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日想聊聊 跨界知識社群 Crossoverlearning 的成立與發展,這幾個月對外演講時,很常會碰到 想走自媒體、個人品牌,如何自我打造社群的問題,正好在《斜槓複利》的課程裡,也針對 #個人商業 提到了社群、人脈、市場等不同議題。
我認為「社群經營」是一門很深的學問,關乎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團體文化營造、價值觀維運。
以「跨界」而言,一年多來採用付費訂閱制,大多訂閱服務的留存率為35%-45%,而跨界有96%,每次分享的時候,很多人都會為此感到驚訝。
要如何維持組織價值觀與文化營造呢?我的建議是,設計一套機制,讓成員從被動轉為主動,並對組織有認同感與榮譽,其中包含參與者的角色轉型與當責,也就是說,讓成員參與營運及自主成長,同時增加組織人力、提高組織認同感,就能加深黏著度,甚至讓他們 #對這個組織上癮。
這套機制也就是所謂的用戶體驗,讓他們從陌生客到老顧客,以心理學和神經學家的角度切入來說,大腦裡有一種賀爾蒙名為「多巴胺」(Dopamine),能操控我們的「想要」和「喜歡」。有很多證據顯示,多巴胺能帶來愉悅感,而愉悅感就能讓成員對於社群產生黏著度。
實際上該怎麼做呢?
所謂的組織價值觀與文化營造,包含了成員進入社群的第一印象,初次體驗。
很多KOL會有自己固定的手勢、對粉絲有固定的暱稱,比方說阿滴英文的粉絲一律都是小滴,這就是一種;而社群也會打造一套固定的歡迎或加入方式,取得歸屬感與認同感,像是社群固定範本的自我介紹,實體活動迎接新成員時,可能會有在胸口貼名牌、引導領取飲料、主動喊出新成員的名字等不同方式⋯⋯這些貼心的服務與態度,都容易讓陌生用戶對初次接觸的社群產生好感。
產生好感之後,還要讓用戶從陌生積累出信任,並且針對不同用戶的成長階段,有不同的接觸方式,讓他們的黏著度越來越高。
我稱它為 #五點攻陷:
首先是「接觸點」:針對陌生客戶的接觸,陌生用戶對你的第一印象。
第二是「進入點」:接觸過後,如何讓用戶進入社群場域呢?比方說進入到私密社團,產生互動行為,包含線上的自我介紹、留言、按讚、分享心得。如果沒有私密社團的場域,則可以使用Email或簡訊等單面向的活動通知、電子報,讓用戶可以透過文字的接觸,對群體有初步的認知。
第三是「深入點」:實體活動的出席、分享、交流,或者是近期比較熱門的遠距線上活動,透過實際的互動、用戶參與活動、發言等,了解組織的運作。
第四個是「連接點」:經歷接觸、進入、深入三個階段之後,用戶就可以開始不再限制於社群交流,而是運用社群的力量,進入到用戶的私領域,也就是LINE、臉書等不同的社交軟體,將用戶加入群體內所屬的社群,並熱情歡迎。
最後一個是「黏著點」:進入到用戶私人領域時,就幾乎等於價值觀相等。一群價值觀相等的人在一起時,很容易再共創,或者是生活上有不同的交流。比如說,可能會突破社群的界線,互相出遊,或者一起運動,在社群之外有更多非社群的私人連結。
當用戶完成五點攻陷體驗後,就會讓他對於這個社群的信賴度提高、增嘉黏著度、增高參與動力跟參與次數也會隨之提升;前面章節我們提過認知不和諧理論,也就是對使用者來說,認知跟行為是要一致的。如果不一致,他不是改變行為就是改變認知。
也就是說,當他越認同你的社群,他就會對社群有更高的互動。但當然,用戶也會因為組織不再能滿足他的需求,而漸漸流失,這就要看長期如何黏著。
不過,假設發生價值觀不相符合而用戶離開時,其實也不必強求,因為人都是會改變的,不是目標用戶的人離開也未嘗不是好事。但對於擁有同樣價值觀的用戶而言,社群透過制度建立、文化營造,用凝聚力來守護初心,還是很重要的。
而更重要的,就是如何堅持這些細瑣的規則!
