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村證券示警,台灣等6個經濟體「3年內可能出現金融危機」,央行回應:我國不會發生金融危機。
同時也有1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美國財政部日前公布的匯率報告,並未指名任何主要貿易對手國為匯率操縱國,不過認為台幣匯率被低估。中央銀行今天回應,美方看法不盡公允,並且重申,台灣匯率政策只是為了維持外匯市場秩序以及金融穩定。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2220...
央行回應 在 三立新聞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央行回應,只要是營業自用,就排除在限貸令之外(#Y編)
▌打炒房!公司法人「限貸令」 創業族憂變相受罰
---
下載【三立新聞網APP】Live直播搶先看 ▶️ http://bit.ly/2S4hChu
加入【三立新聞網LINE】天天有新鮮事 ▶️ http://bit.ly/2S0yHIX
更多【三立新聞網YouTube】最新影片 ▶️ http://bit.ly/2W7jK6E
央行回應 在 非凡電視台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10/08 #開盤 #重點
#川普 #紓困 #道瓊
川普態度大轉彎!昨日才剛叫停紓困案的談判,如今卻向國會喊話,呼籲立即通過航空業和小型企業的紓困案,市場情緒高漲,激勵美股四大指數同步走揚,道瓊收紅大漲逾500點,寫下7月中旬以來最大單日漲幅。道瓊指數上漲530.7點,漲幅1.91%,收28303.46點。那斯達克指數上漲210點,漲幅1.88%,收11364.6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上漲47.75點,漲幅2.09%,收2328.84點。標普S&P500指數上漲58.5點,漲幅1.74%,收3419.45點。
#Fed #利率
美國聯準會最新公布9月會議紀要,聯準會成員向國會祭出紅牌警告,稱缺乏國會的新刺激法案援助,美國經濟復甦將受到威脅。聯準會會議總結直接寫出,未來經濟需要額外的財政支援,不然經濟復甦也將慢於預期,加劇少數族群和低收入戶的經濟困境。另外,聯準會也強調,利率將保持近乎零的狀態,直到2023年底。官員們還允許通膨適度超標,來讓通膨率在目標時間內平均達到2%。
#出口商 #新台幣
台幣升值趨勢,總算暫時踩剎車。昨(7)天台幣終場收在28.965元,小貶0.5分,終結連五升。央行加大阻升力道讓台幣收貶,也被匯銀人士解讀,央行回應外界,並持續關注匯率走勢。台幣收盤後,央行也公布9月底外匯存底來到4995.98億美元,逼近5千億美元大關,連續15個月創新高。央行外匯局強調,將緊盯外匯市場秩序。
#出口 #單季最高
財政部昨(7)日公布9月出口規模為307.1億美元,創下歷年單月次高,年增率為9.4%。這也是繼今年8月出口後,史上第二次單月出口規模突破300億美元。同時,第3季出口900.8億美元,也創下歷年單季最高紀錄。
#台股 #投資 #財經 #新聞 #非凡新聞 #ustvnews #news
央行回應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美國財政部日前公布的匯率報告,並未指名任何主要貿易對手國為匯率操縱國,不過認為台幣匯率被低估。中央銀行今天回應,美方看法不盡公允,並且重申,台灣匯率政策只是為了維持外匯市場秩序以及金融穩定。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22206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央行回應 在 楊世光在金錢爆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楊世光在金錢爆》每日更新,帶給您最及时的全球經濟分析和財經解讀!
想看懂經濟,看懂國際趨勢,看懂財經新聞,看懂A股美股各種股,關注《楊世光在金錢爆》✨
市場高點到了嗎?中國人行緊縮態度怎麼解讀?中國韭菜誰在割?
股市大漲的錢從哪來?當今的市場就是有漲就有跌的存量博弈
股市上漲必然有大類資產下跌
楊世光從貨幣學中的基礎貨幣和貨幣乘數分析資產價格會漲到哪
A股高點可能已經來了!
