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綫] 以前每逢過年,無綫都會晒你冷,拍個賀歲MV,中間有唔同節目主持人一齊唱,同大家拜年之外,仲可以宣傳吓個節目。近年都唔見有呢個傳統lu~
Anyway,祝大家豬年開心順意。各位觀眾有好嘅香港製作電視節目睇~~~
#無綫 #TVB #汪明荃 #鄭少秋 #歡樂今宵 #K100 #城巿故事 #香港早晨 #430穿梭機 #婦女新姿 #體育世
【大台寶藏】周星馳!譚玉瑛!80年代位位巨星曬冷恭喜你發財!
新年最緊要熱鬧!汪明荃、鄭少秋當年率領各大節目的主持和演員!齊齊整整合唱新春賀年歌!!除咗周星馳同譚玉瑛姐姐之外,當中大家又認得幾多位藝人?
#大台寶藏 #農曆新年 #恭喜發財 #周星馳 #拜年
想睇更多即上big big channel睇80年代節目曬冷恭喜你︰
http://bit.ly/2UFihU8
立即下載 big big channel睇更多啦!
iOS 版本:https://goo.gl/mKdpgY
Android版本: https://goo.gl/koAb9o
同時也有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20的網紅小小豬Kinsey,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小小豬餓左迪士尼太耐了,所以我地入去玩嘅時候係就由開門玩到關門,絕對係超盡興而歸。 入到園第一時間就當然係去靚靚新城堡影相打卡,同埋用手機SCAN係城堡嘅8個QR Code,咁就可以嚟一個「奇妙夢想城堡導賞之旅」,知多啲城堡嘅故事同設計。之後我地就去「奇妙夢想城堡故事展」了解城堡背後創建故事,雖然...
城巿故事 在 我是永康人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好令人開心的決定!321巷很富有歷史意義呢^^懂得活化老東西也才是我認識的台南style
-----以下轉載自「城巿故事人」
台南市政府計畫在3月21日吉時,招開記者會對外正式宣布:
北區公園路321巷「原日軍第二聯官舍群」重新開放,
3月23日、24日兩天,在321巷舉辦兩天的「創意市集」。
城巿故事 在 小小豬Kinsey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小小豬餓左迪士尼太耐了,所以我地入去玩嘅時候係就由開門玩到關門,絕對係超盡興而歸。
入到園第一時間就當然係去靚靚新城堡影相打卡,同埋用手機SCAN係城堡嘅8個QR Code,咁就可以嚟一個「奇妙夢想城堡導賞之旅」,知多啲城堡嘅故事同設計。之後我地就去「奇妙夢想城堡故事展」了解城堡背後創建故事,雖然係講公主,不過小小豬都睇得好專心睇,唔覺唔覺佢係入面都睇左大半個鐘。
雖然要保持社交距離冇得攬住影,不過第一次同《優獸大都會》嘅朱迪影相都係開心嘅,我地仲見到《愛麗絲夢遊仙境》白兔先生,仲有StellaLou同埋15周年服飾嘅Donald同Mickey。
我地午餐就去左探險世界的嘅利布尼巿集食「魔海奇緣凱旋慶典燒烤」,即叫即燒,唔止夠風味仲幾好食,小小豬話強烈推介牛肉串同燒蟹棒呀!另外,玩都又攰又熱就係小鎮雪糕店買左杯15周年巨鋒提子雪糕俾小小豬,我就嚟杯珍珠奶茶啦!
可能我地早入場,所以初時玩幾個遊戲都唔洗點排隊,不過一到兩點就開始多人,Ironman同小小世界都要排30分鐘左右,但整體上感覺都OK嘅。我地仲係城堡前睇左「15周年奇妙快閃派對」、「米奇與好友歡聚15周年巡遊」同埋係小鎮大街火車站睇左「生日歡聚奇妙時刻」添。
BTW...夜晚亮晒燈嘅城堡真係好靚呀~
????小小豬Kinsey????
