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迷投稿】 文:Mikeru Lo —「幻愛‧演技(Part 2)」
⁄⁄⁄⁄⁄⁄⁄⁄⁄⁄⁄⁄⁄⁄⁄⁄⁄⁄⁄⁄⁄⁄⁄⁄⁄⁄⁄⁄⁄⁄⁄⁄⁄⁄⁄⁄
這次,講導演的部分。
.
電影以及電視劇會有導演去引導演員如何演繹角色,配音行業也有-------導配。
.
導配的責任跟導演相若,也負責為片中角色的聲音選角,以及在適當時,引導配音員演繹角色。
.
兩者可以謂相類似。
.
周導演曾經在訪問中講過,知道有部分精神病者明顯有病徵,以及服藥後有副作用,如眼睛無神,疲累。「同時也有很多人,你不會覺得他們有病,可以和別人自然相處。我就是揀選這一種去描寫,帶出精神病人和大家都一樣。」
.
這也正是周冠威揀選劉俊謙的原因,因為他當角色是一個普通人,而不是視為一個患者來演繹。揀選蔡思韵,則是因為她在《短暫的婚姻》的演出,令人眼前一亮,再加上氣質清新帶書卷氣,試鏡時演出自然具說服力。*
.
一個好的導演/導配,必須清楚知道他需要的是何種演員/配音員,清楚得猶如知道那角色每天內衣褲的顏色那般清晰XD
.
他需要的,是一個當角色是一個普通人生活般的人去做電影的男主角,阿謙剛好也是這樣的想法。他們之間的同步非常重要,因為會影響導演用何種方法去引導演員。
.
思韵正是另一個例子。
.
相信大家都會記得幻愛中這個場面:
在男女主角在家門前Kiss Goodbye時,Uncle Wong突然出現,打破了他們幸福的水晶球。Uncle Wong的出現,令到女主角回憶起不堪回首的過去,從而心理崩潰。
.
上文提到,團隊探用一鏡到底的方法。一樣的戲份,用同一個崩潰情緒的高度、聲線,甚至是同一樣的表情以及動作。
.
這樣對於演員的心理與生理上的挑戰,上文已作解說,這次的重點,想放在導演上。
.
當思韵狀態開始不能繼續拍攝時,導演跟她說了一些之前資料搜集中當事人的親身經歷,一些會令人聽到都承受不了的事實,令到她的情緒能夠一直保持一樣的高度,完成拍攝。
.
大家聽起來應該會覺得很虐待,對吧?
.
做不到就算了吧,為何要這樣折騰演員?明天拍也可以吧?為何不給予演員休息?
.
以上,應該是你們部分人的想法。
.
我卻很佩服這位導演。
.
因為他知道演員快不能支撐,選用了適當的片段,令到演員可以順利拍攝完成,不會令到拍攝延期,成本增加。
.
他也能準確地評估演員的承受能力,在最短的時間、最少的資源,讓演員發揮出最大的潛能。
.
因為這樣的戲份,如果休息一天才繼續拍攝,不單止成本增加,演員的各方面也有機會達不回那一天的水平,那一場可能會事倍功半。
.
正如我的那一次用聲音的演繹一個懷疑丈夫出軌的妻子一樣,第二次的表現已不如試音,所以我才得知難度非常高。
.
而導演也懂得講出「適當」的事情片段以維持演員情緒。
.
重點在於:「適當」二字。
.
在上配音班時,導師曾經講過他如何在最時間內,引導一些在選角中被選中的素人準確地演繹出最理想效果。
.
因為在某一個場景,導師需要一個老婦素人的哭聲。但是老婦人沒有演戲的經驗,又怎能突然把哭聲變出?
.
於是,導師跟她講解的不是戲中孫子走失的劇情,而是叫她回想家中孫兒是如何的頑皮以及講過令她最傷心的說話。
.
最後順利地完成收哭聲的工作。
.
