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對於三接外推方案之聲明】
※以下文長
針對桃園觀塘天然氣第三接收站與藻礁公投的爭議,5月3日行政院舉行記者會,提出「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外推方案」,將工業港再往外推455公尺至離岸1.2公里之處,不浚挖且取消原本的21公頃外海填區,縮短防波提,預計2025年6月供氣。
對於政府願意持續修正三接方案的態度,綠盟表示肯定,期許這將是各界開始尋找公投僵局出路的開始。本篇聲明之目的並不是簡單地表態藻礁公投「贊成」或「反對」,綠盟的立場始終都是盡可能詳盡地呈現藻礁與三接議題所牽涉的複雜能源轉型面向,希望大眾在投票日做出選擇時,都可以充分理解每一個方案背後的成本與影響。
🔸 有助減緩藻礁衝擊與能源轉型影響的方案都值得討論
綠盟在過去的聲明( https://pse.is/3eym9l )中也曾強調「能源議題不該被公投簡化、更不該變成政治對決」,雖然公投無法解決能源議題的多元與複雜性,然而這不代表公投一旦成案就注定得以零和對立的結局收場,反而雙方應該更為積極地溝通,充分地討論爭點與可能的解決方案。
因此即使公投已然成案,綠盟仍積極呼籲政府部門、民間團體、專家學者之間的對話,以期可以將各種替代方案的可行性、細節都再往前推進。雖然公投日當天的選票只有「贊成」與「反對」的選項,但在直到那天之前的政策討論、社會溝通並不應該僅局限於此,任何有助於減少對藻礁生態、能源轉型與減煤減碳期程衝擊的方案,都值得包括政府、民間團體及公民社會在內的所有人好好討論,而這當然也包括了行政院所提出的外推方案。
綠盟肯定政府願意朝著對藻礁影響更小的方向修改、調整自己的政策。在第三接收站與藻礁公投的議題上,綠盟向來主張天然氣是能源過渡時期必要的選項,但觀塘藻礁生態的保存也是重要的保育價值,2018年時我們也曾在環保署外抗議環評史上最黑暗的一天,強調政府應該負起責任,妥善評估各種替代方案、落實資訊公開以及與民間團體有更多的溝通對話,這些立場與主張,綠盟從未有所改變。
🔸 三接緩建不缺電,更與核電存續無關
台灣目前正處於能源轉型的重要十字路口,除了2025年非核家園之外,更重要的是加速減少燃煤發電,尤其是台中火力發電廠、高雄興達電廠都有燃煤機組除役或是停機備用的規劃,這不只有助於改善空氣污染、重金屬危害,對於台灣達到2050年淨零碳排來說也是非常關鍵的任務。在能源轉型、加速減碳的雙重挑戰下,短期內台灣需要透過提升天然氣占比來加速減煤,因此第三天然氣接收站的興建絕對有其必要性。
許多人擔心,藻礁公投一旦通過,三接需要擇地重建,台灣恐將面臨缺電危機。但綠盟必須強調,三接緩建確實會對電力供應造成ㄧ定程度的壓力,但並不等於缺電。根據未來的電力供需預估,裝置容量224萬瓩的大潭電廠8、9號機如果因為無氣可用而無法如期供電,對於電力備用容量率的影響約為6%,會使得2025年備用容量率落在11%到8%之間,低於法定的15%,但這並不等於缺電,過去綠盟曾經強調,台灣在2014年到2018年間的備用容量率也都低於15%,其中更有三年低於11%,除了2017年因為人為操作疏失所導致的815大停電之外,過去二十年來並未出現限電危機。簡言之,雖然三接緩建確實可能造成未來供電壓力提高,但這並非缺電,也可藉由更好的尖峰用電抑制政策來調適。