? FB page:https://www.facebook.com/kinseymama/
? Blogger:http://www.kinseymama.com/
? IG:https://www.instagram.com/kinsey_mama/
?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c/小小豬Kinsey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TSBUJi_pNi8/hqdefault.jpg)
城巿故事 在 MPWeekly明周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書寫能留住記憶,傳承城巿裏每一代人的聲音。本地作者 #蔣曉薇 寫過舞台劇《家‧寶》,也改編電影《 #幻愛 》小說,早前出版新作《 #秋鯨擱淺 》,寫深刻的生活觀察,呈現當下香港人離開和擱淺狀態,作品更一度再版,深受港台讀者歡迎。因為閱讀香港文學,她建立了本土身份認同;因為想記錄這座城巿的聲音,她執筆寫作,傳承本地文學根基,「要書寫這個城巿的故事,你要肩負的更加多,好像脈絡傳承,我們的記憶斷了是不可以。」
-----------------------------------------------------------------------------------------
立即訂閱《明周》電子版:
https://bit.ly/3t1Jmmx
明周娛樂 Web/ https://www.mpweekly.com/entertainment/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entertainment.mpw
Mewe / https://bit.ly/39s8vgS
明周文化 https://www.mpweekly.com/culture/
想食明周 https://www.facebook.com/foodiempw/
INNER https://www.facebook.com/innermpw/
https://www.instagram.com/in__ner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6lJ5571ikg/hqdefault.jpg)
城巿故事 在 暗網仔出街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dw_kid12/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deepwebkid/?modal=admin_todo_tour
訂閱: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KC6E5s6CMT5sVBInKBbPDQ?sub_confirmation=1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album/2LjUOH9T9j21GiX8jzytu6
異度空間恐怖APP: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PiyPZ3d_Fw&t=12s
首支單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ASHWB6Ai9Y
鬼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fqxuCHq3Y&t=3s
我的成長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dhtp6A6YJE
我講 '香港' 10,000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4uDe3QUfs
我受夠了, 我的精神困擾: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Q6uxaQhiS4&t=7s
24小時內學印度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3EmtyVK1BQ&t=55s
為何podcasts在香港不會紅
為何有聲書在香港不會紅
為何播客Podcast在香港不會紅 | 文化討論
為何播客Podcast在香港不能像台灣
為何播客Podcast在香港不能像台灣這麼紅
為何播客Podcast在香港不能像台灣這麼紅?
[陰謀論] 為何播客Podcast在香港不能像台灣紅得起?
The culture of podcasts
(Show unedited podcast intro)
這是我2015年英文頻道做的unedited podcast (無剪接播客) , 就是用這個跟了我5年的blue snowball麥克風錄10至20分鐘無剪接清談.
隨著我英文頻道2018年的jip埋 ‘無剪接播客’ 自然好快變成 ‘無人接播客’ 但近年在歐美, 最近甚至台灣也fan起這goo podcast熱潮. 著名podcast主持Joe rogan還以1億美金賣自己節目獨家版權給Spotify.
企業家Gary Vaynerchuk用Uber 比喻 ‘播客’ 的hing起: ‘方便.’ Uber當然令到叫車很方便. 但podcast方便之處就是吸收podcast內容養份同時可以分心做其他事情. 開車, 洗碗, 煮飯, 我自己會開podcast, 開風扇, 睡覺.
“Every youtuber has a podcast” 是外國youtube界笑話, 那為什麼香港本地podcast少? 現在香港Top 5的播客是: RTHK ‘講東講西’ BBC Cantonese radio ‘BBC Newsweek’ 共通點都是大傳統媒體公司的其中一個項目, 因為現在正在流行.
我不是在been底這些節目質素或本身機構. 但你看美國最有談話性的podcast是兩個美女做的 call her daddy或youtuber Logan paul常常請A片女星上節目可以知道podcast在國外已發展到一個尊sook的文化出來. 這整個是一個podcast節目的office.
consumer lifestyle: people’s methods of transportation (pace of driving versus quick transportation) 開始之前我要講明自己有短暫地住過香港但一定不是香港地理環境juen家. 但我熟悉的香港交通非常方便, 快jit. 相反外國公共交通效少和慢. 根據美國tung計, 22%的播客聽眾是開車時聽. (Show Steve Jobs podcast) 2008年podcast開始有人搞到2014年 ‘serial’ 這podcast跟當時車的連接性加強有相fu相sing的關係. 讓經典美國文化road trip加了一個聽podcast的元素. 而因為車程往往較長, 據知80%以上美國用戶一次session會完成一集podcast的全部或大多部份. 好像香港或紐約交通較方便的大城巿來講難以pooy yoing一次過聽一個多小時節目這個習慣. Suey説如此但多了智能家居後podcast收聽提升. 其實耳朵聽故事是人類接收資訊只是從收音機juen變mo式做podcast. 所以我相信一定有市場.
creator
The Solution: freedom of speech
誠實地跟大家講我clickbait大家進來的. 標題應該定為: 為何podcast在香港 “難” 紅但我相信一定需要有這個文. 我有了拍這條影片的念頭來自看到台灣百萬Youtuber Joeman講台灣podcaster言論自由比youtuber的寛好多言論是這寶貴一定不能比身處的平台限制你的 ‘無剪接説話’
其實我都hun hun地, 如果大家想我搞個podcast下面留言有spotify的朋友可以看看我的page現時有一首歌, 下次再見bye !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7Neg5GPw2mo/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