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寶寶真的早點會站會走比較好嗎?
≡※≡※≡※≡※≡※≡※≡※≡※≡※≡※≡※≡※≡※≡※≡※
米寶還在肚子裡時,我就被三方長輩叮嚀一定要讓米寶爬越久越好,特別是學醫的那邊,跟我說了一個理論,在聽的時候都有聽懂可是要我重複講我真的不會講,今天早上在翻書的時候剛好看到這一篇,講的就是當時聽得那個理論,最棒的是我聽得時候是英文,今天早上看到的是中文,就想說分享給你們,這下面都是摘自賴宇凡老師的【瘦孕、順產、讓寶寶吃贏在起跑點】,這本書已經陪伴我兩年了,米寶跟我們實行的根治飲食也是這裡來的~
❝ 很多父母都認為,成長「快」就等於「好」,會站會走也是一樣。因為我們的文化如此,所以很多寶寶都是過早被鼓勵站和走,使用學步車(walker)就是一例。其實,會會走沒有什麼不好,但如果這些成長的里程碑跳過了「爬」這個階段,那麼很多的腦部成長就也跟著跳過了。
我們的大腦神經連結感覺與運動神經元(sensory and motor neuron),也就是說,大腦會被感官—聽、看、觸碰、聞—刺激,大腦也同時會在我們肢體活動時被刺激。所以,不是只有思想在左右動作,其實感官與肢體活動也能回頭左右大腦的組建。這就是為什麼,肢體活動其實與學習是不分離的。
在所有的肢體活動中,爬行這個動作對寶寶來說特別地重要,因為他是一種身體兩側手腳的交互交叉動作(cross lateral movement)。寶寶在爬之前,是同側肢體聯合動作(homolateral),這時左腦控制左邊的身體;而右腦控制右邊的身體。如果這時的寶寶會走路,那他走路起來就會同手同腳。爬是兩側手腳交互交叉的動作,能啟動胼胝體(corpus callosum)。胼胝體是橫越左右兩邊大腦的神經路徑,它能連結兩邊的大腦,讓兩邊的大腦互通訊息,我們左右兩邊的身體與所有感官才能夠協調。例如,我們的雙眼視覺(binocular vision)以及雙耳聽力(binaural hearing),就是在這時開始打下基礎的。如果身體兩邊的協調性沒有建立,那麼將來寶寶就可能產生許多症狀,如:
⒈肢體活動協調出問題(如眼手不協調)
⒉學習閱讀有障礙
⒊學習障礙(如讀寫障礙[dyslexia],字會看反或寫反)
⒋動作笨拙,總是撞傷、擦傷
⒌口吃(stuttering)
手眼協調(hand-eye coordination)對學習有很大的影響,我們在抄筆記及閱讀時,都需要用到它。當手眼協調出問題時,孩子可能會來不及抄筆記,或因為閱讀很困難,而不喜歡閱讀。
所以,寶寶成長快不等於好,就像速食通常缺乏營養元素一樣,成長的每一個階段都有它的用意。因此,家長不要鼓勵寶寶跳過應有的成長步驟,給予寶寶充分的時間,讓他自己探索、練習,鼓勵他紮實的學習每一步,精通後才轉換階段。
建議方案:
不使用學步車—不使用學步車,在寶寶開始爬後,把家裡得地清理乾淨,或買軟墊讓他自由爬行,到處探索。❞
看完了以後有沒有覺得如果還沒開始走路的話快爬!已經開始走路了也沒關係啦,還是有很多體能課可以讓孩子訓練肢體的發展呀!我是爬太久了有點擔心米寶到底是不是落後,不過很多媽媽訊息我說他們的孩子也是一歲多了才開始真正會走,聽了好心安,謝謝你們🥺
在這裡要再說一下我之前帶米寶去榮總看他的三隻腳爬行的經驗,鼓勵各位覺得自己的寶貝爬的好像哪裡怪怪的媽媽可以去一趟榮總找幫米寶復健的老師。
