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榮的春夏秋冬
我總想起17年前的4月1日,每台電視新聞都只剩下一件事,傳奇巨星的離世,他能歌善舞,演技精湛,是個天生的表演藝術家,卻在那麼一瞬間,我們頓時驚愕,天才竟然就此離去。
倘若張國榮還在世,今天便是他的64歲生日,他的離世帶給世人無限哀傷,無可取代的卓然巨星,張國榮的音樂與電影,都留下了無數代表作,但他卻只能永遠停在46歲的那一天。
每一年的春夏秋冬,我都會想起張國榮。
懷念張國榮的人不知凡幾,包括每年固定為他慶生的摯愛唐鶴德,還有無數香港明星,像是合作多次的梁朝偉。
據傳梁朝偉還存著張國榮的手機號碼,有次不小心誤撥,當然無人回應,只傳來一聲熟悉的「請留言」,那是張國榮的聲音。
梁朝偉那時是否留下了什麼訊息?
我突然想起《春光乍洩》。
「不如,我們從頭來過。」
錯過張國榮的影迷、歌迷很多,但喜歡他的人有增無減,不少人看了《春光乍洩》、《霸王別姬》、《夜半歌聲》或是《倩女幽魂》而迷上他,不少人聽了〈追〉、〈春夏秋冬〉、〈紅顏白髮〉而迷上他,無數人抱持著遺憾,未曾趕上他的繁華盛景,只能倔強的愛上一個逝去的人。
我一直喜歡《霸王別姬》,陳凱歌說張國榮在該片中展現人戲合一,結合自身的生活經驗、性別認同以及他獨有的脆弱與孤獨,才能成就這部偉大的電影。
我曾為《霸王別姬》的電影版結尾所震撼,張國榮飾演的程蝶衣拔刀自刎,不願苟活。然則多年後看完李碧華的原作,才發現結局完全不同。
多年後,程蝶衣與段小樓早已年過半百,他們在水氣氤氳的澡堂相遇,閒話當年,而後從此離別,平淡又蒼涼的收尾其實才是人生。
但是張國榮具備著更多的傳奇事蹟,《霸王別姬》的壯烈殞落才符合張國榮那種脆弱又悲苦的演譯,他的成就始終深植人心,17年過去了,他的故事仍被傳頌著。
我們的未來,還會有很多個9月12日。
張國榮,在這一天,還是會有很多人一直想念你。
未曝光版本的〈春夏秋冬〉: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U1mnIMlcZk&ab_channel=universalmusichk
#張國榮
夜半歌聲結局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若說張國榮是一個超越時代的存有,不知你會同意多少?
並非僅止於他的表演、言行或是私生活,還在於他所挑選角色與劇本的慧眼獨具,更在於他從虛構人物中投入多少真實自我,激盪出多少觀眾與藝術之間的真實共鳴,從自身靈魂撐起整部電影的靈魂,老實說,要在《夜半歌聲》裡看見宋丹平好難好難,那一顰一笑穿透了戲裡戲外,演繹的都是同一個永恆身影,深情唱著「甜蜜往事,段段回憶,只能在夢中尋找和回味」。
蕩氣迴腸一句「只能在夢中尋找和回味」,從舞台後方傳來時,彷彿撼動了三千多個風雨飄搖日子裡仍巍峨佇立的海誓山盟,時而大絃嘈嘈如急雨,時而小絃切切如私語,痛楚、折磨、蒼涼、憤怒與無悔纏繞成悠悠歌聲,是年輕人尚未識得的愁滋味,是年輕人還未有能力唱出的深沉思念千迴百轉。韋青吼說,你誰都不愛,你只愛自己,多麼涉世未深、少不經事的指責,當曾經習以為常的整個世界瞬間崩毀,誰還有能力去愛人呢?只剩下扭曲的自我,眼睜睜看著昨日的愛情停留在原地,但人已面目全非,事已滄海桑田,物已七零八落,我無法成為妳眼裡完整的我,以後的愛情也不會再是過去完整的愛情。
曾經眾所矚目的焦點,鋼琴前身影風度翩翩,舞台上姿態又意氣風發,沒有傲氣,只見真摯,並非他人所說的自戀,而是坦率流露出他如何以自己的成就、藝術為榮,對道貌岸然眼裡只有名利的市儈之人不屑一顧,看不起權貴階級對他人頤指氣使的醜陋嘴臉,卻也因目光太過專注於發自內心熱愛的一切,才華、佳人、音樂、劇院等人們畢生追逐的成就,此刻他全都擁有了,才對前方逐漸醞釀的風暴毫無警覺。在祝融無情肆虐之下,如今整棟建築宛若廢墟,風華不再,殘破不堪,失去昔日的生命力,剩下半邊臉孔,一隻眼睛,與漫漫餘生的抱殘守缺。
十年生死兩茫茫,苦思量,自難忘,妳任我憔悴,我任妳枯萎,時間永遠停留在雲嫣眼裡的宋丹平,世人心裡的張國榮,然而宋丹平還是接住了屬於悲劇愛情的故事結局,風雨下潮漲的張國榮卻飛向了星辰,在另一個時空裡,敞開靈魂,釋放天真,留給後世一遍又一遍的追憶,迴盪風中,一次又一次的重生,散落四周。
夜半歌聲結局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若沒有將一切燃燒殆盡的愛,如何留下一片焦原?」
在對望眼眸中,有生死相許的來世,在大雪紛飛中,有無怨也無遲疑的永恆,其實生命的反向並非死亡,思考死亡有時才是生之熱忱的展現,好比自由、好比情操、好比愛情。以旁人的眼光而言,愛是世界上最自私的存在,以自身的立場來看,卻足以為愛做出最無私的選擇,1997 年森田芳光的《失樂園》以現今角度審視,依然持續挑起人們對於道德與人性、理智與情慾之間的掙扎。
那是夏目漱石筆下東方社會對比強烈的明暗面,人們都渴望一段感情能天長地久,然而在婚姻裡不忠就得面對千夫所指,成了旁人口裡的放蕩或天理不容,任誰都無可否認維繫一段與子偕老的婚姻尤為艱難,人會變,心境會轉換,情感也是流動的,身心靈契合卻為可遇而不可求的理想情感狀態,無論婚外情、第三者、不倫戀,在《霸王別姬》、《誰先愛上他的》、《愛在午夜希臘時》云云褪去社會價值觀無形桎梏、三從四德的傳統束縛過後,是否還是只能終歸一句相見恨晚的恨不相逢未嫁時?
假使你認識過去的我,那你也不會討厭現在的我了吧。總說人最美的感情在十七、八歲時就已死了,因為我們背負越來越多的責任與顧慮,極少有步入三十歲以後的男女有勇氣提出愛無關乎道德之類的任性論調,婚姻更被視為一種法律認可的承諾。
感性在心底傳出聲響,愛確實無關乎道德,理性會說服你低頭,愛情早已不是全世界,久木與凜子深諳這些道理,然而一點一滴流失的生命意義因彼此而重拾焰火,是與非、對與錯再也難以一分為二,環顧周遭走到生命盡頭的朋友,在殊途同歸的人生定數跟前,我們又還殘存多少選擇餘地?
死亡是永恆的體現,死亡化瞬間為永恆,死亡才能洗淨塵世鉛華,《失樂園》的結局一如《沒有煙硝的愛情》般淒美,也是成全彼此唯一的方法,留下的一片是雪地,是瀑布,是焦原,夜半無人私語時,耳畔又響起了張國榮揮之不去的歌聲,從前和以後,一夜間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