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喜歡這網站,利用動畫分析壺鈴(kettlebell swing)動作,以及所用到的肌肉,我很喜歡壼鈴有甩(swing)的動作,可以訓練核心的穩定和臀肌發力,有效率去誘發後側鏈。
👨⚕️但是這個動態甩的動作,其實是強調"有控制的甩"而不是亂甩,常常看到健身房有些人做壺鈴亂甩一通,就很常造成腰椎椎間盤突出和屁股坐骨滑囊炎(腿後肌群的附著點),大家可以看看動畫有強調曲髖的動作和保持背打直都是很重要的,初學者還是建議請教練帶著才不易受傷。
#宏康復健專利
#運動訓練
#健身
「坐骨滑囊炎復健」的推薦目錄:
- 關於坐骨滑囊炎復健 在 相太醫的復健門診-陳相宏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坐骨滑囊炎復健 在 堡醫師的痠痛堡健室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坐骨滑囊炎復健 在 運動解密 Fitness Leak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坐骨滑囊炎復健 在 [問題] 尋找不錯的醫師(坐骨滑囊炎) - 看板Kaohsiung 的評價
- 關於坐骨滑囊炎復健 在 久坐易致坐骨滑囊炎 - 蘋果日報 的評價
- 關於坐骨滑囊炎復健 在 坐骨滑囊炎的原因和症狀,PTT - 醫院診所網路醫療資訊站 的評價
- 關於坐骨滑囊炎復健 在 請問有關坐骨的問題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坐骨滑囊炎復健 在 [問題] 尋找不錯的醫師(坐骨滑囊炎) - 高雄- PTT台灣在地生活 的評價
- 關於坐骨滑囊炎復健 在 臀中肌伸展,緩解屁股側邊痛,預防股骨大轉子滑囊炎! 的評價
坐骨滑囊炎復健 在 堡醫師的痠痛堡健室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以為肌肉拉傷 治療半年未癒 結果竟是...
========================
為何昨天1/29那麼累?除了早上先去內湖錄影之外,還看了好幾個3進2出的病人。而且是下午晚上都有診,等於ALL DAY了。
3進2出什麼意思呢?
1. 1進1出:最單純,第一次進來,診間內解決。
通常要幹嘛都很明確
2. 2進1出:稍複雜但也還好,需要檢查如:Xray等等
3. 3進2出:極限。照完第一次Xray,尚不確定診斷。需要再去照一次。
診間的壓力大在於:病人至少要在2進1出時,要有很明確診斷是什麼。
但是如果病情太複雜 ex. 其他醫生、治療師看過,沒搞定的,通常就是特殊病情.....- -lll
太多3進2出+初診+其他搞不定轉來的+打針的
我體力/腦力會受不了= =lll
=====這是個有點長的故事=====
我簡單描述一下昨天其中一位:
1. 3x歲男性,問怎麼受傷的,有運動習慣嗎?他說沒在運動。
-->不可能,看體格感覺有運動。疑點1
2. 看地址,住外地
-->不可能常常來,所以大概要1次確定是診斷是什麼。壓力點2
3. 腰痛後,有先去附近骨科檢查過。疑椎間盤突出。有復健之後有部分改善,但沒完全改善。
之後去治療所做了4個月徒手治療,一部分改善,但又有新的症狀
-->疑點3,徒手治療那麼久沒好,一定是哪邊有問題。但其他醫生看過????
4. 最近照過X光了。其他醫師說沒問題,感覺不需要再照。
-->壓力點4。其他人照過說沒問題。我要再照嗎?會不會等下照出來沒問題,被說浪費醫療資源?
5. 病人說:腰部徒手治療做好了。但就是感覺「左邊坐骨有個點一直很痛??左腿內收肌很緊,怎麼放鬆都沒效???」
病人想要打針?
-->壓力點5+6。要打針要打哪裏,打什麼XD?還沒確定是什麼耶?是坐骨滑囊炎嗎???腿後肌為何一直很緊?是坐骨神經壓迫沒完全好?感覺就是很奇怪。病人病史、病情跟問題、診斷就是兜不起來。
6. 好吧還是硬著頭皮去照L spine AP-Lat.
(腰椎正面側面)
照出來果然沒太大問題...OMG,慘 (就是骨盆稍歪、肌肉稍緊...有點小問題,但不能完全解釋「徒手治療4個月但是沒好...= =」)
病人要求下,硬著頭皮先打增生療法吧...
打在下背處,好像有點反應,但又不是非常明確??
