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縣政府組織修編】
再度籲請賴縣長審慎考量縣府組織修編的必要性,因為人口、財源、面積等因素,縣府局處的設置有法規上的限制,但在現有的局處設置上限內,如何因應現行的業務推展與發展趨勢,縣府組織必須要適時調整。
賴縣長剛就任時有請人事處針對設置交通專責局處的議題做過專案報告,至今已過去兩年多,交通局處之成立沒有進展,交通業務橫向整合問題依然未解。光是停車位的規畫就爭議不斷,而近期最有感的就是飛機及船舶運輸問題,今天若是有專責的「#交通局」負責相關業務,相信會有更好的交通秩序,滿足鄉親基本行與停的權利。
疫情之前數年,觀光人次屢創新高,賴縣長以前也將澎湖定位為國際明珠海上島嶼,待疫情過後澎湖也是時候走向國際了,我們的觀光主管機關應該增強新聞傳播與國際交流之功能,以增加國際能見度,開拓國際市場。現在行政處底下的新聞科並無實質的功能,似乎只有負責縣長的行程新聞公布而已,建議新聞科併入旅遊處,擴大局處功能成立「#觀光傳播處」好好的把觀光行銷作好。縣長行程及相關新聞稿則由縣長秘書負責即可。
再來,國土計畫即將於114年全面上路,對於澎湖縣的土地利用管制應該考慮由專責單位負責,都市計畫與地政業務本就息息相關,如果同屬一局處可加強土地政策執行的一致性,減少不必要的溝通成本與本位主義。全國各縣市好像只有澎湖縣是地政事務所,而沒有地政局。建議是否財政處的土地業務,連同建設處的城鄉發展及建築管理合併一起成立「#地政局」,較能發揮統整的功能,以配合國家政策的施行。並配合澎湖在地產業的發展,解決用地需求,活化閒置土地。
而去除地政業務後的財政處可以納入稅務局,成立「#財稅局」,財政稅務一體,這也各縣市修編的趨勢。另外拿掉城鄉發展、建築管理業務的建設處可擴編工商管理的業務,裁併工策會,加強青年創業、生活文創、農漁食品及低碳節能等業務,拓展經濟發展的功能,改名「#經濟發展處」,以符競爭型態的社會潮流。
我們知道賴縣長主張不增加臨時人員,但澎湖的基層正式人員即使業務繁重,卻一樣受制總員額管制無法增加人力,這應該是工務、建設、旅遊等單位員工的心聲,相較於府本部經多次修改編制數,卻多出不少的高階文官員額及機要職,顯然不切實際。若能將人力放在刀口上,增加基層人力,對政務的推動必有更大助益。
請賴縣長從民眾及基層員工的角度,認真思考澎湖未來數十年的發展方針,審慎考量如何調整現有局處功能,切莫因人設事或受壓力而迷失方向,務必從根本改善澎湖縣政的基礎體質。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70的網紅蕭美琴立委辦公室,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外交國防委員會/ 外交部常次史亞平 口頭質詢─ ▶外交部所編之ROC年鑑,每年分送國際友人,去年還將台北列為我國首都,為何今年台北已成為普通城市,未標註首都? 國傳司司長:中華民國年鑑自從新聞局整併到外交部以後,應是行政院新聞傳播處負責編印。此事查明後將向行政院反映。 ▶關心伊波拉疫情同時,我國友...