其實我一開始根本不覺得他三隻腳爬行有什麼奇怪,問了很多人都說正常;小兒科醫師們、幼兒教室老師、各種促進幼兒發展的地方我都去了,那個時候花了好一段時間想要解決他的爬行的動作問題,但是最常聽到的還是「爬行有很多種,這樣正常啊,很多小孩都這樣,以後也還是會走路啊」,確實也真的看了很多寶寶這樣爬(還有用屁股爬的🤣),也很多媽媽分享他們的小孩也都是這樣爬,所以我問了一段時間後也覺得這沒有什麼啊,很正常啊😆 直到後來遇到貴人,去了榮總找他們小兒復健的頭,她超溫柔又風趣的幫米寶評估、做檢查、用遊戲做復健,在那邊看到好多看起來根本沒事的小寶寶也在透過遊戲讓肢體動作更協調、更正確。我想,做媽媽的沒有一個人會想聽到自己的孩子有問題,也會恐懼要是是很嚴重的問題怎麼辦,所以當我發現這只是個小問題,靠老師教的復健方式,在家裡做了一個月不到就正常爬行了的時候真的好開心,也好感謝身邊有貴人的幫忙,現在我要繼續煩惱下一個問題了,就是米寶爬的時候搖頭晃腦的到底正不正常🤔
照片是 @raihan.photos 拍的,大家可以去看看他的IG,是個非常非常棒的攝影師,我們拍全家福的時候是超放鬆、超愉快的經驗,推薦給大家,之後我再打一篇分享我們的拍照經驗
≡※≡※≡※≡※≡※≡※≡※≡※≡※≡※≡※≡※≡※≡※≡※
#新手媽媽 #媽媽日常 #育兒 #媽媽視角 #育兒日記 #育兒日常 #育兒生活 #育児 #育児日記 #赤ちゃんのいる生活 #赤ちゃん #ベビー #米寶成長日記 #抓餅寶寶
多感官學習讀寫障礙 在 徐老師的男宿育兒日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關於學習障礙】
上週徐老師分享的小凱的故事造成廣大迴響,我認為有些事情得說清楚才行,以免醫院的兒童心智科和學校輔導室被塞爆...
學習障礙有其診斷標準,並非孩子的成績不好、不想學習或學不會就是學障:
1.智力屬正常甚至正常以上➡️得進行標準化智力測驗。
2.因神經心理功能異常而顯現出注意、記憶、理解、推理、表達、知覺或知覺動作協調等能力有顯著問題。
3.導致在聽、說、讀、寫、算等學習上有顯著困難者。
4.並非因感官、智能、情緒等障礙因素或文化刺激不足、教學不當等環境因素直接造成之結果。➡️得經過評估觀察來排除可能影響之因素。
學習障礙常見行為表徵有讀寫障礙、書寫障礙、閱讀理解障礙、口語障礙、數學障礙及知覺動作障礙,是否達到障礙程度仍需要評估才能得知。
‼️很常聽到有家長抱怨老師堅持用大量作業來督促孩子成長,也聽到很多老師抱怨家長不願接受孩子情況拒絕進一步評估。
‼️其實,這都反映著我們人類在面對未知時的恐懼和逃避反應,畢竟,「面對問題的現實與殘酷太難承受,責怪他人簡單輕鬆省事多了」。
✅要避免上述的最壞情形發生,親師溝通是最老生常談卻也最重要的一環。爸媽理當是最了解孩子的人,而老師是最清楚教學環境及孩子的學習面貌的人,兩方積極討論合作才能進一步釐清問題所在。
⚠️當家長發現孩子的學習情況有異:
1. 穩定自己的思緒,告訴自己這不是我的錯,孩子需要我的幫忙。
2. 和孩子聊聊在學習上所遇到的問題,多使用開放式問句引導孩子描述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哪些科目學起來很輕鬆/吃力?你喜歡/討厭這些科目的哪些部分?你需要什麼協助...)。
3. 和導師約時間見面交換訊息,尋求導師的意見和可使用的教學引導方法。切記,見面溝通的目的是為了「合作」而非指責謾罵。
4.同時,家長可帶孩子尋求專業人員評估來找出問題核心所在,積極配合訓練活動來提升孩子的能力。
5.假使一兩個月後仍無改善,家長可與導師討論尋求學校輔導室協助鑑定,並考慮做學障相關評估。
