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日誌
【大肚山生態造林植樹活動】
很榮幸來參與知高圳保安林植樹活動,也是大肚山生態復育的一部分。比起各位先進,我不是林業這方面的專家,但我和團隊很支持這類活動。
種植不是只有選擇原生種這麼簡單,還要選擇符合當地氣候、生態的的原有樹種,不可把南部的種來北部、高山的種在平地,生態萬一不適應,樹種就無法存活,當地的樹種也有可能因互斥而無法存活。我們的山林保育發展的好,除了對後代有益,也是我們地方寶貴的資產,可以推動自然導覽,大家也都可以一起加入,介紹我們在地的自然特色、原生樹種。此外,也要考慮到大肚山火燒山的問題,要設置適當的防火帶,讓林相、生態得以留存不被破壞。
我們也可以結合這樣的生態復育,變成地方特色旅遊,作為環境教育、傳達理念的知識旅行。像現在疫情關係大家不方便出國,又想出來走走,可以規劃套裝行程,來大肚山走走,在台中住一晚,觀光吃吃喝喝都很好。甚至我們也可以培養英文導覽,以後疫情趨緩,外國友人來台灣,也可以帶他們看看台灣的原生林相樹種等等。有一句話叫做「越本土就越國際」,我們正可以推動這樣的旅遊!我很樂意與專家、在地民眾們一起努力,專業上交給專家,我們能努力的,是讓專家能好好發揮的政策。也希望大家能繼續支持、未來一起努力。
【海洋盃友善釣魚頒獎活動】
台中港北堤是全台第一個海釣示範區,在釣客社群裡,因為環境整潔、收費公道,因此口耳相傳,讚聲不絕。除了其昌副院長與多位地方民代、鄉親、中央公務單位、地方機關戮力奔走之外,更重要的是背後釣魚人社團自發性的責任感、榮譽感,有許多志工,一起努力協調,維護環境,讓北堤成為這麼優秀的海釣示範區。有個冷知識是,台中港北堤釣魚示範區的第01號會員,名叫蔡英文。希望蔡總統下次有機會來北堤,我們來一場釣魚比賽。
【鄉民盃壘球賽】
能在繁忙行程中,和我的3Q壘球隊一起打場比賽,是很奢侈的幸福。我對我的工作很認真,對打球也很認真,雖然是業餘壘球隊,我也希望大家熱身、比賽、賽後檢討,每一環節都要確實做到位。做什麼像什麼,是我對自己和夥伴們的要求。
壘球是團隊運動,我很喜歡大家互相補位,一起努力共同目標的感覺。一直到現在,還是很喜歡團隊運動。打壘球時,我什麼位子都打過,只要球隊需要,我就會去打,不管是不是最被注目的位子,這件事也影響我很大,直到現在,我仍期望自己,也告訴我的團隊,「成功不必在我」,只要事情有推展,舞台最亮眼的位子,不見得一定要是我們。
【拜訪地方企業】
對於任何期許或批評最好的回應,就是繼續努力做好份內的工作,持續犇走地方,傾聽民意,不辜負鄉親的期待!
