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一起閱讀「安心國小」,可以協助孩子安心上學
小學六年,是孩子接觸第一個,也是最長階段的國民義務教育。
這六年有多重要呢?除了可以讓孩子養成學習知識的主動性、持續性,和保持積極與好學的態度之外,更重要的就是學會融入團體生活,可以交朋友,可以練習表達自己,可以學習解決問題與衝突等。
小學六年,可不是讓孩子拼命寫評論、寫參考書,考好成績,就可以順利度過的。孩子更需要除了學科能力以外的情緒教育。孩子要學習人際相處、對抗校園霸凌、解決戀愛煩惱和面對負面情緒等。但這些教育卻不在學科裡,孩子可以怎麼學呢?
小天下出版的《安心國小》套書,共有五冊,協助親子一起面對與學習處理孩子在小學生活可能遇到的相關問題,是親子的最佳幫手。
安心國小的五本套書中,《安心國小1:我們是同一掛的》,描述著轉學生到新環境會遇到的交友和適應問題。以前我也很好奇搬家和轉學會遇到的狀況,這些狀況,在大一轉系轉院從台中轉到台北後都一一面對了!而當我在現在的小學校園中,不管是當志工或代課時,只要遇到學生說他是轉學生,我都會先歡迎他轉到我們學校,再祝福他有快樂的小學生活。轉學生總是會笑嘻嘻地跟我說謝謝!
交朋友對孩子的校園生活來說,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但當我們是同一掛的時,什麼事都需要綁在一起嗎?這本書值得跟孩子從不同面向探討。
霸凌問題是大家都擔心的事,我們可以怎麼協助孩子不要變成霸凌事件的主體或客體呢?除了與人為善,更要懂得拒絕不舒服的對待,也不能袖手旁觀別人被不合理的對待。當發生自己不能處理的事情時,要請大人協助。在《安心國小2:冰紅茶霸凌事件》這本書中,我們可以看到書中主角透過觀察與改變,讓原本的霸凌事件,慢慢轉化,是孩子學習勇敢做自己且拒絕霸凌的模範樣本。
我每天都想看到他,我是不是在談戀愛啊?遇到自己喜歡的老師,那一科的成績就突飛猛進,談戀愛的感覺到底是讀書的助力還是阻力呢?面對情感教育,《安心國小3:戀愛傳染病》這本書有活潑生動的故事發展,讓父母一次就搞懂要跟孩子怎麼談喜歡和戀愛的差別,要如何讓那種變來變去的喜歡感覺,變成學習的助力而不是阻力。
一件事情通常包含不同面向,如果我們抓住好的面向,往往會讓我們學會「感恩」,但如果我們選擇聚焦在壞的面向,卻常常會淪於「抱怨」。
抱怨沒有錯,那是一種情緒的抒發,甚至可能帶來改善與進步。只是如果把抱怨變成習慣,那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現代的孩子,普遍衣食無虞,但有沒有發現,小孩卻比大人更擅長於抱怨呢?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現代的孩子,普遍被大人「伺候的太好了」!這個不缺,那個不少,卻還想要更多、更好的東西。在缺乏感恩的心態下,就會流於愛抱怨。我們可以怎麼幫助孩子多看看事情正向的那一面呢?
《安心國小4:抱怨靠邊站》一書中,故事中的主角一直覺得自己很倒楣。但當他在做打掃工作被老鼠咬了一口後,他倒楣的校園生活卻翻轉了!這個有趣又溫馨的故事,真的可以引導孩子從愛抱怨變成開始學習讚美與感恩生活唷!