因此,在昨日的記者會上,經濟部長王美花不斷談到「三接必要性是核電除役後的電力缺口」,我們認為這樣的說法容易誤導,讓民眾誤以為天然氣與核電是可以互相取代的,似乎「核電不除役就可以不蓋三接」,但這絕對並非事實!過去民間團體早已不斷強調,2025年非核家園是老舊核電屆齡除役、核四未完工不發電的自然結果,第三天然氣接收站興建與否跟核電存續議題完全無關,其最重要的任務是加速減煤,而非彌補核電缺口。
🔸 三接緩建恐影響減煤進度,中火、興達首當其衝
我們認為「缺電」其實是整個三接爭議中相對沒有疑慮的議題,三接緩建最大的衝擊在於對於減煤期程的影響。換句話說,重點不在於「缺電」,而是「缺少用來減煤的電」。
根據評估2025年需要2620萬公噸的天然氣供應,而第三接收站的預計供應量為300萬公噸天然氣,假如第三接收站未能如預期在2023年至2025年供氣,估計在該年將會有140萬噸的天然氣缺口,約等於100億度的電力。根據經濟部的說法,則是直接扣掉大潭電廠8號機9號機的137億度電,不過也有專家認為8號機9號機既然建好,應仍可利用有限的氣源進行調度發電,不至於完全無發電貢獻。
不論是100億度電或是137億度電缺口,最大的影響都不是「缺電」,而是短缺了原本要用來取代燃煤發電的電力。2025年的能源轉型目標是將燃煤發電占比從現在的45%降至27%,假設到2025年的年用電成長都如去年ㄧ般為2%,則2025年時燃煤發電需較2020年減少440億度。主要的減煤貢獻將來自台中火力發電廠的四座燃煤機組轉為備用,以及高雄興達電廠的兩座機組除役、兩座轉備用,2020年時興達1-4號機毛發電量約114億度,中火1-4號機毛發電量約83億度電,這總共約197億度的燃煤發電量,將近是2025年減煤任務的一半。倘若2025年前三接無法順利供氣,最大的影響恐怕就是台中、高雄的煤轉氣時程。
🔸 台灣社會對展綠、節能的決心有多少?怎麼做?
很多人會問:三接緩建對減煤期程的影響是無法克服的嗎?是否能用綠能、節能取代?專家學者指出,因大潭8、9號機組無法發電或發電貢獻降低而帶來的100億度燃氣電力缺口,可以藉由例如提高2025年再生能源裝置容量目標以及加強節電來作為彌補。若臺灣2025年時太陽光電可由原定20GW目標,更全力衝刺至25GW,則可補上約50億度的缺口,此外,2017年至2020年間的「新節電運動」的節電成效達到46億度,若可將社會大眾對藻礁保育的關注,進一步引導到對電力消費外部成本的意識上,再輔以充足的節能預算資源時,進一步壓低電力需求年均成長率,則有機會藉由節能面補上另外50億度的缺口。
蔡英文總統日前因應國際情勢以及國內各界期待,終於宣示「2050年淨零碳排也是台灣的目標」,如果要達到這個目標,那麼面對未來幾年內可預期的電子業用電需求增加,不能僅強調「供電穩定」,而更需要思考如何進一步抑制尖峰用電、強化需量反應措施、加強高耗能產業的能效規範與氣候責任,以提高產業能源使用效率。
因此,除了本文提到的2025年光電目標、尖峰用電抑制、節電政策、產業低碳轉型等,包括「電價正常化」、「碳費」等管制工具也應該被整體性地納入台灣的能源轉型、淨零路徑的政策討論中。這些是不論三接爭議如何發展,原本就需要更大幅度地向上提升、用最大的力道去落實的無悔能源政策。假如表態支持藻礁公投的各方—包括國民黨與支持核電派—都能對此有所認識與決心,不分朝野全民一起致力於落實這些作為,除了有利於台灣達到2050淨零碳排的目標,才可以讓我們較有餘裕可以去彌補、調度因為藻礁公投而帶來的各種影響。
🔸 直面能源轉型實際困境,召喚更強的社會共識與政策力道
