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跟著🦄編瘋足球
-
好的,其實這個片單跟妮可的吸血鬼片單一樣,也是我自己的私心XD🦄編從小到大都很愛看足球,所以趁著這次世足賽,整理了一些跟足球有關的電影,讓大家在世足賽結束後也可以繼續熱血、延燒各位對足球的熱情!
-
1️⃣《足球尤物》(She’s the Man, 2006)
👉一句話大綱:面臨女足校隊解散,為了繼續踢足球,女主角女扮男裝成自己的雙胞胎哥哥,並加入敵對的男足隊。
👉為什麼推薦:講到足球,怎麼能不提這部超經典的青春校園喜劇呢?想當年 Channing Tatum 還在演高中生(現在都當爸爸了),Amanda Bynes 也還沒走鐘。電影裡面的足球賽場面也算是滿真實的還原。除此之外,《足球尤物》的劇本其實受莎士比亞的《第十二夜》啟發呦!(Btw, 這是🦄編的愛片)
-
2️⃣《我愛貝克漢》(Bend it Like Beckham, 2002)
👉一句話大綱:生在保守的印度移民家庭,女主角意外發現自己對足球的天份。
👉為什麼推薦:雖然片名叫做《我愛貝克漢》,但主角不是貝克漢(聽見少女心碎的聲音)不過片名 Bend It Like Beckham 是取自於貝克漢擅長的自由球。像這樣像足球致敬的片名,不推對不起自己啊!(而且這是🦁編的愛片)
-
3️⃣《少林足球》(Shaolin Soccer, 2001)
👉一句話大綱:一群曾經習過少林武功的人們組成一支足球隊,前進全國超級盃足球大賽。
👉為什麼推薦:我想也不需要多說了吧,星爺的最經典的電影之一。結合了少林功夫和足球,只要電視上有播,絕對會停下來看完!
-
4️⃣《疾風禁區》(Goal!, 2005)
👉一句話大綱:墨西哥裔少年勇敢逐夢,成為職業足球員的經過。
👉為什麼推薦:在許多足球興盛的國家,踢足球確實是脫離貧窮的辦法。而片中男主角 Santiago 的故事,或許真的和很多球星追尋夢想的過程十分相似。《疾風禁區》系列電影中,除了有勵志的故事之外,許多歐洲的俱樂部和球星都有在片中出現,包含了貝克漢以及席丹。
-
5️⃣《92黃金一代》(The Class of ’92, 2013)
👉一句話大綱:80年末到90年代初期,曼聯青訓六大球星的紀錄片。
👉為什麼推薦:很多人都知道貝克漢,但卻沒有經歷過貝克漢的球員生涯(🦄編看貝克漢踢球也是他職業生涯晚期了),《92黃金一代》紀錄了英國80年代晚期到90年代英國社會的變化,以及曼聯1992年青訓隊冠軍到1999年歐冠冠軍。最重要的是,此紀錄片聚焦在六名球員一路走來的情誼。
-
6️⃣《21世紀風雲:席丹》(Zidane: A 21st Century Portrait, 2006)
👉一句話大綱:法國知名球星席丹的紀錄片。
👉為什麼推薦:此紀錄片實況拍攝了2005年4月23日,西甲聯賽皇家馬德里對上比利亞雷亞爾的比賽,在比賽尾聲,席丹因為打架而紅牌出場。透過同步拍攝的17架攝影機,觀眾能和席丹一起在比賽場上奔馳,臨場見證這名傳奇球員在比賽場上的一舉一動。
-
7️⃣《球神梅西》(Messi, 2014)
👉一句話大綱:廢話不多說,梅西的故事。
👉為什麼推薦:因為梅西是我的偶像啦!我是阿根廷鐵粉(超不理性)好,回來,《球神梅西》透過半紀錄片的形式,帶觀眾一探這位「天才球員」成長的路程。從阿根廷的 Rosario 小鎮,一路到西班牙的巴薩隆納,本片與梅西的隊友、教練,以及身邊的人進行訪談,聊聊這位球員,是如何成為現在的球星。
-
8️⃣《C羅傳記》(Ronaldo, 2015)
👉一句話大綱:廢話不多說,C羅的故事。
