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學員曾經問過我們,自己已經出社會一段時間了,即使省吃儉用,為什麼還是沒什麼資產?
其實,大部分人在財務管理最大的盲點,在於從來沒人教我們 #用中立的角度來看錢這個資源,導致我們很容易在 #花錢的決策上 帶入太多主觀的價值認知,沒辦法好好地、正確地花錢!
大部分的你我對於花錢這件事情,要就是 #想太多,要就是 #想太少。
所謂「想太多」,指的是我們心裡總對花錢有罪惡感,於是一直會想找更便宜的方案。
這是因為我們很多人,從小父母就會教訓要節省、不要花錢、不要浪費,所以每次需要支出,心裡可能就覺得這樣不對,始終覺得花錢是件壞事,於是常常該花錢時猶豫不決;但忍耐過久,卻很容易慾望反彈而突然衝動花費,這時又容易買下長期不太需要的東西。
所謂「想太少」,指的則是大部分人在支出時,其實有不同的「心理帳戶」。比方說買課程、買保險、買運動用品,我們可能覺得這是好事;但買花、吃高級牛排、買包包,我們內心可能會直覺地認為這是壞事。
可是,就算是買課程也未必「總是」對的。因為如果不知道自己該養成什麼樣的支援技能。那上課,就有可能是浪費時間、浪費金錢,最後卻毫無效益的一筆花費。
但當我們認真經營公司、有正確的財務概念,以後碰到需要花錢的時刻,心中浮現的其實很少會是罪惡感,而往往是很中立、很理性地在評估一些事,像「流動性」、「回收」、「成本」、「毛利」或「對資產的影響」等等主題。
這意思是說,「買」這個動詞,其實應該是很中性的詞。買LV的包包跟買電腦、買課程、買設備、買外幣,並沒有特別的不同。
我們「是否買」,完全取決於 #它對於我們人生能產生什麼價值而定。
從經營公司的角度而言,如果這筆錢花下去,可以帶來更多錢、或可以提升效率,那不要省;如果這筆錢花下去,可以買到將來的人脈。比方說送花籃給朋友新開的店,那不要省。所以重點其實不是「買什麼」,而是 #為了做什麼。
除了「為了做什麼」,可能也還會有其他考量。舉例來說,在做一筆投資前我們可能會想:「如果這個投資買下去,將來雖然會大賺錢,可是很可能會影響接下來的現金流。那這投資對現在的我而言,恐怕是太吃力了,就先跳過吧!」
「買」本身不是問題,但我們買這項東西的效用、當時自身的財務狀況、以及成本的代價等,才會決定這行為是正面、還是負面。
當我們有這樣的決策機制、當我們能用這樣的角度看事情,就能避開主觀判斷,而是靠數學來跟自己對話。在將來的人生決策上,也應該類似公司一般,用營收、毛利、淨利、淨值、現金等等的變化,立體地看待自己在金錢方面決策的優與劣。
另外,這樣思考還有一個額外好處,就是我們會開始習慣「正確地花錢」。
因為錢不是罪惡,錢僅是一項工具、一種武器。如果正確地應用,它可以幫我們買來效率、買來營收、買來增長、買來友誼、買來信任,我們就能快速地提升自己這間公司各方面的能力。
這也是為何Joe會在【用經營公司的思維經營你的人生】這堂線上課中財務面的部份,設計一個簡化版的財務表來訓練大家。
只要透過系統化的工具,轉換一下使用財務的想法,任何人都可以有效利用手邊資源,讓自己變得更厲害。
>>https://bit.ly/2UL6oRG
同時也有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大人學,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聽眾雷克斯來信,從小到大他有一個出國念書的夢想,但因為 #父母反對 一直沒有機會實現。如今已經年過30的他,想一圓當時未完成的理想,因此詢問我們有沒有方法,能夠協助他跨越父母的阻撓。這集 #Joe 將提供他對這件事情的看法,並分享他對親子關係的建議。如果你心裡還藏著被父母阻礙而尚未實現的夢想,希望這...
