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職場生活:那些客戶教我的事
自從去年十一月開始進到公司,經手世界上最貴的物品-房地產,每天接觸各行各業不同產業的專業人士,客戶來自世界各地,每天交涉的貸款公司、跨國銀行、建築團隊、律師事務所內的專業人士也是來自世界各地。到現在半年多了,整個眼界大開。
每次一個客戶滿意度調查回來,我們團隊就會開始檢討客戶背景分析,和該種人格特質溝通的技巧,該客戶背景最在意的部分(人情、奇摩子、投報率、省到印花稅、貸款中介收費、律師回信速度、租屋房仲收費標準、管理費、地租、找到好租客、房仲打點)有沒有被照顧到,任何一個環節都有可能影響客戶滿意度。
一套預售屋從下單預約到交屋平均2-3年,這旅途中發生的點滴都有可能影響「客戶情緒旅程」,這一期的建案,前期資深經理、我和助理三人一起,後期我和助理兩人撐著,共同交付了近170戶的房。與此同時,第二期狂蓋狂賣預約單狂進來,我們還要保持聯繫提供協助。交屋不是只有交170付鑰匙的問題,還有170間公寓要安排打掃,交屋前4個不同團隊檢查,後續追所有房仲公司的出租表現和投報率。
前期的溝通輔導貸款,交屋期間的律師溝通,到後續的行政手續,海外買家更是牽涉到各國法律和規定。一個案子橫跨多國的例子天天上演,例如一個中國客戶使用香港的收入,使用新加坡的貸款公司向馬來西亞的銀行借貸,使用英國的律師事務所購買英國的房產。
隨便一個文件都要小心審核,一份文件買方律師過一眼400鎊➕20% 增值稅,賣方律師發個有法定效力的通知再來個300鎊➕20%增值稅。所以我的溝通和協助能確保買家一切在順利流程內完成,有時候看多了因為現金嘎不過來,幾百萬台幣的頭期款付諸水流的客戶。再看看經過重重關卡,跨好幾國的律師順利拿到貸款的海外買家,或者是幫忙溝通換掉客戶不滿意的買家律師,就覺得自己真的是每天都在「日行一善」。
不過好心有好報,因此這些客戶有些視我為汪洋中的明燈,更有駐點在倫敦的英國專業買家交屋後約我吃飯喝咖啡,私下都變成朋友了。也因為他們的分享,我的眼界越來越開闊。
早上客戶J在英國西南某海邊城市投資學生公寓也跟我分享,之前和客戶M吃飯,她背著LV 的小背包腳踩愛馬仕小白鞋一身休閒,我大讚了一番!她心情大好,後續打來討論了幾個可以合作當副業的投資;前幾天M直接牽線,讓奶爸去愛馬仕抱出一顆柏金30(天啊!在台灣這一顆沒有配貨花上200萬是買不到的,市場價約55-60萬一顆)。
今天一個女生來幫朋友收房,朋友本來住在倫敦但疫情回老家避風頭所以請朋友幫忙收房。朋友一進來我馬上說「你這顆Herbag 31黑色配背後的撞色超美,妳這雙Dior老花帆布鞋超難買!」她心情大好!沒想到我們奶爸的代購事業還可以助攻我在房地產市場上的工作。立下決心繼續鑽研精品,未來所有來照面的客戶拿的包款、鞋款都要能一秒辨識,包包的主人們都好開心。
此外,下午時兩份我預測表現不好的客戶滿意度調查都超出預期的好表現,主管和公司最大的老闆都寫信了感謝,主管還打來再次說了一番,我笑著歸功給團隊,畢竟是團隊的努力才能建造和提供這麼好的商品,給買了的買家都去賺大錢!
疫情這一年回顧,許多人紛紛都選擇把錢拿出來投入房地產,因為在動盪不安的時代,最保值的還是房子,去年到現在房市飆漲、股票也飆漲,有時候我都懷疑我去年因為疫情虧損的那些錢都去哪了。
話說回來,因為每天看這些高淨值客戶的財務狀況,讓我知道投資的重要。這幾個月好幾個客戶貸款不下來,隨便股票賣一賣就有個幾千萬來現金交房!於是我今年年初立下志願開始研究美股和英股,短短幾個月也是讓我嚐到甜頭。例如:體驗到30分鐘買進賣出一檔妖股賺了一萬塊台幣。常常跟奶爸嘆息著「為什麼不早點學會投資理財呢?」早期創業所有資金都再度投回事業上,雞蛋全放一個籃子,結果疫情一來「覆巢之下無完卵啊」,回頭看,當初應該分出來一部分房產、一部分股票啊!(嘆)
理財這檔事,跟談戀愛一樣,學校都沒教啊!