又有一次,他要找一些會圍頭話的人為電影配上對白。但是,怎樣也找不到會圍頭話的配音員時,他心生一計,找來了圍村人。他們也自知自己不懂配音時,配音導師著他們進錄音室後,用圍頭話講出導師所講的語句便可。
.
因為那一場只是過場的戲份,礙於成本問題,其實這樣都可以交貨。
.
最後又順利完成工作。
.
最後,有同學問道如何收小孩的對白?
.
導師說,5-6歲的小孩對配音沒有基本概念,所以最佳的方法跟上面一樣,叫小孩玩模仿遊戲。還跟我們說,他留意到小朋友的模仿能力比大人還要高,所以叫他們模仿自己的演繹,會是最有效率的方法。
.
導師對老婦、圍頭人以及小孩的方法,不盡相同。
.
他懂得代入他人的高度,得知對方的難處後,提供一個他們能力範圍內的解決方法,同時也把各方面達至最平衡,這是為「適當」。
.
正如你總不能叫一個沒有配音經驗的老婦Copy導師的哭聲,因為這個做法不能讓老婦由心而發地哭泣,搞不好還要在錄音室耗個半天,阻礙製作進度,成本增加但是效能一樣。
.
或是叫人在郊野公園午餐,卻不知在盛夏中在戶外工作的人士辛苦了半天,其實只想在午飯時間在充滿冷氣的食肆休息片刻一樣。
.
周導演首先堅持選擇了啱Channel的演員(他曾說過有投資者要求換上比較知名的演員),兩個有熱誠,願意相信他,與他有共同目標的演員。
.
而周導演就是在得知思韵已經在差不多到達極限時,得知她應該想盡力完成拍攝,代入她的角度,選取一些能夠激發她潛能的事情,讓她繼續拍攝。
.
同時,思韵明白導演所言,收到然後消化,最後維持到情緒。
.
這樣還可以令到拍攝不受阻礙,拍攝成本不會增加,在短時間內作出對整個劇組最「適當」的風險處理,以在當時以最低的成本,變出最大的成果。
.
他們之間需要有充分的理解以及配合,達至心意合一。
.
而這些崩潰戲份,除了靠演員本身的努力、導演與演員的通力合作外,,另一個重要的原素為-------對手。
.
將會在下一篇跟大家分享,謝謝支持!
.
*https://topick.hket.com/article/2683503/%E5%8A%89%E4%BF%8A%E8%AC%99%E8%94%A1%E6%80%9D%E9%9F%B5%E6%83%85%E4%BE%B6%E6%AA%94%E6%BC%94%E5%87%BA%E3%80%8A%E5%B9%BB%E6%84%9B%E3%80%8B%E3%80%80%E6%84%9B%E6%83%85%E5%BE%98%E5%BE%8A%E6%AE%98%E9%85%B7%E8%88%87%E7%94%9C%E8%9C%9C%E4%B9%8B%E9%96%93
.
加入狂友fb群組【 #狂氏電影綜合症候群 】
*// http://bit.ly/32xJWLp //
直接交流 × 討論電影由你起頭!
.
*追蹤instagram【 madman.movie 】有你著數!
*// https://www.instagram.com/madman.movie/ //
*
*讚好專頁【 電影狂人-影評情報交流平台 】緊貼最新電影資訊!***
------------------
░電影資訊 ░獨家影評 ░幕後製作 ░戲院優惠
Fb專頁【 電影狂人-影評情報交流平台 】
http://www.fb.com/MovieMadMan
.
劉俊謙 蔡思韵 Cecilia Choi 幻愛 Beyond The Dream Golden Scene Co. Ltd. - Film #幻愛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港。故 kongguh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相信不少人都有個電影夢,但不論在鏡頭前演出,或以導演身份製作自己作品都不是易事,但今集《港。故》主角在中學的階段,就有機會一嘗當中滋味。 轉校重拾夢想 九十後的唐浩賢(阿糖)熱愛電影,早已有志投身影壇,輾轉間在中四時報讀仁濟醫院董之英紀念中學,原因是他從朋友口中得知,學校提供戲劇教學,「好似見到...
