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nry寫衛蘭福音碟。天佑香港,God bless Hong Kong!
原文 : //視野宏大的本土福音專輯
文:鍾一匡@鍾氏兄弟
自鄭秀文 (洋名Sammi) 在2019年打正旗號推出福音碟《信Faith》後,歌手藝人推出福音碟已經成為一種潮流。《信Faith》的成績非常優秀,除了成為全年銷量冠軍外,也讓大眾從Sammi經歷過的「高山低谷」中認識基督教信仰,從而反思自己的人生。因此,以前不敢以純信仰作為招倈的唱片公司都紛紛為自己旗下的基督徒歌手灌錄福音唱片。一些有名氣的歌手如周慧敏、關心妍、馬浚偉、裕美、張彦博、張致恆、王祖藍等也相繼推出福音碟。在過去十年內,福音唱片彷彿已成為了在主流碟、發燒碟以外的一個特定市場,銷量也有一定的保證。除了在一般唱片舖外,這些福音碟在福音書室可以購買到。
當然 ,鄭秀文不是第一位推出純福音碟的歌手藝人。記憶所及,黃愷欣及奚秀蘭早在80年代已經打正旗號用自己的名字推出福音碟。兒歌之父「辛尼哥哥」也在80年代推出盒帶名叫《我喜歡歌頌主耶穌》。著名唱片騎師鄧惠欣在80年代成立「匠心唱片」,為自己及其他基督徒歌手製作及推廣名正言順的福音唱片。
不得不提,以《天各一方》一曲成名的曾路得(洋名Ruth)在80年代退出「香港基督徒音樂事工協會」(ACM)後,便自資與組合「四月之聲」推出了《信》大碟及《曾路得+四月之聲》盒帶,兩者都是不折不扣的福音專輯。其實,Ruth在主流唱片公司華納及EMI中的某些作品中也暗地裡滲透福音性元素,向非信徒傳播上帝的大愛。Ruth曾說:「我沒有分自己是製作福音碟或主流碟」,意思是她在製作福音碟的時候,也像製作主流唱片般同樣認真。筆者亦有幸分別在2011及2016年為Ruth監製兩張福音專輯《重新設定》及《擁我入懷》,為筆者音樂生涯中重要的一頁。很感恩,兩張專輯的銷量甚佳,總算對自己有個交代。
2010年打後,隨着福音書室的沒落,加上投資上的昂貴,推出福音唱片的歌手(包括教內人)也寥寥可數,更遑論用主流唱片公司嘜頭打正旗號出福音碟。所以,衛蘭在2019年推出福音碟本身已是一樁非常罕有的事件,是城中一時佳話,更是自鄭秀文《信Faith》大碟後福音音樂在主流樂壇中最大的衝擊。
據悉,衛蘭(洋名Janice)由黎明旗下的A Music轉會到新唱片公司華納的其中一個條件就是華納容許她推出一張個人福音大碟,此舉無疑是藝高人膽大,卻凸顯了Janice沒有架子、純粹想以唱歌去榮耀上帝的性格。她經常說:「I just want to sing to praise the Lord。」華納也因為當時缺乏有質素的女歌手而渴望羅致衛蘭成為旗下歌手,所以兩者一拍即合。而唱片公司也沒有食言,在Janice推出了第一張主流唱片後的兩年,真的替她發行這張名叫《In His Name》的福音大碟。
2005年,當時我還在美國居住,有一天在新澤西州朋友家中地牢聽到一位不知名的歌手翻唱黎明金曲的英文版。我瞬即被這把甜美的嗓子吸引着,然後問朋友這位歌手是誰,他說是衛蘭。我心想,她一定會紅。當然,每一次我預測會紅的歌手最終也會紅起來,沒有例外。果然,如我所料,在我回到香港的2006年,衛蘭在黎明及A Music音樂總監雷頌德的培植下,躍升為一線歌手。她在2007年紅館舉行的第一場演唱會,在朋友陳岳鵬的邀請下,我也有去看。
12年後,當我得悉衛蘭將會推出一張個人福音大碟時,心中很是雀躍。原來,唱片公司給予她極大的創作自由度,務求她能創作一張徹底屬於自己的福音專輯,甚至連唱片封套設計也是由Janice親自企劃,封底印有「通窿」《Strength and Shield》字樣,封面呈現一個紅色的Janice配上黑色背景,原來紅色代表耶穌的寶血,甚有心思。音樂上,Janice找了金牌監製馮翰銘及新晉製作人蘇道哲作為她的幕後班底,幕前也找來了她的好朋友及妹妹衛詩為大碟協力,熱鬧非常。
