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量一天推一部電影,今天輪到有收在書裡,同時也是百提不厭、屢屢美到嘆息的愛片 ——《#異星入境》。
⠀⠀⠀⠀⠀
⠀⠀⠀⠀⠀
其有科幻電影的骨幹,以及文藝片的靈魂。望穿悲歡離合為生命的一部分,誰也無力改變命運帶來的種種,你只能聆聽故事,扮演好故事中的人。無論幸福或不幸,我們必須自己體會與面對,這就是原著作家姜峯楠緊扣的核心:自由意志。那些關於生命的奧秘,關於未來的命運,關於存在的意義,人們持續透過藝術在科技發展的日新月異中,尋找永恆之靜謐與內心之寧遠,唯有嘗試親身走過,方能領悟一切。
⠀⠀⠀⠀⠀
別的科幻作家號盡心神在創造未來世界的樣貌、刻畫未知時空的輪廓,唯獨姜峯楠,像黑夜裡的一盞燈塔,「科學不光是為了要尋求真理,科學也必須尋求人類生存的意義。」而他親筆銘刻下的,亦徹底體現人性面對科技的細膩心態,與重來千萬次也無法改變的未來命運,最終回歸至「人」本身,體現最平凡而動人的真理。
⠀⠀⠀⠀⠀
「我以前以為這是妳故事的開始。記憶是種奇怪的東西,運作的方式跟我想像的不一樣,我們被時間規則緊緊地束縛著,而這就是結束,但現在我不確定我相信開始和結束。有些日子,述說了超乎生命想像的故事,像是他們到達的那天。」
⠀⠀⠀⠀⠀
影像故事始於她的獨白,也終於她的獨白。記憶多少是朦朧不清的虛無縹緲,像一種身體騰空詩意。我們跟隨她睜著眼走入《異星入境》這樣虛幻而真實的故事。在看似一如往常的某個日子裡,毫無預警,十二個未知的龐然巨物降臨在世界的各處,從裡到外無一不是來自於外星的物質與生命體,沒有共通語言,也沒能夠交流的方式,更無從得知這些不速之客的意圖與目的。政府與軍方束手無策的同時,請到科學專家伊恩與語言學家露薏絲深入研究,設法合力解決人類前所未有的難題。
⠀⠀⠀⠀⠀
語言代表了一整個族群的輪廓與地圖,那水墨畫般的符號,彷彿水彩或墨汁滴入水中的瞬間,擴散,延伸,接著淡去,將薄霧瀰漫的空間染上些許意識。她小心翼翼建立連結,如臨深淵謹慎試探,傾注全力解讀此生認知之外的陌生抽象圖文。但最奇異的是,當她漸漸從毫無頭緒到撥雲見日,終於抓住一絲未知生物的思考模式時,自身波瀾不驚的平靜生活也開始頻頻浮現幻覺;似記憶,有時近在咫尺,似未來,有時遠在天涯。
⠀⠀⠀⠀⠀
類雙主線的故事漸漸合而為一,一端是研究七足類文字的過程,與我們認知中所有語言背道而馳,一個圖形就代表整句完整話語。換言之,敘述一件事情時,就已經知道了始末和因果。在他們的世界裡,時間並非線性存在,因此,露薏絲逐步理解他們的語言以及思緒運作時,也慢慢看清楚自己人生的方向與結局,無論是好是壞,是喜是悲。命運另一端,緊牽的則是與女兒的未來回憶,原來是未來,也是記憶,飄忽穿插當下和未知,唯美呼應似夢似真的撲朔迷離,直至盡頭才撥雲見日,溫柔的衝擊帶來的是更巨大的震撼。
⠀⠀⠀⠀⠀
「從一開始,我就知道自己一生的終點,而我也選擇了這樣的人生道路。然而,我會走向最美好的人生,還是最痛苦的人生?我的人生會是極大值,還是極小值?」
⠀⠀⠀⠀⠀
定義人生的不再是起始與結局,而是我們認識世界的方式。像一部早早演完的電影,一本預先寫好的小說,一輛跨越終點的列車,一趟已經抵達目的地的旅程,中間無數日子的點點繁星、片片風景,才是無法從旁知曉的感受。過去、現在與未來在時間中形成某個瞬間,下一秒就會灰飛煙滅,每個同時存在的瞬間密密麻麻交織成我們一生的星空。
⠀⠀⠀⠀⠀
在經歷這些時刻的當下,千百種矛盾複雜的情感也僅僅糾纏在一起,從 Amy Adams 盈盈湧動的水藍色瞳孔傾瀉而出,深沈的幸福流淌自身沉的悲傷,溫暖的擁抱蔓延自溫暖的痛楚。死亡是必然的,哭泣是必然的,分離是必然的,我們可以選擇走上另一條路,看不見她的笑容就不會落下失去她的淚水,但天涯海角也難以逃避的,依舊是換了時空仍不會改變的自我。
⠀⠀⠀⠀⠀
已身在平凡之中的真相,勝過無數恢宏壯麗的假象。說故事的人給予這個問題正面答案,自由意志存在於我們選擇的心境,人類的力量極其渺小,束手無策任由所愛之人遁入長夜;人類的力量也並不渺小,智者造橋,愚者築牆,懂得分享便可能拯救世界。時間與命運像是宇宙的運行一樣無法抗拒,但接受宿命並不意味著消極悲觀。女兒的人生如隙中駒,石中火,夢中身,短暫卻燦爛,但所有即將因女兒降臨人世所帶來的美好,所有即將因晉升母親而擁有的喜悅,難道會因必然的香消玉殞而全部抹煞嗎?