如何得知試鏡機會 在 對我說髒話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因為防疫期間明星花露水又變成熱門商品,於是想起了這個花露水小開的故事。
《盤絲洞裡的孫悟空/周龍章》
台北故事館總經理黃寤蘭說了一段往事。1984年,郭小莊獲紐約美華藝術協會頒贈亞洲最傑出藝人獎,她前去採訪。典禮在林肯中心舉辦,郭小莊上台演《白蛇傳》,她扮白蛇,美華藝術協會會長周龍章演青蛇,黃寤蘭心想周龍章不就一票友,憑什麼?下戲後,周龍章興沖沖跑到她面前問演得如何,她說:「你還是讓專業的人去演了。」周龍章一身青蛇扮相,一轉身,奪下桌上剪刀,說:「黃寤蘭,這戲,我以後不演了!」語畢,把為戲留了大半個月的指甲全給絞斷了。我嘖了一聲,心想,真是Drama Queen(戲劇顛后)。
此刻,Drama Queen在我們面前舉手發誓。網路有八卦指白先勇小說〈Tea for two〉以他在紐約開設第一家亞州同志俱樂部「盤絲洞」為背景,影射他和已故作家木心有過一段戀情,他一臉正色說道:「白先勇是否寫盤絲洞,你得自己去問他。但我和木心絕對是沒有的事,我只是很偶然一次機會幫他辦展覽,我隨便別人講都可以,但人家是大師,怎麼可以去污辱!」他頂著一頭蓬鬆灰黑白髮,神似安迪沃荷,那是來台之前在紐約四十二街剪的。65歲的人了,一身窄版西裝,Paul Smith圍巾,打扮有型有款,但賭咒發誓的行徑倒像是鄉土劇裡的人物了。
花露水
周龍章的戲劇化其來有自:60年代,他拍了幾部邵氏電影,隨後赴美發展,1975年,他在紐約創美華藝術協會,至今舉辦近千場藝文活動,人稱紐約北美藝術教父,近日出版《紐約燈火說人物》,笑談往來的大明星、大藝術家。他講費翔、劉文正曼哈坦十二街同居,把一堆大明星揪出櫃,說王菲曾被羅大佑簽下來當藝人,兩人翻臉秘辛。甄妮在臉書上批他低俗,「污辱大明星大家才會注意他是誰!真實不重要,請大家犧牲一下造就他吧!還附上一張他自己的祼照夠變態了吧!」對此,他笑咪咪說:「哎呀,我罵你幾句,你也罵我,這才好玩嘛,不然大家都說場面話,有什麼意思呢。」
孫悟空
他撕開名利場表面華麗壁紙,但揭穿自己隱私也毫不手軟。爺爺周邦俊是明星花露水創辦人,他是長子長孫,理當繼承家業,因父親慕道傳教,家業落入姑姑周文璣手中,他自幼便寄養於姑姑家中。他說自己是天生天養的gay,家中有好幾本剪貼簿,都是他從書報雜誌剪下來的半裸男孩,每晚都要抱著睡覺。同性戀身份不容於家庭和環境,加上念強恕中學作弊被退學,只好遠走香港。