筆者認為許多香港福音碟的內容比較貧乏,歌詞只皮毛地觸及「神愛我,我愛神」等的單向思維,反而欠缺在信仰生活、信徒歷程、屬靈層面中的深度反思,往往令專輯流於表面化。誠言,當衛蘭宣布推出福音碟時,我也有這個憂慮。最後,當我連續聽了這張大碟四、五次後,我的疑慮迎刃而解,因為衛蘭發佈了一張不論在音樂編排上或信仰訊息上都到非常有深度及到位的福音大碟。
專輯分三個段落:第一首《所以我愛》,確立了信仰的本質「我們愛,因為神先愛我們」,成為專輯的中心思想;第二至第五首道出了作為信徒路途未必一定平坦和逢凶化吉,反而在屬靈上有掙扎。《摩西的煩惱》道出雖然摩西是上帝揀選的使者,仍然有很多煩惱。在《運動詩歌》中,Janice更把她個人的煩惱 — 即傳媒及觀眾笑她不夠窈窕 — 作出平反,其實上帝是根據自己的形象造人,我們身形如何也是上帝所賜,所以我們要欣賞上帝的一切創造。衛蘭藉摩西及自己的煩惱帶出我們作為凡人一定不會事事如意,因此我們要倚靠上帝作生命的《Strength and Shield》 ,也要學像《鐵蘭花》一樣,視「百般試煉為大喜樂,因為信心經過試煉就生忍耐,忍耐也使我們成全、完備,毫無缺欠。」(雅各書一:2-4)雖有挫折,仍能「count it all as joy」!
專輯的第三段是三首抒情歌曲,《面對》由華納新人洪嘉豪作曲、廣西政協王祖藍作詞,歌曲旋律本身可以很老套,但經蘇道哲的編曲後卻不落俗套,成為蕩氣迴腸的慢歌,充分表現衛蘭一絲不苟的唱功。《家門》旋律由貝多芬《快樂頌》作出變奏,合唱的馮允謙嗓子有沉厚質感,玩轉音時也很自然,與Janice一起產生驚喜的化學作用。監製馮翰銘指出,《家門》一曲受浪子回頭的比喻啓發,鼓勵大家與青年人同行,讓他們知道自己並不孤獨,因為上帝的家門永遠為他們而開。專輯以《伯利恆的主角》作結,靈感來自《新生王歌》,歌曲道出基督信仰核心就是耶穌。這首歌旋律優美,在聖誕節或其他日子聽也非常適合。
這是衛蘭第一次為自己專輯監製,成績相當不錯。最重要是大碟的世界觀相當宏闊,每首歌都有一段聖經經文作為支撐,但專輯的音樂性及曲風沒有令非教徒卻步,可說是相得益彰,兩全其美。而且,唱片所探索的深層次屬靈話題在本土福音音樂上是前所未見,高瞻遠矚卻沒有高處不勝寒的感覺。
《In His Name》絕對是本土福音音樂歷史上一次重要的突破。可惜,今年香港電台決定取消「十大中文金曲頒奬典禮」,否則這張專輯應該可獲取不少奬項。//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萬的網紅賢賢的奇異世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六個童謠背後的恐怖故事,原來我們唱了那麼多年竟然不知道, HenHenTV奇異世界 十個童謠背後的恐怖故事: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uHmv2udty8 前五名童謠背後的恐怖故事: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zSrvn...
基督教 兒歌 在 鍾氏兄弟 The Chung Brother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Henry寫衛蘭福音碟。天佑香港,God bless Hong Kong!