⠀⠀⠀⠀⠀
我想,人們都有透過語言所可以解釋的,也有透過語言所不能解釋的,例如孤獨,例如宿命。
⠀⠀⠀⠀⠀
Denis Villeneuve 用畫面具象了小說美得令人嘆息的收尾,「To make love, to make you」。露薏絲以極其優雅的姿態,從容接納落在生命裡的道道陽光和滴滴雨水。縱使人世間所有的生都因死而出現、相聚都為離散而發生,就算望見結局也無法扭轉任何事實,那我們是否也應張開雙臂擁抱屬於自己的悲歡離合ㄝ為所愛之人勇於體會箇中滋味,品嚐內心的情感激盪與變化,那往往比絕對的理智更能打動人心。
⠀⠀⠀⠀⠀
⠀⠀⠀⠀⠀
「儘管已經知道人生旅程的終點與方向,我依然會去擁抱它,並欣然接受生命裡的每個時刻。」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萬的網紅Sky gam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一天把片趕完真的有點硬,做完整個頭昏腦脹的!這款奇納,竟然是團隊的處女座,我還以為是經驗老道的工作室,場景設計、音樂、戰鬥,都還算是中上等級,但戰鬥設計,感覺是出現了問題? 時間線: 0:00 前言 0:18 閒聊 1:31 遊戲簡介&劇情 1:51 評分&劇透警告 4:10 戰鬥系統 7:11 ...
奇納靈魂之橋地圖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神經路徑追求立即的愉快與慰藉,但這在其他各方面都會損害我們的健康與徹底療癒的能力。我們之前提過成癮,成癮對象可能是酒精、藥物,也可能是食物、習慣或作息,就連特定的思考模式也可能使人上癮。
比方說,你可能習於負面或限制性的思考,妨礙自己發展有益治療的心理迴路。要破除舊有的思考模式、習慣與信念並重新設定,這和克服成癮一樣困難。你的生理和神經機制會盡一切可能阻止你做出改變。
你現在的職責是把自己當成實驗室的小白鼠,進行神經制約。只要做出任何有助於維持在治療正道上的舉動,那就給予自己大量立即的愉快感當作獎勵,比方說辨識出負面或限制性的思考模式,或是選擇有助治療而非促進發炎的食物,這些事都值得好好獎勵自己。你可以自己列出一份獎勵清單。
摘錄自《#哈佛醫師教你喚醒自癒力》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晚安:
這篇文章是這系列最後一篇了,談到大腦的機制,哪些歷程會損害我們的健康。
但我們先從正向來想,大腦其實幫了人類很多忙。我們現在的平均壽命能拉這麼長,醫療照護的體系相當完備,跟大腦的發達有相當的關係。
所以我很感謝大腦,大腦確實帶著我們到我們想像不到的地方。不過,能活下來,不一定活得好,這也是我常提到的概念。
我採取的態度,是感恩大腦(或小我),但同時知道大腦(或小我)的限制。觀照著大腦(或小我),然後試著向意識深處(或共通處)進行連結。
讀這篇就算不是為了健康,也非常值得閱讀。因為這是談習慣的養成,不只是為了身體,在這世間,要獲得某種成功,常都跟養成適當的習慣有關。
祝願您,能養成好習慣,但也知道習慣可以改!