1963年,他念珠海大學時,考上邵氏電影公司所屬的南國劇團,與潘迎紫、岳華是同期同學,黃梅戲、越劇和京劇的底子都是在那時打下的。得知電影《盤絲洞》要找新人演孫悟空,他每天只吃一餐,勤練棍法,天天去香港植物園觀察猴子的生態,有樣學樣,竟也選上了,「我條件沒有人家好,榜單上看到自己名字,跑到廁所一直哭,嚇死了。回家我和房東太太抱著又叫又跳,她煮一桌菜幫我慶祝,我說我要做狄龍,做鄭佩佩那樣的大明星,那晚,我的話最多。」
但他的星運似乎都在那次徵選就用光了,他身高一米六七,受限外型,邵氏4年僅演了5部電影,除了兩部西遊記,其餘大抵是書僮小廝一類的龍套。胡金銓《大醉俠》電影需要強盜角色,他去試鏡,胡金詮說:「你要在我電影演強盜?演個小偷還差不多。」武俠片導演張徹看到他猛搖頭:「周龍章,跟你講老實話,你還是好好讀書,演戲,你沒份了。」做人貴乎自知,眼看做明星這條路是走不下去了,大學畢業之後,他轉戰加拿大念旅館管理,待了半年,一回到紐約探望弟弟,慾望城市花紅柳綠,一見鐘情,賴著不肯走,一晃眼,40年過去了。
老學究
初抵紐約,身上只有80塊美金,中國餐館洗盤子打破碗;在弟弟資助下開禮品店,店裡和客人看對眼了,就關起門來做愛,事業全不上心。隨後,成立舞蹈工作室,頂著邵氏明星光環,教絲帶舞和棍法,在華僑團體演出,總算有了小小成就。1975年,他和友人創美華藝術協會,人生在此轉彎。他雙手合十,仰望天空做祈禱狀:「感謝老天爺對我這麼好,我英語不好,學問不夠,我只是在對的時間,做了對的事。」70年代美國兵強馬壯,最是富裕,他向紐約市政府申請一萬8千美金的贊助,官員給了3萬。
他在政府機關和藝術家之間穿梭,有時扮神仙,有時當老虎,但多半像狗一樣卑微。他是美國聯邦藝術委員會審查委員,開年度預算會議前一周,他查單字,找朋友擬演講稿硬背死記,會議上行禮如儀把稿子講完,就乖乖坐在那兒。在邵氏當不成大明星,但在藝界演個端莊老學究的演技還是有的。「我和林肯中心關係好,不是因為我有學問,英文好, 而是他們看得出我的真心。」他說完露齒一笑,笑容和書中出現的照片一樣,露8顆牙齒,嘴角45度上揚,那也是邵氏美姿美儀課調教出來的。
盤絲洞
他稱藝術教父封號愧不敢當,說台灣當時沒有文建會、文化部,中國也還沒錢,他只是恰巧逮到機會,說自己如今已過氣,「我這輩子最吃虧的,就是沒有學問,到處虛晃一招。苗頭不對就要跑,戳穿不得了。我只是亂來,憑學問哪裡夠資格坐在那裏,我這個人啊,歹勢!歹勢!」說著說著,就用手輕輕搧了自己兩耳光。
我又嘖一聲:「你就一個戲子啊。」「明星也好,戲子也很好啊,都是表演藝術家,演戲嘛,自娛娛人,人生在世,行行走走,有這些娛樂事業讓你笑笑,多好!」他說完便唱起《坐樓殺惜》,蓮花指一比,眼角眉梢盡是無限春光。戲曲是他的生命,談吐和人生學問似乎都是戲曲而來,為人也有幾分俠女救風塵仗義的意味。一下子幫這個藝術家弄簽證,一下子幫小男友弄錢。知道別人利用他,也甘於被利用,「如果沒有這個工作,朋友跑光光,那樣不是更慘,人啊,有利用價值還是好的。」