完整內容:《斜槓複利:個人商業獲利時代》,請點留言處
早鳥販售期:10/11 前,於1號課堂APP領取400元折價券,30堂課只要800元!
結帳輸入:「斜槓讓你複利」同樣享有早鳥價
Pic:為了直播活動不出錯,和團隊教學如何安全使用麥克風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萬的網紅Smart Trav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00:00 開始 00:01 多款已經煮好嘅菜式食譜 00:33 全港至平 00:45 整熱即食的雞汁花膠炆冬菇 01:21 Cash整蠱作怪 01:36 香港新網購”拾平Shoping” $99專區 01:49 拾平英文名SHOPING, 少了個P字? 02:08 上拾平Shoping, 享受什麼...
外胸神經英文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你不是懶,而是放錯「心理帳戶」]
我有新課程推出,教大家怎麼具備高薪思維,做好高薪布局,拿到百萬年薪。開課公司幫我自下周一排了免費講座時間,乍看很完美,但是我隱約覺得哪裡不太對,卻說不上來。直到晚上一邊做瑜珈,一邊聽Himalaya音頻,是朱光老師的線上課程,講「健身動力學」,一起頭就談到—
很多人忙了一整天,都沒怎麼喝水,不是他不口渴或忘了喝水,而是失去與身體的連結,也就是他被外界的事務整個塞滿,一點空隙都沒留給自己,也就察覺不到自己身體的需求。
如此一來,我們對身體就會陷入無感的狀態裡,對待它有如跟陌生人相處。這個陌生人理當是我們最親密的愛人,結果它就會回過頭來反撲,讓我們沒來由的不舒服,或是小病不斷,或是大病一場。所以對待健康的第一件事,是察覺身體的存在,與它產生連結。
Himalaya聽到這裡,我想通了,原來是我的身體有兩個「不適應區」,第一個我喜歡宅在家,出門在外比較不適應;第二個我屬於思考型,說話或社交也會不適應。光是其中一件事就已經夠我耗損能量,如果兩件事同時發生,就會疲累不堪。而開課公司幫我安排下午與晚上各一場,場地各不同,就是癥結所在。
於是跟開課公司商量,場地在同一處,他們當然一口答應,我馬上如釋重負,輕鬆了起來。這再讓我再想到朱光老師說,很多人買了健身會員卡,卻沒有去,內心充滿愧疚。但是朱光老師說:
「你不是懶,而是放錯心理帳戶。」
在台灣我未曾聽過這個說法,朱光老師在中國大陸教健身,兩地文化不同,倒是讓我腦洞大開。根據維基百科,「心理帳戶」最早由2017年的諾獎得主理察·塞勒提出,指的是每個人都有心理帳戶,通過該心理帳戶來進行各種各樣的經濟決策,其中不乏不理性的使用金錢方式。比如說這三種錢的結局天差地別:
💚薪水:是每天辛苦賺來的,就會省著花;
💚年終獎金:是一年努力的獎勵,就會用來買想了一年沒買的昂貴物品;
💚樂透彩金: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容易隨便花,有人還花到一貧如洗。
凡是心理效應都是人性使然,隨著它去就會成為人性弱點,善加運用卻會變成無敵的優點。