.
ps. 歡迎參與贈書活動
https://www.facebook.com/220440724638912/videos/466001611099283
... ... ... ... ... ... ... ... ... ... ... ... ... ... ...
【文/ 傑佛瑞.雷迪格】
當壓力升高時,我們很容易重拾過去深植於腦海中的應對機制。大腦運作的科學已清楚指出這一點,在壓力或情緒波動之下,大腦會捉弄我們,試圖說服我們舊有行為、熟悉的方法就是最好的辦法。我們告訴自己:「就這一次就好」,然後還信以為真,大腦的影響就是這麼強大。從成癮的例子最容易看出來,神經路徑追求立即的愉快與慰藉,但這在其他各方面都會損害我們的健康與徹底療癒的能力。我們之前提過成癮,成癮對象可能是酒精、藥物,也可能是食物、習慣或作息,就連特定的思考模式也可能使人上癮。比方說,你可能習於負面或限制性的思考,妨礙自己發展有益治療的心理迴路。要破除舊有的思考模式、習慣與信念並重新設定,這和克服成癮一樣困難。你的生理和神經機制會盡一切可能阻止你做出改變。
那在面對這種邪惡對手(自己的心理和身體)的情況下,我們該如何做出徹底改變並貫徹執行?
有些人會以儀式來標誌改變;有些人是一下子就做出劇烈改變,像是珍搬到巴西,帕羅快速改變飲食內容且從未回頭;克萊兒等其他人則需要學習摸索的過程,逐漸了解自己的深層需求,慢慢取代舊有、不健康或過時的行為。他們原本用不健康的信念或習慣來「填補靈魂中的空洞」,一旦空洞獲得滿足,就不再需要這些東西了。
當你退無可退,即將重拾舊習慣、信念或選擇時,當下你很難做出正確的判斷。因此你必須預先擬定計畫,設想這種情況中的應對策略,否則承受壓力的危急時刻你容易受大腦(DMN)矇騙。你現在可以問自己以下問題:
"什麼事情容易引發我的負面情緒?在什麼情況或環境下我最難堅持信念?我能預防這些狀況或為自己做好準備嗎?
"我對人生有什麼願景?有什麼激勵人心的夢想能讓我願意犧牲當下的愉悅?什麼事物能幫我實現願景?什麼又會阻撓我?
"在這種情況中,我能信任誰的勸告?這時候我該打給誰?誰會支持我,而不是落井下石?
"為了鼓勵自己堅持下去,我可以給自己什麼「獎勵」?要有意義又能立即獲得滿足。聯絡你關心的人?播放最喜歡的歌曲?只要能讓你心滿意足的事都可以。
"什麼事物能幫助我認識自己的價值和優點,引領我看見自己為世界帶來的意義與美好?
"我決定要做這項改變的原因是什麼?回想自己的理由,回想你的人生願景、健康的身體、真切想要的事物,好好感受這一切。
大腦的編碼方式會妨礙我們真正地破釜沉舟、全力以赴,這些存在已久的神經突觸會把我們拉回可能有害的舊習慣、作息及信念中,妨礙治療,拖慢我們的腳步。畢竟如果林中已經有行走多次的路,何必再另闢蹊徑?想像溪水流過河床,在地表刻印深深的凹痕,而思想就像大腦中的電流,會選擇一條阻力最少的路徑,就像水會沿著已經形成河床的地貌流動。隨著時間過去,河床會愈來愈深,而水流也愈來愈難改道。我們已經知道,DMN會使你的思考模式與習慣逐漸僵化固定,進而決定你的人生與健康,在你不知不覺的情況下為你的未來畫好藍圖。但我們也知道DMN可以改寫。
打造新的神經路徑需要你縱身一跳,放手一搏。好消息是,我們的大腦並非不容改變,我們可以建立新的神經聯想,將健康的習慣與愉快與酬賞連結在一起,只是這不容易。要先徹底拋棄舊有的神經聯想,如此才能創造新的。印第安納.瓊斯在《聖戰奇兵》(Indiana Jones and the Last Crusade)片尾穿過寺廟中的重重危險障礙,後來他走到一處廣闊而無法逾越的深淵之前,通過的唯一方法就是在完全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的情況下踏入深淵中。印第安納.瓊斯就這麼踏出腳步,那一刻,腳下出現一座堅固的橋。橋一直都在那裡,隱蔽難見但確實存在。當大腦產生新的神經突觸,神經傳導介質也會這樣縱身一跳,朝空無之中伸出腳,而後便搭起橋梁、建立連結。當印第安納.瓊斯通過峽谷後,他往橋上拋了一把沙子,顯現出橋梁輪廓,方便下一次能輕易看到道路、快速通過。大腦中神經聯想的運作模式也一樣,下一次需要時就能更輕鬆找到這條熟悉的通道。