#沒有要成為理財部落客😂
#沒有要成為投資部落客😂
#大公司小經理日記
#職業媽媽的日常
圖為今天下班準時走,搭公車到娜娜的幼兒園接她下班一路手牽手走回家,娜娜在幼兒園看到我雀躍不已,媽媽感到好幸福!❤️
🥰台英兩國註冊公司開立發票:樂購倫敦-嚴選英國代購
🤩我們這一家IG追起來:phd_backpacker
好心沒好報例子 在 看中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人常慨嘆「好心沒好報」,事實上,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從來不虛,只是在不期而至的果報面前,很多人沒有悟到罷了。這裡幾則清朝善行得善報的例子。
#看奇聞
https://www.secretchina.com/news/b5/2021/05/21/972284.html?utm_source=facebookpost&utm_medium=kzgfacebookpost&utm_campaign=monfacebookpost
好心沒好報例子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脾氣好、不計較,我們盡力做個有修養的好人,
卻總是被當成工具人,該有的權益被吃乾抹淨,失去原有的進取心。
人生本來就多樣又複雜,做好人怎麼會這麼難?
原來關於好脾氣,我們都誤會大了!
誤區1:好脾氣=好人緣?
No No No,人見人愛只有卡通、電視裡面才有。
你沒聽過,人善被人欺,好心沒好報?
誤區2:好脾氣=好修養?
No No No,正面迎戰,不代表衝突,
要能找出問題、解決問題,才是真正的強者!
誤區3:好脾氣=好心腸?
No No No,大家都聽過,
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更別留給得寸進尺的人。
別被好脾氣所害,更別被壞脾氣控制。
只有不迎合、不妥協,才能拿回自己的人生主導權。
取自《別讓好脾氣害了你》
……………………………………………………………
各位朋友,早安:
昨天的直播談到我們所受的各種教育,常常要我們變成「好人」。但現實中,好人不一定真的能活得好。
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Hung/videos/1040311499735612/
我常提到「陪伴、傾聽、表達、溝通、界線」,這幾個跟人際有關的概念。這本書側重在「界線」,但前面幾個概念,其實在跟人相處的時候都不能少。
像是這篇摘文所提到的狀況,就很需要「傾聽」能力的培養。進一步來說,觀察與評論在「表達」的時候能區分得清楚,對方比較能聽得入耳。
「先了解事情原委,決定要不要發脾氣」
此外,如果少了自我「陪伴」,我們常常難以即時覺察自己的情緒。那麼情緒不穩定,對方一出招,我們的情緒就跟著起舞,我們根本沒有自己情緒的主導權,也就談不上「決定要不要發脾氣」。
還有,人際相處本來就很難,不是我們設定了界線,對方就一定不侵犯。對於那種想從我們身上再詐取利益的人來說,常常要反覆申明,並以行動回應,對方才有機會放棄。
這系列到這一篇結束了,我感覺這種線上讀書會,很有價值,大家一起分享學習。我常常想,如果我出社會之前,就能接觸到這些知識,也參與討論,不知道有多好?!
這麼想,我好像跟過去的自己見了面,並且給過去的自己力量。
要記得,從「知道」走到「做到」,會需要一些時間。祝願您,能給自己時間,給自己力量!
.
ps. 歡迎參與贈書活動
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Hung/posts/3859944437355171
……………………………………………………………
先了解事情原委,再決定要不要發脾氣
【文/ 周維麗】
有個賭徒四處借錢,當他找上朋友A時,A有兩個選擇:第一,直接把錢借給對方;第二,斷然拒絕,將對方訓斥一頓。如果選擇第一個答案,就等於當了「濫好人」,這些錢一旦借出去可能再也收不回來了。如果選擇第二個答案,可能會讓人覺得自己不近人情。
正常情況下,A應該選擇第二個答案,可是當A聽說這個賭徒這次借錢是為了母親的醫藥費時,他又決定選擇第一個答案,直接把錢給對方。
在這個例子中可以看出,蒐集完整資訊非常重要,在資訊受到限制或者不完整的情況下,我們對於事情的解讀會比較片面,甚至可能依據經驗法則或者直覺而導致誤判。而當資訊完整充足時,我們對於事物有更加全面的認識,對於事情的前因後果也一目了然,此時所做的分析會更加清晰,思維也會相對比較理性。
由此可見,由於接收到的資訊不同,我們釋放出來的情緒也不一樣,會在「好脾氣」與「壞脾氣」之間變動。
脾氣的好壞多半是性格使然,但是資訊是否完整同樣會產生很大影響,只有先弄清楚事件的前因後果,了解對方是什樣的人,我們才能真正看清楚「這件事對自己意味著什麼,以及造成了什麼影響」。
想要創造正常的溝通方式,在了解對方的行動後再表達也不遲,不要一發現雙方存在著分歧,或者對方沒有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就急於採取強硬行動,有時候要先沉住氣,傾聽對方的真實想法,弄清楚事情的原委再決定自己該怎麼做,效果會更好。