當然我們也需要誠實面對當下的眾多挑戰,以及瞭解這些無悔政策本身所需要的巨大社會共識與政策力道,並非一蹴可及,甚至並非當前社會大眾理解與支持的方向。
例如2020年所預計達成的6.5GW光電裝置容量最終並未達標,僅完成約5.8GW的光電容量,這意味著要在2025年時將光電目標再往上提升5GW將是個更為艱鉅—但絕對必要—的挑戰。在地面型光電案場屢屢發生爭議與反對聲浪的情況下,2025年20GW的光電目標中的屋頂光電先由原本的3GW提高至6GW,再於2020年提高至8GW,地面型光電目標則由17GW調降至12GW。換句話說,要追求更為積極的光電目標,包括政府與社會在內都必須願意支持光電發展,且在屋頂型光電目標已三度提升、但地面型光電進度目前仍停滯在2GW的情況下,政府也應盡速建立地面型光電完善而有效的開發機制,才可能有機會在2025年達到甚至超過20GW的目標。
在抑制電力消費成長上,過去三年間中央挹注了高達70億經費來推動縣市共推節電計畫,然而今年之後這筆經費將暫時沒有著落,倘若沒有足夠且穩定的資源,地方的節能節電動能恐怕會遭遇巨大斷層,要延續、強化過去幾年的46億度節電成效也將十分困難。
另外,佔整體用電50%以上的製造部門用電在這幾年絲毫沒有減緩的趨勢,過去十年間的電力消費成長更是有75%來自製造業部門,在現在政府與整體社會氛圍皆高度期待護國神山半導體產業帶動經濟發展的情況下,藉由節電50億度來彌補三接緩建衝擊的任務也同樣需要高度的共識與政策力道。
在這此情況下,大家必須瞭解讓台灣邁向永續的能源轉型原本就荊棘滿路,在政策資源、社會動能與時間都有限的情況下,三接緩建的選項確實伴隨著不可忽視的成本。例如上述「光電創能50億度、節電50億度」的政策假若能落實,原本可以讓台灣從2025年能源轉型的基礎進一步挑戰2050淨零碳排,如今則有可能僅能勉強幫助我們確保2025年的減煤目標不至於延宕。
因此,在守護藻礁的目的之下,任何能夠為台灣能源轉型盡量爭取到多一點時間的作法,我們認為都是值得嘗試、值得討論的。
🔸 外推方案是政府、社會正面溝通的起點,而不是終點
在「守護藻礁」、「減煤減污」、「淨零碳排」的多重目標與多元價值之下,綠盟認為政府願意研擬與提出三接外推方案是較過去更為進步的作為,除了試圖進一步減緩工程的生態影響,也將對減煤時程的影響控制在2年半之內,這部分必須給予肯定。
當然針對外推方案,各界也還存在相當多的爭論,包括離岸1.5公里之外是否確實沒有藻礁生態、外推方案是否依然會有漂砂影響、突堤效應、觀塘風象狀況是否如何影響外推方案等,這都需要後續更為全面的資料釋出,包括政府目前掌握的鑽探資料,以及持續性的政策溝通對話。
同樣地,綠盟也呼籲政府仍需積極評估各種方案的可能性,任何「減少藻礁生態衝擊」、「減少能源轉型衝擊」的方案都應該被更細緻的討論,並且以「維持加速減煤目標」為前提,提早規劃因應假如「公投通過,三接緩建」後對能源轉型的衝擊,這些因應作為除了提高再生能源目標之外,也包括經濟部記者會上所提出的過渡時期因應對策,例如提升燃氣機組調度、強化節能與需量反應等等。
如此,不論8月底藻礁公投最終結果如何,才能確保可以將公投對於藻礁生態、能源轉型的影響降到最低。三接與藻礁爭議是「環境與環境之間的價值折衝」,雖然公投結果只有「通過」與「不通過」兩種可能,但藉由公投前的政策對話,我們依然有機會產出更好的替代方案、配套措施與因應對策,將上述兩種結果的影響都控制在最輕微的程度。
🔸 能源轉型是跨越世代的持久戰,爭執過後仍需重建共識,共同努力
