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校園美感環境教育論壇》之我思
我想,照顧0-3歲小小孩的媽一定很有感:孩子出生後,連睡覺時間都不夠了,哪來的時間閱讀充電,或是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呢?
但是,即使再怎樣忙碌,求知若渴、喜歡學習的我,都不願放棄能夠滋養自己的大好機會啊~
謝謝我這位天下雜誌獨評主編兼與談人的好友雲章,分享了《國際校園美感環境教育論壇》這麼棒的活動訊息。這次有來自日本、德國、比利時、奧地利等優秀的國際學者、校長、建築師、教育局專員...等等,一起來分享與交流,如何營造一座超越校園圍牆,打造「公共美學教育場」的實踐經驗與對話。
看到名單內有在日本掀起學習革命的東大佐藤學教授,讓我興奮地回想起2013年底,我們教學卓越獎團隊伙伴,一起赴日跟在佐藤學教授背後觀摩「學習共同體」的難得體驗!這麼棒的黃金陣容,怎麼能錯過!
#好吧我承認我是教育界追星族XD
整天聽下來後,更有滿滿的收穫與感動:
教育的思考,要從何而生呢?
學校作為一個教育的場域,想要帶給孩子、鄰近社區、甚至整個社會的,是什麼呢?
當我們在設計、構築一間學校時,除了建築設施(硬體)之外,是否還有想到:空間對人的影響為何?
還有,如何透過課程的設計、教學的鋪陳(軟體),帶領孩子去感知環境,緊密人與空間的連結與情感,更是重要的課題。
#每所學校都有自己的獨特靈魂
#其實無需華美的建築啊
#而是要回到invisible看不見的 #心的教育
來自日本笠原小學的校長,和在場的大家分享了孩子們好喜歡的校歌,歌詞簡單卻寓意深遠,也勾勒出這間學校的教育精神:
「為何學習 學習什麼 如何學習 如何生活」
是啊~這不正是學習的意義嗎?
遙憶當年赴日跟在佐藤學教授身邊觀課─在全日本學校掀起微革命的學習共同體。我深受感動!原來政府當時沒辦法做的,或思維還跟不上的,佐藤學教授卻在自己的領域,發揮影響力,從一間又一間的教室課堂開始做起,進而在日本學界掀起了一波寧靜革命。我看到了教師們是如何翻轉舊有觀念,並在當中細膩地穿針引線,帶出孩子們的學習與思考,讓孩子成為學習主體。這是我看到的教室中的美麗風景。
而2018年的今天,在國際校園美感環境教育論壇中,佐藤學教授跟著笠原小學的建築師還有校長們,來到台灣,談校園中如何營造「美感共同體」。
看到 #校園 #美感 #環境 #教育
一般人可能會先有的想像是:學校可能要經過專業建築師規劃,設計一些帶有藝術美感的元素,要有主視覺等等的意象、或是高科技數位化設備...
其實,這些都是比較偏外在形式的思維。
看完佐藤學教授與小學建築師富田玲子的分享,會很驚訝地發現:日本小學其實都十分地素樸而自然啊~
那到底什麼是校園美感環境教育呢?
或許每個人的解讀都不同,但這次論壇所傳達給我們的觀點是:
日本學校很強調孩子五感的發展,以及與自然的連結。
如何透過校園空間規劃與課程設計,把孩子帶回到「自然」之中。而每間學校的個性都不同,要去思考我們學校的個性是什麼?
目前台灣既有的校園空間,能變動的有限,如果不能改變校舍建築,怎麼辦呢?笠原小學校長的答案讓人激賞!
她說:「我們所能改變的是"氛圍"。」
最重要的是,我們教師要共同營造一個「溫暖」的環境。
「對他人展現溫柔,是在對人的實踐上可以去做的。」
未來的孩子面臨的,是變動性高的社會,所以我們最重要的是:
👉教會孩子如何與他人連結
👉學習聆聽他人意見
👉把別人放在心中
👉然後學會溫柔待人
是啊~這才是真正的美感教育 ❤️
是由「心」所發出的,去感知自然周遭的美,以及人與人間互動的淳美。
在與世界的連結中,溫柔對待一切的心,就是一種美。 ❤️
#讓我們也把這樣的美感教育帶進公共事務領域好嗎
#謝謝遠從日本來的你們帶給我們的學習
#現代孩子很容易得到大自然缺失症啊
<延伸閱讀>罹患「大自然缺失症」的台灣囝仔
https://www.thenewslens.com/feature/nature-education/73460
#新竹市也有小學正在緊鑼密鼓興建當中呢
#教師議起來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