👉為什麼推薦:因為推薦梅西不推薦C羅感覺會被打(逃)C羅和梅西是近代時常被拿來做比較的兩位球員,兩名球員的球技都備受肯定,背後也付出了許多不為人知的努力。與梅西的半紀錄片相似,《C羅傳記》也透過C羅身邊的人,細膩剖析這名葡萄牙國腳。
-
9️⃣《足球流氓》(Green Street Hooligans, 2005)
👉一句話大綱:英國足球流氓文化背後的情與義。
👉為什麼推薦:英國的足球流氓文化兇狠的出名,透過這部電影,對這個現象更加了解。除此之外,或許也能藉此看見「足球流氓」惡鬥的背後,這些幫派之間的龍爭虎鬥以及義氣相挺。
-
🔟《球王比利》(Pelé: Birth of a Legend, 2016)
👉一句話大綱:球王比利少年時期翻拍成電影。
👉為什麼推薦:比利也許是我爸媽那個年代的球星了,但他踢球的風格卻被世人譽為「最偉大的足球員」,即使是我們耳熟能詳的球星,都不見得能夠超越他。不論你心中最棒的球員是誰,都不能錯過這位曾經主宰足球界的傳奇巨星。
-
Photo Credit: IMDB
-
#football #soccer #futbol #足球 #世足 #片單 #電影推薦 #梅西 #C羅 #康妮可 #影評 #電影 #康妮可看什麼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夜 訪 吸血鬼 imdb 在 Ian討厭想標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天是克莉絲汀鄧斯特生日,那就可以回顧這一篇「夜訪吸血鬼」。
看了「夜訪吸血鬼」。
這部電影不但有布萊德彼特跟湯姆克魯斯,而且還有「蘇洛」安東尼奧班德拉斯跟克莉絲汀鄧斯特。
這部電影其實暗示了很多相對特別的情感關係,比方把路易(布萊德彼特)變成吸血鬼的勒斯特(湯姆克魯斯),路易本來是十七世紀的紐奧良一個農莊的主人,但在他的妻子難產後,他便失去了活著的任何動機,一心求死的他,引來的吸血鬼勒斯特的注意,但顯然勒斯特沒有要幫助路易,讓他得到解脫,勒斯特把路易變成了另外一個吸血鬼,並且期望路易成為他的夥伴。
因為在當時的美國沒有其他的吸血鬼,於是勒斯特開始教導路易如何成為一個吸血鬼,但特別的是,路易似乎是少數成為吸血鬼後,還能保有人性的,路易拒絕殺人,他只吃動物的血,這點讓勒斯特非常地憤怒,因為他認為路易應該感謝自己,因為勒斯特賦予了永生以及常保青春的能力給了路易。
但在長期的飢餓下,路易不小心吸了一個母親死於黑死病的小女孩(克莉絲汀鄧斯特)的血,勒斯特發現後,馬上就把小女孩變成了吸血鬼,並且利用路易對小女孩的愧疚來試圖控制路易。
並且,這個小女孩是個天生的殺手,勒斯特給了女孩一個名字叫做克勞蒂亞,而路易就把這個小女孩當成自己的女孩一樣照顧。
慢慢地隨著時間變化,克勞蒂亞發現自己的外貌完全沒有變化,她發現自己永遠不會長大,但是她的心靈已然成熟,也漸漸對路易有著特殊的情感。
這裡我要岔出來說,我覺得勒斯特這個角色對於路易的情感非常地特別,他不斷地想要逼迫路易、控制路易,要他成為一個跟自己一樣的吸血鬼,但是面對路易的人性感到極端地厭惡。
而克勞蒂亞雖然被困在小女孩的身體裡,但她的情感以及靈魂是會長大的(好像有某些說法說吸血鬼無法擁有靈魂),於是他愛上了路易。
但是就電影所展現出來的畫面看起來,這就是一段花美男的愛情被一個小蘿莉給介入這樣(啥)。
果不其然,憤怒的克勞蒂亞知道這一切都是勒斯特所為後,誘騙勒斯特喝下死人的血,待他力量減弱後,把他殺死丟入河中,然後跟路易一同逃離。
路易跟克勞蒂亞不斷地在歐洲漂流,而路易試圖找出它們的同類,兩人來到了法國,遇見了最古老的吸血鬼阿曼以及藏身在劇院地底的一大群吸血鬼。