對於那些好脾氣的人同樣如此,他們一方面受到自身性格的影響,另一方面可能對事情的分析不夠透徹,只看到事情的表象,只能依靠點滴的資訊來評估自己與外界的關係,以及外界對自己施加的影響。
無論好脾氣還是壞脾氣的人,他們都很容易先入為主,只顧著表達自己的想法。不過從溝通的角度來說,互相了解是一個重要基礎,但前提是,彼此不要總是只想著表達自己的感受,也要充分了解對方的想法,雙方再進行深入的交流,這樣的溝通才有意義,事情才能有所進展。
了解資訊的其中一種作法就是觀察,也就是仔細觀察正在發生的事情,並清楚準確的說出觀察到的結果。
在這裡,我們需要區分觀察和評論。我們通常習慣於對所看到的人和這個人的行為做出反應,並且給出評判和分析,例如某人在開會時遲到六十分鐘,我們通常不會直觀的說他遲到了一個小時,而是會做出這樣的評斷:對方是個不守時且沒有時間觀念的人。這個人的遲到行為自然而然會被連結到人品問題,就導致觀察(遲到行為)和評判(不守時)被綁在一起。
但是比較完善的作法是,觀察必須和評判區別開來,或者也可以說,必須在充分觀察之後才能做出評判,避免在資訊不充足的情況下產生評判的失誤。所以我們必須在特定的時間和情境中進行觀察,了解溝通對象以及發生的事情,並清楚的描述出觀察結果,不要草率的得出絕對的結論。
觀察的另外一個好處是能夠有效避免慣性思維,比如有些人生氣可能是因為自己的想法,他們認為人們應該或不應該做什麼,同時還給他人貼上各種標籤,然後說長論短。發脾氣的人可能會以自己的一套標準來衡量他人的行為,可能會以自己的思維習慣來看待他人的想法。
同樣的,當我們樂於當好人,為他人作嫁裳的時候,也是出於自己的慣性思維,他們會覺得自己應該像過去一樣保持熱心,並認為最終會引起他人的好感。
人類大部分的認知模式都是為了適應生存,很多時候大家並不關心事情的真相,只在乎這件事會不會對自己的生存造成影響。正因為如此,理性思維顯得至關重要,它幾乎是我們理解世界的基本工具,但理性思考需要有強大的資訊資源作為基礎,而這些資訊資源可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平衡器。
好脾氣容易讓我們逐漸淪為弱勢族群,並且降低自我保護的意願,但壞脾氣攻擊性又太強,容易引發更大的衝突,也容易造成誤判,會對人際關係產生傷害。所以在避免成為濫好人的同時,也應該盡量避免成為一個動不動就發飆的「壞蛋」。為了免於走向兩個極端,我們需要在兩者之間找到平衡,或者微調我們的行為,以確保能夠更符合環境的需求。
一般情況下,微調是建立在對資訊有足夠了解的基礎上,無論我們要表現出迎合與妥協的一面,還是強硬、有攻擊性的一面,都應該先掌握充分的資訊才對。如果延伸這個話題,就會牽涉賽局的問題,在賽局論中,有一個最基本的原則就是盡可能掌握充分的資訊,擁有比對方多的資訊是確保在賽局中占據優勢地位的關鍵。這就像是一個參加談判的人,如果了解客戶公司陷入了困境,或是知道對方的底線,那麼就不需要在談判中採取守勢,也不用迎合對方。
反過來說,當談判者對於客戶公司的相關資訊不夠了解,可能會產生這樣的想法:「客戶是上帝,我不能輕易得罪他們,客戶如果非要堅持,那麼我就只能去迎合。」在缺乏資訊的情況下,一貫的「迎合客戶,以客戶利益為重,不要得罪客戶」的想法可能會左右談判者的行為。
因此,當我們糾結於應該保持好脾氣還是壞脾氣時,先不要盲目的被自己的常規思維和態度所影響,應該先想辦法搜集到更充分的資訊,然後在掌握充分資訊的基礎上做出最恰當的表現。
.
以上文字取自
別讓好脾氣害了你
博客來:https://pse.is/V645C
誠品:https://eslite.me/REZ5Q
金石堂:https://pse.is/VE5DZ
Momo:https://pse.is/UKLQ8
@發光體文化 Luminous Publication
https://www.facebook.com/luminouspublication
.
已額滿8/29_板橋免費公益講座_你還在獨自生悶氣嗎?--示弱的勇氣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39616727062187/
9/6桃園公益免費_2020心理健康月電影賞析_厭世媽咪日記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20966672649379/
已額滿9/7 台北公益免費講座_尊重且具體的要求孩子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813594242797945/
9/13桃園公益免費_2020心理健康月電影賞析_網癮小爸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03444434218085/
9/27桃園公益免費_2020心理健康月電影賞析_全境擴散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193538510767410/
已額滿11/7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