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我的投資回顧
2017年為留在股市的投資朋友,是個報酬匪薄的一年,為我則更是「慵懶」的一年。因為,今年我只抱著少數的幾檔股票(五根手指頭),就看著每一檔輪次上漲。
我今年投資報酬率(ROC) 14.0%,輸美股大盤道瓊指數24.7%的漲幅、S&P 500指數19.4%的漲幅和NASDAQ指數28.2%的漲幅,輸台股大盤指數16.3%的漲幅和波克夏B股21.6%的股價漲幅,只打敗陸股上證指數6.5%的漲幅。
我的投資報酬率分析
會輸那麼多,一來,是投資組合中比率不低的鴻海(2317),年末股價一路下滑。二來,年初趁下市前購買的興航(6702)股票,到目前為止還沒處份完它的飛機,所以,損益未知。我以「不賺不賠」將它這檔列入自己今年的投資損益表。三來,若還要給自己找個理由的話⋯⋯好吧!我14.0%的投資報酬率,是以可投資用資金的總資本(Capital)來計算的資本報酬率(ROC, Return of Capital)。但是一整年下來,我保留了總資本五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現金,預備危機入市。這樣的做法,無疑降低了今年的投資報酬率。但若以我今年底已投入股市的資金和今年的總獲利來算,我的投入資金報酬率(ROI, Return of Investment) 就達到21.4%。嗯,沒輸那麼慘,還是可以說的過去的。畢竟大盤的漲幅,也是以股市中的資產來計算的,沒有計算所謂的「未投入資產」。若真的要算淨資產報酬率(ROE, Return of Equity),也就是扣除總資本中的借貸款所得的淨資產,報酬率達22.9%,僅輸道瓊的24.7%和NASDAQ的28.2%了。
不曉得你們接受的了或接受不了這樣的自我解釋?呵呵!
林區在《彼得林區選股戰略》書中提到了「散戶的優勢」:「散戶你想單買一支股票就買一支股票,一切都隨你高興。萬一找不到基本面良好的股票,你還可以高掛免戰牌,等待更好的機會。至於股票經理人可就沒有這種奢侈的選擇,他們不可能把股票賣光。」所以,高興保留多少比率的現金,隨散戶你高興,即使空手也可以,不用向別人解釋為什麼。一旦機會來臨就全押下去。這就是我們散戶的優勢!
我的持股分析
我的持股中,鴻海是今年上半年的亮點。隨著獲利新聞的發布,股價從年初的84.2元來到年中高點122.5元,最高漲了45.5%,還發了史上新高的4.5元現金股利。雖然,下半年股價低迷。但是,我對郭台銘和鴻海的企業文化有信心,相信他們還能再創獲利新高。尤其,隨著夏普由虧轉盈,破紀錄最短時間重返東證一部,展現了鴻海企業文化卓越之處。當然,我對鴻海的信心不是盲目的信從,是研讀了多少財報、資料與書籍後得來的。
波克夏則是今年下半年的亮點。
它占我總資本的五分之二,股票投資組合的一半以上(完全符合我書中進可攻、退可守的投資組合策略)。年終,波克夏B股股價盤中終破200美元,A股更破30萬美元。我從九月開始,就寫了好幾篇文章指出「買進巴菲特,真的有賺18%!」:
「在2015/9/18出版《買進巴菲特,穩賺18%》一書,買書後第一個交易日—9月21日—就馬上以當日收盤價130.98美元買進BRK.B。兩年後的今天,不管是第一篇文章所指的2017/8/31 BRK.B 股價181.16美元,還是2017/12/18 盤中破200美元的價格。買進BRK.B的年複報酬率都有達到18%,甚至打敗18%!」
波克夏今年股價漲幅為21.6%,過去四季每股帳面價值成長了14.4%(從2016 Q3到2017 Q3)。波克夏的股價漲幅又讓我今年投資報酬率(ROC)輸了。「打敗巴菲特」談何容易!若再幾年我還繼續輸巴老,我也要學學波克夏老股東們:「綁起雙手」把全部資金交給巴菲特和孟格投資了。
其他持股,年中陸續清倉,只為了提高現金比。也在股價大跌之際,年底抄底部分股票,尤其最近跌非常嚴重的奇異(GE)。我想的是「道瓊工業指數1896年設立以來,唯一始終留在其內的公司」和「逆向投資」。至於未來報酬率如何?到時再看看。
我的投資資金配置
豐收之餘不忘荒年的來臨。正如聖經創世紀中埃及法郎的夢:尼羅河上來的七隻肥母牛,被後來的七隻瘦母牛給吞了下去。「看埃及全國將有七年大豐收。繼之而來的是七個荒年,那時人都忘記了埃及國曾有過豐收。當饑荒蹂躪此地時,誰也覺不到此地曾有過豐收,因為相繼而來的饑荒實在太嚴重了。」(創41:29~31)
所以,今年我一直提醒自己:狂歡的灰姑娘舞會後,依然留在股市的人,熊市突臨時,想跑都跑不掉。但是,若提早出場,則會享受不到牛市末段豐厚的急漲,感覺自己好像是個傻瓜一般。這樣互相矛盾的兩句話,唯有智者能解。然而,「一切智慧,皆來自於上主,並且永遠及在有時間以前,就和祂同在。」(德1:1) 閱讀、寫作、靜思與祈禱正是獲得智慧之法。
今年為我是個慵懶投資的一年:一來極少進出股市;二來保留了高比率的現金。但是,保留高比率現金,當遇到便宜好股票時可以隨時下手買進,也可以避免熊市突臨時無法危機入市的缺憾。缺點就是降低投資報酬率。這樣的思維在《我的66%投資》一文中說明的非常詳細。
自勉
好友問我:為我,什麼是成功?
大哉問!讓我陷入沉思⋯⋯
夜裡,我在日記上寫下我所期盼的成功:
一、在世成聖—這是人生終極目標,也是最大最重要的事。
二、家人親友共享天倫—然而真正的天倫是共融於基督,也就是將來大家能在天堂團聚,共享永福。所以我要多為每一位家人、每一位親戚、每一位朋友和亡者們祈禱,祈求天主的光輝照耀著我們,啟示我們「猛力爭取天國」。
三、能自在地過自己想要的生活,不再被別人的想法、觀念與命令牽著鼻子走—這就是我積極理財投資,追求財務自由的目的。但是,相比前兩項目的,這項目的似乎又短暫、又不那麼重要⋯⋯
今年的慵懶投資也是沉迷於一些興趣⋯⋯好吧!我想換車,想了整整半年,幾乎要簽約了。但是,最後還是決定讓自己保留一點點「理性」。以「想要」而非「需要」的理由,暫緩今明年換車的慾望。訓練自己「延宕需求滿足」。保留更充足的資金,等待危機入市的時候。危機之後,或許就是能讓我笑著換新車的時候了罷!
因此,我要以去年引用聖經的話再次惕勵自己並且勉勵大家:「天主的救恩,引導我們捨棄罪惡的生活,和世俗的誘惑,助我們在世過自律、公義、虔敬的生活,以期待所希望的幸福。」(弟 2:11~13)
一位成功的投資人,長期來看,正是必須具備自律(Self-discipline)、公義(Justly)和虔敬(Godly) 的修為。心靈的修為方能取得投資的成功啊!