要建造一條新的神經路徑需要四十五天,也就是一個半月。與人的一生相比,一個半月根本不算什麼,但實際開始改變某個終身奉行的習慣、思考模式或信念時,你可能會覺得度日如年。
要撐過這四十五天,你可以利用制約反應,你現在的職責是把自己當成實驗室的小白鼠,進行神經制約。只要做出任何有助於維持在治療正道上的舉動,那就給予自己大量立即的愉快感當作獎勵,比方說辨識出負面或限制性的思考模式,或是選擇有助治療而非促進發炎的食物,這些事都值得好好獎勵自己。你可以自己列出一份獎勵清單。
過程中要記得,你正在譜畫一張全新的地圖,開闢新路的過程必定艱辛,充滿挫折。不過你正在前進,你已經將海灘拋在後頭、遠離港口,那裡已經沒有船隻在等待撤退,你沒有走回頭路的選項,奪下城池,不然就死路一條!
這四十五天,你可以養成任何新習慣,因為這四十五天之後,新習慣就會跟著你一輩子。
.
以上文字摘錄自
《#哈佛醫師教你喚醒自癒力》
為什麼有些人的病自己會好,其他人卻不行?哈佛醫院權威逾15年研究,解開啟動人體自癒力的4大關鍵,癌症、心臟病、糖尿病、憂鬱症……都可以不「藥」而癒!
博客來|https://reurl.cc/v1YQAe
金石堂|https://reurl.cc/4mKLOv
誠品|https://reurl.cc/Xk1Ab0
讀冊|https://reurl.cc/VXAYvY
皇冠文化集團
https://www.facebook.com/crownbook
.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奇納靈魂之橋地圖 在 洪雪珍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這樣遊歐洲,不只是便宜,還真的是學到自助旅行﹞
我有個夢想,遊遍世界!而第一個要完成的就是歐洲。所以當高中死黨Sophia給我兩本書,說她三哥吳武明辦一個「歐洲半自助鐵路知性之旅」,就超想一馬當先衝去報名。可是過去在上班,不好意思請超過10天的假,一直遺憾到今天。總算一年前從組織退下來,比較可以安排時間,今年又蠢蠢欲動…
在介紹這個旅行團之前,我先介紹這位三哥,就知道他是一個高度理想性格的人。我同學家遺傳輪廓深,男的帥﹑女的美,而且不是醫學院就是台大畢業,除了Sophia是中興大學。吳武明一路第一志願,從建中到台大電機,後來到美國讀博士,在美國當教授,可是他實在是太愛台灣,非得回台不可。做什麼呢﹖
參加選舉!
他是我認識的第一個參選市長與副市長﹑總統與副總統候選人,雖然滿腔熱血﹑滿腹抱負,可惜都落選。即使如此,仍然無法澆薄他愛台灣的心,不過這次轉了一個大彎,辦起「歐洲半自助鐵路知性之旅」,帶台灣人用最省錢的搭鐵道方式認識歐洲,並且學習自助旅行。
吳教授辦的這個歐洲團,收費低廉又不收小費,行動自由又沒有購物行程,全程不包餐,飲食像自助旅行一樣依自己喜好選擇,非常自由!像去年45天包含鐵道與住宿三四星級飯店才13萬元,和一般旅遊團平均一天1萬元(含吃住)比起來,便宜到令人咋舌!
便宜的目的無他,為的是讓人人玩得起,但是千萬別以為吳教授是走低價格線,恰恰相反,他完全走100%知性路線。我每每跟別人提到他是怎麼辦團的,大家無不瞪大眼睛,露出不可置信的表情,萬萬想不到這世界上還有人這樣辦旅遊團。
首先他自費出了兩本書,裡面資訊巨細靡遺,字體很小,我猜加起來至少有30萬字!如果要參加講習會,一來就給你這兩本沈甸甸的書,好像大學開學第一天,老師先開一長串書單再說。問題是現場還熱烈到不行,我參加過3場,都是大大爆滿!
