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惡因惡果
明成祖朱棣是我小時候就很喜歡的歷史人物:搬遷北京、五出漠北、修《永樂大典》、鄭和下西洋,樁樁件件都是極難的事情,也都在他任內達成。除此之外,他與佛教淵源頗深,是藏傳佛教許多大師的支持者與供養者。
最難的不外乎,他是史上第一個、在大一統王朝的情況下,起兵奪位成功的君主:他是朱元璋的四子,在朱元璋離世、傳位給孫子朱允炆後,身為朱允炆的叔叔,燕王朱棣從北方發兵南京,歷經3年餘的時間奪位成功。
然而,長大之後讀得書越多,越發現朱棣非常奇怪:他一方面功勳卓越、支持許多宗教活動,一方面殘暴無比。除了知名的方孝孺「誅十族」事件之外,有一次,他的後宮發生妃嬪中互相暗殺事件,最後牽連了上千人「剮刑」處死。
重點來了,朱棣在那段期間,每天親臨刑場看宮女們一個一個被剮死,史書說:「凡連坐者二千八百人,皆親臨剮之。」
他還有許多殘忍無比的所在與匪夷所思的極刑方式,蔡石山先生的研究表示:「毋庸置疑,永樂有過多的自我,而且擁有很多的美德......不過,他也有黑暗面,特徵就是不必要又未經思考的侵犯性,而這類侵犯性經常產生了暴虐和消耗。」
朱棣真的有自信嗎?朱棣得位後,終生最大的恐懼,出在「朱允炆」、也就是原本的皇帝(朱棣的姪子)下落何處,據說鄭和下西洋的一個重要政治目標,就是去尋訪朱允炆逃至何處。
很明顯的,朱棣的恐懼來自他的「得位不正」,透過邪惡手段所竄來的位子,自然惶惶不安,想透過更多的扭曲、來合法化自己的這第一個扭曲。
比如說,朱棣改了史實、將自己的生母從側室的碩妃、改成正宮的馬皇后,扭曲自己的出身,也是為了讓自己在爭奪皇位上有更高的合法性。然而,這種罪惡感終生追逐著他:為了平和這種罪惡感,他建立大報恩寺來感謝自己的生母。
如此,他極盡一切、扭曲一切,來證明自己的合法性,只為避免這種自己一手創造的龐大精神壓力。
朱棣的故事對我來說,一直有很深的情感與啟發,當然概念上的理解,與真實生活中的徹悟是有距離的。但,蔡石山先生所說至允至當:「他也有黑暗面,特徵就是不必要又未經思考的侵犯性,而這類侵犯性經常產生了暴虐和消耗。」
為什麼他會有「本能侵犯」的性質,以及與此產生的剝削、欺騙、扭曲?或許因為他出身軍旅之中,從小看盡戰爭與殺害。無論如何,這種性格成為了他的毒癮與恐懼:他隨時害怕會被侵犯,因此決定搶先侵犯與攻擊;他隨時害怕會被欺騙,所以決定隨時都先欺騙與扭曲。
人會將自己習得的感知、投射到面對世界的方式,再因為這些方式,讓社會回饋到他身上:一個人覺得「萬事靠自己」的人、就會覺得別人也理應「萬事靠自己」,一個害怕受害而選擇主動出擊的人、就會活在四面楚歌的世界,也會覺得他人會攻擊他。一個算計他人的人、也就下意識會覺得自己會被算計。一個不信世界安穩的人,也會選擇蒙蔽與欺騙。
當然,不是每個人都會這樣,最可怕的是這種詛咒往往應在那種「自認聰明」的人身上:若是一個人個性相對怯弱、或是能夠耐著受傷、或是堅持某種信念,往往就不會發展出這種「扭曲迴路」。
「扭曲迴路」就是這裡所說的惡因,導致我們投射出一個扭曲的世界、並扭曲的回應著,進而活在其所產生的巨大精神壓力(惡果)之中。
我也有自己的扭曲迴路、惡因、朱棣,上述的每個迴路,都是我自己生命中發生過、我做過的事情。可怕的點在於,我的小朱棣(小Judy?)會刺傷、甚或絞死那些真心伸出手來的人、深深刺痛自己的愛人、愛自己的人,這讓我深感愧疚、疼惜與抱歉。
不過退一萬步來說,當朱棣操控著我的時候,那份因而產生的情感是否能稱之為愛,其實也很難說:缺乏了承擔、信任、忠誠與承諾的情況下,本質為掠奪、剝削和操控時,這能稱之為愛嗎?我也不知道。
當然,在遇到對的時機、對的人與對的啟發後,會更意識到、也理解到「愛是什麼」,愛需要學習、它很難,但這也是其珍貴的地方,不是嗎?