夏普比率一般多少 在 JC 財經觀點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早上起床看美網,Nadal 與Del Potro的四強對決,雖然之前看成功與運氣《The Success Equation》這本書的內容也提到許多運動的輸贏與運氣也有很大的關係,但是我深覺網球這個運動真的幾乎靠能力,運氣成分占比很少。不過這麼靠能力的運動每次還是可以打的那麼高潮迭起,有的時候不到最後也猜不出誰是贏家,也是網球比賽如此迷人的地方。剛好看到這篇文章呼應昨天轉發Success and Luck書評,以下引用自文章內容:
巴菲特為啥能成人生贏家
對於一個能力平庸、資源不足的一般投資者而言,學巴菲特你很難學成。我們首先要知道巴菲特的投資成功到底靠什麼。如果我們把巴神抓起來,用滿清十大酷刑去逼他說出成功的秘密:快說你為啥那麼成功啊?他可能會說價值投資,他可能會說安全邊際,他可能會說護城河,但有一點你不給他上個老虎凳他肯定不會說:老子有杠杆。
不只是運氣好
要把一個人的運氣與造化剔除出於他/她的實力本就難如登天,說不定冥冥之中運氣就是實力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好在統計學能拯救世界
在標準化上多花了點口水,是因為我認為這個思想非常重要;而同樣的思想運用在金融中,就有了夏普比率(Sharpe Ratio)。Sharpe Ratio 就是將回報標準化的一個方法,分子是組合回報率減去無風險回報率,即所謂的超額收益(excess return,但在這裡可以稱作風險溢酬);分母是組合超額收益的標準差。分子分母做一個除法,得到的就是平均每承受一份風險(標準差),能夠獲得多少額外收益。
信息比率(information ratio)與夏普比率相似,但用benchmark的收益替代了無風險收益。 夏普比率有個奇妙之處— 她不受杠杆影響;因為如果你上了杠杆,夏普比率的分子分母同時會放大或縮小,保持整體不變。所以你隔壁那個上十倍杠杆的王大膽,遇上夏普比率就要現出原形。
從1976年到2011年,巴菲特的波克夏,夏普比率是0.76。這個數字未必有多亮瞎,你算算自己這兩年的夏普比率說不定都能大於0.76;但是放眼1926年至2011年間所有存續超過三十年的股票和基金—但凡是能堅持三十年的,無論是個股還是基金,巴菲特的夏普比率冠絕其間。美國整體市場的夏普比率僅為0.39。所以我相信,巴菲特的成功大概率不會僅僅是因為運氣好。
巴菲特上杠杆已經不是新聞—雖然他的股東信上屢屢勸人不要上杠杆,有點成年人勸熊孩子不要玩火的意思。巴神的原意是(見於2010年股東信):“當杠杆為你借力時,你人生得意,你老婆覺得你的臉帥得放光,你鄰居嫉妒得滿眼放光;但玩杠杆是會上癮的,你一旦嘗到甜頭就再也欲罷不能。正如我們小學三年級學到的—但有些人在2008年學到—哪怕是再長的一串正數,乘以一個零的話,一切就歸於烏有。歷史告訴我們杠杆乃是造零的大殺器,就算玩杠杆的人聰明絕頂。”
話雖如此,巴菲特自己還真沒少上杠杆。很少人知道波克夏的杠杆到底有多少,因為不太好算清。你可以算淨資產負債率,就說所謂的 debt-to-equity ratio,但伯廠杠杆何止是借債,還有大家耳熟能詳的保險浮存金(float)——簡單說就是保險費預收來,然後預留理賠款,剩下的錢用於投資——浮存金在balance sheet上表現為負債,歷史上平均占到伯克希爾總負債的36%。所以你也可以算 (debt + float)/ equity,《巴菲特的阿爾法》算出來波克夏歷史上是 0.4:1 ,也就是杠杆率為 1.4:1 。但債務+浮存金也不完全就是所有杠杆了,學術界曾經有一篇引用次數頗多的論文解析過巴菲特的績效《巴菲特的阿爾法》(Buffett’s Alpha)用 (資產市值-現金)/股權市值 的公式,算出波克夏歷史杠杆大約為1.6:1。也就是100塊自己的錢,加上60塊別人的錢。
我們知道美股市場平均回報約為10%,除掉無風險收益後的風險超額收益是6%,巴神的超額收益是19%,所以如果你認個慫長期投資指數,你和巴菲特的差距就是一年13%;但如果將 1.6:1 的杠杆應用於美股平均回報,可以將得到近10%的超額回報。也就是說如果你能像巴菲特一樣獲得 1.6:1 的廉價杠杆,然後去投資指數基金,你和巴神之間的差距就會縮小到9%。
夏普比率一般多少 在 我要做股神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甚麼是夏普比率(Sharpe)?以風險回報選好基金/強績金/檢視股票組合
*甚麼是夏普(Sharpe)比率?