接著,旅遊天數之長,也是「駭人聽聞」!吳武明教授是4年前開始舉辦,只做暑假,第1年辦42天,有125人參加;第2年辦64天,有130人參加;第3年辦88天,有118人參加。
當然,可以分段參加,但是後來拉長到95天,吳教授必須全程都在,身心之耗損可想而知。而且這麼龐大的團,每天都有人進出行程,事務之瑣碎複雜,令人難以想像,也難以負荷。
因此吳教授有一個新的發明:「行前訓練」,除了講習後要通過考試之外,還要求大家要參加4天3夜的日本、韓國、大陸等國外鐵路實務旅遊及聯誼活動,讓大家親身體體驗半自助旅遊的交通與團體、個人行動方式,以便在歐洲團出發前,團員都能彼此熟悉,也認同他辦知性之旅的景點取捨原則。
這樣的嚴格,我是嚇到了,卻沒有嚇到一些人,依然報名踴躍,吸引到不少退休人士!不過上班族怎麼辦﹖
為此,今年暑假他特別舉辦只有27天的歐洲波羅地海古都之旅,只要參加過說明會,就能直接參加2020年的歐洲、日本、韓國或大陸的短期半自助團,直接透過體驗的方式學習半自助旅遊,而不必參加課堂舉行的講習會和考試。
今年暑假的歐洲波羅地海古都之旅,從丹麥首都哥本哈根開始,沿途搭火車或渡輪行經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拉脫維亞首都里加,愛沙尼亞首都塔林、芬蘭首都赫爾辛基,最後到達俄羅斯古都聖彼得堡(1712年至1918年期間為俄羅斯帝國的首都)。請看附圖。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跟我一樣躍躍欲試﹖我特別請來去年剛走完95天的Gloria寫一篇文章跟你分享心得,她以前是報社記者,目前是華語教師,這一趟行程不僅讓她大開眼界,也進行了一趟身心改造之旅。
有興趣了解「歐洲半自助鐵路知性之旅」,1月5日在台北有說明會,以及其他場次,並且請謹慎思考和決定,詳情請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759771057589279/
*** *** *** ***
﹝福杯滿溢 高鐵魔毯遊歐洲﹞
作者:Gloria Hsu
出國旅行以前,面對未知的95天漫長行程,我內心頗為忐忑不安。行囊內要塞幾套衣服才夠穿?聽說歐陸小手多,防不勝防,是真的嗎?姐姐則叨念我太貪心,如果半途生病了,怎麼辦?幸虧行前多次的講習會,鼓舞凝聚了團員們的士氣。我們就在2019年的暑期,展開了旅程。
旅行團的名稱是「2019歐洲半自助鐵路知性之旅」,全程長達95天。拜現代科技之賜,以及受惠於歐盟大一統,高鐵路網巧妙串連了歐洲各國。在「歐洲申根地區免簽證90天」的框架下,高鐵這張現代魔毯,載著我們暢遊23國129個城市,也為我們打開一頁又一頁的美麗新視窗。
我們從南歐的義大利啟程,一路遊歷梵蒂岡、摩納哥、法國、西班牙、葡萄牙。接下來造訪西、中歐的比利時、德國、荷蘭。
之後往北到丹麥、瑞典、挪威、芬蘭。再搭乘遊輪前往俄羅斯、波羅的海三小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然後進入東歐的波蘭、捷克、斯洛伐克,最後在奧地利畫下休止符。
《捕捉美麗一瞬間》
最讓個人感動的景點,為西班牙巴塞隆納的「聖家堂」,由天才建築師高第設計的傑作。這座教堂歷經三代建築師的接力施工,散發聖潔美麗的高頻磁場。我參觀了一天還不過癮,次日仍有一股再回去逛的衝動!
拉脫維亞的首都里加,也讓我驚艷。建築物風格瑰奇,河道乾淨優美,不負「北方的巴黎」美名。「中央市場」規模冠歐洲,物價也相對低廉。它吸引我想去Long stay。
除了上述兩個城市,歐洲各國處處都有吸睛的亮點。例如:
• 德國的首都柏林,市區建築和街道壯闊雄偉,旅人只能肅然仰望。我們沿著「菩提樹下大道」,參觀了布蘭登堡門、博物館島、洪堡大學等著名景點。團長吳博士還帶隊去買德國豬腳,團友都咂嘴咂舌說好吃。
• 荷蘭的阿姆斯特丹,擁有超級大的中央車站,月台數目超過十個手指;還有緃橫交錯的運河道,兩旁繽紛的磚砌老房林立。可以想見黃金年代經濟活動的蓬勃!