這段也是電影裡我最喜歡的一段。
這些吸血鬼晚上就會化身為劇團裡的演員,在台上演吸血鬼的故事給人類看,並且當著他們的面,在舞台上殺死美麗的少女,對吸血鬼來說,玩弄人類是一種樂趣。
在我看來,這個文本本身就帶有某種隱喻,當台下的人看著台上的吸血鬼演員,把台上的少女褪去,然後送給阿曼吸血。這些人類全部都以為這是一場戲。
其實這個世界就是如此,台下的有錢人、貴族,把未知的惡意以及她人的死亡甚至是肉體的接觸當成一種消遣。表面上他們是不自知的,但這個不自知本身就是一種惡意。
路易遇見阿曼後發現,阿曼是最古老的吸血鬼,並且,阿曼對於這個世界有著非常特別的想法,似乎可以解開路易長久以來的疑惑,就是身為吸血鬼的意義何在。
這個設定也非常有意思,路易還是人類的時候,想盡一切方式要結束掉自己的生命,但他成為某個意義永生後(除了日照以外,吸血鬼不會死),卻開始探索自我存在的意義。
但對阿曼來說,吸血鬼就是吸血鬼,這個世界沒有天堂(基督徒大概會恨死這部電影),如果有地獄的話,吸血鬼也去不了。
它們就是一場不會謝幕的戲,於是劇院地底生活著吸血鬼們,把愚弄人類、表演、殺人當成一種娛樂。
但不幸的是,在吸血鬼的世界,還是有所謂的規則存在,這個規則就是不可以試圖殺死同類。因此,他們要殺死克勞蒂亞,當然,路易不允許這種事發生,但是阿曼告訴他,他唯一能做的,只能要哪些吸血鬼不要殺死路易,但是克勞蒂亞必須死。
於是克勞蒂亞被關在照的到太陽的天井裡,日出後,化成了灰燼。
此刻路易怒不可抑,於是他趁某一個日出之前,潛入地下室,放火燒死了所有的吸血鬼,除了阿曼。
然後,他回到了紐奧良的故居。
並且,在哪裡遇見了虛弱的勒斯特,這個時候的勒斯特因為長期失去鮮血,已經沒有力量對付路易了,但是路易並不打算殺了勒斯特,這個害他必須永遠活在黑夜之中的吸血鬼。
其實這部電影是倒敘法,一開始一個記者找上了路易,而路易請他錄音,並且告訴他自己是一個吸血鬼以及所有的故事。所以電影才叫「夜訪吸血鬼」。
結局我覺得挺有意思的,我雖沒爆雷,但我覺得結局處裡的不太好,大概是故事太過龐大,電影到這邊已經氣力放盡,然後也顯得支線劇情太多,無法聚焦。
所以我大概可以明白當初這部電影評價不一的原因。因為撇開大明星如雲之外,電影本身總覺得少了一點什麼。
這部電影目前在IMDB上獲得了7.5的分數,喜歡布萊德彼特、湯姆克魯斯的朋友可以一看,因為他們在電影裡真的非常帥,我個人覺得,布萊德彼特又更勝湯姆克魯斯。
夜 訪 吸血鬼 imdb 在 Ian討厭想標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看了「夜訪吸血鬼」。
這部電影不但有布萊德彼特跟湯姆克魯斯,而且還有「蘇洛」安東尼奧班德拉斯跟克莉絲汀鄧斯特。
這部電影其實暗示了很多相對特別的情感關係,比方把路易(布萊德彼特)變成吸血鬼的勒斯特(湯姆克魯斯),路易本來是十七世紀的紐奧良一個農莊的主人,但在他的妻子難產後,他便失去了活著的任何動機,一心求死的他,引來的吸血鬼勒斯特的注意,但顯然勒斯特沒有要幫助路易,讓他得到解脫,勒斯特把路易變成了另外一個吸血鬼,並且期望路易成為他的夥伴。
因為在當時的美國沒有其他的吸血鬼,於是勒斯特開始教導路易如何成為一個吸血鬼,但特別的是,路易似乎是少數成為吸血鬼後,還能保有人性的,路易拒絕殺人,他只吃動物的血,這點讓勒斯特非常地憤怒,因為他認為路易應該感謝自己,因為勒斯特賦予了永生以及常保青春的能力給了路易。
但在長期的飢餓下,路易不小心吸了一個母親死於黑死病的小女孩(克莉絲汀鄧斯特)的血,勒斯特發現後,馬上就把小女孩變成了吸血鬼,並且利用路易對小女孩的愧疚來試圖控制路易。
