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認台灣 (感謝旅日友人 Lindell Lucy投書)
美國幾十年的“戰略模糊”政策已經成為美國自由民主捍衛者聲譽的尷尬和污點。許多政府官員以及好萊塢和商界都非常擔心激怒中國,以至於他們冒著把自己扭成椒鹽脆餅的風險,以避免說出普通人認為理所當然的事情:台灣是一個國家。
讓自己看起來很糟糕並沒有什麼“戰略性”——只要問問約翰塞納。代替“戰略模糊”,美國和其他民主國家應該採用“戰略完整性”,一種以符合共同道德原則的方式說話和行事的政策。
去年,美國通過了《台北法案》,其中規定美國應“支持台灣加強與印太地區和世界各國的官方外交關係……”。雖然意圖是好的,但法律卻帶有雙重標準。美國沒有道義上的權力告訴其他國家與台灣保持正式外交關係,只要它自己不這樣做。
幾個月後,喬拜登總統將主持一場“民主峰會。”其目的是將來自世界各地的民主領導人聚集在一起,“制定民主復興議程,並通過集體行動應對當今民主面臨的最大威脅。”議程上的首要項目之一應該作為多邊承認台灣的外交倡議,中國共產黨可以輕而易舉地報復立陶宛這樣一個單獨行動的小國,但它無法在不嚴重損害自身利益的情況下同時懲罰整個民主世界。
由於北京 2022 年冬季奧運會的臨近,民主國家將有額外的影響力來阻止中共的好戰。民主國家可以警告中共,如果以暴力威脅回應外交承認台灣,他們將立即宣佈人權組織長期以來一直倡導的抵制奧運會。如果中共威脅要斷交,民主國家就應該放手。
所有用來證明外交抵制北京奧運會的理由都可以用來證明對中國進行外交抵制。從道德上講,我們與中國大陸和台灣的外交關係已經完全落後。
如果民主國家終止正式關係,他們仍然可以通過讓每個大使館更名為“北京經濟文化代表處”來維持與中國的非正式關係,就像目前與台灣的做法一樣。
《台灣關係法》是美國在1979年與台灣斷交、與中國建立關係後通過的一部法律。該法規定,“美國決定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外交關係,是基於對台灣未來將由和平方式決定的期望;考慮以非和平方式決定台灣未來的任何努力……對西太平洋地區的和平與安全構成威脅,對美國構成嚴重關切。”
從表面上看,該法律表明美國有足夠的理由切斷與中國的關係。中國軍方每天都用戰機飛入台灣領空,以恐嚇台灣公民。明確的信息是,如果台灣人拒絕接受中共為他們的主權統治者,他們總有一天會為此付出生命的代價。這種行為是“和平”的對立面。它是心理暴力,是一種恐怖主義。
美國和其他民主國家與中國建交的基礎遭到嚴重侵蝕。這些關係是一種特權,而不是中共認為理所當然的權利。民主國家應該毫不猶豫地取消特權或將其授予一個應得的國家:台灣。
美國和其他民主國家與中國建交的基礎遭到嚴重侵蝕。這些關係是一種特權,而不是中共認為理所當然的權利。民主國家應該毫不猶豫地取消特權或將其授予一個應得的國家:台灣。
越來越多的美國政治人物公開表示支持外交承認台灣,包括前聯合國大使兼國家安全顧問約翰博爾頓、眾議員湯姆蒂凡尼、眾議員蘭斯古登和前總統的兒子小唐納德特朗普。 . 蒂芙尼在眾議院同時發起了一項要求外交承認台灣的決議。到目前為止,其他五名立法者已簽署成為共同提案國。
台灣不是中國的“內政”。這是一個涉及我們所有人,尤其是民主國家的國際問題。
我們必須掌握這個事實,停止讓中共宣傳機器控制話語。如果我們早上醒來看到新聞頭條和中國士兵入侵台灣的可怕畫面,中國政府會聲稱它是在正義地捍衛自己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外國無權干涉中國內政。
我們現在需要問自己:我們是否要吞下這種宣傳並以此為藉口什麼都不做?當他們的城市被燒毀,他們的親人死去時,我們會無視台灣人的求助嗎?