• 瑞典的斯德哥爾摩,地鐵月台竟然深入地下四層!我好不容易從地鐵迷宮脫身,回到平面陸地。只見路網立體交叉,上橋又下橋,複雜度更高!這個城市是由14座島嶼和一個半島所組成的,是「北方的威尼斯」,難怪有這麼多橋樑。
• 捷克的布拉格,街道上下起伏,綠地面積大,擁有一座「世界最美圖書館」,空氣中似乎仍嗅得到波希米亞昔日的風華尊貴。
• 奧地利的哈修塔特,是靈秀的臨湖小鎮,還有世界最古老的鹽礦。離開礦坑以前,必須通過長長的的溜滑梯及搭乘疾行的木造小火車,真的刺激好玩。團友相互的扶助,是我此行最美麗的回憶!
《身和心限時重塑》
帶團跋涉千里的靈魂人物是團長吳武明博士,專長是科技創新與管理,也是旅遊達人。我認為,他是可以立足國際,跨領域的傑出人才。吳博士開創了此種「半自助鐵路知性之旅」的旅遊新模式,圓滿了許多人「壯遊世界」的夢想。
90多天的旅程,平均三到五天,就要拉著重達二十公斤的大行李箱,移房換旅館,在不同的城市間穿梭奔波。時刻都要端詳手機的谷歌地圖,利用它超強的導航功能,試著確定火車站和新景點的位置。
到了火車站或地鐵站,當務之急就是判讀月台所在及尋覓升降電梯。上了火車之後,還要預覽行程表,或是上網搜尋相關資料。終於抵達了景點以後,我們忙著照相、上廁所之餘,還得留意身旁潛在的第三隻手…。
就是這樣,週而復始。在陌生的異鄉異地,每天腦袋都要「重開機」,不斷地清除,倒空對前一個風景名勝的留戀,以便迅速吸納全新的資料。身體也要立刻適應外界不同的環境、不同的交通工具。身體和心理的挑戰,其實是很巨大的。95天的旅程結束後,我瘦了四公斤,在家昏睡了一個星期,才恢復元氣。
《旅人百日初築基》
從歐洲回台灣以後,第一時間就向父母報平安。老爸送我一句話「旅行讓人變聰明!」是的,旅行讓我更靈活有彈性,也讓我更熱情、勇敢。
中國道家功法,強調「百日築基」。95天之旅乍看漫長,其實只是身心改造的熱身初階。我很驚喜地發現,雖然目前的工作量比以前倍增,但是身體反而變得更健康!有時候連日趕件,身體抗議了,就只是輕咳兩、三下,或是額頭微微發燒,但是很快就自我療癒了。現在的我,聲音比以前宏亮,腳步快速輕盈。量變真的可以帶來質變!
在大宇宙慈愛之眼的護持下,有緣人齊聚,高頻相互振盪。我通過了95天的重量訓練,杯子內注入了熱情與勇氣,幸福滿溢!我要攜帶著這個全新的「福杯」,繼續下一個旅程,因為,旅行會讓人上癮的。
奇納靈魂之橋地圖 在 Sky game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一天把片趕完真的有點硬,做完整個頭昏腦脹的!這款奇納,竟然是團隊的處女座,我還以為是經驗老道的工作室,場景設計、音樂、戰鬥,都還算是中上等級,但戰鬥設計,感覺是出現了問題?
時間線:
0:00 前言
0:18 閒聊
1:31 遊戲簡介&劇情
1:51 評分&劇透警告
4:10 戰鬥系統
7:11 技能&業物
7:43 地圖探索
8:15 音樂
8:13 戰鬥畫面表現
9:18 遊戲致敬影子
9:41 結語
各位好,我是SKY,歡迎來到我的頻道,我是一名愛分享自己玩遊戲的實況主,頻道裡有實況、遊戲心得、攻略、評論,並以不同的方式呈現給大家看,你要是喜歡的話,不妨可以參考以下連結:
訂閱YT頻道 ► https://goo.gl/XnqAYp
關於工商/合作請洽詢 ► fritgc0204@gmail.com
除YT以外的社群:
►追蹤我的生活 : https://www.instagram.com/sky_game204...