地 政局 組織 編制 在 報時光UDNtim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1967年的舊台北市府與北市升格】#舊台北市府 #時空咖啡廳 #張萬康
【書摘透露│年記1967 第8頁 圖:舊台北市府】
「多年後,台北市政府換成巨大方塊組合的建築體,天際上的電線亦改成地下化,所在的信義區則躍為最時尚的區域。1967年台北市升格成直轄市,它在壯大能量,蔓生活力。當年的老建築似乎才更有市民感?當年的公務車,嘿,長得很像公務車。當年黑頭車停在市府前,現在換到地下室。以前的黑頭車挺神祕的,後來的黑頭車,呃,也很神祕。」
──〈舊台北市府〉
節錄自《年記1967:時空咖啡廳 | 張萬康》
#報時光UDNtime
圖說:台北市政府的辦公大樓,已經粉刷一新,並在正門搭建起美侖美奐的彩牌。市政府這一次為迎接七月一日升格的來臨,粉刷各辦公室,一共花了卅萬元。
日期:1967/06/29
攝影:王萬武
來源:聯合報
#報時光UDNtime #年記 #1967年
歷史新聞
【1967-07-02/經濟日報/06版/綜合】
從人口、面積、組織、財富
看台北市新面貌
【本報專訊】台北市昨(一)日已由省轄市改制為院轄市了,這一改,在人口、面積、政府組織、財富四方面整個給大台北帶來了新的面貌。
面積擴大四倍有餘
主要的是面積的擴大,改制前台北市面積為六六.九八七二平方公里,改制後擴大為二七五.九○平方公里。面積的擴大是由於將合併台北縣和陽明山管理局所屬的六個鄉鎮:士林、北投、南港、內湖、景美及木柵。不過,這六個鄉鎮要到明年才正式併入台北市。
將增設五個地政所
為配合台北市區擴大後,地政業務辦事效率的提高,市府將設立東、西、南、北、中五個地政事務所。東區事務所包括松山區、南港鎮和內湖鄉;西區為雙園區、龍山區、城中區及大安區和古亭區的一部份;南區範圍含景美鎮、木柵鄉、大安區和古亭區各一部份:士林鎮地政事務所保持不動,劃為北區事務所;中區地政事務所將轄延平、大同、建成和中山四個區。
市府地政科解釋說,增設地政事務所是基於土地登記案件的逐年增加,同時顧及改制後的實際需要。按一般情形,有五萬筆以上的土地,就應該設一個地政事務所,台北市改制後,因為市區自然擴大,分割土地將由現在的十六萬筆增加到二十五萬筆,所以必須設立五個地政事務所,才能應付今後業務膨脹的需要。
總人口逾一百六十萬
由於台北市改制後將合併市郊六鄉鎮,人口自然也將增加;但增加的比率不大。據市府民政局統計︰截至六月卅日為止,台北市人口為一、一九七、○六九人,其中男性六三五、六一三人,女性為五六一、四五六人;改制後將併入的六鄉鎮人口目前初步統計為三○一、二四三人,加上人口的自然增加,預計明年這六鄉鎮併入台北市後,台北市人口總數將在一百六十萬人以上。
編制員工一千八百
台北市面積擴大、人口增加,作為這些市民「公僕」的人數當然亦應成正比的增加。據行政院修正通過的台北市政府組織規程,其中規定改制後的北市政府設置八局四處,法定員額增加為一千八百人。
市府一級單位現在的全部員工,包括以工代職人員,已經有一千七百人,這裏面有七百人沒有編制,實際上祇有一千人;改制後這七百人可能採取甄選辦法,合格者即予任用。高玉樹市長曾強調:改制後市府將「為事擇人」,增加技術人員,並將採考試辦法錄用。
總預算超過十五億
升格改制後的台北市,舉辦任何事均需經費,那麼台北直轄市的財政情形如何呢?市政府說,改制後的地方財源增加將為一倍,這些增加部份,乃原解省庫的稅收,留下供台北市自己使用,並非另外向市民征收。
高玉樹市長說,改制後的地方總預算,可高達十五億六千多萬元,對台北市的各項建設,將更有裨益。
台北市改制後的第一年地方總預算,財源將包括:(一)稅收:七億三千零一萬餘元,(二)規費:一億一千餘萬元,(三)改制後依照新財政稅收分劃辦法增得稅收:二億五千萬元,(四)公賣收入:三億五千萬元,(五)愛國獎券收入:五千一百萬元,(六)汽車燃料使用費收入:五千八百萬元,(七)附加捐收入:二千四百廿萬元,合計為十五億六千八百餘萬元。
█關於年記系列
由報時光與尖端出版聯合企畫,每個年份挑選30組具有「時代感」的老照片,邀請當年出生的作者撰文而成的老照片新文集,並收錄具有代表性的老報廣
告以及新生事物,讓那些令人留戀令人懷念的美好時光,躍然紙上。
地 政局 組織 編制 在 肯腦濕的人生相談室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這篇要講民眾黨的禍心,以及柯陣營網路攻擊的基礎手段。首先網路攻擊用白話來說,一種檯面上常見的方式是:(1) 製造說法 -> (2) 通路擴散 -> (3) 頭人借題發揮 -> (4) 挑起或加大矛盾/同時餵養自己受眾對內鞏固。因為這種做法與柯的個性和高知名度相輔相成,柯陣營很喜歡用這樣文宣攻擊手段。
近來柯陣營先後拋出「七片口罩、醬缸、公開透明第 24 例、順時中、遶境」等話題,莫不是 (1) 主動提起話題或選擇社會上已有的疑問,(2) 透過側翼粉專、民眾黨社團、PTT網軍加以放大,(3) 柯文哲出面用言語引導、曲解、定錨,進而達成 (4) 的結果。