希望不會,但只要我們的政府繼續支持“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的虛構,我們就會冒著這種結果的風險。讓中共錯誤地認為民主國家不會援助台灣是一個非常危險的錯誤,可能會導致中共的魯莽賭博,從而導致真正的入侵和戰爭。
現在是停止外交歧視、模棱兩可、自我審查、虛偽和謊言的時候了。民主台灣的2350萬公民理應受到尊重。
外交上承認台灣發出了迫切需要的信息,這也是正確的做法。我們不要等到為時已晚。
作者林德爾·露西(Lindell Lucy)是駐東京的美國活動家,他發起了一項在線請願活動,呼籲民主國家在外交上承認台灣。
新聞連結:https://bre.is/4ctTE68X
同時也有1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0萬的網紅吳鳳Rifat,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最近很多人在討論外交政策,所以我確定做一個訪問多瞭解台灣人對外交政策的看法。...
多 明 尼 加 斷交 在 樊美樂 MelodyFan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還好在斷交前 有幸這麼一飛🙂
台灣曾經的邦交國
#Dominican Republic
黃種人在當地超級稀少
比白種人還難看到
大家看我們一行人走在街上跟看動物園的企鵝一樣
甚至連巴士🚌都停下來
車上每個人都瞪大雙眼
想看到ET一樣
你們懂那種被當成稀有動物的感覺嗎🤣
在當地 我們的聲望跟蔡依林一樣 甚至登上報紙頭版頭
找到資料再貼上來
學姐們應該很不想我找出資料
😬但我覺得我們好可愛欸
大家爭先恐後來找我們合照
#大明星的一天
#多明尼加共和國
#阿爾托斯香凡村 #altosdechavonschoolofdesign #dominicanrepublic
#中南美
多 明 尼 加 斷交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延期 3 個月,慣例於溽暑陪伴影迷的 #台北電影節 今年移至秋季舉行,幾經波折後也總算在今天開賣,不曉得大家有沒有買到想看的電影?(《月老》真的超搶)
在售票之前先看過幾部片,心中喜歡的《引言》、《戰地微光》,前者完售、後者也僅剩下少量座位,原本想說推文催票,但看來好像也沒必要了。不過,台北電影節另一大單元「#XR全浸界」將於明(14)日中午啟動售票,藉此機會推一下其中的作品,尤其《#霧中》相當值得一看。
全文如下:
在 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肆虐當下,實體被阻斷封閉,進而開啟各方雲端連線,更加速了「網路」的崛起,「實體」與「虛擬」間的關係就更加不斷被翻覆、挑戰。
也就是說,拜疫情所賜,從日常生活到藝術創作,數位應用變得更加被重視,而當藝術、影像的呈現方式,從實體轉入虛擬之後,就創造了觀眾不同的身體經驗與存在方式。換句話說,現在的人們的活動軌跡更是存於虛擬(網路)空間,藝術也就被數位化。然而,在這樣的浪潮中,身體感知的經驗轉換,恰恰正是虛擬實境所強調的。
虛擬實境在某程度上,帶來實體無法給予的特殊體驗,越來越多的影像創作者也試圖透過實體/虛擬的混合空間,創造人、事、物的嶄新經驗,未來虛擬實境能拓展至何種地方不得而知,但可以知曉的是,當技術、經驗、創意不斷交織,虛實整合已然是趨勢。至此,在虛擬實境技術逐漸成熟的當代,窺探全新的「說故事方式」是有趣且有意義的。
除了南台灣的高雄電影節持續耕耘虛擬實境領域之外,台北電影節也自 2018 年起,將注意力放置於 XR 作品的展示,北台灣就屬台北電影節有意識地持續策展 XR 單元,一南一北,成為台灣觀眾關注此領域藝術的重要渠道。
至於今年台北電影節「XR 全浸界」單元,帶來 10 部虛擬實境的影像作品,在此前先看過聚焦中國新疆的《#我在再教育營的日子》、描述蔡明亮童年往事的《#大師狂想曲:#蔡明亮》以及同志情慾話題作品《霧中》。這三部作品中又以《霧中》最有共鳴,本文就談這部 VR 作品。