原文 : //視野宏大的本土福音專輯
文:鍾一匡@鍾氏兄弟
自鄭秀文 (洋名Sammi) 在2019年打正旗號推出福音碟《信Faith》後,歌手藝人推出福音碟已經成為一種潮流。《信Faith》的成績非常優秀,除了成為全年銷量冠軍外,也讓大眾從Sammi經歷過的「高山低谷」中認識基督教信仰,從而反思自己的人生。因此,以前不敢以純信仰作為招倈的唱片公司都紛紛為自己旗下的基督徒歌手灌錄福音唱片。一些有名氣的歌手如周慧敏、關心妍、馬浚偉、裕美、張彦博、張致恆、王祖藍等也相繼推出福音碟。在過去十年內,福音唱片彷彿已成為了在主流碟、發燒碟以外的一個特定市場,銷量也有一定的保證。除了在一般唱片舖外,這些福音碟在福音書室可以購買到。
當然 ,鄭秀文不是第一位推出純福音碟的歌手藝人。記憶所及,黃愷欣及奚秀蘭早在80年代已經打正旗號用自己的名字推出福音碟。兒歌之父「辛尼哥哥」也在80年代推出盒帶名叫《我喜歡歌頌主耶穌》。著名唱片騎師鄧惠欣在80年代成立「匠心唱片」,為自己及其他基督徒歌手製作及推廣名正言順的福音唱片。
不得不提,以《天各一方》一曲成名的曾路得(洋名Ruth)在80年代退出「香港基督徒音樂事工協會」(ACM)後,便自資與組合「四月之聲」推出了《信》大碟及《曾路得+四月之聲》盒帶,兩者都是不折不扣的福音專輯。其實,Ruth在主流唱片公司華納及EMI中的某些作品中也暗地裡滲透福音性元素,向非信徒傳播上帝的大愛。Ruth曾說:「我沒有分自己是製作福音碟或主流碟」,意思是她在製作福音碟的時候,也像製作主流唱片般同樣認真。筆者亦有幸分別在2011及2016年為Ruth監製兩張福音專輯《重新設定》及《擁我入懷》,為筆者音樂生涯中重要的一頁。很感恩,兩張專輯的銷量甚佳,總算對自己有個交代。
2010年打後,隨着福音書室的沒落,加上投資上的昂貴,推出福音唱片的歌手(包括教內人)也寥寥可數,更遑論用主流唱片公司嘜頭打正旗號出福音碟。所以,衛蘭在2019年推出福音碟本身已是一樁非常罕有的事件,是城中一時佳話,更是自鄭秀文《信Faith》大碟後福音音樂在主流樂壇中最大的衝擊。
據悉,衛蘭(洋名Janice)由黎明旗下的A Music轉會到新唱片公司華納的其中一個條件就是華納容許她推出一張個人福音大碟,此舉無疑是藝高人膽大,卻凸顯了Janice沒有架子、純粹想以唱歌去榮耀上帝的性格。她經常說:「I just want to sing to praise the Lord。」華納也因為當時缺乏有質素的女歌手而渴望羅致衛蘭成為旗下歌手,所以兩者一拍即合。而唱片公司也沒有食言,在Janice推出了第一張主流唱片後的兩年,真的替她發行這張名叫《In His Name》的福音大碟。
2005年,當時我還在美國居住,有一天在新澤西州朋友家中地牢聽到一位不知名的歌手翻唱黎明金曲的英文版。我瞬即被這把甜美的嗓子吸引着,然後問朋友這位歌手是誰,他說是衛蘭。我心想,她一定會紅。當然,每一次我預測會紅的歌手最終也會紅起來,沒有例外。果然,如我所料,在我回到香港的2006年,衛蘭在黎明及A Music音樂總監雷頌德的培植下,躍升為一線歌手。她在2007年紅館舉行的第一場演唱會,在朋友陳岳鵬的邀請下,我也有去看。
12年後,當我得悉衛蘭將會推出一張個人福音大碟時,心中很是雀躍。原來,唱片公司給予她極大的創作自由度,務求她能創作一張徹底屬於自己的福音專輯,甚至連唱片封套設計也是由Janice親自企劃,封底印有「通窿」《Strength and Shield》字樣,封面呈現一個紅色的Janice配上黑色背景,原來紅色代表耶穌的寶血,甚有心思。音樂上,Janice找了金牌監製馮翰銘及新晉製作人蘇道哲作為她的幕後班底,幕前也找來了她的好朋友及妹妹衛詩為大碟協力,熱鬧非常。
筆者認為許多香港福音碟的內容比較貧乏,歌詞只皮毛地觸及「神愛我,我愛神」等的單向思維,反而欠缺在信仰生活、信徒歷程、屬靈層面中的深度反思,往往令專輯流於表面化。誠言,當衛蘭宣布推出福音碟時,我也有這個憂慮。最後,當我連續聽了這張大碟四、五次後,我的疑慮迎刃而解,因為衛蘭發佈了一張不論在音樂編排上或信仰訊息上都到非常有深度及到位的福音大碟。
專輯分三個段落:第一首《所以我愛》,確立了信仰的本質「我們愛,因為神先愛我們」,成為專輯的中心思想;第二至第五首道出了作為信徒路途未必一定平坦和逢凶化吉,反而在屬靈上有掙扎。《摩西的煩惱》道出雖然摩西是上帝揀選的使者,仍然有很多煩惱。在《運動詩歌》中,Janice更把她個人的煩惱 — 即傳媒及觀眾笑她不夠窈窕 — 作出平反,其實上帝是根據自己的形象造人,我們身形如何也是上帝所賜,所以我們要欣賞上帝的一切創造。衛蘭藉摩西及自己的煩惱帶出我們作為凡人一定不會事事如意,因此我們要倚靠上帝作生命的《Strength and Shield》 ,也要學像《鐵蘭花》一樣,視「百般試煉為大喜樂,因為信心經過試煉就生忍耐,忍耐也使我們成全、完備,毫無缺欠。」(雅各書一:2-4)雖有挫折,仍能「count it all as joy」!