最後綠盟要強調,經過這段時間的對焦與討論,我們深刻體會到政府與民間都極爲辛苦地思考各種方案,努力試圖在這個過程中將正面的環境價值向前推進,因為藻礁公投而來的壓力,推動政府研擬出減輕影響的方案不該被簡單地批為「摸頭」,這是議題推動的結果,也許不能讓所有人願意接受,但肯定政府外推方案不代表遺忘初衷,堅持不接受方案的團體也不應被標籤為頑冥不靈。今年8月底的公投是能源轉型的重要關鍵,核四重啟公投更是攸關我們能否阻止台灣走上過時、危險又昂貴的核能老路,但能源轉型是放眼2025年、2050年的持久戰,這一路上我們需要的不只是資源與時間,更需要夥伴與朋友。
符合永續價值的能源轉型是一個龐大的社會工程,需要台灣社會所有行動者的協力,這個過程並不簡單,不同的價值之間勢必有所摩擦與扞格,我們所必須做的就是在每一次的爭執、衝突與撕裂之後,努力重建信任與合作基礎,尋找新的共識與行動方案,再繼續一起努力。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新冠病毒肆虐全球,疫苗成為防疫措施的最後一道防線,但全民對新冠疫苗信心不足。衛福部2月18日公告,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基金徵收及審議辦法,其中第13條的修正,恐怕將接種疫苗的風險,大幅度的轉由民眾承擔。民團積極呼籲政府,儘速修改預防接種受害救濟之審議標準。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
「大幅度修改英文」的推薦目錄:
- 關於大幅度修改英文 在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Green Citizens' Action Allianc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大幅度修改英文 在 新新聞周刊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大幅度修改英文 在 台灣主權和平獨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大幅度修改英文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大幅度修改英文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大幅度修改英文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大幅度修改英文 在 [求譯] 我會大幅度的修改外型<=怎表達這個- 看板Eng-Class 的評價
- 關於大幅度修改英文 在 大鼻觀點-統計與資料科學 的評價
- 關於大幅度修改英文 在 THUDM/ChatGLM-6B - 开源双语对话语言模型 的評價
大幅度修改英文 在 新新聞周刊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面對中國人大修改香港選制,蔡英文批中國扼殺港人選擇民意代表的權利,無疑是毀棄「一國兩制」的政治承諾...
--------------------------------
🔔 加入新新聞Telegram頻道,熱門資訊一手掌握!
http://bit.ly/3c6Pi5b
💥 國際政經強強聯手,風傳媒x華爾街日報,給您最權威的中英日全球新聞!