我覺得或許唯一值得慶幸的是,人類是「習得性動物」,我們透過環境的學習、而長成自己的習慣。
我求學時代因為個人原因而酷愛孫權,現在回想起來挺變態的,史書對他的評價是:「孫權屈身忍辱,任才尚計,有勾踐之奇,英人之傑矣。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業。『然性多嫌忌,果於殺戮,暨臻末年,彌以滋甚。』」
性多嫌忌,果於殺戮:最終殺傷了自己摯愛之人、擊潰了他人後,讓自己更多的嫌忌。
或許當時的孫權,對身在求學期間的我是個典範(不是個好典範就是了),我也曾有沒有選擇的時刻。然如今,我有選擇了,深感愧疚與憐惜後,也就意識到自己能夠重新習得一個良善的世界觀。
當然,這種練習的開端,從意識到問題與承認問題開始,這是今天這篇自言自語的主軸:佛學認為,懺悔的基礎是「表露」、也就是公然承認自己的偏失,並努力往「不再犯」的方向前進。
還好我的生命中,除了朱棣之外,還有別的東西。
《慈經》:「願我無敵意、無危險。願我無精神的痛苦。願我無身體的痛苦。願我保持快樂。願一切有情眾生:無敵意、無危險。無精神的痛苦。無身體的痛苦。願他們保持快樂。」
With my deepest apology and regrets.🦆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1萬的網紅噪咖EBCbuzz,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大報恩寺開啟夜遊模式,“博物館奇妙夜”成真! 感受宏大佛教建築與文化底蘊就在牛首山 詳見南京旅遊網www.nju.gov.cn...
大報恩寺 在 知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鄭和除了下西洋還負責監督建了哪項中世紀世界七大奇觀
鄭和是偉大的航海家,但他在建築上也很有造詣,這就鮮為人知了。江蘇省建築研究所高級工程師孫宗文說,鄭和是內官監太監,主要負責宮廷、塔寺、陵墓等工程方面的事務,天長日久的過問,加上他的天賦和專研,在建築方面不斷有所建樹,堪稱是一位建築工程專家。
孫宗文曾就任於北京建築科學院、中國古建築研究室、東南大學建築研究室,從事宗教建築研究長達70餘年,尤其擅長佛像、佛塔、佛寺的建築考古,是該領域中的權威。他告訴記者,鄭和出訪西洋各國時,抽空在當地建築中式的城池廟宇寺塔,把中華建築藝術介紹到海外去。在麻六甲山峰就有一座三寶城,充滿中華文化韻味。麻六甲建造王宮時第一次使用的磚瓦,是鄭和船隊從福建載運過去的,磚瓦泥工也同隨而去,於是,麻六甲人也學回了製磚做瓦,建造房屋的技術。在泰國等地鄭和建有三寶寺塔等建築遺跡,他使中式建築藝術登上了泰國的殿堂。
鄭和下西洋每次出海,他都十分留心觀察西洋諸國各具特色的建築風格和雕刻藝術,並善於借鑒其精華,引進國內來。孫宗文舉例說,如福建閩侯縣著名的雪峰寺,是中國佛教歷史上頗具影響的禪寺。在明朝永樂中期,鄭和從南洋攜來兩座瓦塔,安放在這座寺廟前。該塔早已毀壞,遺址尚在。鄭和六下西洋之後,明成祖朱棣已死,航海停了下來,鄭和只能發揮他在建築上的才華。大報恩寺為明代南京名刹,位於中華門外一華里的古長千里。鄭和在下西洋停置期間駐守南京,曾奉敕負責主持修繕南京皇宮和續建大報恩寺琉璃塔工程。該琉璃塔光彩璀璨,蜚聲中外,成為中國佛教文化的一朵奇葩,可惜如今只留下一塊殘碑。