他1990年在紐約開第一家亞洲同志俱樂部盤絲洞。孫悟空變成蜘蛛精,畢生和兩百多個男人上床,人盡可夫,但女性友人想拿美國綠卡,二話不說也和她們結婚,居然也有兩段婚姻關係。對感情是否還期待?他幽幽說道:「我運氣不好,主要基本條件不夠,不夠人家高,不夠人家帥……感情這事,有就有,沒有就算了,都快是古稀之人了,人家說安貧樂道,接下來只要把自己安排好好的,有個不打擾人家的晚年就很好了。」
見場子冷了,連忙讚他皮膚好,笑問是否為打肉毒桿菌緣故,他起身,把臉湊到我面前:「這是我天天練功吊嗓的成果,摸摸看!整形是鼓勵不得的,很多明星過了中年,因為曾經美麗過,想抓回青春尾巴去打針,結果糟得一塌糊塗,人家看到你不好當面說,但背地都不知道把你糟蹋什麼樣子。」他越講越得意了,我們轉戰戶外拍照,他腰桿挺得直直的,身旁沒有觀眾,他仍像是走星光大道一樣顧盼自得。年輕時混得比那些明星差不打緊,老了,仍擁有一個皮光肉滑的色相,才是大贏家。
喜相逢
訪問結束,他執手道謝,依舊戲劇化。我走到捷運站,發現拍照時他暫放在我背包的圍巾忘了還,折返他下榻的西門町小旅館。敲了門,聽房內似京劇拔尖一聲「來了~~」他肩頭披著外套走出來,說:「早知道你要來,我就去住凱悅。」他引我去旅館大廳聊天,對兩名打掃的女中囔囔著:「小妹,大記者來了。」
Drama Queen還在演,陌生人萍水相逢被他演成久別重逢。話題還是繞著影劇版打轉,聊到邵氏老明星,「狄龍那時候好帥喔。」一旁打掃的女中突然發話,順勢就坐了下來。小旅館窗邊一隅,過氣的邵氏明星,旅館女中,記者熱絡地交換大明星八卦,生活的戲劇化是不健康的,但也因為戲子的戲劇化,陌生人歡喜相逢,一群人在黃昏金色光輝裡,如老友一樣熱絡聊天,誰也不肯先行離去。
如何得知試鏡機會 在 紀錄觀點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無論是紀錄片或是劇情片,相信每個創作者在拍攝他人同時也能體會到導演所言「《娘惹滋味》片中描述的是外勞在台灣生活的酸甜苦辣,幕後的我,所體會的亦是滿滿繁複的滋味。若問我為何鍾情拍片創作,能獲得這些珍貴體驗亦是其中一個答案。」
【無界❌無限】
─ 公視『新創紀實短片』徵案 ─
👉趕快看這裡 https://goo.gl/ZcHTzw) 👀 👈 👈 👈
一次徵選九部短片,每部金額高達百萬💰💰
徵案期間只到------7/23截止------ ‼️‼️
#新創紀實短片
#公視PTS
#7月23日17時截止徵案
#導演的創作故事
#新創紀實短片7月23日截止徵案
📌【溫知儀】導演很年輕,第一次執導的作品,就抱走了金鐘三項大獎,我們特地邀請她分享一路走來創作拍片的心路歷程,溫暖而細緻的筆觸,一如她的作品風格,希望能鼓勵更多的人,投入創作,一起加油!