我拜訪成立超過50年的建成鋼鐵,與總經理暢談經濟、國際貿易及匯率對產業造成的影響,獲得許多寶貴的建議。再前往拜會龍井東海藝術街商圈主委,藝術街在郭達鴻主委及團隊的努力下,已是全國知名的特色商圈,我也和主委研究討論如何讓藝術街商圈及東海社區更活絡發展。新的立院會期已開始,除了在國會繼續專業問政,也會持續傾聽地方需求,繼續犇走為台灣。
【原民盃選手餐會】
晚上參與原民盃選手餐會。
一直很熱愛運動的我,能跟運動員們聊天是很開心的。大家很好奇我是怎麼從政的,我從阿公過去的身教言教,要用台語報出出身,才可以吃飯的往事談起,再說到阿公是漢醫,曾參選過,但開票那天就停電了,大家以為阿公會選上,但停電後再開票就落選了。那時覺得阿公很唬爛,但長大以後,才開始發現原來過去阿公講的故事都是真的,這大概是我的政治啟蒙起點。
我提到我曾經拿阿公的履歷表質詢,我發現我們對於台灣地理、歷史的教育、資訊,是破碎而陌生的,我們實在應該讓下一代多了解台灣歷史發展的痕跡,以及自己在地的事務。我想要在此表達的是,過去我們讀書可能只在意考高分,但其實讀書是很有趣的事情,像我在台中,讀那邊的歷史,研究當地的地理環境,會覺得津津有味,因為這是我們自己的事情、是我們生活的土地,所以讀起來格外認同,讓人了解生活的土地有什麼樣的事情。
過去我大學畢業後曾經考過體育主播,但被嫌棄應該去報早安農村。我那時覺得,台語是我的母語,是我的根,台就是我的特色,我希望能夠將「台」這個過去有點被污名化的字眼,轉化成為正向的、可以很帥的感覺,可是前陣子也有個新聞:「咖啡廳店員「台語」點餐,老闆制止喊:別人會覺得很俗」沒想到到了今天,還是有這個狀況,這個我們得要再努力。
我在國會以母語問政的風格,並不是要追求大家都要會聽、講台語,而是追求大家都能講母語,而台灣事實上就是多元族群的社會,這個社會必須尊重多元族群不同的語言。習慣使用,語言才會活,就跟運動成為生活的一部分,這樣風氣才能培養起來。目前第一步,希望努力的方向是各委員們都可以用自己的母語問政,如果是阿美族的委員,用阿美族語質詢;布農族的委員,用布農族語質詢,而國會可以提供通譯。
三十多年前,就有一個立委戴振耀,在國會用台語質詢,即使受到很多攻擊也持續堅持,同期的立委盧修一、謝長廷也曾經協助翻譯。而母語不只是在家講,也可以走出家門,在公共空間與正式的官方場合講。任何人在行政、立法及司法程序都可以選擇使用他覺得較為熟悉、或者期望使用的國家語言。我們有了《國家語言發展法》,但目前實務上來看,還沒有好好的落實。我希望能以我自己開始做起,以我自身推動這件事。
我曾經讀過一篇報導,太魯閣族有位年輕人叫做何盈暉(Lowbing Miyu),他傳承祖母的巫醫天職,在青少年時期開始展露天份,但卻被同儕訕笑排擠。比如酸他:「你是巫師喔!你有沒有執照?我現在頭痛你幫我看啊!」有人覺得他是假的,有人罵他來鬧的,讓他曾經很寂寞很痛苦。這有點像我先前提到過去被人笑台的成長經驗。
不論在哪個領域,我覺得找到自己的「價值」很重要,過去我曾因為「講母語」這件事被訕笑,但我覺得,這就是我這個人的出身、這個人的基本價值,我台得很驕傲!希望撕掉過去社會文化認為的低俗標籤,我希望讓每個人都能驕傲他自己的出身,並踴躍傳承自家家族的歷史文化!我希望我們能共同孵一個夢,那就是以人民為本、以台灣為本、以公平為本,逐步建立一個多元文化的國家!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說書人Voca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更正:關於神社裡面究竟是不是拜祖靈,有人說有,有人說沒有,有待證明。 每週六晚上七點半上片,現在全台國光號客運上也能看到環島系列影片喔! 感謝在地朋友提供部份以前的空拍素材,也感謝朋友Geo導覽。 牡丹,這麼美的名字,卻有著非常遺憾的故事,一起來看看這些美景和故事吧! 前十三集我從基隆出發...
太魯閣英文導覽 在 城市山人 Mountain Urbanit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玉山,玉做的山?】
臺灣山區之中各式英文翻譯不精確的問題,大概在我當新手的時候就一直在腦海中盤旋不去。
根據我以前在地方政府打雜的經驗,中英翻譯都要參考行政院研考會的雙語詞彙為準,但2014年該單位解編之後,相關工作不知道有沒有承接的中央機關?但即便是有研考會的時候,中央所發布的雙語詞彙數量有限,各地的政府機關碰上翻譯需求時,多少都要自食其力。
至於萬眾矚目的大型活動,尤其是邀請外賓參訪的那種,首長不免會擔心糟糕的翻譯上新聞「見光死」,自然會找專人來審閱所有的英文資料,所以正確度較高。
但換個角度來看,許多中小型的機關長年以來只服務本國人,但有一天中央卻發布政令,要求或督促各級單位提供雙語服務,但翻譯要從哪裡生出來?就算走正規的流程,尋找一位翻譯者和一位審閱者(必須要是不同人),但如果對臺灣的登山活動瞭解有限,翻出來的結果依舊可能有失精準。
在網站上那種隨時可改的還好,假如被做成了路標、指示牌或導覽資訊,還要由揹工辛苦地運到目的地安裝,那就令人哭笑不得了。
看看這一張2018年的照片,背這些上桃山山頂不輕鬆吧?山屋的雪霸官方翻譯是Hut,上面卻寫Shelte (也少了r),另外一方面,玉山國家公園的馬博山屋卻是cabin,太魯閣國家公園的南湖山屋也是cabin,弄得人家好亂啊~
.