像是很多人都把健身放在「減重」或「練肌肉」的心理帳戶,可是什麼人需要減重?自以為胖子!什麼人需要練肌肉?自以為弱雞!不論減重或練肌肉都是違反他們的自然天性,必須要用「意志力」挑戰自己,問題是一般人的意志力是薄弱的,經不起挑戰,這是健身失敗的原因。
那麼要放到哪個「心理帳戶」?放到你喜歡的﹑在意的﹑常做的帳戶。比如你很想多和伴侶相處,就和伴侶一起散步﹑騎單車或上健身房,享受「家人時光帳戶」,運動才會持久。再比如你熱愛工作,不妨下樓快走,一邊用電話討論工作,把運動放在「高效能工作帳戶」,便能夠更滿足。
我是毛很難摸的人,對於有些事超級敏感,比如「時間」,一定用在我想用的地方,對於別人要我用在不想做的地方特別反感。而時間用在閱讀﹑寫作或研發這三件事上,我最舒服自在,一做半天都高興;至於運動,即使5分鐘都斤斤計較,所以我把閱讀改成用聽的,再同時運動,就能夠忍受運動了。
這種用心理學來講健身,既有道理又簡單實用。朱光老師還說,有人健身之後報復性地狂吃狂喝,還自圓其說:「不吃飽,怎麼減肥?」結果是怎麼減怎麼肥。這時候朱光老師用神經語言程式來教我們改一個字,改成「不吃好,怎麼減肥?」一下子便改掉整個認知系統,結果是精吃巧吃就不會肥。
如果你跟我一樣熱愛學習,相信「觀念是力量」,認為只要改變認知系統,到不同的系統找解答,就能輕鬆活出成功與快樂,那麼我會建議你在學習時,不要侷限在台灣的頻道與平台,不妨開放胸襟,增加選項。其中,因為我聽了受益良多,所以推荐你Himalaya音頻。理由有三:
💚1.內容豐富
它的素材繁多,大至分為三種:一是說書﹑二是課程﹑三是英文內容等,可以下選商業財經﹑認知思維﹑心靈成長﹑歷史文化﹑親子育兒﹑文學藝術﹑經典名著等,以及軟性的科幻推理﹑流行小說。每次大約10分鐘上下,輕鬆吸收。
想讀好書卻沒時間,或讀完抓不到重點,也有「好書精讀」,一本大約2小時,等於聽了一場演講,也看完一本書,而且比自己讀更加脈絡清晰﹑提綱挈領。
💚2.觀點不同
這是我很在意的一點,在這個多元的世界,每天都在變化,很多思想觀念不斷推陳出新。我們若是要與時俱進,其中一個檢驗標準就是觀點是否多元與新穎,所以Himalaya的slogan是「用知識連結世界」。
💚3.聲音好聽
你聽過蔣勳演講嗎?林青霞形容那是「半顆安眠藥」。Himalaya的內容都由電視主播或專業播音員來錄製,白天聽,煩燥的心會寧靜;晚上聽,之後睡覺會好入眠。彷彿有隻手帶著溫度,按摩你的腦﹑療癒你的心,舒肥你的每一天。
中國大陸第一個學習平台是喜馬拉雅,就像早期的收音機搬到網路上,可是它不是電台主持人的閒聊,而是提供滿滿的知識與方法,很多中國知識型大咖都在上面。中國大陸有4億用戶,每3個人幾乎有1個在收聽。Himalaya則是全球版,內容不那麼中國味,而是適應全球華人的收聽口味,超過5億人使用。
因為我喜歡且受益,便幫你跟全球版Himalaya爭取到免費試聽30!內容有中文與英文。只要點擊下方連結即可立即兌換,也可以看到我為大家精新挑選的書籍!
https://www.himalaya.com/mPmhH
#優惠僅到9月20日#,大家要把握這個難得的機會!
💚下面是兌換流程圖,你可以對照著看喔~其中會需要先填信用卡付款資料,但是30天內不會扣款,在到期的兩天前會有通知提醒,在app內取消訂閱即可!