專輯的第三段是三首抒情歌曲,《面對》由華納新人洪嘉豪作曲、廣西政協王祖藍作詞,歌曲旋律本身可以很老套,但經蘇道哲的編曲後卻不落俗套,成為蕩氣迴腸的慢歌,充分表現衛蘭一絲不苟的唱功。《家門》旋律由貝多芬《快樂頌》作出變奏,合唱的馮允謙嗓子有沉厚質感,玩轉音時也很自然,與Janice一起產生驚喜的化學作用。監製馮翰銘指出,《家門》一曲受浪子回頭的比喻啓發,鼓勵大家與青年人同行,讓他們知道自己並不孤獨,因為上帝的家門永遠為他們而開。專輯以《伯利恆的主角》作結,靈感來自《新生王歌》,歌曲道出基督信仰核心就是耶穌。這首歌旋律優美,在聖誕節或其他日子聽也非常適合。
這是衛蘭第一次為自己專輯監製,成績相當不錯。最重要是大碟的世界觀相當宏闊,每首歌都有一段聖經經文作為支撐,但專輯的音樂性及曲風沒有令非教徒卻步,可說是相得益彰,兩全其美。而且,唱片所探索的深層次屬靈話題在本土福音音樂上是前所未見,高瞻遠矚卻沒有高處不勝寒的感覺。
《In His Name》絕對是本土福音音樂歷史上一次重要的突破。可惜,今年香港電台決定取消「十大中文金曲頒奬典禮」,否則這張專輯應該可獲取不少奬項。//
基督教 兒歌 在 心理師的歡樂之旅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連假來了,來分享點歡樂之旅的有趣事情
---傳說中的聖誕老公公!!!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曾經相信聖誕節的時候會有聖誕老公公騎著馴鹿來送你禮物嗎∼∼∼偷偷說其實我好像沒有被騙過(嘿嘿),可能因為基督教家庭長大的關係,知道聖誕節是紀念耶穌的誕生,而且每年聖誕節我都在教會忙各式各樣的活動呀∼∼∼
但我進到了北極,去到了聖誕老公公辦公室,看到聖誕老公公本人時,還是非常的興奮,他充滿了溫暖,和大大的手掌,我和家人跟他拍了張照片之後,阿姨問了他:你會來台灣嗎?聖誕老公公說:喔夫扣偶思(當然)
我瞬間覺得,你騙人!!!!!!
(那瞬間很像夢幻泡泡瞬間破滅)
然後見到聖誕老公公大概不到三分鐘的時間,我繳給聖誕老公公40歐元∼拿到了這張照片跟他說謊的小影片😂😂😂
所以來為大家點播一首可愛兒歌:
<沒有聖誕老公公>
https://youtu.be/i6-0SusVaQY
小疑問:大家都是在何時知道聖誕老公公的真相呀??