【周東彥——《霧中》】
有「影像劇場詩人」之稱的周東彥,首部 VR 原創作品《霧中》去(2020)年在高雄電影節首映引起討論,作品聚焦於男同志的三溫暖蒸氣室,窺視男同志的情慾世界,並號稱台灣有史以來尺度最大的虛擬實境影片。
《霧中》也在今(2021)年順利入圍威尼斯影展 VR 特別選映單元(Venice VR Expanded),周東彥更入選文策院與法國新影像藝術節合作之「台法 XR 人才交流計畫」,在此領域上逐漸邁出步伐。
實際看完《霧中》,第一時間確實被片中實打實的「群交性愛」震懾,但安神定睛一看,《霧中》是非常有意思的作品,除了所謂的「大尺度性愛」之外,影像有更深層的編排處理。
約翰伯格(John Berger)在《觀看的方式》一書中,首先提到「觀看先於言語」,在約翰伯格的論述中,藉由觀看,我們確定自己置身於周遭世界當中。我們用言語解釋這個世界,但言語永遠無法還原這個事實——世界包圍著我們。
在上述簡短的陳詞論調中,可以視作約翰伯格某程度捨棄了言語的功能性,將「觀看」的動作置放於「言語」之前,或許這恰恰可以挪移理解《霧中》的核心內裡,甚至將 VR 技術的體驗做更近一步的詮釋。
《霧中》全片無對白,周東彥同樣抹除言語帶來的特性,從畫面一開始就將觀者釘在角落,強迫觀者貼合牆壁,透過主觀視角讓觀者浸身於三溫暖的場域,並凝視男同志觸發的性與慾,在此建構的,是觀者與被觀者主/客體之間的關係,在觀者不斷將視線游移,找尋自身的「位置」時,便已經在摸索人、事、物間的多重關係。
而在這樣的關係被建立之時,周東彥在觀者的凝視之外,更積極地透過角色「打破第四道牆」的處理方式,強勢破除觀者與被觀者的距離,重新定義兩者間關係,觀者是「看」的一方,同時也是「被看」的一方。
就在「看」與「被看」同時存在之際,此刻,觀者在這種目光交會中,真正在實質意義上,毫無疑問地完全體認到正處於三溫暖的世界當中,是煙霧彌漫、潮濕春光的三溫暖中的一部份。闖入異域的觀者透過觀看試圖探詢、架構不一樣的世界,而這樣的視覺交流就無需對白交談,甚至更是人類初始的體驗——「觀看先於言語」,先會觀看和辨識,才會說話。
至於,在 VR 的技術應用之下,進一步讓觀者的身體「消失」,當觀者透過裝置,所謂的物質性(實體)被非物質性(虛擬)拋進一個全新的感官體驗時,《霧中》三溫暖的情色場域就並非是滿足某種獵奇式的偷窺癖好,歸結上述而論,創作者是以一種「感同身受」的切身性去述說、包覆著同志經驗,並希冀觀者也置身其中。這樣「實體」與「虛擬」展延而出的對話,反倒給予觀眾不同的思考方式以及身體經驗,這正是 VR 技術帶來的突破性感知。
然而,也值得一提的是,周東彥除了運用「打破第四道牆」讓觀者身歷其境之外,更透過「西裝筆挺」的異者闖入「裸體肉身」的場域之中,這名西裝筆挺的異者,在我看來有某種對比觀者的意味(觀者等同於西裝),同時象徵制序文明的介入,但這種衣裝文明顯然是一種「不合時宜」的偽善,立刻被周東彥削去了文明性,終成身體慾望的霧中份子之一。此作法也能暗示觀者與三溫暖中的男同志們緩緩趨於同化。
因此,短短 14 分鐘的《霧中》,周東彥除了拍攝性愛、口交等赤骨畫面之外,我認為最重要的作者筆觸是一步步說服/催眠觀眾置身其中,這不僅是 VR 的表面技術,更多是來自於周東彥深層的影像鋪陳與核心概念。
不過,周東彥的《霧中》也挑戰了 VR 的 360 度環景的「自主性」。VR 說故事的特性是開放性而非限制性,更多的參與、體驗,讓觀者自由找到視角,能有效將 VR 的 360 度環景優勢發揮,當中的「自主性」儼然極為重要。
但周東彥顯然限制了觀者的自主性,因背後永遠是牆壁死角,便缺少真正的 360 度視野。然而,我認為這樣的限制性是有必要的,周東彥利用「牆壁」的特色,提醒了觀者「三溫暖場域」的封閉性,在此,周東彥則利用演員的位置與鏡位變換,在場面調度之下或放大、或深入、或遠離其感受,給予觀眾不同的覺知刺激。