http://bit.ly/2tehBg1
#香港 #民進黨 #一國兩制 #中國人大 #蔡英文 #香港民主 #香港選制
大幅度修改英文 在 台灣主權和平獨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中國人大審議香港國安法,將香港「上海化」,進入言論叛亂時期。川普與國會議員威脅將強烈回應,國務卿蓬佩奧必須依照《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提出報告,香港的關稅與科技出口的特殊地位可能因此取消,連素來親中的加拿大總理杜魯道都罕見批評中國政府不懂司法獨立的意義。
在納斯達克對中國企業赴美上市提高門檻,與川普開始限制美國資金投資中國後,沒有人會比中國政府更理解此刻香港對於中國的重要性,但是既然決定「攬炒」,自然是權力邏輯壓過資本邏輯,即使承擔這些後果也要將香港內陸化,切斷與台灣和其他國家的連結,對照政協汪洋針對台灣和港澳問題,強調要「緊緊圍繞推動『一國兩制』行穩致遠」,更顯諷刺。
以此而言,蔡英文任命顧立雄擔任國安會秘書長,實在是正確的決定。香港上海化之後,台港關係驟變,台灣政府必須立即面對幾個問題:
第一、如何處理港人移民台灣?台灣雖然是移民社會,但是1949年之後,就沒有處理大量移民的經驗,唯一的一次是1954年從韓國抵台的14000名「反共義士」,當時仍屬軍政府管制時期,與目前從法律、制度、社會接受度到資源條件,均全然不同。
第二、如何接受部分香港失去金融重鎮後所遺留下來的空間?台灣不僅在法律制度上,與香港截然不同(其中一小部分原因,可見我過去在《上報》的〈法蘭克福不是倫敦〉一文);更重要的是,這與台灣強調以匯率及產業政策扶持製造與出口的方向有所衝突。
但這並非意味著金融與製造出口必然處於對立。十五、六世紀,北歐金融中心逐漸由漢薩諸邦轉到安特衛普,當安特衛普被西班牙佔領而失去金融中心的地位時,阿姆斯特丹立刻取而代之,甚至當強大的西班牙攻打荷蘭時,阿姆斯特丹金融中心的地位,支援了荷蘭軍隊的財政,直到1648年西班牙承認荷蘭的獨立。
不僅如此,荷蘭與英國東印度公司的金融創新,更是兩國貿易的主要推動因素,大英帝國之所以能夠成為日不落帝國,背後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在於倫敦成為世界金融之都,事實上英國諾貝爾獎得主Hicks爵士認為,金融創新是推動工業革命最重要的因素,甚至比技術創新更關鍵。
Walter Bagehot在1873年出版的《Lombard Street》記載了當時主要金融城市的存款數量,倫敦是紐約的3倍、巴黎的9.2倍、德意志帝國的15倍,這無疑是英國稱霸世界的資本,而且當時英國正處於第一波全球化肇端,正在進行快速的工業化,金融與製造和出口相輔相成。
在香港因為國安法而被迫空出部分金融中心的地位時,台灣如果想要承接部分的市場,必然需要大量接收香港的金融人才,以及大幅度修改法制,顧立雄在金管會的工作經驗,使得他無疑是最適合國安會秘書長的人選之一。
這時所需注意者有二:
第一是中資與間諜的問題,除了強化台灣投審會的能力之外,國安會秘書長也給予顧立雄最好的位置去完成這些綿密而複雜的資本與人事追查工作。
第二是台灣親中人士的掣肘。儘管蔡英文表示修憲將強調人權,但是潘多拉的盒子一打開,自然百花齊放,也是檢驗各政黨主張的良機。除了新黨與統促黨等小黨之外,最重要的自然是國民黨內部分統派人士的反彈,不過同樣值得注意的是柯文哲。柯文哲兩岸幕僚之一的賴岳謙最近公開宣揚解放軍進攻台灣所控制的東沙島,而這也是中共解放軍在8月舉行大規模登陸演習時的目標。柯文哲志高才疏、嗜謊刻薄,足以扮演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角色,值得注意。
大幅度修改英文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新冠病毒肆虐全球,疫苗成為防疫措施的最後一道防線,但全民對新冠疫苗信心不足。衛福部2月18日公告,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基金徵收及審議辦法,其中第13條的修正,恐怕將接種疫苗的風險,大幅度的轉由民眾承擔。民團積極呼籲政府,儘速修改預防接種受害救濟之審議標準。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20621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VIUXnqwaY4/hqdefault.jpg)
大幅度修改英文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中文:遲暮旅程
英文:diaspora
2006年11月17日(五) 晚間10:30 CH13公視頻道首播
※ 影片介紹
空軍三重一村終究得拆遷了,原本不甘離開家園的眷村長輩,到頭來還是接受「國家的德政」。本片製作完成前後,故事中的主角,陸續揮別他們戎馬浮生中,停駐最久的這一站,展開第二度的集體遷徙。有人搬到國宅大樓,有人則直接駛向生命的終點。
另一方面,身為眷村第二代的村長王繼新,受到三重在地青年董俊仁的熱情感染,開始思索如何保留逐漸消失的眷村文化,他們能搶在國防部的怪手之前,催生全台灣第一座眷村文化園區嗎?