基督教 兒歌 在 賢賢的奇異世界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六個童謠背後的恐怖故事,原來我們唱了那麼多年竟然不知道, HenHenTV奇異世界
十個童謠背後的恐怖故事: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uHmv2udty8
前五名童謠背後的恐怖故事: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zSrvnNh6As&t=4s
五個童謠背後的恐怖故事: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3POVHDIL4k
各位大家好,歡迎來到HenHenTV的奇異世界,我是Tommy。
從小都有聽一些童謠長大吧~其實那時那裡會知道童謠的歌詞真實意思呢!我們都是跟住童謠的旋律在唱,好像是这一首:小宝宝,吃蛋糕,饭仔mam mam 叔叔餵到。。。。
, 或者是: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等等的童謠,你確定你真的明白他的意思?
今天我們就來說六個童謠背後的恐怖故事,为什么是六個?!!!因为我没时间做够十個!
6倫敦橋倒塌下來了(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
大家都有玩過這個遊戲和唱過這首歌吧?這橋建於1014年,英國國王為了抵抗丹麥的入侵而燒毀了這條橋,在1091年被暴風雨摧毀,然後在重建,在1136年被燒毀。然後就開始建石橋,上面那時是有商店,屋子,教堂等等,但是在1212發生了一場大火,它是從石橋的兩端燒起,結果燒死了3000多人,也有一個傳說就是有人提倡人柱,就是把小孩子活埋在基石下面,就可以穩固橋不會再倒塌。
5. 十個小黑人 ten little Indians
Ten little nigger boys went out to dine;
十個小黑人出外用膳;
One choked his little self, and then there were nine.
一個噎死還剩九個。
Nine little nigger boys sat up very late;
九個小黑人熬夜到很晚;
One overslept himself, and then there were eight.
一個睡過頭還剩八個。
Eight little nigger boys travelling in Devon;
八個小黑人在到丹文遊玩;
One said he'd stay there, and then there were seven.
一個說要留在那兒還剩七個。
Seven little nigger boys chopping up sticks;
七個小黑人在砍柴;
One chopped himself in half, and then there were six.
一個把自己砍成兩半還剩六個。
Six little nigger boys playing with a hive;
六個小黑人玩蜂窩;
A bumble-bee stung one, and then there were five.
一隻黃蜂叮住一個還剩五個。
Five little nigger boys going in for law;
五個小黑人進入法院;
One got in chancery, and then there were four.
一個被留下還剩四個。
Four little nigger boys going out to sea;
四個小黑人到海邊;
A red herring swallowed one, and then there were three.
一條紅鯡魚吞下一個還剩三個。
Three little nigger boys walking in the Zoo;
三個小黑人走進動物園裡;
A big bear bugged one, and then there were two.
一隻大熊抓走一個還剩兩個。
Two little nigger boys sitting in the sun;
兩個小黑人坐在太陽下;
One got frizzled up, and then there was one.
一個熱死只剩一個。
One little nigger boy living all alone;
一個小黑人覺得好寂寞;
He got married, and then there were none.
He went and hanged himself, and then there were none.
他結婚後一個也不剩。
他上吊後一個也不剩。
在歌詞裡面十個小黑人,最後一個也不剩。
這首歌詞原版是的小黑人nigger,過後被譯為小印第安人(nigger是非常帶有種族歧視的字眼)
到最後一個小黑人他覺得很寂寞,就自己上吊自殺了,過後因為覺得不適合兒童而改成結婚。而這首童謠也因為這黑暗的歌詞而被改成推理小說(無人生還 and then They Were None)大家可以去找這本書看看。而過後因為太過有種族歧視的意思在裡面而被改成現在的那首one little,two little,three little Indians。。。
4. Lizzie Borden took an Axe (莉淇波登拿了斧頭)
這首歌聽起來已經是毛骨悚然的,裡面的歌詞更是恐怖。它的歌詞如下:
Lizzie Borden took an axe, 莉琪波登拿起斧头
and gave her mother forty whacks. 劈了妈妈四十下
When she saw what she had done, 当她意识到自己的行为,
she gave her father forty-one. 又砍了爸爸四十一下。
这首童谣来自一个真人真事。在1892,一名美國银行家银行家安德鲁波登(Andrew Borden)被他33 岁的女儿莉兹波登(Lizzie Borden)发现用斧头砍死在屋内,之后莉兹的继母又被发现被斧头砍死在二楼。聽說是她殺了繼母過後被她爸爸發現而順手也殺了他爸爸。
但是最後她lizzie borden被法官判无罪释放,再次引起舆论哗然。所以才有了這首歌,但現在有哪一個媽媽會叫自己的女兒唱這首歌啊?
