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有任何留言叫你加LINE或者填表格的人,
都是詐騙集團,與華倫老師無關,
華倫老師只有【微股力】和【APP】,沒有LINE群組***
.
這位同學竟然把股票賣在上週最低點
非常可惜
假設你阿公在100年前幫你買進可口可樂
持有至今,賺了24萬倍
中間發生過這麼世界大戰、金融海嘯、病毒..等恐怖的事情
又如何?
.
華倫老師從2004年開始存股
也碰過金融海嘯或新冠肺炎
我都沒有賣股票
結果股息還不是200多萬,財富自由了
我就說車子故障才要賣
在沒有故障的情況下
就是小跌小買、大跌大買
沒錢買就移除APP
等100年之後再來看
(等不了這麼久的話,就打個1折,10年後再看就好)
(10年中間,就把錢存到銀行利用定期定額買零股)
然後你就變成大富翁了 ^_^
.
歡迎加入【華倫幫】穩中求勝真存股大家庭
有任何個股問題、股票有沒有故障?存股面臨的問題、股票分析和建議…,如何存?如何買?請參閱我的『微股力』專欄分析
https://scantrader.com/u/9810/service/
華倫老師存股系列叢書
https://teacherwarren.blogspot.com/2020/07/blog-post.html
「華倫存股App專業版」訂閱
https://warren.page.link/mqxL
.
大富翁 表格 在 呂捷歷史-朕即天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疫情期間的親子時光~
兩個女兒在家擺攤做生意,我當客人!
走進去要戴口罩😷
有看到那個紅色的圈圈嗎?
那是實聯制的表格~
還有在賣樂透喔!
她會拿出大富翁的機會命運給你抽!
或許有一天孩子長大以後,她們還會依稀記得有一年的某一段時間...
每天忙到三更半夜的爸比突然天天在家,然後陪著他們玩遊戲、玩樂高、打紅白機、辦家家酒~
孩子,其實大人很擔心、心裡很苦...但你的笑容甜甜的!
疫情總會結束,日子一樣要過!
散播歡樂散播愛!啾咪~
大富翁 表格 在 老ㄙㄨ的教育隨想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和新老師聊聊天 6:靈活的教學策略
和新老師聊天,彼此交流了好多想法,所以想把這些內容整理成一系列文章。
我們首先聊到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是應該用單一模式,讓孩子們習慣、並在規律中學習呢?還是經常變化教學策略呢?
對我而言,每一天、每一課、每一屆的上課方式都不太一樣。每回上台前,我都會思考著:這班的屬性是什麼?這一課比較適合什麼教學策略?我想要傳達的教學重點又是什麼?
也因為我的教學目標不同,我要的教學成效不一樣,因此就會採用不同的教學策略。
有時候前一堂課,是用這樣的教學方式,下一堂課我就會想要換成另外一種教學策略來試試看。
我想要讓學生一直保持新鮮感,猜不出老師接下來要做什麼事情。在我班上,教學不會是常態,所以他們會期待老師在這一堂課的新把戲。
最好的教學方式,其實就是老師說少一點,學生學得多一些。很多時候我們可以反向操作,不以老師為主導,而是讓學生自己去學習這些內容。
例如:前天的社會課,上到「宗教」這一小節。我當然可以一個又一個的告訴學生:基督宗教、佛教、道教、回教的定義是什麼?伊斯蘭教有哪些源起及儀式?並且讓他們在課本上畫重點、背起來。
可是,這樣的教學法有幾個問題:第一,進度很慢,花去很多時間;第二,學生呈現被動的接受狀態,學習動機並不高。
所以我轉換另一個教學策略,依照課本內容設計了一張表格,發下去讓學生寫。挑戰度稍微提高,讓學生有事可做,會比單向的講述法更能投入課堂中。
然而,這樣的做法,也會導致學生唉聲嘆氣,學習動機不高。學生心裡會有這樣的聲音:「啥?又要寫學習單?厚,每回都寫學習單好煩……」學習效果因而大打折扣。
所以立即再加入另一種教學策略:學生可以自己完成這張學習單,或是去找另一個好朋友一起來寫。
這樣的轉換,優點極多。首先,學生的內心充滿喜悅,因為他可以自主選擇,他可以決定是要自己完成,或是選擇找他喜歡的人一起來共同學習。學生能夠自我選擇,讓內在動機被啟動。
第二是,學生如果不會,他可以得到同學及時的幫助。不會因為太難而覺得束手無策,呈現反抗心態。
第三,討論時與同學的互動,你一言我一語的,會充滿著互動的趣味性。
第四,孩子可以在討論中,貢獻一些答案。因為大多數題目都是從課本而來,他可以輕易擷取重點。在與人互動中有所貢獻,孩子能得到價值感與歸屬感。
第五,透過這樣的表格整理,孩子們可以對課本教材進行歸納與統整,但也需要去查資料補充相關資料。這樣的主動學習,比起被動式的抄抄寫寫,更能印象深刻,成為有意義的學習。
所以教室現場是充斥著歡樂的學習氣氛,大家都很投入的寫著學習單,想要一口氣把它寫完。倘若平時,我發下學習單當作上課教材或是回家作業,他們一定滿臉的苦瓜臉。
我本來打算讓孩子們寫三分之一,就收起來當成回家作業,但孩子們寫得很熱烈而欲罷不能,所以就再延長時間,寫超過二分之一後才讓他們收起來。在身旁同學的示範下,學習弱勢的孩子也知道該如何去找答案,而不是兩手一攤、一副「我就不會」的表情。
而下一節課,我們會用賓果方式來檢討答案,並播放實例的補充影片,延伸思考,讓知識更加立體。而若有時間,則會讓孩子們製作專題簡報,上台來分享他們的學習收穫。而複習方式,則可以採大富翁形式,複習並答對者,可為該組前進一格。
對我而言,我很怕做一些「無聊」的事。我們也都當過學生,最討厭無趣的老師和無聊的課程。那我們當老師時,又怎麼能夠每天每課都重覆操作單一的教學方式呢?
要讓學生覺得學習是有趣的,讓他們每天期待老師的課,千萬別讓他們覺得學習是乏味的事。
因此,每回上台前,我都會思考:「還有什麼教學策略,是可以讓學生動起來、且具有培養思考能力的歷程?」這是我身為一位老師,每天在教室裡,最常做也最想做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