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分享】圖坦卡門最外層棺木 1922 年發現以來首進行復修 專家:情況非常差、有大量裂紋/Little fat ball
//埃及古物局周日 (4/8) 宣佈,著名法老圖坦卡門 (Tutankhamun) 的木製鍍金棺材正在進行自 1922 年被發現以來首度復修工作,期望可在大埃及博物館 (Grand Egyptian Museum) 明年下旬開幕時展出。
該 7 呎 3 吋長木製鍍金棺材,將圖坦卡門刻畫成埃及神話中的冥王歐西里斯 (Osiris) ,亦屬三層棺材的最外層,自當年英國考古學家 Howard Carter 在樂蜀帝王谷發現墓穴後,直至上月搬至大埃及博物館實驗室前從未離開過墓穴,而內裡兩層棺木現時則已在首都開羅的埃及博物館展出。
古物局局長 Kaled el-Enany 在記者會中指,棺材現時狀態非常脆弱,因此已進行急救工序並進行隔離,未來三星期會於膠製恆溫箱進行熏蒸程序,以減少更多的破壞。
據負責是次急救保育與運輸計劃的總監 Eissa Zeidan 估計,棺木因一直存於高溫度與高濕度的墓室中已有 30% 被破壞,其情況非常差且發現大量裂紋,亦發現有些缺失的部份與塗層。現時最大的難題是在復修過程中如何將微細碎片組裝成原貌,這將會花費大量時間,但團隊預計修復工程將需 8 個月時間,可趕及大埃及博物館開幕。
佔地 50 公頃、位於塔薩大金字塔 2 公里外的大埃及博物館仍然在興建中,將會展出所有圖坦卡門墓穴發現到的逾 5,000 件文物,以及其三重棺材。年幼的圖坦卡門於公元前 1323 年以約 19 歲之齡突然過身,被葬於帝王谷三千年內墓穴從未被盜,由於有幾個最早進入墓穴的人早死,被媒體大肆渲染成「法老詛咒」,令圖坦卡門的名字聞名於世。不過,這種「詛咒」相信源於墓穴長期密封,高溫再高濕度滋生了不少細菌,致使最初進入的人員感染疾病至死。//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