大漲的科技股,美股史上最擁擠的交易
特斯拉股價怎麼看?價值投資早已不再
大漲的科技股,是美股史上最擁擠的交易
繼續看空特斯拉股價沒在怕
價值投資不再的瘋狂市場
37:26 特斯拉怎麼看看?世光回應你們啦
記得打開頻道鈴鐺🔔 光速接收金錢爆資訊
✨追光者請關注✨
世光Line官方帳號➡ http://nav.cx/2NuwkCF
Facebook粉專➡ https://bit.ly/2CDPgAY
微博➡ https://bit.ly/2NDsWOf
#楊世光 #金錢爆
央行回應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04月22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nwQTiHjFAoo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tammyleung96@yahoo.com.hk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國務院港澳辦一連發出3篇聲明,強調中央有權力有責任維護香港憲制秩序。過去一年本港政治形勢遽變,泛民中央走上攤牌之路,中港關係緊繃,一國兩制何去何從,令人憂心。一國兩制行穩致遠,關鍵在各守分際,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必須堅持,香港也不能成為顛覆基地。香港政局來到轉折點,各方對形勢發展各有判斷。今年立法會選舉,民主派力爭過半議席,有機會實現,有人主張「政治攬炒」,一邊癱瘓立法會和政府運作,一邊借助外部勢力,逼中央讓步,然而看在中央眼裏,大有可能視之為顛覆破壞「一國」。對於任何國家來說,國家安全都有絕對凌駕性,沒有妥協空間。以國家安全作為政治要脅籌碼,不惜一切硬撼,隨時粉身碎骨,民主自由皆化為幻影。
蘋果頭條
抗爭運動未畫句號,抗疫工作又尚未成功,民望長期集體低迷的林鄭月娥管治班子,昨突傳出大地震消息。四名現任局長將會被撤換或調職,近日捲入兩辦地位風波的政制及內地事務局長聶德權,率先被爆出被離任,以承擔「政治責任」,但其後傳他將平調為公務員事務局長,其空缺首度由「武官」、人境處長曾國衞接任。民政事務局長劉江華也盛傳因建制派在區議會選舉大敗被撤換,由勞工及福利局副局長、民建聯成員徐英偉頂上。民主派及政治學者分析,今次調動反映北京對港將有更鷹派路線,甚至淪為槍桿子政權。
東方正論
特區淪陷,兩制崩壞,黑暴與疫禍夾擊,反對派拉布癱瘓議會,港府招架無力,形勢危急,港澳辦中聯辦代中央行使監督特區權力,齊發聲指斥泛民議員亂港,警方一舉拘捕黎智英及泛民領袖共十五人,一時間風聲鶴唳,預警必有大事發生,果然是一國出手先兆,率先整頓的是特區問責班子。
昨日傳來港府大地震,消息指有四名局長將會離任,當中包括民政事務局局長劉江華、公務員事務局局長羅智光、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劉怡翔和創新及科技局局長楊偉雄。據悉勞福局副局長徐英偉將獲委任為民政局局長,機電署署長薛永恒出任創科局局長,而金融發展局行政總監許正宇則會出掌財經局。而最令人矚目的調動是入境處處長曾國衞,將會接替聶德權出任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而聶德權則會平調接掌公務員事務局。
星島社論
政府昨傳出問責班子人事調動消息,五個局長職位將換人;與此同時,港澳辦發言人就中央對港權力、泛民人士被捕及郭榮鏗蓄意癱瘓內會事件,連發三炮,火力極猛。兩件事之間有一條脈胳貫通,就是在中央眼中,反對派所為已嚴重衝擊「一國兩制」,超越主權底線,危害國家與香港根本利益,這亂局一定要強力遏止。因此,特區政府管治班子必須強化,而「兩辦」則根據中央授予的權責,依法出手撥亂反正。
港澳辦與中聯辦發言人上周二齊轟郭榮鏗濫用權力,惡意拖延內會會議,涉嫌公職人員行為失當,泛民隨即反擊,將視線轉移到《基本法》二十二條,質疑兩辦無權干預立會。港澳辦發言人對此作出強力駁斥,主要指出三點:中央按《憲法》與《基本法》管轄香港特區,授予高度自治權,既然由其授權,當然有權監督;一般而言,中央對香港事務不會過問,但如出現嚴重情況,影響「一國兩制」和《基本法》實施,中央就必須出手;港澳辦與中聯辦獲中央授權負責香港事務,依法完全有權監督立法會。
經濟社評
新冠肺炎前天零確診,過去超過一星期亦已一直保持單位數字以下,港府昨天仍宣布將限聚令、停業令延長多14天,復業希望幻滅,不少業界表示失望。疫情稍見緩和,港府須盡快制定復業路綫圖,做好平衡防疫與經濟,並研究是否靈活適度放寬限制,如現時市民普遍的共識,是最多4人同枱進食放寬至6人。
如果政府再了解後,認為可行,風險可控,便可隨時放寬,毋須等待下次限聚令到期,因此可更快回應市民所急所需,是減官僚丶增實效的好事。
港府昨宣布,限聚令和對11類行業的停業令將延長至5月7日,但會放寬食肆入座不得超過5成限制,惟仍維持每枱不能多過4人和每枱相距1.5米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