綜上所述,就能得出我對臺灣登山相關翻譯的結論:地名部分大致OK,但欠缺統一的翻譯標準。
大致OK也不代表完全OK,其中還有些地方很值得討論。例如我國目前將「山」一律音譯為「shan」,雖說是照著堅持自身文化主體性的原則(簡稱「入境隨俗」)來做,但結果就是會出現一山多名的情況,完整介紹時全部都得用上:
Yushan (音譯):由於在一些用法中,玉山必須代表一個疆域,按照「屬性名稱與標準地名整體視為一專有名稱」的原則就是這樣翻譯,比如說玉山國家公園裡的玉山。標準地名和屬性名稱皆音譯。
Mt. Jade / Jade Mountain (意譯):標準地名音譯 + 屬性名稱意譯。
Mt. Yu / Yu Mountain :意指玉山主峰,標準地名音譯 + 屬性名稱意譯。
Yushan Main Peak:意指玉山主峰,強調主峰時使用,也是官方用詞之一。
由此可知,光是解釋玉山就很麻煩了,如果老外問起為何玉山跟「玉」有關,這裡產玉嗎?那可真令人頭大了。或許只能解釋說古人從遠方望向山巔都覺得顏色白白的,才會這樣講吧 。
其他山峰的翻譯就簡單多了,現今國家公園的英文翻譯大多都統一為標準地名音譯 + 屬性名稱意譯的方式,只是如果要仔細找,又會發現林務局和國家公園不見得一樣,比如說雪霸國家公園翻雪山為「Mt. Xue」,林務局有時候卻翻為「Hsuehshan」,顯示標準化上面還有改進的空間。
.
但關於步道的分類,卻又出現了標準不一的情況。玉管處正確地以健行 (hiking)定義轄區內所有步道,但太管處和雪管處卻另闢了一個硬派的分級:登山(mountaineering)步道,很明顯地是沒掌握好這個詞的意思。
大英百科全書線上版就說了:「雖然這一個詞彙通常會被寬鬆地用於走上一座難度不高的山丘,合適的用法卻僅限於在地形與天氣皆有潛在危險的地方攀登(用上四肢的那種),並且也因為如此,登山者必須具備足夠的經驗才行。」
所以當外國人到雪霸和太魯閣的官方網站,看到雪主東線、合歡主峰竟然是這種等級的登山步道,然後又在未積雪的時候走了一趟,應該會感到不可思議才是。
同樣的翻譯謬誤也可見於觀光局的「2020脊梁山脈旅遊年」官方網站,在推薦的路線之中赫然可見五條「登山」步道:玉山+阿里山、嘉明湖+池上、雪山(又翻成Hsuehshan)+武陵農場、錐麓古道+合歡山、能高越嶺道,其實以上都只能歸類為健行(hiking)而已。更困難、長程的路線則有機會以「trekking」,或是北美的「backpacking」描述(例如南三段絕對有這個資質),推廣上會讓外國人更易於理解。
總之,希望政府不管是面對登山相關的翻譯,還是各方面的雙語建置,都要更嚴謹的要求統一與標準。
太魯閣英文導覽 在 說書人Vocal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更正:關於神社裡面究竟是不是拜祖靈,有人說有,有人說沒有,有待證明。
每週六晚上七點半上片,現在全台國光號客運上也能看到環島系列影片喔!
感謝在地朋友提供部份以前的空拍素材,也感謝朋友Geo導覽。
牡丹,這麼美的名字,卻有著非常遺憾的故事,一起來看看這些美景和故事吧!