(PS.溫導演目前旅居法國,特別感謝她跨海分享心得❗)
───────────────────────────
🔷《娘惹滋味》幕後我所體會 導演:溫知儀
2004年夏天某日,得知《娘惹滋味》獲選公視人生劇展徵案,製片和我兩人跳起來大聲尖叫,欣喜若狂。那是我第一次獲得編導劇情片的機會,一切恍如昨日,歷歷在目,算算卻已是十四年前。但如果問現在的我,是否可能再一次像初次執導演筒般,那麼無懼任何困難,那麼勇往直前地衝出《娘惹滋味》,我的答案肯定與當年初生之犢不同。
身為一個沒有導演經驗的新人,最珍貴的,我想就是那股不畏艱辛的衝勁,和願意付出一切去完成的熱血。我想,當時願意接受低酬勞一起來打拼的工作夥伴,大多都是被這樣的赤誠感動。《娘惹滋味》需要被創作出來的動機,來自我祖母和外傭辛娣的故事,她們和我生活在一起,一直到祖母過世。許多片段留在我心底,不時觸動我,不時呼喚我再靠近,仔細凝視。記得當時製片曾瀚賢聽了我的故事,也跟我分享他祖父到南洋打仗的奇遇。我於是把這些真實的情節,編寫進《娘惹滋味》的劇本。
當年「人生劇展」等於是新導演拍攝長片前,最重要前哨戰。我們當然也滿懷期望地把企畫案送進去。很幸運地,我們通過了初選,忐忑地前往面試。我已記不清當時面試的細節,但我記得,自己很緊張但很堅定,我說我一定會盡全力完成,無論如何。畢竟這是我當時生命中最重要的事,一種重要的自我實現。
以現在的經驗來看,三個外籍主角與六七個相關的次要角色,各自有各自延伸出去的故事線,加上十幾個零散的場景。雖然公視給了當時最高額度的預算,但真的非常艱苦。我無法選擇再那樣莽撞地拍片,主要也是因為害怕條件的限制,畢竟拍片是團隊合作,條件不夠寬裕的時候,整個團隊都會跟著一起疲憊一起痛苦。我建議準備寫本投案的新導演們,按照預算可以負擔的規模去調整劇本,好高騖遠最後真的煎熬。畢竟劇本的好,不在於人物多少,場景規模大小,而在於敘事可探索的議題或可挖掘故事的深入或精緻。很多優秀的電影甚至只有兩三個角色,只有少數或集中的場景。
拍片的人常說,每部片有每部片的命。《娘惹滋味》有她幸運的好命,因為許多貴人相繼付出。像是服裝化妝師淑津姊,不但不在乎低酬勞,甚至免費提供工作室,讓我們試鏡、定妝、入駐工作; 忠貞國小黃辛材校長,熱心提供各式各樣的資源,更大力推薦莫愛芳來出演女主角; 製片組阿雅,陪我跑遍三重工業區、造訪新莊外籍勞工宿舍、五股的泰國酒吧、桃園外籍家暴收容所等各大社福單位,就為了找齊我心目中合適且合法的演員; 製片組Jimmy因為開拍前一天烏來工地的場景掉了,沒日沒夜持續尋找工地出借,最終驚喜地借到了比原來更具故事性的地下隧道,我因此更動了劇本台詞; 美術組天哥與阿布,用極少的預算在誇張多的場景中辛苦創作; 引我入門一路栽培我從事影像創作的陳博文老師,遇到此次我首度拍片,更不拿半毛錢地指導剪接……《娘惹滋味》片中描述的是外勞在台灣生活的酸甜苦辣,幕後的我,所體會的亦是滿滿繁複的滋味。若問我為何鍾情拍片創作,能獲得這些珍貴體驗亦是其中一個答案。你若也創作也拍片,定會明白我所言。一起加油!