6.若確診為學障,請盡快聯絡輔導室進入鑑定安置流程,以利孩子在學校獲得合適的教學資源。
至於如何幫助學習障礙孩子,由於每位孩子的差異性極大,就算同樣是書寫障礙的兩位孩子也可能要使用不同學習方法,還是得回歸孩子本身的狀況才好擬定計畫。
我很喜歡陶璽特教工作室的曲智鑛老師所說的,管它什麼障,找出孩子在生活中需要提升調整的能力才是重點。
❤️最後,我想提醒身為爸媽的你/妳,學習放下自己的情緒、接納孩子的模樣,每個人都有擅長的優勢能力,勿過度強調弱勢能力、給孩子發展優勢能力的天空,每位孩子都值得更好的對待。
#管它什麼障孩子永遠是寶貝
#學習障礙還需要更多人認識
多感官學習讀寫障礙 在 徐老師的男宿育兒日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小凱是個活潑可愛的男孩,總是有許多創意的想法和用不完的精力,更是全家人的開心果。
小學一年級,小凱的國語作業總是寫不完,媽媽嘗試各種方法卻依舊無法讓小凱寫字快一點,每天都上演母子對戰,寫完作業往往已經是晚上十點。
二年級,小凱寫字速度進步了些,但不管是聽寫或寫考卷時總是寫錯字或忘記字怎麼寫,媽媽也發現小凱永遠無法按照正確筆順來寫字,雖然寫字快了些但字跡依舊潦草,還是換回老師一整面的滿江紅。
小凱也開始逃避寫作業,不是忘記把功課帶回家、便是將作業簿丟在家沒帶去學校,老師很生氣地罰他不准下課+抄課文兩遍,到了學期末,小凱欠老師超過二十遍課文罰寫沒交出來...
三年級,導師在學期初就表示會將主力放在國語的字體和造句作文等,要求家長全力配合。媽媽知道接下來兩年自己和小凱的日子並不會太好過。
果然,在生字量大幅增加的情況下,小凱不僅跟不上老師的國語進度,就連過去學過的字也幾乎全忘光,老師每天寫聯絡簿要求媽媽負起監督責任,媽媽也試著和老師溝通小凱的情況,但眼見小凱的笑容越來越少、對原本感興趣的事物都提不起勁,媽媽除了強迫小凱寫完作業真的也不知道該怎麼辦...
四年級,小凱的學習情況越來越糟,老師也漸漸不跟媽媽聯絡。媽媽聽朋友說可以帶孩子去醫院做評估,想說也沒其他辦法了就試一試吧!醫生診斷小凱是書寫障礙,這屬於大腦神經的問題很難有改善進步的空間,建議媽媽跟學校爭取考試時改用電腦打字方式作答。
媽媽和學校輔導室聯繫並說明小凱的情況,負責老師表示從來沒聽過讀寫障礙,得先上呈教育局確認相關法規,老師還請媽媽思考一下,用電腦打字代替書寫的考試方式是否會對其他孩子造成不公。那天晚上,媽媽徹底崩潰了...
⚠️根據親子天下在去年的統計,近十年台灣國中小學生有學習障礙(包含讀寫障礙)的比例攀升一倍!是成長幅度最大的一群孩子。
學習障礙的定義:
1.智力屬正常甚至正常以上。
2.因神經心理功能異常而顯現出注意、記憶、理解、推理、表達、知覺或知覺動作協調等能力有顯著問題。
3.導致在聽、說、讀、寫、算等學習上有顯著困難者。
4.其障礙並非因感官、智能、情緒等障礙因素或文化刺激不足、教學不當等環境因素直接造成之結果。
✅簡單來說,這群智力正常甚至有可能是高智商孩子由於一些隱形的問題導致無法和一般人有同樣的聽說讀寫能力。這會讓孩子給人感覺不專心、不努力學習、過動等各種行為問題。
💪我跟媽媽說,雖然目前台灣還有很多人根本沒聽過學習障礙,但我們不能放棄,只要能多一位認識並了解學障的大人、孩子的未來就多了一位幫手!
❤️願我們都能成為孩子們的重要他人。
#請大家認識學習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