病人極力要求打在坐骨滑囊處。 好,我會幫你打。都打
-->壓力點7+8。針都打了,沒效怎麼辦?就是覺得哪怪怪的。
7. 我嘆了一口氣,麻煩他再去照一張pelvic AP(骨盆位,比較低。照得到坐骨的地方)
坐骨的骨頭有問題的,比率真的真的很低。我之前想說是不是滑囊炎,結果照X光自打嘴巴??
我在想這是不是個愚蠢的行為,去賭這個1%的機率他的坐骨有任何 "我沒想到的問題,而且這個問題X光看得到"
大家都知道如果是軟組織-肌腱、韌帶的問題,X光根本就看不到啊......煩
-->壓力點9+10。快要爆炸了。很少有病人可以集到10點。但---其實這不是今天唯一一個。
================================
感謝你有耐心看到這裡。歷程有經過小改編,但大致上是這樣的順序跟邏輯沒錯。
峰迴路轉,加上我的內心戲,可以拍電視劇了。
================================
X光照出來,這個人竟然是坐骨的皮質骨骨裂。而且很小,要放大很大才看得出來。
後來我請他回想有沒有做-激烈的跳躍活動。因為這裡要被「拉到骨裂」一定要有激烈的活動。
譬如:短跑、跳高等等
請注意,我一開始就問他有沒有在運動,他說沒有。囧nz
不過我一直抱著懷疑的❤️。
他回想起,有一次他做Squat-Jump(就是深蹲後在跳起,在我歸類是屬於非常激烈的活動)
他做到第四次就突然一陣劇痛,從此就痛了半年之久都沒好。
原來就是做這個運動,拉到坐骨裂開的。
骨折---按摩不會變好,只會變更糟。
-->診斷是最重要的。但好像不太受重視。
解釋:多休息,吃鈣片,不要按摩及放鬆。下週回診。
================================
僅此文,紀念我壓力鍋爆表的一個病人及一節門診。
雖然我很想講大道理,但記得---人體太複雜了,特別是醫療業。
壓力太大時,記得千杯千杯在千杯。我當天晚上喝了一罐500cc的啤酒= =
可能我是個內心戲很多的人。大家會這樣自己很笨的一直OS嗎XD
😅😅😅😅😅
坐骨滑囊炎復健 在 運動解密 Fitness Leak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長時間久坐 當心梨狀肌症候群】
「梨狀肌症候群」的症狀相似於椎間盤突出(intervertebral discitis)、腰椎神經根病變(lumbar radiculopathy)、大轉子滑囊炎(trochanteric bursitis)等其他常見骨科疾病,因此,也往往誤判梨狀肌症候群。根據統計,大約16%慢性下背痛的病患會造成工作上部分或完全失能,但事實上約有6%病患造成下背痛的原因是梨狀肌症候群。藉由正確認識梨狀肌症候群,往往可以減少許多不必要的治療處置或開刀。
梨狀肌是位於髖關節深處的肌肉,起於薦椎(sacrum)的第二到四節前側,往外背側連接於股骨大轉子(greater trochanter)的上內側。坐骨神經是腰椎及薦椎發出的神經根結合成束,往下穿入骨盆腔,再經由坐骨大切跡(greater sciatic notch)穿出骨盆腔來支配下肢的後側。大部分的人坐骨神經穿出骨盆腔的解剖位置是位於梨狀肌之下;然而,少部分的人會有正常的變異,其坐骨神經會穿入梨狀肌或被梨狀肌分為兩束,甚至兩者情況都有。因此,過度的運動、跑跳或髖關節扭轉可能使梨狀肌痙攣或損傷發炎,造成坐骨神經被擠壓而出現類似坐骨神經痛的症狀。
梨狀肌症候群的症狀
*坐姿、站姿或躺姿超過15-20分鐘會有疼痛產生
*疼痛或麻木感會從臀部向下延伸到大腿後側
*變換姿勢或伸展臀部肌肉時疼痛加劇,如:從坐姿或蹲姿站起
*患側下肢無力,嚴重時走路會有困難,如:跛腳
*患側梨狀肌有可觸摸到的腫塊或壓痛點
如何區辨梨狀肌症候群或坐骨神經痛?