*夏普比率的計算方法
*運用夏普比率,一招幫你選好基金/強績金/檢視股票組合
(聲音、影像教學請看YouTube片段)
*甚麼是夏普(Sharpe)比率?
傳統智慧告訴我們,天下間沒有免費的午餐,沒有付出哪有回報?在投資市場上,我們有另一說法-高風險高回報,低風險低回報。不過,由於現今市場投資產品種類繁多,以基金舉例來說,投資在同一個地方的基本便有不同的公司、投資在不同的版塊、不同的基金經理和不同的組合比例,於是乎當然有不同的表現。所以其實在芸芸投資組合和基金中,相對地也會有一些表現比較好(相同風險下回報較好),一些表現較差(相同風險下回報較差)。而當我們打算去衡量自己的投資組合能用多少風險回取多少回報的時候,可以用夏普(Sharpe)比率,夏普比率的公式是[E(Rp)-Rf]/σp即組合回報扣除無風險回報,再除以組合風險(組合增長率的標準差)。計算出來的數值代表每承受一個單位的風險,能帶來多少的回報;若果數值是>1,代表回報高於風險,如果<1則表示回報低於風險,這個比例愈高,代表組合表現愈好。
*夏普比率的計算方法
計算夏普比率的時候,我們會用到3個數值,分別是1)回報、2)無風險回報、3)風險值,回報十分簡單,我們可以用一段時間來基金或組合的增長率。而無風險回報,我們多以一些國債作指標,現在多以美國短期票據息率作為無風險回報的指標,現在大約是3%。最後,計算基金或組合的風險值我們多以資產價格的標準差來衡量,標準差是一種表示分散程度的統計觀念,是根據基金或組合凈值於一段時間內波動的情況計算而來的。一般而言,標準差愈大,表示凈值的漲跌較劇烈,風險程度也較大。最後,把回報扣除無風險回報,再除以風險值便可以得出夏普比率。
*夏普比率的運用方法,一招幫你選好基金
以夏普比率的大小我們可以衝量基金的表现,假設我們可以用無風險利率进行借貸的話,那麼,高夏普比率的基金能夠在相同的風險程度下得到比夏普比率較低的基金高的投资收益。例如,如果有兩個基金A和B,基金A的回報扣除無風險回報為10%,標準差(即風險)為5%,而基金B的回報扣除無風險回報為20%,標準差(即風險)為15%,如果我們單看回報的話當然會選擇基金B,因為回報較佳,不過我們應當留意投資涉及風險,風險是我們投資的成本,所以計算基金表現時除了考慮其回報外必須考慮風險。這裡其實基金A和B的夏普比率分別是2和1.3,即每1單位風險,基金A能為我們帶來更多的回報!
—施凌教學第九十七集
教學類別:量化分析:基金/股票篇
「施凌教學」集中於分享某一指標但一用法,「施凌課室」則分享施凌甚樣運用每種基本、量化及技術分析互相配合及實戰,這亦是「施凌部署」。
對「施凌部署」有興趣朋友可以:
1) 亦可透過「施凌課室」及「茶敘」等活動施凌親身分享、交流及探討市況
2) 在這裡可以認識更多「施凌部署」的應用:
「負翁也能變富翁 」(經濟日報全資出版)
http://www.youtube.com/sylinghim (施凌教學)
http://weibo.com/sylinghim(新浪微博「施凌部署」)-發訊較即時
http://blog.yahoo.com/sylinghim(Yahoo! Blog 「施凌部署」)-翻查施凌所有文章
夏普比率一般多少 在 我要做股神- 甚麼是夏普比率(Sharpe)?以風險回報選好基金/強 ... 的推薦與評價
而當我們打算去衡量自己的投資組合能用多少風險回取多少回報的時候,可以用夏普(Sharpe)比率,夏普比率的公式是[E(Rp)-Rf]/σp即組合回報扣除無風險回報,再除以組合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