「大人學 父母」的推薦目錄:
大人學 父母 在 大人學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日前與一位藥師的朋友聊天,感觸良多。
由於小時候父母都要上班,他暑寒假都會去阿公阿嬤家玩,由於阿公阿嬤特別寵,所以某種程度上,他覺得有時候阿公阿嬤甚至比爸媽還親,到了出社會後,只要一有連假,就會和父母(有時甚至自己)回去看他們。
阿公阿嬤住在中南部的鄉下,平日閒來無事就是和左鄰右舍聊聊天,阿公有著心血管方面的疾病,一直以來也都有在吃藥控制,但是有天在上班時,他接到阿嬤打來的電話,說阿公突然暈倒送急診,當下他立刻請特休,買了高鐵票直接衝回去。
到了醫院,聽了阿嬤和醫生的解釋後,他發現原因在於阿公聽信鄰居的話,開始聽一些賣藥的電台,裡面宣稱有很多一吃見效的藥,於是阿公便買了這些藥,連醫生都不去看了,而胡亂吃藥的結果,就是昏倒送醫。
之後,等阿公醒來時,他便立刻勸阿公不要再吃那些藥,並且運用藥學的知識,想要告訴阿公並沒有一吃解百病的仙丹,以及為什麼要持續找醫生拿控制心血管疾病的藥。
但是,他的阿公卻非常的固執,一直說他講得不對,還說小孩子少拿那些複雜的術語來跟他說,他聽不懂。
當時的他突然有種感覺,學了那麼多專業知識,但依舊改變不了自己是「晚輩」的無力感,阿公根本不信任自己的專業,因為比起那些道聽塗說的電台,自己講得他根本聽不懂。
這件事給了他很大的衝擊,他發現並不是專業知識夠了就能懸壺濟世,如果你說的別人聽不懂,那別人心裡立刻就會產生防衛機制,最終展現出拒絕學習的態度。
從這件事我得到啟發:縱使擁有滿腹經綸,你確實可以讓自己更好,但是如果你說的不是對方的語言,他仍然聽不懂,那這些知識只是讓你用來自嗨而已。
因此,我們特別邀請楊智鈞醫師來開設這堂【9歲到99歲都能輕鬆聽懂的專業解說力】。
為什麼找楊醫師呢?因為楊智鈞醫師有兩個身份,除了是國內知名的專業演說家/網路作家,也是一位心臟血管外科的主治醫師。
在行醫之餘,楊醫師還是許多醫學/非醫學演講比賽的常勝軍。在台灣、澳門、香港、與中國大陸都有公開演講經驗,對於說服影響、肢體表現、溝通呈現這幾個面向有深刻的研究。
因此去年開始,我們商請他為大人學的夥伴開設一堂 #讓專業變簡單 為核心宗旨的表達課。
大人學有信心,以他對專業溝通的熱情與經驗,一定能為各領域的專業工作者帶來新的觸發與體悟。
讓專業表達開啟人生新里程:http://bit.ly/2s4TjkU
大人學 父母 在 大人學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拿到薪水就存銀行,這樣就是理財嗎?
大家出來工作個半年一年,身上多半都能開始存了些錢。
過去,很多父母長輩都會教我們勤儉持家,要盡量儲蓄。
其實,儲蓄當然不是壞事,可是在【用經營公司的思維經營你的人生】這堂課中,當我們用經營公司的角度來審視人生時,我們會發現對公司而言,企業要能成長其實極度仰賴我們「聰明地花錢」。
比方說:你是貿易公司,你花錢買好商品,然後高價賣出,這會帶來營收成長;你是製作產品的公司,如Apple,你花錢研發更厲害的新產品,然後賺取更高的營收,這也能帶來營收成長。
一間不花錢的公司,就等於是不會成長的公司。光想著儲蓄,是不會帶來成長的喔!
當然,過度亂花錢、甚至承擔過度風險而打亂現金流的公司,很可能在經營過程中就會倒閉。
個人也一樣,我們個人不能亂花錢,但也不是拼命存錢就好,反而要在二十五到四十歲這段時間裡聰明地花錢。
就像玩RPG,我們一開始一定沒辦法存什麼錢。所以最好的策略就是趕快升級裝備。打了怪、開了寶箱、解了任務,然後我們會立刻去買銅劍來取代一開始的木劍。裝備升級後,我們可以打更高等級的怪,能賺更多錢。
人生其實也是這樣。離開社會的初期,我們裝備很爛,賺錢效率很差。所以這時候最需要思考的,反倒是怎麼好好地花錢,來幫我們快速買到「賺錢的效率」。
賺錢的效率是可以被買到的!
可是,將錢全都入股市,就是提升賺錢效率的方法嗎?