讀了本文受益,請留言+1。
外胸神經英文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共感 ◎洪儀庭
根據最新的調查顯示,共感患者僅佔全球的1/25000。
如果他們出生在一個對共感不大瞭解的國家,
往往被當作一名神經病或者笨蛋看待。
【顏色】
紅
土耳其人的憤怒,被孔雀羽毛挑起,陷入滾燙流沙之中,直至無底的深淵。
橙
美國小孩臉上天真的雀斑,暈散著,薄荷淡香。
黃
天鵝幽游於澄淨的湖水上,潔白的翅羽與湖水的粼光相互映射。
綠
一抹油,慵懶癱在一片玻璃表面上,等待著些什麼;等待著被塗滿,與塗滿;無邊無盡的光,滑。
藍
阿拉伯少女仔細為自己妝點,從污穢的鏡中看見自己誇張的大眼,濃密的睫毛和沾滿脂紅的手。
靛
蘆葦纖細,等待原諒,心臟噗咚。
紫
眼皮,光頭,繽紛燦爛的義肢,側身滑倒,在一灘積水的泊油馬路上。
【情緒】
開心
透著油光的荷包蛋,蛋黃液體在透明薄膜內蠢蠢欲動。
憂傷
圓弧形的指甲屑。
憤怒
暗紅色的孔雀羽毛,金箔未乾。
戀愛
在瑞士的冰山泉水中用鼻子用力呼吸。
無感
滾燙鋼絲拉得筆直。
【語言】
中文
高低起伏的山脈,用泡棉作成的。瞬間,飄來一片薄暮雲彩。
日文
堅硬的四方形冰雹,毫不留情從高遠的天空瘋狂傾瀉,打在人的頭骨蓋上。
韓文
一張材質特異的米白色桌子。(是空心的,用銳利物刮其上還會發出ㄍㄧㄍㄧㄍㄧ的惱人噪音)
泰文
馬路上的一個深邃的洞,回音從沈靜裡出生,自行繁殖,增長,無限巨大……
阿拉伯文
一隻溼軟的賴蛤蟆。
法文
白色垂耳兔,朝一強力電風扇緩慢匍匐前去。
德文
生鏽的鋸刀,其鋸齒與鋼鐵相吸,禁不住慾望而來回磨蹭著。
西班牙文
變形麵包金鋼。
義大利文
於堅硬的屁股上打出聲聲悶響。
英文
鮮紅的唇與鮮紅的指甲,袒其胸露其乳;煙斗煙霧迷漫,燻得更血紅。
【音樂】
Do(低音)
母親。
Re
兒子。
Mi
阿姨。
Fa
同性戀哥哥。
Sol
過渡曝曬的姐姐。
La
算命師鄰居婆婆。
Si
叔叔。
Do(高音)
已逝的奶奶。
【溫度】
燙
知名品牌面膜,塑化劑寄居,被牛乳所慣寵。
熱
心臟的規律跳動,溢出深藍色的血。
溫
秋天工地暴露的黃土。
冰
小木偶砍斷鼻梁,沮喪垂掛在斑駁的牆上。
冷
水母慘白的屍體乾涸。
涼
下課後,黑板與老舊的課桌椅對望。……集體安心地睡著了。
——出自《衛生紙+》第14期,頁76-78。
--
◎作者簡介
洪儀庭,影評散文作家。來自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主修導演,得過林語堂文學獎等,作品也不時刊載於印刻等文學刊物,筆鋒細膩中帶點嘲諷、理性中帶點浪漫,時而殘酷詭異,時而輕盈幽默。
--
◎小編怡璇賞析
無主題的第二次閱讀,挑選了組詩。會被<共感>吸引的主要原因,除了該詩用文字勾勒出如蒙太奇的手法外,最重要還是存在於來回辨認「有無共感」,以及對於詩美學要性的重整思考。這首詩雖然選用了幾個常見的主題來發揮,像是【顏色】、【情緒】、【語言】等,但是在字裡行間卻將意象重層堆疊出奇異與詭譎多變的模樣,並在初閱讀時可以看見明顯習作陌生化的痕跡,如<顏色>中對於顏色的各式聯想。
紅是「土耳其人的憤怒,被孔雀羽毛挑起,陷入滾燙流沙之中,直至無底的深淵。」;橙是「美國小孩臉頰上天真的雀斑,暈散著,薄荷淡香。」;黃是「天鵝幽游於澄淨的湖水上,潔白的翅羽與湖水的粼光相互映射。」
憤怒與紅的連結是常見的,甚至在顏色心理學可見一斑,但什麼是「土耳其人的憤怒」?這是我所謂有共感跟沒有共感之間的來回辨認,雖然在這裏的線索不足以讓讀者明白指涉為何,無法產生共感,但「紅」、「憤怒」、「滾燙」卻又屬於大眾的印象。再看橙的「美國小孩臉頰」為什麼一定要是「美國小孩」?不可以是「加拿大小孩」、「英國小孩」,其實我在此看見無意識的對於強勢歐美文化的批判性,但我的感受,卻也不一定與作者能夠產生共感連結。
這首詩很有趣,我一開始其實不太欣賞,因為先入為主認為不夠凝鍊,意象也很發散,唯有寥寥幾句達到剪輯手法般的呈現美感,但再看看那三句「根據最新的調查顯示,共感患者僅佔全球的1/25000。/如果他們出生在一個對共感不大瞭解的國家,/往往被當作一名神經病或者笨蛋看待。」其實作為一個讀者就會很明白,詩人倒打一槍試圖挑戰與打破的是什麼。作者對「常態」的破壞加上首三句宛如警語的告示,已經說明了他的立場,甚至自我調侃多少有點挑釁的味道,也就是說如果你看不懂,或許你只是那24999/25000的正常人而已。那麼,對於這個「國王有沒有穿衣服」的寓言問題,你想作為被當成神經病或笨蛋的共感患者,還是一個普通人呢?