►Discord 組隊專用 : https://discord.gg/9Tpxh8F
►FB 粉絲團 : https://www.facebook.com/sky204/
養家基金:
►Youtube 加入頻道會員 : https://pse.is/QP9GH
►paybal(適用國外) : https://streamlabs.com/skyy204
►歐付寶(適用國內) :https://goo.gl/RNzQeW
►歐付寶(直播時使用,會覆誦你的留言) : https://goo.gl/G9oYuE
-----------------------------------------------------------------------------------
分享請使用本影片
1.禁止轉載營利之使用.
2.禁止放置自身頻道之使用.
#sky #kena #奇納靈魂之橋
PS4 PS5 SKY SKYGAME kena:bridge 評論 傲嬌 奇納靈魂之橋 遊戲心得 腐靈 探索 解謎 皮可斯風 凱那 靈魂 劇情 戰鬥系統
奇納靈魂之橋地圖 在 真電玩宅速配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The First Soldier》
mobile 2021年
正當你以為大逃殺吃雞玩法已經退流行,手遊天尊SQUARE ENIX馬上逢低買進,將於今年推出一款名為《The First Soldier》的大逃殺手遊!
遊戲故事設定在《Final Fantasy VII》本傳30年前的米德嘉,玩家將扮演神羅戰士候補生,在戰鬥中運用各種能力來取得生機。
除了使用各種槍械展開激戰,《FF》系列各種熟悉的魔法也會加入其中,更能召喚「伊弗利特」等經典召喚獸加入戰鬥,讓玩家已經熟悉到不行的大逃殺玩法,增添了專屬於《Final Fantasy》系列的獨特韻味。本作預計今年於手機雙平台推出,這次玩家們會不會買單呢?
《Final Fantasy VII 重製版 Intergrade》
PS5 2021年6月10日
去年4月推出且叫好叫座的《Final Fantasy VII重製版》,這次並沒有公佈第二部消息,倒是宣布將於PS5推出強化版《Final Fantasy VII 重製版 Intergrade》,除了提升畫質同時追加全新內容。
其中最受矚目的莫過於原作中必須離開米德嘉才能入手的同伴女忍者「尤菲」,並將同步推出以「尤菲」為主的兩個全新章節;奉「五臺」密令行動、披著莫古里披風的少女尤菲,目標是神羅公司正在研發的究極魔石。究竟她會和主角群們展開哪些有趣的互動,劇情會不會跟原作有所差異,相信都是非常值得關注的焦點喔!
本作將於2021年6月10日於PS5登場,原有的PS4版遊戲可以免費升級為PS5版,PS4存檔也可以轉移到PS5使用喔。
《Final Fantasy VII Ever Crisis》
mobile 2022年
SQUARE ENIX會被稱作手遊天尊真的不是沒有道理,光是《Final Fantasy VII》這個IP,就可以推出重製版、加強版、手遊大逃殺,現在還來個Q版風格另類重製版,裁判可以讓人這樣賣了又賣嗎!
這款名為《Final Fantasy VII Ever Crisis》手遊,是章節制單人遊戲,將承襲《Final Fantasy VII 重製版》故事內容,並且以接近原作的Q版風格來詮釋;戰鬥方面則是接近《Final Fantasy VII 重製版》的等比例寫實風格與即時動作戰鬥。此外將收錄來自所有《Final Fantasy VII》系列衍生外傳劇情,讓玩家體驗最完整的故事!
本作預計2022年於手機雙平台上市,估計會採取付費買斷制的方式推出,而且應該會有繁體中文版,感興趣的玩家可以持續關注喔!
《佛雷迪的五夜驚魂:安全漏洞》(Five Nights at Freddy's: Security Breach)
PS4 PS5 PC 2021年
先前才跟大家介紹過的《五夜驚魂》系列最新作《佛雷迪的五夜驚魂:安全漏洞》,終於在今天釋出了首部遊玩宣傳影片。
這次舞台將不再只是小比薩店,而是巨大的複合家庭娛樂中心,比起先前系列,遊戲內容將會更加豐富,從影片中大家也能看到本次遊戲的實機畫面,究竟這次玩家能否在恐怖玩偶的追殺下逃出生天呢?這就讓我們一起期待遊戲正式上市的那一天吧。
《奇納:靈魂之橋》(Kena:Bridge of Spirits)
PS4 PS5 PC 2021年8月24日
接下來這部看似很像迪士尼動畫的作品,是款來自「Ember Lab」開發的全新動作遊戲,故事講述一名年輕的靈魂嚮導來到了一座廢棄村莊尋找聖山神廟,並努力在這座森林中發掘埋藏的祕密。
玩家在遊戲中將與一種可愛的黑色靈魂夥伴「腐靈」一起展開冒險,玩家也能切換各式各樣不同的武器,或是使用強大的技能與敵人進行戰鬥,整體打擊感還算不錯,遊戲預計2021年8月24日上市,喜歡動作遊戲的你,不知道會不會心動呢?