前十三集我從基隆出發,去了桃園的後厝港、苗栗的玉清宮、台中、南投橋聳雲天、雲林金光大佛和五年千歲暴龍公園、信仰堡壘北港朝天宮、嘉義的巨大三國英雄神像,試吃知名嘉義火雞肉飯!後來上了阿里山一探廢棄鐵道眠月線、走進廢棄的學校,遇到了台灣特有的動物,也好好的看了奮起湖和神社遺跡,拍了台南麻豆代天府的巨龍和地獄天堂,然後到了高雄帶大家去吃最厲害的義大利麵,去了充滿美景和故事的蓮池潭,還有美的誇張的三鳳宮,探訪了全台唯一參拜戰艦的紅毛港保安堂、以及最後去了潮州綠色隧道、佳冬蕭家夥屋、洋樓,還沒看的話別錯過前十四集喔!
- 環島系列的由來 -
你也想過環島嗎?我想了很多次,但是一年拖過一年,擔心這擔心那,也懷疑自己真的能夠自己一個人在外面待那麼久不回家嗎?這一次,我不想再拖了,我是怎麼過這些日子的,影片裡好好一點一點的告訴大家吧!有疑問就留言吧。
台灣是我們的老家,藏著許多故事和美景,但卻常常被忽略,太可惜了。
我帶了許多自虐的攝影器材到了那些從小就好奇的城市、遺跡、海洋、山上、建築、信仰,想親自看看到底會遇到什麼樣的風景和人,跟我一起來吧!
環島共花了近一個月(有些素材則是更之前就拍了),從基隆開始,走桃園、苗栗、台中等一路往南到墾丁再往東,值得去的地方太多,因此很多城市還是無法兼顧,我想以後還會有很多趟吧。
剪輯&broll調色:維尼
https://ethanhung3513.carbonmade.com/
封面文字:寒星
https://www.instagram.com/zizizizichan/
hanxxingchan@gmail.com
英文字幕翻譯:Cathy
英文字幕製作:Rayjay
喜歡的話記得留下你的感受和問題喔!你的支持,總是讓我很感動。
想看更多:
FB:https://www.facebook.com/XGVocal/ 電競說書人Vocal
IG:https://www.instagram.com/xgbboyvocal/
攝影器材:
機身:Canon EOS R(2019/10)、Osmo action(2020/01)、DJI Mavic MMini、Canon EOS M50、iphone7+(成都、重慶vlog)、
鏡頭:EF-M 11-22mm F4-5.6 IS、EF-M 22mm F2.0、EF-M 55-200mm F4.5-6.3、Bitplay HD超廣角2代(for iphone)、EF 16-35mm F4 IS L、RF 35mm F1.8 IS
穩定器:大疆Ronin SC(2019 8 )、智雲Weebill S(2019 11)
麥克風:Rode VideoMicro
Vocal與他的暹羅貓阿香:
Vol.1 接阿香回家 https://youtu.be/dKP-_PS4auU
Vol.2 同居生活開始 https://youtu.be/UA9xEYmlXzE
Vol.3 阿香吃雞了! https://youtu.be/yaddB1rO-yo
Vol.4 貓生低潮! https://youtu.be/iId1DVu6hdw
Vol.5 陽光小暹羅貓 https://youtu.be/Mcv-CqMh8ZI
Vol.6 阿香平時喝甚麼? https://youtu.be/q5yQrDx1zPA
Vol.7 誰在跟蹤本貓?鬼鬼祟祟的!出來喔!https://youtu.be/hCE-x1JfgTI
Vol.8 小貓的第一次Petree自動廁所(貓砂盆)體驗!再也不用鏟屎啦!https://youtu.be/5XFKUa6qGz0
Vol.9 為了給貓跟我更好的環境,買了小米空氣清淨機!
https://youtu.be/UMb5hdFEzRc
Vol.10 誰說貓就愛吃罐頭的?
https://youtu.be/awvEPVzRdOk
人性系列:
Vol.1 除了加油,你還能怎麼安慰人?
https://youtu.be/QX3Dr6ThkrI
Vol.2 朋友?兄弟?閨密?你可以試試在出事的時候找他們看看。 https://youtu.be/ETB8QO8Td0A
旅行Vlog系列:
Vol.1 「凡事太盡,緣分勢必早盡。」 台灣人的四川成都風雲大佛之行!錦里吃擔擔麵!