孫宗文評價說,大報恩寺琉璃塔建築極其完美,集明代以前中國建築藝術精華於一身,其中以大雄寶殿和四天王殿最為壯觀,下牆、石壇及欄杆,都用漢白玉砌成,雕鏤得非常別致。整個建築群殿閣重重,宏偉壯觀,精巧絕倫,世間無比。琉璃塔全部用白石和五色琉璃瓷磚砌成的。白瓷磚嵌於塔的外壁,每塊瓷塊中央都有一尊金剛佛像,塔上下有鍍金佛像千萬尊;每一佛像用十塊琉璃磚拼成;每層塔樓均用五色琉璃構件,其中黃綠相間的拱門上,飛天、雷神、獅子、白象、花卉等圖案,色彩絢麗;每層塔心,晝夜點燃「長明燈」,入夜燈光十裡可見;八個角都垂掛風鈴,風吹鈴響,遠近皆聞。此塔是當時南京最高的建築,登上塔頂,鐘山大江盡收眼底。為明代南京的標誌,被譽為中世紀世界七大奇觀之一。
據史料記載,清乾隆皇帝曾偕同皇太后數下江南,看了南京大報恩寺的琉璃塔和杭州的六和塔,讚不絕口。弘曆年間,在皇太后的旨意下,在承德避暑山莊也仿照了一座永佑寺塔。大報恩寺琉璃塔還令海外各國讚歎不已,認為是舉世無雙的,它的完美建築還影響到歐洲。《造園史綱》中提及:法國路易十四仿南京琉璃塔,於1670年在凡爾賽建造富有中式情調的「藍白瓷宮」。
孫宗文還介紹說,最酷似琉璃塔的莫過於晚於它十年左右建造的南京牛首山的弘覺寺塔,簡直是琉璃塔的一個縮影,不同的是它是用普通青磚造的七級浮圖。鄭和還奉命修繕南京宮殿等建築營建的項目,更體現他非凡的建築才華。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知史 #中國歷史 #鄭和 #琉璃塔 #鄭和下西洋 #大報恩寺
大報恩寺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建文帝逃亡路線終點是泉州? | 知史百家
歷史春秋網
●如果說建文帝逃亡線路圖終點所指即是泉州的話,那麼,曾當過開元寺住持的正映潔庵禪師應當就是他們所要尋找的對象;
●潔庵禪師——一個曾被大明開國帝王朱元璋所倚重,而後來又「被模糊」了的佛教界中的重要人物,研究小組認為他曾受朱元璋託孤保護建文帝;
●神秘的潔庵禪師,在「保皇」期間,終究暴露了行跡,最終的下落成謎;
●建文帝藏身雪峰寺的確定,為研究小組考證建文帝由福州入閩東掃清了論證道路上最大的障礙。
在一系列錯綜複雜的歷史資料分析中,研究小組最終斷定,建文帝一行直奔泉州要找的人一定就是曾在那裏當過住持的潔庵禪師。
而之後緊接著發生的一系列朱棣派出人馬四處追查建文帝的事件,被認為是建文帝逃亡小組放出的煙霧彈而已。於是,正當朱棣命令鄭和、李挺等人組織強大陣容南下西洋搜尋之時,建文帝一行繞了一個彎,北上來到了地處僻地的福州雪峰寺,並藏身其間。直至有一回鄭和下西洋歸來,送瓦塔上山並遇見了這個前朝君主。
那麼,在泉州開元寺尋找不著的潔庵禪師上哪兒去了呢?建文帝一行又為什麼選擇北上雪峰寺,他們的目的是為了什麼呢?研究小組一行又是否從史料中找到了有關的線索呢?
