渾厚味感卻洩露了一切。
當下我體會到一個道理:一日米其林,終身米其林。
即使是不再頂著光環,也要認真地做到最好。
這樣的榮譽其實是一種自我要求的本心,窮盡一生於料理中堅持的境界。無論是在巴黎倫敦紐約備受矚目的華麗餐廳,又或是在恬淡小鎮裡名不見經傳的樸實小餐車上,都用最虔敬的心在實踐料理人的真諦。
在每季新一波星星名單出爐、眾人儼然一副食評專家模樣,熱烈討論著實至名歸與否云云之際,卻是有幾人懂得星星背後真正的價值與意義?
在有形的盤中食物上挑剔、品頭論足凸顯自己的格調,簡單。
然透過食物看見餐盤背後無形的努力與堅持,卻是不易。
做出一份酥脆的塔皮、煎好一份軟熟適中的牛排、懂得用當令的蔬食花材來譜畫一盤鮮滑又具詩意的奶油帶子、為幾桌客人提供準確又貼心的服務,這些,或許不難。
然而在製作第一千個水果塔、煎好三百份牛排、為五百盤奶油帶子擺上每片花葉之後,到一整天營業下來的最後一桌客人,仍然能夠咬著牙一絲不苟,這就是職人精神。
然後再把這些努力,乘以五年,十年,三十年…… 把別人做不到的事堅持得始終如一,這最終成為米其林之星真正的含義。
它絕對不只是一張各地好吃好喝的清單指南,不單是為了獻媚於眾人庸俗的口腹而存在,若只是為了兩片嘴皮間的歡快以及好吃與否,參照各大饕客食誌,豈不更簡快?俗氣點說,好吃的東西根本滿地都是啊~
但星星之所以是全世界餐飲業共同努力的最高榮譽,因其最終乃是肯定了那些餐盤背後對食物付出的汗水與堅持。
未來再次踏入星星的國度,我知道自己會有取經般的莊嚴與尊重。因為我終於懂得,手中那盤炙熱的,是廚師的心。
(餐車內部照片摘選自網路)
地底三萬呎線上看 在 地底三萬呎- Explore 的推薦與評價
一部與其說有爭議,還不如說他演出了真實社會的另一個層面,讓人看了也不由自主地入戲了... #濁水漂流 #最佳劇情片獎 #低端人口 #地底三萬呎 ... ... <看更多>
地底三萬呎線上看 在 Re: [討論] 有人看得懂《地底三萬呎》的意義嗎? - 看板novel 的推薦與評價
兩年前看過這本小說後曾經寫過感想,跟當時自組的閒書會成員分享,
以下是我的拙見,希望我的解釋沒有曲解原小說,因為每個人看法總是主觀的。
望您不嫌棄。^^
----------------------------------------------------------------------------
閱讀《地底三萬呎》不需一氣呵成(各部分獨立),但一定要看到最結尾,才會
發現它令人驚異的地方。
首先,作者一開始佈了很多謎團,又由一位本身身分不明的「帽人」來當敘述者,
一頭霧水中實在不知整部小說在說什麼,只對辛先生、紀蘭、君俠有殘缺的印象,他
們到底是誰呢?而為了符合帽人一貫冷眼旁觀的口吻,作者用了許多年輕用語,如:
「哭八」等來呈現,甚至多處句子連串押韻頗像新興文體。第二部份以「辛紀蘭」角
色敘述時,便顯得自然許多,讀至此,算是把紀蘭的謎團解開了三分之一,但那時仍
覺得缺少什麼,直至第三部分最謎樣的「君俠」主角登場,整部情節突然完整,使人
有豁然開朗的感覺。
讀第三篇章時,心情就像偵探逐步揭曉謎底般的雀躍不已,一頁揭著一頁,但是
步步挖掘君俠不為人知的悲劇真相時,卻又忍不住憐憫,如同紀蘭第二部結尾終於得
以離開河城時,她猶豫不決終究沒有探問君俠過去的景況。我們似乎不該揭開一個完
美少年背後的瘡疤,因為每個人的過去,深沉有如地底三萬呎,怎麼能保證挖至最後
一定是一片燦爛的星光呢?作者擅長寫外表完美內在優秀的完人背後坑坑洞洞的過往,
似乎激起我們不如保護不再追問的同情心。
至於翻到最後一頁為何會急忙地想翻到第一頁?因為最後故事終止於辛先生踏入
河城第一步即被人推下懸崖的一切想像,他說在墜落的時候腦中浮現了一個故事 →