確實現在股市很熱,不少人希望靠著投資股票發家致富。如果你看股市超級準,投入十萬可以用一年的時間就翻出一千萬,那你當然應該拿錢優先投資股市。
但如果你評估自己「擇時進出」的能力很差,每次買就跌、賣就漲、最後只敢買買投報率3%的ETF,那這時候,你應該優先拿錢培養核心技能,反而先別一心想著要投資致富或是買賣致富,畢竟我們如果把時間優先投在一個仰賴別人的系統中,長期而言都是在降低自己對人生的掌握度。一旦人生卡住,你發現有關卡過不去,也就不容易重新開始。
可是你有一、兩個核心技能,就算哪天人生必須重來,你都還有可能白手起家。
不管是工作、是職涯、是用錢、是人際關係,其實人生所有決策都是牽一髮而動全身。唯有幫自己建構一個全貌觀,我們的人生決策才能面面俱到並考量周全!
歡迎大家參考這堂【用經營公司的思維經營你的人生】,裡面有更深更全面地探討!
>>https://bit.ly/2UL6oRG
#本來預定30堂課
#但越寫越多
#只好增加集數了
#賠錢熱賣中
大人學 父母 在 大人學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聽眾雷克斯來信,從小到大他有一個出國念書的夢想,但因為 #父母反對 一直沒有機會實現。如今已經年過30的他,想一圓當時未完成的理想,因此詢問我們有沒有方法,能夠協助他跨越父母的阻撓。這集 #Joe 將提供他對這件事情的看法,並分享他對親子關係的建議。如果你心裡還藏著被父母阻礙而尚未實現的夢想,希望這集節目能幫助到你。
【本集節目由你滋美得贊助播出】
大人的Small Talk專屬優惠|https://bit.ly/3yT1n8R
買愛明(60日份)加贈體驗瓶,激省$670元,限量200瓶,活動只到10/4
[你滋美得 官方公告]
感謝各位粉絲支持,原愛明晶萃(30顆/瓶)已完售,9/15起因應缺貨,30入2盒裝將改以60入單盒裝出貨。
職場3C族必備!嚴選推薦👉你滋美得愛明晶萃
🔸強強聯手雙效配方,找回舒適晶亮力!
👑德國專利酯化型葉黃素+高濃度珍貴蝦紅素
👑七國專利認證,通過美國FDA GRAS認證
更多通路據點:
訂購及健康諮詢專線:0800-880-881
momo訂購連結|https://bit.ly/37QWmSC
百貨通路據點|https://bit.ly/3yZyNmi
有什麼問題想問Joe跟Bryan嗎? 提問&合作信箱:podcast@ftpm.com.tw
如果你喜歡我們的節目,歡迎贊助我們:https://bit.ly/3kskVsZ
➡大人學網站:https://www.darencademy.com/
➡大人學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darencademy/
➡大人學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da.ren.cademy/
#Podcast
↓↓↓選擇下方任一連結,手機隨時收聽🎧↓↓↓
➡Apple Podcast:https://apple.co/2TfttZE
➡Spotify:https://spoti.fi/32LoD9Q
➡Google Podcast:http://bit.ly/2PAUogg
➡KKBOX:https://bit.ly/3orkOQr
➡喜馬拉雅:http://bit.ly/2vtVl32
➡大人學報名網站:http://bit.ly/35z1ebV
【大人學】App下載
iOS:https://apple.co/30vADNp
Android:https://bit.ly/2YmreVI
大人學 父母 在 大人學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所有煩惱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與父母的矛盾」是許多人長大後都會遇上的問題。而與父母的連結,更不是我們能說散就散的關係,因此如何處理家庭、親子議題,便是我們該妥善面對的課題。這集節目 #Joe 將與精神科醫師 #鄧惠文,一同用心理學、以及過去的臨床經驗,帶領大家正視自己的焦慮,以及理解我們終會與自己所拋出去的陰影相遇。
鄧醫師新書《我想看妳變老的樣子:明天的女人,比昨天的女孩更精采》
購書連結|https://bit.ly/3fd9DrH
鄧醫師Podcast節目《鄧惠文 不想說》
收聽連結|https://apple.co/3bnPpu6
大人學線上課程
【VS014銷售專業服務的系統化做法】https://bit.ly/36qrJSx
有什麼問題想問Joe跟Bryan嗎? 提問&合作信箱:podcast@ftpm.com.tw
如果你喜歡我們的節目,歡迎贊助我們:https://bit.ly/3kskVsZ
➡大人學網站:https://www.darencademy.com/
➡大人學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darencademy/
➡大人學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da.ren.cademy/
#Podcast