潔庵「保皇」暴露成第二個溥洽?
有著這樣一種可能存在的託孤之舉,潔庵禪師儼然已是「保皇」團隊中的重要一員。對於潔庵禪師之後的身世,研究小組再一次從眾多的史料中,印證了這位高僧曾因保護建文帝而產生的「奇妙」的人生軌跡。之所以稱之為「奇妙」,是因為自永樂15年後,潔庵禪師的行踪與身份便在史籍中開始「模糊」起來。
首先是潔庵禪師曾經住持過的雪峰山寺的《雪峰山志》。這裡到底隱諱了什麼?
鄭和後人鄭自海先生在雪峰崇聖禪寺考察訪問中,從《中國福州雪峰崇聖禪寺》的第74頁中有了新發現。該書根據《雪峰山寺》記載登錄了當山(即寺廟負責人)世系表,鄭自海在研究當山世系中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明永樂至正統年間當山變動極勤,從第六十七代潔庵禪師至第七十五代慶預禪師簡介都很簡要,只載出生地和姓氏,事蹟空缺。而第七十代象祖禪師、第七十二代祖淵禪師則乾脆沒有一字記載。鄭自海認為,這與當時雪峰崇聖禪寺發展為閩中寺院之冠的輝煌歷程極不相稱。而沒有記載更說明雪峰寺此時可能發生了重大事件。最恰當的解釋就是雪峰崇聖禪寺隱藏了建文帝,潔庵禪師放走了建文帝,最終走漏了風聲,遭到朝廷的封殺。
鄭自海這一結論還有更多的文獻支撐。首先泉州文史專家為了尋找建文帝出亡泉州開元寺線索,翻遍了地方文獻,卻怎麼也找不到潔庵禪師接班人念海和尚的任何信息。而閩東研究小組負責人王道亨在泉州市圖書館古籍部查找到一本明代木刻本的《今獻匯言》雜文集,令人奇怪的一幕出現了。在一篇《蒙泉雜言》中,文中作者的姓名被濃墨塗去,而這篇文章被認為與建文帝詩文風格極為相似。鄭自海判斷,這極有可能是永樂宣德朝廷文化清理、封殺建文帝及舊臣的真實存在。
更奇怪的一幕出現在永樂十六年。據《雪峰山志》中記載的,永樂十五年冬鄭和到雪峰寺,永樂十六年潔庵禪師受方處高人指點迷津,毅然辭去雪峰寺住持一職,並隨即離開雪峰寺。《雪峰山志》與胡瀅所撰碑文都說他退隱鐘山靈谷寺。
不過,《靈谷禪林志》中關於潔庵的記載顯然與《雪峰山寺》有較大出入。最讓人看不懂的是隱去潔庵在開元寺、雪峰寺最輝煌的十幾年歷史。最好的解釋是潔庵隱藏建文帝一事,被人告發,「後遊北京」是到北京接受審查,知恩圖報的潔庵拒不承認隱藏建文帝之事,迫於潔庵在佛教中的威望,朱棣只好將潔庵軟禁於靈谷寺,成為第二個溥洽(囚禁北京十多年,後經姚廣孝懇請,朱棣恩准釋放了溥洽,回到南京大報恩寺養老至終)。
鄭和見到建文帝最後知而不報?