恐怖大帝的故事 → 帝王告訴詩人一個哲學家的故事(像是禿鷹) → 哲學家告訴少
年一個故事 → 母親告訴女兒一個鬼屋的故事(由帽人補完) → 鬼告訴露水一個飛
機墜落的故事(補完消失阿鍾的結局) → 飛機墜落名片掉落,楓告訴名片一個男孩
的故事(連結至君俠生平) → 大男孩坐上開完河城的車時,想像星鑑正在飛行,艦
長廣播進入「鏡像空間」。
自此而後所發生的事:「在鏡像空間裡,我們見到了一切,因為一切被投射出來
的訊息都在這兒折返。包括一切被想像出來的,在這兒都是某種形式的實現。」
(我認為這段話是本書寫作的宗旨,也是所有謎團的解答)
是故,在還沒到達河城前,辛先生就墜崖了,除了紀蘭阿鍾外,帽人禿鷹君俠等
等一切存在嗎?如果不存在,第一部分以「帽人」為主的故事真可說是虛幻中的虛幻小
說了!前三部像是在平行空間中所發生的事,帽人辛先生紀蘭時為主角時為配角相繼
出現,又增加故事的可信度。像是蝴蝶效應般,一環圈著一環,在這部份莫名的謎團,
在另一部分被解開,而又因敘事者的變換,使得個人解讀不同,有如<羅生門>般沒
有正確答案。但作者想說的或許便是「假亦真時真亦假」吧!探究事實的真相總是令
人哆嗦,所以不如讓它隨風而逝,不論回憶為快樂或悲傷,它永遠最美,也最惆悵。
-----------------------------------------------------------------------------
作者早年的成名作《傷心咖啡店之歌》,是探討「存在」的議題,我想這本也不
脫這題材,只是想用不同的方法來處理小說的描寫手法,也使得整本書很有可看性。
我一直很喜歡作者的文字及思想,很能直指人心。以下摘錄幾個我很喜歡的,與同好
者分享。^^ (以人物所說來分類,沒有整理帽人禿鷹兩位的話語,是因為實在太多了)
1.紀蘭
「怎麼在記憶裡,最遙遠的路程卻是直線距離?」
2.阿鍾
「人,就是註定了要花上一輩子學習分離。」
「不怕。真正的幸福帶有一股輻射力,叫人打從心裡想要讓渡出去一些東西。」
(讓渡這詞用得極貼切)
「你看今晚的煙火,今天,昨天,每一天,總有一天會變成往事,對嗎?
你覺得你有很多回憶,其實呢,你有沒有想過,事實是反過來的?我們
做的每件事,每個決定,不知不覺中,都是為了成全別人的記憶。」
「要不要數數看啊?每劃一刀,就是我們又過了不說話的一天。」
3.君俠
「沒有人可以報訊,自由的滋味竟變得有些多餘。」
「當一個人自比為垃圾時,真正追悔的並不是犯過多少錯,而是他所蹉跎
過的,沒能完成的那些好事。」
「什麼叫做囚?因為確實做過牢,君俠能以特別的深度思索這問題。他得到
的答案是,只要讓人受罪萬分,卻又無力脫離的,都算監獄。照這個定義,
誰不是在牢籠之中?」
「人們可以忘記苦難,但是人不會忘記過去的自由。」
4.辛先生
「記憶真像一把刀,削去多餘的枝節,隱藏的訊息於是在多年後漸漸發威,
越捉摸,就越覺得他尖銳。」
「是的,在光陰流轉中,我們無一倖免,每個人多多少少都無奈的走了樣。」
「嫉妒是一種多麼孤獨的沉溺?如果去除嫉妒中的自憐與惡意,那莫不也
是一種絕望的崇拜情緒?」
「我想跟著歌聲吶喊,但我發不出聲響,只有站在遠離舞台的另一端,靜默
地淋著大雨,無處訴說,無人能解,有誰能夠明白,這邊境最是荒涼?」
「對一個良心犯最大的懲罰,即是給他更多的良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9.135.189
※ 編輯: ariesw 來自: 61.229.135.189 (11/29 00:33)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