而「牆壁」帶來的限制與封閉在《霧中》是重要的,影像到了最後,隨著鏡頭緩緩上升,四面牆壁逐步倒塌,三溫暖也不復存在,這樣的瓦解直接宣告男同志宣洩性慾的秘密場域隨之消散,當褪去了集體性,最終留下個人與其影子,都再再揭示了三溫暖此符號存在的特質與集體性。反向來看,流露出的是男同志「禁錮」在「牆壁」之中的寂寞以及「被保護力」,與外界阻斷、難以言喻的同志心情也就不辯自明了。
總結而言,《霧中》以「裸露性愛」為號召,試圖帶領觀眾步入同志情慾集合體的三溫暖中,而周東彥在 VR 影像獨有的敘事技法以及傳統調度之中,進一步創造出衝擊性的視覺體驗,令人歎為觀止,印象深刻。
圖片來源:【台北電影節 Taipei Film Festival 】
多 明 尼 加 斷交 在 蔡適應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拓展外交每分錢都必須花在刀口】
5月23日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適應質詢重點如下:
1.我先前就曾提到台灣的對外援助佔GNP比例過低,甚至比一些過去鐵幕國家還低的事實。近日傳出台灣將提供索羅門群島舉辦2023年太平洋運動會時場館協助。外交部吳釗燮部長回覆這筆原則上是政府擔保貸款案,會讓台灣廠商前往當地進行工程。
2.WHA今年有瓜地馬拉、宏都拉斯以及帛琉並未共同提案聲援台灣參與的案子,適應認為外交部需要嚴正關注,並在適當的場合向友邦國家正式提出相關請求,避免造成外界錯誤解讀。
3.去年外交部花了5677.5萬推動台灣參與聯合國與相關組織,問題在於,不論是ICAO、INTERPOL、WHO,這些組織的重要官員有的是中國人、有的和中國關係密切,在可預期的將來,台灣參與的機率都相當低,因此外交部應該對於參與國際組織戰略與目標有新的想法,不應該持續拘泥在這幾個組織上。
4.AIT新館即將在下個月開幕啟用,就媒體報導目前美國沒有規劃重量級官員訪台,適應認為儘管目前美方尚未確定訪台層級,但在台灣旅行法生效、台灣剛和多明尼加斷交、被WHA拒於大門之外時,美國某種程度上應落實過去扮演的「再保證」、「雙重嚇阻」角色,適度派遣內閣官員訪台,以彰顯美台間盟友關係。
立法院視訊VOD連結:
http://ivod.ly.gov.tw/Play/…/107447/1M/N
基隆蔡適應
https://www.facebook.com/keelungING/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kpJSERrP9Ag/hqdefault.jpg)
多 明 尼 加 斷交 在 蔡適應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國際情勢丕變 外交、國安單位要做出適切判斷】
5月17日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邀請外交部吳釗燮部長針對業務、邦交關係、國際組織等議題報告,適應質詢重點如下:
1. 政府今年將成立台灣亞洲交流基金會,作為新南向政策重要平台。先前已經確認董事長、執行長分別由蕭新煌、楊昊出任。不過基金會要到下個月才會正式掛牌運作,確切時間尚未確定,我會持續關注。
2. 多明尼加在這個月初與我國斷交,雙方大使均已返國,合作計畫也全數終止,所有撤館作業將在5月31日前完成。適應要求外交部應在兩週內提交檢討報告。
3. 最近美國參議員Marco Rubio公開示警中華民國與巴拉圭邦交警訊,外交部表示關係良好,督導拉美司的劉德立次長剛從巴國返台,昨日也說帶回一封巴拉圭總統當選人邀請蔡英文總統參與就職典禮的邀請函,我也要求國安單位應針對最新局勢分析,作出對台灣最有利益的研判。
立法院視訊VOD連結:
http://ivod.ly.gov.tw/Play/…/107300/1M/N
基隆蔡適應
https://www.facebook.com/keelungING/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65RmQMOxm0/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