↓↓↓選擇下方任一連結,手機隨時收聽🎧↓↓↓
➡Apple Podcast:https://apple.co/2TfttZE
➡Spotify:https://spoti.fi/32LoD9Q
➡Google Podcast:http://bit.ly/2PAUogg
➡KKBOX:https://bit.ly/3orkOQr
➡喜馬拉雅:http://bit.ly/2vtVl32
➡大人學報名網站:http://bit.ly/35z1ebV
【大人學】App下載
iOS:https://apple.co/30vADNp
Android:https://bit.ly/2YmreVI
大人學 父母 在 大人學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父母、老師總是告訴我們「少說話,多做事」,但這在職場上真的是件好事嗎?這集節目就讓 #Bryan 來跟你聊聊「多說話,多做事、多說話,少做事、少說話,少做事、少說話,多做事」的各種人,分別在職場上扮演什麼角色,誰又#最容易受到矚目。節目的下半段,也和你聊聊該如何 #跟老闆談加薪。如果你正好是「少說話,多做事」的 #苦主,建議你一定要收聽這集節目。
↓↓Bryan在這裡接受訪談喔↓↓
【那些你不敢跟老闆說的事】
SoundOn:https://bit.ly/2yIU5uR
Apple Podcast:https://apple.co/3byHt6V
➡大人學網站:https://www.darencademy.com/
➡大人學Facebook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darencademy/
#Podcast
↓↓↓選擇下方任一連結,手機隨時收聽🎧↓↓↓
➡大人學報名網站:http://bit.ly/35z1ebV
➡Apple Podcast:https://apple.co/2TfttZE
➡Spotify:https://spoti.fi/32LoD9Q
➡Google Podcast:http://bit.ly/2PAUogg
➡喜馬拉雅:http://bit.ly/2vtVl32
大人學 父母 在 大人學- 很多人的父母 的推薦與評價
很多人的父母,其實過得很極端的人生。 把人生奉獻在工作、一心存錢、只知節儉。 他們不在意美感、不在意生活、不在意夢想、拒絕旅行、也捨棄了生活品味,唯一留下來的 ... ... <看更多>
大人學 父母 在 【大人學】A102 戀愛大人學上課心得 - 點字記 的推薦與評價
為何會拿好人卡讀書心得 · 玩交友App的心得和心態 · 和伴侣相處之心得 · 戀愛大人學上課心得 · 交往時見對方父母的心得和經歷 ... ... <看更多>
大人學 父母 在 [新聞] 說好考上公立高中「去迪士尼玩7天」 他- 看板WomenTalk 的推薦與評價
說好考上公立高中「去迪士尼玩7天」 他委屈:為什麼食言?網戰翻
記者曾筠淇/綜合報導
2023年07月20日 16:21
有些家長為了鼓勵孩子用功讀書,可能會口頭承諾達成後要給什麼獎勵。近日就有網友發
文表示,當初家人答應他,只要考上公立高中就會讓他去迪士尼,怎料做到後,卻還是沒
能去成,「為什麼要食言騙我?」貼文曝光後,引發網友討論。
該網友在臉書社團「匿名3公社」上發文表示,他今年15歲、準備升高一,當初家人答應
他,只要考上公立的高中,這個暑假就要讓他出國7天、去迪士尼玩,可是「為什麼大人
有時候人前說的話跟事後做的事都不一樣?」
「我做到了啊!」原PO表示,他明明真的考上公立高中了,結果卻還是沒能去迪士尼,「
為什麼要食言騙我?」家人還改口,說等他高中畢業後再帶他去玩。
貼文曝光後,底下網友紛紛回應,「言而無信,他們應該要為此事道歉才對,相信孩子都
會體諒,而不是改變說法當沒事」、「做不到的事,真的不能騙小孩」、「如果有突發狀
況可以跟孩子說,而不是用欺騙手段,這樣不但不會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辛苦,反而教會
孩子說到不必做到」。
不過也有網友認為孩子可以換位思考,「如果他們有餘,會實現他的諾言,如果他們連自
己都無法善待,請給予他們一些時間」、「提出問題前,有先了解家裡的經濟狀況嗎」、
「恭喜考上,但這畢竟是一大筆錢,可以問看看,為什麼無法實現諾言」、「為人子女的
要體諒父母親,或許經濟條件不允許,還是有其他的原因,可以跟父母親溝通」。
還有網友則認為,「你本來就應該為了自己的前途而努力」、「我只能說,努力是為自己
,而不是為獎勵」。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30720/2544055.htm
幾年後連找孩子吃飯他都懶得鳥你了
而且迪士尼虧損嚴重,不支持一下嗎X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217.4.20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omenTalk/M.1689845979.A.285.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