並且,這個小女孩是個天生的殺手,勒斯特給了女孩一個名字叫做克勞蒂亞,而路易就把這個小女孩當成自己的女孩一樣照顧。
慢慢地隨著時間變化,克勞蒂亞發現自己的外貌完全沒有變化,她發現自己永遠不會長大,但是她的心靈已然成熟,也漸漸對路易有著特殊的情感。
這裡我要岔出來說,我覺得勒斯特這個角色對於路易的情感非常地特別,他不斷地想要逼迫路易、控制路易,要他成為一個跟自己一樣的吸血鬼,但是面對路易的人性感到極端地厭惡。
而克勞蒂亞雖然被困在小女孩的身體裡,但她的情感以及靈魂是會長大的(好像有某些說法說吸血鬼無法擁有靈魂),於是他愛上了路易。
但是就電影所展現出來的畫面看起來,這就是一段花美男的愛情被一個小蘿莉給介入這樣(啥)。
果不其然,憤怒的克勞蒂亞知道這一切都是勒斯特所為後,誘騙勒斯特喝下死人的血,待他力量減弱後,把他殺死丟入河中,然後跟路易一同逃離。
路易跟克勞蒂亞不斷地在歐洲漂流,而路易試圖找出它們的同類,兩人來到了法國,遇見了最古老的吸血鬼阿曼以及藏身在劇院地底的一大群吸血鬼。
這段也是電影裡我最喜歡的一段。
這些吸血鬼晚上就會化身為劇團裡的演員,在台上演吸血鬼的故事給人類看,並且當著他們的面,在舞台上殺死美麗的少女,對吸血鬼來說,玩弄人類是一種樂趣。
在我看來,這個文本本身就帶有某種隱喻,當台下的人看著台上的吸血鬼演員,把台上的少女褪去,然後送給阿曼吸血。這些人類全部都以為這是一場戲。
其實這個世界就是如此,台下的有錢人、貴族,把未知的惡意以及她人的死亡甚至是肉體的接觸當成一種消遣。表面上他們是不自知的,但這個不自知本身就是一種惡意。
路易遇見阿曼後發現,阿曼是最古老的吸血鬼,並且,阿曼對於這個世界有著非常特別的想法,似乎可以解開路易長久以來的疑惑,就是身為吸血鬼的意義何在。
這個設定也非常有意思,路易還是人類的時候,想盡一切方式要結束掉自己的生命,但他成為某個意義永生後(除了日照以外,吸血鬼不會死),卻開始探索自我存在的意義。
但對阿曼來說,吸血鬼就是吸血鬼,這個世界沒有天堂(基督徒大概會恨死這部電影),如果有地獄的話,吸血鬼也去不了。
它們就是一場不會謝幕的戲,於是劇院地底生活著吸血鬼們,把愚弄人類、表演、殺人當成一種娛樂。
但不幸的是,在吸血鬼的世界,還是有所謂的規則存在,這個規則就是不可以試圖殺死同類。因此,他們要殺死克勞蒂亞,當然,路易不允許這種事發生,但是阿曼告訴他,他唯一能做的,只能要哪些吸血鬼不要殺死路易,但是克勞蒂亞必須死。
於是克勞蒂亞被關在照的到太陽的天井裡,日出後,化成了灰燼。
此刻路易怒不可抑,於是他趁某一個日出之前,潛入地下室,放火燒死了所有的吸血鬼,除了阿曼。
然後,他回到了紐奧良的故居。
並且,在哪裡遇見了虛弱的勒斯特,這個時候的勒斯特因為長期失去鮮血,已經沒有力量對付路易了,但是路易並不打算殺了勒斯特,這個害他必須永遠活在黑夜之中的吸血鬼。
其實這部電影是倒敘法,一開始一個記者找上了路易,而路易請他錄音,並且告訴他自己是一個吸血鬼以及所有的故事。所以電影才叫「夜訪吸血鬼」。
結局我覺得挺有意思的,我雖沒爆雷,但我覺得結局處裡的不太好,大概是故事太過龐大,電影到這邊已經氣力放盡,然後也顯得支線劇情太多,無法聚焦。
所以我大概可以明白當初這部電影評價不一的原因。因為撇開大明星如雲之外,電影本身總覺得少了一點什麼。
這部電影目前在IMDB上獲得了7.5的分數,喜歡布萊德彼特、湯姆克魯斯的朋友可以一看,因為他們在電影裡真的非常帥,我個人覺得,布萊德彼特又更勝湯姆克魯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