《死亡循環》(Deathloop)
PS5 2021年5月21日
《死亡循環》是款第一人稱射擊遊戲,遊戲舞台在一座名為「黑礁」的法外之島,玩家要選擇扮演「寇特」或「茱莉安娜」這兩位超級殺手中的一位,而另一位將成為追殺你的敵人。為了終結這個永恆的死亡循環,玩家要暗殺8個關鍵目標,而敵對殺手就會來暗殺你來保護和重啟循環,如果失敗了只能一死重新再來。隨著全新遊戲影片釋出,各位玩家可以好好期待這款緊張刺激的追殺遊戲囉!
《袋狼大進擊 4:時空之旅》(Crash Bandicoot 4: It's About Time)
PS5 2021年3月12日
《袋狼大進擊4:時空之旅》是《袋狼大進擊》系列三部曲後,睽違20多年的最新作品,故事中大反派Neo Cortex和N.Tropy將再度回歸,他們準備侵略這個宇宙以及所有的平行時空,玩家要操作克拉修和可可等人,收集4個量子面具來扭轉現實拯救世界。
這次順應PS5主機規格推出的強化版,將支援4K 60FPS的超高畫質輸出和強化3D音效,PS5行動分頁卡功能也可以讓玩家直接從系統介面進入遊戲中的各種模式遊玩,讀取也會更加快速。原本舊PS4版本的玩家從3月12日起也可以免費升級為PS5版本,不過首先是你要有PS5啦!
《死亡回歸》(Returnal)
PS5 2021年4月30日
《死亡回歸》是一款科幻題材的第三人稱動作射擊遊戲,玩家要扮演主角「瑟莉妮」迫降到一個會不斷改變形體的神祕星球上,為了逃離遺留古代文明的荒蕪之地,玩家要不斷四處探索,並在重生與死亡的旅程中邁進。
最新影片可以看到深入主角記憶片段世界的場景,在較為含蓄隱晦的故事中,玩家會聽到各種語音紀錄和看到不同的現實片段,各種元素相互交織堆疊出層次豐富的劇情。本作針對PS5性能打造,其細膩精緻的視覺效果一定能讓玩家感到驚艷,隨著記憶拼圖漸漸完整,主角與這星球背後的真相也將逐漸解開。
《Solar Ash》
PS4 PS5 2021年
《Solar Ash》故事描述主角身處於一個超現實的世界,為了避免自己的故鄉,被巨大的黑洞吞噬,展開了冒險旅程。在遊戲中主角像是穿上了滑板鞋,在地圖當中移動穿梭,基本的高速移動之外,有些場景還需要玩家攀爬和跳躍。
玩家除了需要收集資源之外,同時也將面對許多敵人,戰鬥方式非常簡單直覺,高速移動與流暢的攻擊方式,充滿了無比的爽快感!在地圖關卡當中,也會出現超巨大BOSS,靠著你的操控能力,擊退BOSS吧!遊戲預定在今年推出,你是不是也很期待呢?
《師父》(Sifu)
PS4 PS5 PC 2021年
《師父》(Sifu)是一款以中國功夫為背景的戰鬥動作遊戲,主角為了找出殺害家人的兇手,將發揮渾身解數,靠著一身的好功夫,來面對無數兇殘的敵人。別怕!就算戰鬥中被殺死也沒關係,主角身上的神奇墜飾將會幫助玩家復活,只是身體會老化許多。
這趟復仇之路充滿了許多意外,玩家要踏遍城市的每個角落,不管是龍蛇混雜的夜店,還是辦公室或科技大樓,只為了找出真正的兇手。準備好踏上復仇之路了嗎?一起來大展拳腳吧!看完上述介紹的十款作品,你最期待哪一款呢?歡迎留言告訴我們,也別忘了持續訂閱追蹤我們頻道,才不會錯過第一手資訊喔!
© 2021 Sony 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電玩宅速配」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tvgamexpress
「網紅攝影棚」節目:https://tinyurl.com/y3hejwb5
遊戲庫粉絲團:http://www.facebook.com/Gamedbf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