※ 導演的話
導演吳東牧:
台灣特有的眷村聚落景象,最近幾年即將消失殆盡,這塊土地上的住民,被迫搬離住了半世紀的家園,一如五十多年前,他們死生契闊,遠離另一塊故土一樣。不論「本省」、「外省」,如果我們還願意自詡是個友善包容,尊重歷史的民族,對於政府冷漠地攪擾一群老人家的遲暮之年,對於怪手輕易剷除這些歷史記憶,都不該視而不見,透過這部紀錄片,讓我們一起來反省這些問題。
※ 空軍三重一村
建於民國四十五、六年間。位在台北縣三重市正義南路底,鄰近淡水河。以空軍高砲司令部官兵及其眷屬為主要居民。目前有五十九戶,2006年底即將搬遷到板橋建華新城。早年因為苦於颱風水潦,住宅經過大幅度翻修改建。村內有一處日治時期守衛台北橋的高射砲陣地。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HCWZMysY61I/hqdefault.jpg)
大幅度修改英文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中文:遲暮旅程
英文:diaspora
2006年11月17日(五) 晚間10:30 CH13公視頻道首播
※ 影片介紹
空軍三重一村終究得拆遷了,原本不甘離開家園的眷村長輩,到頭來還是接受「國家的德政」。本片製作完成前後,故事中的主角,陸續揮別他們戎馬浮生中,停駐最久的這一站,展開第二度的集體遷徙。有人搬到國宅大樓,有人則直接駛向生命的終點。
另一方面,身為眷村第二代的村長王繼新,受到三重在地青年董俊仁的熱情感染,開始思索如何保留逐漸消失的眷村文化,他們能搶在國防部的怪手之前,催生全台灣第一座眷村文化園區嗎?
※ 導演的話
導演吳東牧:
台灣特有的眷村聚落景象,最近幾年即將消失殆盡,這塊土地上的住民,被迫搬離住了半世紀的家園,一如五十多年前,他們死生契闊,遠離另一塊故土一樣。不論「本省」、「外省」,如果我們還願意自詡是個友善包容,尊重歷史的民族,對於政府冷漠地攪擾一群老人家的遲暮之年,對於怪手輕易剷除這些歷史記憶,都不該視而不見,透過這部紀錄片,讓我們一起來反省這些問題。
※ 空軍三重一村
建於民國四十五、六年間。位在台北縣三重市正義南路底,鄰近淡水河。以空軍高砲司令部官兵及其眷屬為主要居民。目前有五十九戶,2006年底即將搬遷到板橋建華新城。早年因為苦於颱風水潦,住宅經過大幅度翻修改建。村內有一處日治時期守衛台北橋的高射砲陣地。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Lr-ocLit9Q/hqdefault.jpg)
大幅度修改英文 在 大鼻觀點-統計與資料科學 的推薦與評價
按照現在這條路期刊不會接受,但如果有大幅度的修改後期刊會再考慮看看。 3. 第一 ... 3. 英文報告的三大不可或缺元素:把每個字的主音節發清楚、語調高低起伏、時間 ... ... <看更多>
大幅度修改英文 在 THUDM/ChatGLM-6B - 开源双语对话语言模型 的推薦與評價
更优秀的模型特性:继承ChatGLM2-6B 模型特性,CodeGeeX2-6B 更好支持中英文输入,支持最大8192 序列长度,推理速度较一代大幅提升,量化后仅需6GB显存即可运行,支持轻量 ... ... <看更多>
大幅度修改英文 在 [求譯] 我會大幅度的修改外型<=怎表達這個- 看板Eng-Class 的推薦與評價
我會大幅度的修改外型<=怎表達這個
我承認我英文不好 T_T
幫個小忙吧! 感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18.220.103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