《安心國小》套書作者,岑澎維老師是一位很棒的「老師作家」,他溫暖又靈動的文字,清晰刻劃了小學生的心靈世界。那些大人以為的小問題,會在孩子心中造成多大的恐慌和煩惱?好像都生動寫實的呈現在我們眼前。原來看似單純的小學生活,要面對這麼複雜的身心挑戰與拉扯。
更棒的是在套書中,我們不只是看故事想一想而已,《安心國小:情緒遊樂園》一書中,為情緒教育專家楊俐容老師帶領心理師團隊共同研發設計的「遊戲書」,讓孩子透過遊戲的方式邊玩邊學,從小養成好EQ!為整本套書畫龍點睛。陪著孩子安心學習與成長。
全套書共五本,可以用簡單五步驟閱讀:
STEP1 先閱讀故事內容
STEP2 和家人、朋友一起討論故事情節
STEP3 思考故事與自身生活的連結
STEP4 共同討論面對問題的因應方式
STEP5 透過遊戲邊玩邊學,養成好EQ
購書連結:
最新故事3-4集+心理遊戲書>> https://bit.ly/3m3hqM5
一次收藏安心國小1-4集+心理遊戲書>> hhttps://bit.ly/3AOw2oT
讀好書,勝過寫很多參考書;陪孩子讀好書,勝過幫孩子買昂貴的玩具。當孩子可以喜歡上學,喜歡學習,那不管在學習的路途中會出現什麼困難與挑戰,孩子都會願意試試看去突破與解決的。這樣親子都可以在不斷學習中變成更棒、更好的人。
《安心國小》套書,是一套很棒的情緒學習書,誠摯的推薦給不斷在學習中進步與成長的親子共讀。
同時也有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戀愛診療室lovedoc,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右下角開啟自動產生字幕)三個免費挽回教學影片立即參考:https://bit.ly/3l9d07B 每個人在面對分手後都有不同的抒發方式,有些人選擇大哭一場,有些人選擇買醉,有些人則會在網路上抒發情緒, 當負面情緒湧上心頭的時候,難免會做出比較極端的舉動,可事後就會後悔!其實只要你好好遵守挽回...
如何抒發負面情緒 在 蜜亞麻-諮商心理師郭蕙寧。寧寧老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寶寶生氣時總是打人
#可以生氣但不能傷害自己和別人
#生氣沒關係學習適當情緒宣洩方式
我還記得有一次,我跟蜜亞醬要出門,因為我比較快穿好鞋子,就走到門口等蜜亞醬,她看到我好像要先走,就突然生氣的說「媽咪,你不等我,我就要打!...」,當下我立刻「哎,可以生氣,但生氣時可以打人嗎?」,蜜亞醬就突然改口說「我說,我要打電話給阿嬤(寧寧老師的媽媽)」,然後我們就笑了...在長期的同理、溫柔引導之下,蜜亞醬有情緒時,也可偶爾幽默幽默,而後我們就笑了,一起開心出門~
近來好幾位家長,捎來了類似的問題,寶寶生氣時總是愛動手動腳,該怎麼引導?
「現在1歲5個月的寶寶很愛生氣,動不動就會想打人,睡前在歡的時候,還會一直亂踢,媽媽已被踢到瘀青.現在讓出一個空間,讓寶寶自己在那空踢發洩,但他會想盡辦法轉到可以踢到人的角度,當有生理需求的時候,反應就會更大,一直狂踢狂踹⋯目前只有一直重複的跟寶寶說,不能亂打人。你可以摸摸,但不可以打打。」
大家有沒有印象,或者觀察過 #小寶寶生氣的模樣? 除了哭之外,寶寶還會用各種不同的方式來表達情緒,像是透過表情、音調、哭的聲音,以及肢體動作。我對蜜亞醬寶寶時期,生氣時的模樣很印象深刻,哭聲震耳欲聾之餘,拳打腳踢也不在話下,寶寶其實最擅長用肢體還表達情緒。
如今想起來,覺得寶寶時期的生氣,實在可愛極了~