前述是柯文哲直接出面嘴砲的案例,基本上都帶著「削弱政府信任度與認同感」的動機。
另外柯陣營在選後持續發動多起網路攻擊,舉幾個比較有聲量的例子如下:
1. 選後柯網軍刻意曲解渲染「基進會背刺綠營」的說法,挑撥離間,同時意圖讓選後最熱的罷韓動能降溫。
2. 護台胖犬劉仕傑以「台北布拉格締結姐妹市」一事攻擊外交部,爾後成為棄子黯然離開戴季全的黑潮公司。(關於劉仕傑與黑潮公司的關係、黑潮公司與柯韓的關係,請見下行連結。)
2018年席捲全台的「韓流」,是不是柯文哲旗下網軍打造的?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29426
《恕我專欄》柯網軍打造韓流
https://taronews.tw/2019/12/21/565403/
3. 韓璟痛批蔡壁如受訪作秀、鄭運鵬分享垃圾收集資訊被柯粉出征。
4. 又是劉仕傑,烏龍爆料血友病童的國籍,誘發台派內部對共同體邊界的歧見論戰,但主要目的是削弱民進黨政府,尤其指揮中心的威信。
這幾項是比較系統性的攻擊,另外順便講點場邊亂鬥,不知道為什麼,近期侵權、造假、烏龍的紛擾都剛好跟柯陣營沾得上關係:
a. 女人迷侵權事件,創辦人張瑋軒曾經是民眾黨不分區可能人選。
b. 「真新聞」事件,主導的國會調查兵團是 1985 的衍生組織,1985 又剛好跟柯網軍頭子小凱很有淵源。小勝蚊借題發揮說台灣也有假新聞,削弱台灣社會互信基礎。
c. 劉仕傑也曾經是民眾黨立委提名可能人選。
-
講完前面的網路攻擊,接著講策略層面上,民眾黨到底有什麼禍心。
首先是立法院,比較意外的是,蔡壁如的影武者形象太強,反而沒有太快找到發揮空間。民眾黨在立院興風作浪的第一棒,是披著勞權進步外皮的賴香伶。從檢討口罩產線工時一事來看,足以證明 TMD 重視民生需求是假,惡意破壞杯葛是真。
除了檢討口罩,賴香伶假藉勞權之名打擊航空業,威脅要杯葛航空業的防疫紓困案。表面上是針對長榮航空,但賴香伶所提的打擊範圍是所有航空業,手段相當惡意、粗糙。背後目的是結盟桃產總、吞掉時力的勞權話語權。時力如果沒想通這點,活該加速滅黨。
接著是大方向來說,蔡壁如已經帶著 TMD 立院黨團跟 KMT 立院黨團結盟,集結新一波的反政府集團(美其名在野大聯盟)。究其論調,不脫附和北京、對中綏靖、加蔥、推諉卸責、扯後腿這幾類。但柯陣營做為柯文哲一人政黨,黨團不過是削弱當局,協助柯主席問鼎大位的工具。
要問鼎大位,柯文哲必須達到以下幾個目標:
削弱 DPP、吞噬 NPP、結盟(並且伺機取代)KMT。
所以我們除了 TMD 立院黨團的加蔥舉動、柯陣營文宣工作對當局的妨害以外,仔細推敲還會發現一件事:柯陣營正在阻止罷韓。罷韓失敗,意味著千億規模的市政資源在反政府勢力手中,可以挫敗綠營的銳氣並且削弱綠營在下次地方大選的動能。
更重要的是,立院合作、阻止罷韓,等於打通了藍白合作的機會,不只 2022 地方大選可以結盟,2024 民進黨可能發生接班梯次的激烈競爭,只要柯文哲保持 10-20% 支持度,在四年內不斷吞噬 KMT 與 NPP 壯大,下次亮出總統大選門票,不見得只是陪榜。
對中綏靖、假裝白色的形象塑造,也是為了吞噬意識形態中間偏藍的選票。倘若柯跟國共談攏價碼,2024 以新共主定位出線,結合白色包裝、藍色樁腳、紅色資金,屆時台灣將會出現 600 萬意識形態基本盤的怪物。
當然,這頭怪物的形成條件很複雜,紅藍白要實質整合談何容易?這篇整理柯陣營近期的操作,也是對所有隊友的一則警告。諸君可知道國內現在唯一擁有完整編制網軍的陣營是哪家嗎?就是柯陣營。其他陣營的網路文宣組織選後解編大半,總統府與行政院網宣也僅限正面宣傳之用,無法做更複雜的偵蒐、分析、預判,以及其他更細節的網路作戰。
指揮中心動員體制之下,中央政府擁有高度威信與支持度,即使如此,柯陣營仍然足以造成相當的破壞。等到疫情趨緩或結束,中央政局沒有指揮中心支撐,擁有首都與黨團政治資源、編制完整網軍的柯陣營,立刻會有更大的行動。
2020 國共看似慘敗,但是紅藍白勢力尚存,民主戰爭沒有結束的一天。我們不可能坐等中共垮台這種天賜大禮(甚至突然垮台的地緣政治衝擊也很可怕,例如公權力消失導致中國疫情 100% 失控,以及數億難民問題),民進黨政府若要防範紅藍白造成的政治動盪,就必須及早做出相應的準備。
現在已經不是選舉才用正規軍對戰的時代了。
-
3-4 月「恕我」有一系列講座,本週日開始第一個主題「國民黨內戰」,將從國民黨主席選舉、罷韓活動,講到藍營與民眾黨的分析。想要深入探討藍白陣營動向,請不要錯過講座。
以下是「國民黨內戰」主題,北中南 3 個場次的問卷,歡迎填寫:
https://www.surveycake.com/s/AlKLm
想支持恕我做更多研究、寫更多文章,請加入募資計畫:
https://www.zeczec.com/projects/support-taiwan
地 政局 組織 編制 在 蕭美琴立委辦公室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外交國防委員會/
外交部常次史亞平
口頭質詢─
▶外交部所編之ROC年鑑,每年分送國際友人,去年還將台北列為我國首都,為何今年台北已成為普通城市,未標註首都?