3. There is a crooked man
這首歌謠源自英國王室(Stuart)時期英格蘭國王查理一世
彎腰曲背的男人是指蘇格蘭將軍亞歷山大‧萊斯利(General Sir Alexander Leslie)。
這位將軍代表蘇格蘭,與英格蘭簽訂宗教及政治上的和平協約,「。. 但是其實crooked可以解釋為神經病患看這個世界也是扭曲的,在黑暗時期很多人因此而發瘋!這首歌也因為這樣而被納入在Conjuring 2電影裡面
2. Three blind mice 三隻瞎老鼠
Three blind mice, three blind mice. 三隻盲鼠,三隻盲鼠
See how they run, see how they run. 看牠們竄,看牠們竄
They all ran after the farmer's wife, 牠們全都追農夫老婆跑
Who cut off their tails with a carving knife 她用切肉刀斬掉牠們尾巴
Did you ever see such a sight in your life 你這輩子是否看過這奇觀
As three blind mice? 三隻盲鼠的奇觀
16世紀正是歐洲宗教革命時期,雖然亨利八世推行宗教改革、提倡基督新教,但他女兒瑪莉皇后卻是個虔誠的天主教徒(舊教)。她非常排斥新教,殺了很多基督教徒,因為這樣她也稱之為血腥瑪莉(Blood Mary)。
那三隻老鼠「three mice」是指三名堅守新教信條的貴族,他們因為信奉新教,因此被冠上「密謀抗后」的罪名處刑。
但是和童謠唱的不一樣,瑪莉皇后沒有將他們分屍,而是將他們活活燒死
1. 杜樹記裡面的 My mother has killed me我的媽媽殺了我
My mother has killed me, 我的媽媽殺了我,
My father is eating me, 我的爸爸在吃我
My brothers and sisters sit under the table, 我的兄弟姊妹坐在餐桌底
Picking up my bones, And they bury them, 撿起我的骨頭,埋了它們,
under the cold marble stones。埋到冰冷的石碑下
這個童謠是源自格林童話The Juniper Tree 杜樹記,那種血腥黑暗的原版故事為:故事描述一名小男孩,被狠心的繼母殺害,並將屍體煮成肉湯 ,當作爸爸的晚餐;小男孩的妹妹傷心欲絕,於是將爸爸吃剩的哥哥的骨頭,拿到杜松樹 下埋葬,沒想到小男孩化身為小鳥,並藉由美妙的歌聲取得三樣東西,回家殺掉繼母。
西方國家和東方國家對於死亡的態度從童謠就可以看得出來,東方國家比較避忌談論這個話題而西方國家從小就直接和兒童灌輸死亡的觀念,但無論如何,教導兒女如何做人處事,黑白分明是比考試考滿分更重要。
今天我們的影片就到這裡,如果你喜歡我的影片,記得按讚和分享給你的朋友看。大家還有什麼主題是想看的?也歡迎大家留言給我,我會試下做的。謝謝大家的收看,我們下個奇異世界見,Bye Bye

基督教 兒歌 在 Milk&Honey Worship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More songs & Follow us on Youtube /FB / IG : MilkandHoney Worship
Please Share & Like
索譜或使用申請,請聯絡: milkandhoneyworship@gmail.com
此曲被中華基督教會灣仔堂採用為「KK小子2016 - 禱。祢喜悅」營會主題曲
願聖父聖子聖靈引領
曲、詞: 麥濬思 Matches
祈禱 合十雙手 很想我主聽到
祈禱 跪下謙卑 領悟主美意
愛裡沒有懼怕 與主跨山過海
心變化 因主加添信心
活著讚美 有祢真好
因基督犧牲釘上 拉近我與主
傾心講出心思一切 主會聽
尋找 可找到 主答案
神為我 窄路打開 新世界
將一切擔憂苦惱交託 我救主
天天禱告感恩宣告 主看顧
平安 可找到 主賜與
願聖父聖子聖靈
願聖父聖子聖靈
願聖父聖子聖靈 引領
#MilkAndHoneyWorship #原創粵語詩歌 #粵語詩歌 #粵語敬拜 #廣東話詩歌 #廣東話敬拜 #原創詩歌
#流奶與蜜 #敬拜讚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