https://youtu.be/yYcRpbZH2Co
Vol.2 穿過你家門口的霧都輕軌!台灣人的重慶「黃金甲」、「變形金剛」場景探險,老火鍋不能錯過! https://youtu.be/hZgN-o3FJyI
Vol.3 警察出來洗地啦!去周星馳拍攝「功夫」場地玩,對比兩個不同年代,三個台灣小夥子的上海旅行!不可錯過的外灘夜景! https://youtu.be/rrnlF6SsRsM
Vol.4 你受的了嗎?比猛獸還猛的孩子(氣)!三個台灣人的上海旅行最終章,超多汁的豫園小籠包!
https://youtu.be/-eViCDDNbgI
Vol.5 外內外跑法之北宜公路靈魂車手Feat小咖!一探隱密千島湖、坪林、基隆中正公園、通堂拉麵~
https://youtu.be/yy_pUDZMTCI
Vol.6 滿滿的台灣味就在這片!基隆人的侯硐貓村、九份、基隆廟口美食之旅。
https://youtu.be/y4LNW-q1qrY
Vol.7 台灣人的深夜驚悚北京上集,吃到平價但好吃的烤鴨!
https://youtu.be/6lC8V920Bh4
Vol.8 終於來到歷史中的帝王神宮紫禁城!三里屯、故宮之旅、懷念老歌金曲之北京下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gjLQ...
電競解說:
Vocal的西安TGA吃雞手遊和平精英決賽解說精華
https://youtu.be/LXF421q1fpM
華麗登台?你錯了,電競主播(解說)其實是這樣的!跟我來工作一天吧!上集。(PUBG M/吃雞)
https://youtu.be/MyB3IvnfFBY
華麗登台?你錯了,電競主播(解說)其實是這樣的!跟我來工作一天吧!下集。 Feat 阿梅、美少女宅宅
https://youtu.be/gVGhpszvLbY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kQzWYOR92ho/hqdefault.jpg)
太魯閣英文導覽 在 說書人Vocal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每週或隔週週末晚上上片,現在全台國光號客運上也能看到環島系列影片喔!
感謝在地朋友提供以前的空拍素材,也感謝朋友Geo導覽。
離開了高雄沈船廟之後,來到處處綠野風光的屏東,意外的走進了絕美的古宅歷史隧道中,這一集的內容真的太美了,推薦給大家!
前十三集我從基隆出發,去了桃園的後厝港、苗栗的玉清宮、台中、南投橋聳雲天、雲林金光大佛和五年千歲暴龍公園、信仰堡壘北港朝天宮、嘉義的巨大三國英雄神像,試吃知名嘉義火雞肉飯!後來上了阿里山一探廢棄鐵道眠月線、走進廢棄的學校,遇到了台灣特有的動物,也好好的看了奮起湖和神社遺跡,拍了台南麻豆代天府的巨龍和地獄天堂,然後到了高雄帶大家去吃最厲害的義大利麵,去了充滿美景和故事的蓮池潭,還有美的誇張的三鳳宮,最後探訪了全台唯一參拜戰艦的紅毛港保安堂,還沒看的話別錯過前十三集喔!
- 環島系列的由來 -
你也想過環島嗎?我想了很多次,但是一年拖過一年,擔心這擔心那,也懷疑自己真的能夠自己一個人在外面待那麼久不回家嗎?這一次,我不想再拖了,我是怎麼過這些日子的,影片裡好好一點一點的告訴大家吧!有疑問就留言吧。
台灣是我們的老家,藏著許多故事和美景,但卻常常被忽略,太可惜了。
我帶了許多自虐的攝影器材到了那些從小就好奇的城市、遺跡、海洋、山上、建築、信仰,想親自看看到底會遇到什麼樣的風景和人,跟我一起來吧!