梨狀肌症候群患者在仰躺時,患側下肢髖關節外轉可以紓緩疼痛的症狀;然而,主動將患側下肢轉回腳尖向上的姿勢會造成疼痛。
臨床上,醫師或治療師除了會詢問病史之外,另外會配合一些理學檢查來區辨梨狀肌症候群與坐骨神經痛。
*直抬腿試驗 (Straight Leg Raise Test (SLRT)):病患在仰躺姿勢下,由治療師將患側下肢髖
關節彎曲並合併膝關節伸直的動作,如果呈現不疼痛的陰性反應,則懷疑是梨狀肌症候群所
造成的疼痛;相反地,如果出現疼痛的陽性反應、抬高的角度越高會越痛,則懷疑是椎間盤
突出,需要配合肌電圖或相關影像的檢查做進一步的確認。
FAIR手法 (FAIR maneuver):病患在側躺姿勢下,由治療師被動將患側下肢髖關節彎曲60度、膝關節彎曲90度,再加上髖關節內轉、內收的動作,如果有神經症狀出現或是感到臀部疼痛,則測驗結果為陽性,表示有梨狀肌症候群。
治療及處理
梨狀肌症候群臨床的治療方式分為保守治療及開刀治療兩種。在急性疼痛時必須休息,並視病患的嚴重程度來決定休息的時間長短、是否需要服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或肌肉鬆弛劑,來減緩疼痛並放鬆梨狀肌對坐骨神經的壓迫。透過保守治療的方式,約有八成的患者症狀改善可達70%。如果病患對藥物及物理治療的療效不盡理想,則可以考慮局部注射麻醉劑或類固醇。若對上述治療反應皆不佳的病患,則可以考慮手術治療。
物理治療可藉由儀器治療及牽拉梨狀肌的復健活動來減少對坐骨神經的壓迫,敘述如下:
* 儀器治療:
.熱療:使用淺層熱療(如:熱敷)或深層熱療(如:短波、超音波)。
. 電療:包括經皮電刺激、干擾波等。
* 復健活動:
. 軟組織徒手治療:病患採俯臥的姿勢,由物理治療師被動地將病患膝關節彎曲90度,並控
制髖關節內外旋的角度,以手肘沿著梨狀肌肌肉的方式向下施壓,藉以拉長放鬆梨狀肌。
*牽拉運動(示範圖左腳為患側腳):病患的非患側腳膝關節彎曲90度,並將患側腳的腳踝架於
非患側腳的大腿上,呈現翹腳的姿勢,一手抱住非患側腳的腳踝,一手抱住患側腳的膝關節
後方,將膝蓋往對側肩膀靠近,感到臀部肌肉有拉扯的感覺維持10秒鐘。一天三回,
每回20次。相同的牽拉方式也可以在坐姿進行。
*提臀運動:病患採四足跪趴姿,將患側腳抬起維持約10秒鐘,放下時患側腳懸空維持
10秒鐘(圖六)。一天三回,每回重覆10~15分鐘。
復健醫學科 物理治療師 俞玉智
坐骨滑囊炎復健 在 久坐易致坐骨滑囊炎 - 蘋果日報 的推薦與評價
【吳佩芬╱台北報導】上班族常打電腦,一坐就是好幾個小時,當心坐骨和屁股肌肉間的滑囊受傷、發炎,林口長庚醫院復健科主任鄧復旦昨表示,坐骨滑囊炎 ... ... <看更多>
坐骨滑囊炎復健 在 請問有關坐骨的問題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不知道坐骨滑囊炎要如何醫治?可能在某一次騎腳踏車(公路車)後, 坐骨內側後的肌肉就隱隱作痛, 但是這種痛又不大像是肌肉,因為腳底(心)也會連帶小麻的感覺(有點像是復健 ... ... <看更多>
坐骨滑囊炎復健 在 [問題] 尋找不錯的醫師(坐骨滑囊炎) - 看板Kaohsiung 的推薦與評價
〈幫朋友代PO〉
我的朋友這幾個月無法久坐,坐著的時候臀部及大腿會嚴重疼痛及刺麻,復健3個月
依然沒有好轉,有醫師診斷應該是罹患【坐骨滑囊炎】,想請問大家高雄哪邊有不錯
中醫或西醫的醫師,專長治療坐骨滑囊炎這方面的疾病呢? 謝謝大家。
----本文警語----------------------------------
本篇推文禁止出現政治人物或與其有關之內容,
違者將向板主以高雄板規 6-1 或 6-5 檢舉。
----以上警語請自行決定是否刪除----------------
不管你要問什麼,都別忘了附上『高雄點』
(我是高雄人或我曾住在高雄不能當高雄點喔)
高雄點定義請參閱板規1-2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63.18.94.6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Kaohsiung/M.1598240009.A.52E.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