--
美術設計:李昱賢
--
#洪儀庭 #暑假無主題詩選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7/20210801.html
外胸神經英文 在 Smart Travel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00:00 開始
00:01 多款已經煮好嘅菜式食譜
00:33 全港至平
00:45 整熱即食的雞汁花膠炆冬菇
01:21 Cash整蠱作怪
01:36 香港新網購”拾平Shoping” $99專區
01:49 拾平英文名SHOPING, 少了個P字?
02:08 上拾平Shoping, 享受什麼優質生活?
02:21 Cash要借歪, Youtube鐵粉Bonnie Chan出場
02:31 Bonnie 出色家常菜
02:39 香港品牌
02:43 什麼叫拾平
02:50 第一必買, 佳‧鮮雞汁花膠炆冬菇,煮法及味道
03:47 一個人食分幾餐煮麵食, 更加抵食
04:11 雞汁花膠炆冬菇有幾好?
04:23 Cash唔知醜
04:30 第二必買,峇峇娘惹喇沙即煮醬料
04:31 峇峇娘惹喇沙麵
04:50 份量及煮法
05:10 買配料價錢
05:32 Cash發神經
05:39 醬料烹調方法
05:59 湯料製成品
06:16 醬料香味濃郁
06:49 峇峇娘惹喇沙即煮醬料有幾好食抵食
06:59 第三必買,綿香沙爹醬串燒
07:12 綿香沙嗲醬有幾巴閉
07:31 綿香沙嗲醬可以點食
07:47 點解喺超市買唔到綿香沙嗲醬
08:19 氣炸鍋串燒
08:22 綿香沙嗲醬有幾好食
08:31 丹尼廚房
08:35 丹尼廚房餸包新組合
09:01 泰式金不換香茅肉碎
09:02 煎燶邊蛋
09:14 煮法
09:27 點食最好味
09:50 丹尼廚房餸菜多
09:58 第五必買,佳‧鮮 | 慢煮雞胸
10:06 慢煮雞肉份量
10:11 慢煮雞胸肉食法
10:21 沙律配料
10:55 沙律醬
11:08 Cash 走夾唔抖
11:10 第六必買, 麥美家 | 鮑魚蝦子麵
11:18 麥美家 | 鮑魚蝦子麵煮法和特色
11:30 麥美家 | 鮑魚蝦子麵味道
11:45 第七必買, 品素的羽衣甘藍素肉餃
11:50 何謂新豬肉
11:56 羽衣甘藍營養和功效
12:30 另一種口味,就是黃金南瓜甜煎餃
12:37 氣炸鍋煮法, 可以避免太乾
13:10 寸嘴Cash
13:22 第八必買, 香記加啡Cold brew & 掛耳奶茶
14:04 港式西冷紅茶掛耳濾包
14:57 第九必買, 佩夫人草本潤喉糖柑桔檸檬味
15:32 草本潤喉糖川貝枇杷味,
15:49 珮夫人就有這歌鼻爽貼
16:40 草本清熱潤
17:02 第十必買, 添寶方
按一下下面條link, 一次過睇曬影片裏面介紹嘅產品:
https://www.shoping.com.hk/product-category/youtuber-%e6%8e%a8%e4%bb%8b/
題目: 【全港最平 】雞汁花膠炆冬菇, 兼十大必買, 香港新網購”拾平Shoping” Price Less For More
#全港最平 #食譜 #優惠價 #香港品牌 #最抵買 #本地必買 #優質生活 #慳錢 #拾平shoping #香港網購
?合作邀約請洽
gold7778@gmail.com
https://www.instagram.com/gold7778t/
成為這個頻道的會員並獲得獎勵: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uNPxqDGG08p3EqCwY0XIg/join
請用片右下角調4K睇片。 .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s4KR-Dmw8w/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