國傳司司長:中華民國年鑑自從新聞局整併到外交部以後,應是行政院新聞傳播處負責編印。此事查明後將向行政院反映。
▶關心伊波拉疫情同時,我國友邦布吉納法索正處疫區附近,國內政局動盪複雜,總統龔保雷十月才至台灣參與國慶,回國便發生政變處於逃亡中的狀態,本席請問外交部的掌握狀況?是否已與過渡政府聯繫?是否影響雙方之邦交關係?
外交部常次史亞平:過渡政府目前為軍人政府,我方已與其往來,據了解過渡政府欲在最短時間內往文人政府方向前進。
▶我國外館、援外之技術人員與替代役男是否還在當地?
外交部常次史亞平:外館、援外技術人員目前還留在當地,六名替代役男仍在國內,待外交部評估布吉納法索情勢後才會派往當地。
▶有關對伊波拉疫情的關注,我國在海外有非常多的人才,如美國CDC(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有許多台灣裔之醫學家、科學家,我國應該整合一個相關人才之資料庫。過去民間團體推動台灣餐與世衛組織與大會的過程中,利用許多醫界人脈與資源。在全球正合作面對伊波拉疫情威脅時,希望外交部能重新啟動相關工作,積極去整合全球醫療人才資源以利用。
外交部常次史亞平:外交部會檢討,研究怎麼加強相關工作。
▶關於世亞盟補助預算,這個問題其實爭議已久,外交部對於我國很多積極推動國際外交之NGO其實補助相當有限,如扶輪社、獸醫會之全球會長皆為台灣籍,但其補助相比世亞盟可說是微不足道。另外還有一些國際非政府組織,如國際自由政黨聯盟。其秘書處編制大約五人,每年卻至少有五場大型活動,還有組織很多的觀選團與人權觀察小組至世界各國。如此旺盛之活動力,顯示這是有沒有用心做的問題。世亞盟為人詬病之處在於,其組織定位與其工作能量,與國際組織相較,國際能見度、政治影響力與國際人脈推廣皆不如人,外交部應該深切檢討。
▶民主基金會應該負擔推廣我國民主經驗與國際民主交流之橋梁,竟然被外交部認為是單純研究功能之智庫角色。外交部為了要佐證世亞盟存在之必要,把民主基金會矮化成智庫角色,忽視民主基金會存在之意義,實屬不該。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eIGGLJNTn4/hqdefault.jpg)
地 政局 組織 編制 在 組織架構 - 臺北市政府地政局 的相關結果
本局隸屬於臺北市政府,為本府一級機關,置局長1人、副局長2人、主任秘書1人及專門委員4人,下設6科5室,預算員額197人(含臨時人員),組織架構圖如下:. ... <看更多>
地 政局 組織 編制 在 法規名稱: 臺北市政府地政局組織規程 的相關結果
歷史沿革 ; 3. 中華民國100年12月18日臺北市政府(100)府法三字第10034363500號令修正發布名稱及全文14條暨編制表(原名稱:臺北市政府地政處組織規程) 本資料僅供會員查閱,若 ... ... <看更多>
地 政局 組織 編制 在 臺北市政府地政局組織規程 - 臺北市法規查詢系統 的相關結果
法規類號:, 北市17-01-1001. 名稱:, 臺北市政府地政局組織規程. 法規位階:, 自治條例. 制(訂)定時間:, 中華民國92年4月24日. 沿革:, 中華民國105年1月29日臺北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