🔶【導演簡介】
溫知儀: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畢業。大學時期進入資深電影剪接師陳博文門下,擔任剪接助理。曾以《娘惹滋味》獲金鐘獎最佳迷你劇集導演等三項大獎,《片刻暖和》獲金馬獎最佳創作短片、亞太影展最佳短片等殊榮。《層層摺起的寂寞》入選柏林影展新世代兒童競賽單元。
2007 娘惹滋味Nyonya’s Taste of Life
2009 片刻暖和Sleeping with her(Short)
2011 朝向一首诗的完成Towards the Completion of a Poem
2017 與引商阿姨對話A talk with Yin-Shang Liu
2018 層層摺起的寂寞The dress on Her(short)
───────────────────────────
【無界❌無限】
─ 公視『新創紀實短片』徵案 ─
👉趕快看這裡 https://goo.gl/ZcHTzw) 👀 👈 👈 👈
一次徵選九部短片,每部金額高達百萬💰💰
徵案期間只到------7/23截止------ ‼️‼️
#新創紀實短片
#公視PTS
#7月23日17時截止徵案
如何得知試鏡機會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相信不少人都有個電影夢,但不論在鏡頭前演出,或以導演身份製作自己作品都不是易事,但今集《港。故》主角在中學的階段,就有機會一嘗當中滋味。
轉校重拾夢想
九十後的唐浩賢(阿糖)熱愛電影,早已有志投身影壇,輾轉間在中四時報讀仁濟醫院董之英紀念中學,原因是他從朋友口中得知,學校提供戲劇教學,「好似見到希望,可以喺度實現自己夢想,所以就決定嚟讀。」
董之英提供的創藝課程在香港非常少有,當中包括演戲、剪接、攝影及導演等學習機會,學校也會定期拍攝電影,令阿糖有機會發揮所長,「當時唯一有好大動力返學就係每日放學後可以寫故仔,又或者剪吓片、拍吓嘢。」
不同崗位樣樣掂
阿糖在創藝課程獲得機會,擔當電影製作中的不同崗位,如攝影、燈光、導演等,「我最享受就係攝影,因為覺得拎住機拍低好靚嘅畫面已經好夠。」他所負責攝影的作品也得到外界認同,「係懸疑片嚟,有啲驚嚇成份,喺禮堂播去到緊張情節真係嚇到好多人,我覺得咁樣好成功。」
他指出,在拍攝期間經常構思如何「嚇人」,於是就參考了很多影片,再模仿別人鏡頭的動作來做,結果除了觀眾叫好,作品也在校外比賽奪獎,「我哋(拍攝團隊)個個都好開心,覺得係我哋努力之後嘅成果。」但阿糖並沒有自滿,「(作品)故事情節上好似差咗少少,我哋更加要再進步,所以我哋就一直積極學習。」
學懂團隊精神
阿糖在後來的學校電影中擔任男主角,負責創藝科的老師李頌華,憶述阿糖當時表現出色,「佢(阿糖)喺成個試鏡中係最高分,我哋都好順理成章咁揀佢成為電影男主角,其實唔只咁,因為我哋發覺佢思考都好聰明,我哋甚至將一啲角色編畀阿糖去寫,由佢自己去演繹嗰個角色。」
除了成為該片男主角,阿糖也有份編寫劇本,更是執行導演,有機會與獲獎無數的資深演員廖啟智合作,對一個中學生而言難免感到壓力,幸好身邊有人支持,「我哋校園電視台其實有好多人,係會互相支持,再包括一啲師兄,佢哋都特登返嚟幫手,過程中畀咗好多意見,令件事愈嚟愈好。」
李頌華以「孤獨的創作家」來形容以前的阿糖,但指對方在學習拍電影過程令自己明白到合作的重要性,「佢(阿糖)好快就領略到電影無可能係由一個神童做到,而係由一班人去做,見到佢做人處事都圓滑咗,我好欣賞佢,佢創作嗰把火係從來都無熄過。」
繼續向夢想進發
今天的阿糖仍然正為自己的夢想而努力,他在完成中學課程後入讀大專電影課程,畢業後與朋友合組製作公司,「我嘅夢想係可以繼續喺電影行業打滾,有機會嘅話可以拍到一部好好嘅電影,而且係有好大回響。」他期望自己的作品可觸及社會性議題,可影響大眾,「我覺得有時候好多香港人都唔係好關心自己社會,所以如果能夠透過一套戲去令佢哋關注身邊嘅事的話,會係好好嘅一件事。」
今集《港。故》用5分鐘,帶大家看看這位電影發燒友,如何由中學開始追尋自己的「光影夢」。
-------------
《港。故》:東網每周專題習作,講故事、講香港人的故事。
FB:http://bit.ly/oncckonggu_FB
IG:http://bit.ly/oncckonggu_IG
Youtube:http://bit.ly/oncckonggu_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