可以說,在所有記述建文帝遜國出亡的史料中,最為生動詳實的莫過於在《罪惟錄》志卷三十二中的《建文逸記》裡,記載著鄭和在雪峰寺上見到建文帝的那一段描述了:「建文帝攜一子至浦江鄭氏家,後又納一妄,生四子⋯⋯走住福州雷(應為雪)峰寺。三保下洋過之,泣拜於地,為之摩足,帝微囑三保舉事,泣對不能,別去。」
據閩東研究小組的推算,鄭和在見到的建文帝隱身雪峰寺的時間大約在其第三次下西洋之後、第四次之前的某個時間段。《雪峰山志》證實了明末清初大史學家查繼佐所著的《罪惟錄》中所提到的鄭和到過雪峰寺一事。時間系「永樂中」,也即永樂十一年(公元1413年),鄭和第四次下西洋歸來時視察雪峰寺。就是在這次,鄭和還送給雪峰寺2座來自西洋的「瓦塔」(陶製佛塔)。
不過,此前我們說,鄭和率領大批人馬下西洋就是為了「踪跡建文」,那為何又在歷盡千辛萬苦、踏破鐵鞋,終於在雪峰寺見到了「真身」後,卻又密而不報呢?
現在,從諸多史料上可證,鄭和與建文帝相遇於「雪峰寺」,並且拒絕了建文帝「舉事」的要求,既不違背「建文正統」的觀念,更重要的是沒有背叛明成祖,忠於皇權,體現了封建社會忠君與愛國的一致性,同時也避免了一場大分裂,大屠殺。
關於這一記載,也並非孤證。據康熙二十二年纂修的《江寧縣志 • 陵墓》卷五記載,三寶太監鄭和墓,在牛首山之西麓。永樂中命下西洋,有奇功,密知建文踪跡,回朝皆奏不聞,史稱其有隱忠云。由此可見,鄭和確實是「踪跡建文」,並且終於在福州雪峰寺找到了建文帝。
不過,建文帝最後還是離開了雪峰寺。
投奔潔庵禪師明太祖臨終之託?
建文帝一行順著秘篋指引,千里奔襲,一直逃到泉州。但最終發現,這個逃亡的終點站並不能給自己提供安全的保障。因為,他們要找的人已經離開了開元寺──這個人便是之前在此當過住持的潔庵禪師。
為什麼建文帝一行非得要尋到泉州找潔庵禪師呢?對於這個問題,鄭和後人鄭自海先生在研究之後有這樣一段論述:明洪武末年,泉州開元寺空缺了一位住持,在眾僧遴選無望的情況下,朱元璋親自安排當時還在南京天界寺的潔庵禪師出任開元寺住持。奇怪的是,在潔庵禪師臨行前,朱元璋單獨召見他,並很富深意地對他說:「現在要當好住持很難,要是太善良了就要被人欺負,要是奸惡的話,就要受人攻擊,只有潔身自好才能長久啊!」
鄭和後人認為,現在看來朱元璋當時對正映和尚的告誡含意深刻,他流露出擔心皇孫太善良會被人欺負之意。
而閩東研究小組通過多方考證認為,明太祖朱元璋在臨終之年召見潔庵禪師並把他派到泉州開元寺任職,應該是很有深意的。朱元璋所遺秘篋中的路線圖終點是泉州,這本身就印證了這一觀點。
因此,研究小組負責人王道亨認為,朱元璋定然是對潔庵禪師有行過託孤之舉,即要潔庵禪師對少帝朱允炆大力支持。否則建文帝君臣一行不會馬不停蹄地徑直往泉州開元寺與福州雪峰寺跑的。
不過,奇怪的是,就在潔庵躊躇滿志的時刻,永樂元年,他突然被調離開元寺,前往福州雪峰寺任職。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朝京回榕旋被眾山長老推舉為雪峰寺住持。自然,一路上隱姓埋名的建文帝一行最後撲了個空。
正映潔庵禪師自小寧德出家與皇室關係密切
被朱家如此倚重、甚至是有託孤之意味的潔庵禪師何許人也?