環島共花了近一個月(有些素材則是更之前就拍了),從基隆開始,走桃園、苗栗、台中等一路往南到墾丁再往東,值得去的地方太多,因此很多城市還是無法兼顧,我想以後還會有很多趟吧。
剪輯:Ouo Rastves
https://www.facebook.com/Rastves
封面文字:寒星
https://www.instagram.com/zizizizichan/
hanxxingchan@gmail.com
英文字幕翻譯:Cathy
英文字幕製作:Rayjay
喜歡的話記得留下你的感受和問題喔!你的支持,總是讓我很感動。
想看更多:
FB:https://www.facebook.com/XGVocal/ 電競說書人Vocal
IG:https://www.instagram.com/xgbboyvocal/
攝影器材:
機身:Canon EOS R(2019/10)、Osmo action(2020/01)、DJI Mavic MMini、Canon EOS M50、iphone7+(成都、重慶vlog)、
鏡頭:EF-M 11-22mm F4-5.6 IS、EF-M 22mm F2.0、EF-M 55-200mm F4.5-6.3、Bitplay HD超廣角2代(for iphone)、EF 16-35mm F4 IS L、RF 35mm F1.8 IS
穩定器:大疆Ronin SC(2019 8 )、智雲Weebill S(2019 11)
麥克風:Rode VideoMicro
Vocal與他的暹羅貓阿香:
Vol.1 接阿香回家 https://youtu.be/dKP-_PS4auU
Vol.2 同居生活開始 https://youtu.be/UA9xEYmlXzE
Vol.3 阿香吃雞了! https://youtu.be/yaddB1rO-yo
Vol.4 貓生低潮! https://youtu.be/iId1DVu6hdw
Vol.5 陽光小暹羅貓 https://youtu.be/Mcv-CqMh8ZI
Vol.6 阿香平時喝甚麼? https://youtu.be/q5yQrDx1zPA
Vol.7 誰在跟蹤本貓?鬼鬼祟祟的!出來喔!https://youtu.be/hCE-x1JfgTI
Vol.8 小貓的第一次Petree自動廁所(貓砂盆)體驗!再也不用鏟屎啦!https://youtu.be/5XFKUa6qGz0
Vol.9 為了給貓跟我更好的環境,買了小米空氣清淨機!
https://youtu.be/UMb5hdFEzRc
Vol.10 誰說貓就愛吃罐頭的?
https://youtu.be/awvEPVzRdOk
人性系列:
Vol.1 除了加油,你還能怎麼安慰人?
https://youtu.be/QX3Dr6ThkrI
Vol.2 朋友?兄弟?閨密?你可以試試在出事的時候找他們看看。 https://youtu.be/ETB8QO8Td0A
旅行Vlog系列:
Vol.1 「凡事太盡,緣分勢必早盡。」 台灣人的四川成都風雲大佛之行!錦里吃擔擔麵!
https://youtu.be/yYcRpbZH2Co
Vol.2 穿過你家門口的霧都輕軌!台灣人的重慶「黃金甲」、「變形金剛」場景探險,老火鍋不能錯過! https://youtu.be/hZgN-o3FJyI
Vol.3 警察出來洗地啦!去周星馳拍攝「功夫」場地玩,對比兩個不同年代,三個台灣小夥子的上海旅行!不可錯過的外灘夜景! https://youtu.be/rrnlF6SsRsM
Vol.4 你受的了嗎?比猛獸還猛的孩子(氣)!三個台灣人的上海旅行最終章,超多汁的豫園小籠包!
https://youtu.be/-eViCDDNbgI
Vol.5 外內外跑法之北宜公路靈魂車手Feat小咖!一探隱密千島湖、坪林、基隆中正公園、通堂拉麵~
https://youtu.be/yy_pUDZMTCI
Vol.6 滿滿的台灣味就在這片!基隆人的侯硐貓村、九份、基隆廟口美食之旅。
https://youtu.be/y4LNW-q1qrY
Vol.7 台灣人的深夜驚悚北京上集,吃到平價但好吃的烤鴨!
https://youtu.be/6lC8V920Bh4
Vol.8 終於來到歷史中的帝王神宮紫禁城!三里屯、故宮之旅、懷念老歌金曲之北京下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gjLQ...
電競解說:
Vocal的西安TGA吃雞手遊和平精英決賽解說精華
https://youtu.be/LXF421q1fpM
華麗登台?你錯了,電競主播(解說)其實是這樣的!跟我來工作一天吧!上集。(PUBG M/吃雞)
https://youtu.be/MyB3IvnfFBY
華麗登台?你錯了,電競主播(解說)其實是這樣的!跟我來工作一天吧!下集。 Feat 阿梅、美少女宅宅
https://youtu.be/gVGhpszvLbY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a4BbanTtoY/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