據史料記載,潔庵是江西撫州金溪縣洪氏子,幼不茹葷。據《靈谷禪林志》卷 8《高僧》記載:正映,字澄淵,號潔庵,一號月泉,自稱雪老。潔庵禪師從小便到寧德三峰寺(南峰寺)、安仁寺出家,當小沙彌。曾於明洪武十九年到南京鐘山靈谷寺拜住持慧明謙禪師(福鼎人)為師。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赴考試經得度」住靈谷寺,才口道謙,領維那。後遊北京。在明洪武晚年之際,潔庵禪師受命前往泉州開元寺當住持。後離開泉州前往雪峰寺當住持,正是該寺第六十七代傳人。
在泉州幹得好好的潔庵禪師為何又會跑到雪峰寺的呢?
據有關資料記載,在開元寺「成績斐然」的潔庵禪師是在眾山長老的集體推舉之下,才入主雪峰寺的。在這裡,潔庵禪師在一幫太監捨財之下,重創佛殿法堂、山門、兩廊,開萬工池,修金鰲橋,使得原本破敗的雪峰寺煥然一新。洪熙元年,退隱鐘山靈谷寺。在雪峰山共住持一十五載。宣德元年,擢僧錄司左講經。正統四年(公元1439年)冬,示寂靈谷。
對於這樣一個在佛教界頗有名望的高僧,他究竟與皇家有著怎樣的淵源呢?研究小組通過考證後認為,從有關資料中可以看出,明成祖朱元璋與潔庵禪師相識不淺。在朱元璋在位期間,這位曾當過和尚的皇帝,就欽命過慧明謙禪師、潔庵禪師到靈谷寺與開元寺當住持。而慧明謙禪師、潔庵禪師又是師徒關係,二人交情自是非同一般。憑著這種關係,研究小組認為,朱元璋臨終前將朱允炆託付給潔庵禪師是完全有可能的。正因如此,注定了潔庵禪師是沒有理由拒絕朱允炆的。
建文帝:減賦崇古
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正月,建文帝令減輕江浙地區的田賦。明初以來,江浙地區的田賦明顯重於其他地方,這是因為朱元璋憎恨江浙地區的縉紳當年依附張士誠而採取的懲治措施。另外,朱元璋特意規定江浙人不許擔任戶部的職位,目的在於防止江浙人偏袒家鄉。而建文帝則認為江浙重賦只是用懲一時,不應該形成定制,既然田賦減輕了,浙東人自然也可以擔任戶部的官職。他還針對寺廟侵佔民田的情況,下令僧道每人佔田不得超過5畝,多餘的要退官分給農民。
然而,建文帝在安定的生活中成長,接受的是儒家學說的熏陶,缺少對現實的了解,而且他所重用的大臣也多是讀書人,因此改革中難免有理想主義色彩。他接受方孝孺的建議,甚至要恢復西周時期的井田制度。他還使用一些《周禮》中的官名,依古制改革某些官職。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大報恩寺 在 中國| 大報恩寺遺址公園介紹、交通地圖、周遭景點、住宿 的相關結果
位於南京市秦淮區中華門外,是中國規格最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寺廟遺址,遺址公園中保護性展示了大報恩寺遺址中的千年地宮和珍貴畫廊,以及從地宮中出土的石函、 ... ... <看更多>
大報恩寺 在 南京大報恩寺遺址公園開放千年琉璃塔重現(圖)--文化 的相關結果
大報恩寺 遺址位於南京中華門外古長干裡,這裡是南朝寺廟的發祥地和江南佛教中心,東吳大帝孫權建江南首寺——建初寺,供奉“感應舍利”,長干裡遂崇稱“佛陀裡” ... ... <看更多>
大報恩寺 在 大報恩寺-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的相關結果
大報恩寺 位於江蘇省南京市秦淮區中華門外雨花路東側秦淮河畔長干里,原址為南朝時期的長干寺。大報恩寺中著名的琉璃塔修建於明朝永樂至宣德年間。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