幼兒有各種生氣的模樣,越小的幼兒及寶寶,越容易用肢體動作來表達情緒。尤其1歲多的幼兒,還在一個學習說話卻又說不清楚的階段中,加上自我控制及自我調節能力尚在發展,我們也會常常會看到,孩子會用打人的方式來表達情緒,而且很愛打那個讓他生氣的人,通常都是媽媽或爸爸。
當我們觀察到孩生氣時會打人時,寧寧老師建議,除了先了解是否生活中有讓孩子「觀察學習」到生氣可以打人、如果生氣我就打人的經驗之外,也務必要制止孩子的打人行為,並引導孩子以適當的情緒宣洩行為,取代不適當的打人宣洩行為。孩子會透過環境互動觀察,學習到如何情緒表達,如果孩子都是處在「打人=表達情緒」的環境中,孩子會學到「我生氣時可以打人、踢人」。多數的孩子,生氣時打人,觀察學習的可能性非常大,可能是從看到真實的人互動或者電視、電影等影像而學習來。我也有遇過家長說,都沒有啊,完全沒有讓孩子接觸過打人、暴力方面的刺激,這種情況可能就是孩子的本能了,因為憤怒情緒累積在心中、身體中、腦袋中需要宣洩,就自然本能的反應出來。
但如果孩子的環境是,在每次生氣時,都有機會被示範或者教導「生氣時好好說、適度宣洩,找大人抱抱等等」,孩子就能逐漸學會以適當方式來表達及宣洩情緒,寧寧老師在蜜亞醬2-3歲的時候,也經歷過她生氣會打人的情況,而家裡也只有我跟她,我就變成了現成出氣包,每一次我都會引導她,之後生氣的時候,就再也沒有打過我。如今,她生氣的話,就會告訴我「我生氣了,因為媽媽你誤會我」,她知道自己有情緒生氣沒關係,也能夠表達自己的情緒,並告知大人自己的感受和生氣的原因。
我鼓勵家長,在看到孩子生氣時打人,可以開始先練習溫柔以「制止、同理、引導」三步驟來引導幼兒
第一、當孩子帶著情緒,開始踢、打人時,不要只是用念的、罵的,務必先行動,在不傷害孩子的原則下,制止孩子。我們要注意,不要讓孩子踢、打到人。如果今天是孩子打其他小孩,務必先制止,打大人的話,大人自己也要先閃。亦可以透過大人輕輕抓住孩子的手制止孩子打人,若孩子動作太大,可以從後方緊緊擁抱孩子,透過撫觸幫助孩子的肢體冷靜。我常常看到大人遇到孩子生氣打人,很常都是自己也跟著生氣罵孩子,或是以暴制制暴,用打來制止孩子,如此負面教導,幫助是不大的。蜜亞醬2、3歲的時候,起初生氣時會打我,我就會輕輕抓住她的手,先制止她,接著就是第二步驟要跟大家分享的,同理+溫和告知。
第二、「同理+溫和告知」,我輕柔地制止孩子之後,我會認真但溫和地看著孩子,告訴他:「我知道你現在很生氣,但是不可以打媽咪」。同理孩子時,接住孩子當下的情緒,是每一次孩子有情緒時,大人一定要做到的第一件事情,孩子的情緒被同理與接納了,大腦會傳遞冷靜的訊息,讓孩子可以逐漸從情緒中恢復過來。當我們溫和與孩子眼對眼,溫和的眼神也不會嚇到孩子,孩子會知道我們是認真的,他比較能夠接收與聽到我們要傳達的訊息。在溫和而堅定的引導下,孩子會逐漸明白,生氣時不可以打人。但情緒是需要適度宣洩的,既然不能打人,又需要好好地釋放及宣洩,那可以怎麼引導孩子呢?第三點來跟大家分享~
第三,通常年幼的孩子,生氣時,我們會看到倒在地上、大哭大鬧、或者跑來跑去,盡他們所能來宣洩情緒,其實當我們看到孩子如果是在安全的原則下,大哭大鬧、在地上滾,我們在旁邊陪伴他們就可以了,大人必須要給孩子一個「我現在做得到的情緒釋放能力,以及空間」,讓孩子得以抒發讓他們感到不舒服的情緒,有宣洩,才能冷靜,冷靜之後,在跟孩子討論,然後幫孩子找到其他「正確適度的肢體宣洩」或情緒抒發方式,譬如,不可以伸手打人,但可以拍大腿、或者打枕頭、丟水球...等。
家長提出的問題「孩子生氣時亂踢」,寧寧老師覺得沒有不行,但要注意不要踢到人,如果孩子此時需要宣洩情緒是「踢」,那就在安全的地方踢,不踢人也不踢到自己~同時,我會同理孩子:「你現在是不是需要踢一踢,才會比較舒服?」「好生氣,想踢踢,可以踢,但不可以踢媽咪唷」「等你踢完,想找媽咪,可以來找媽咪抱抱」,讓孩子知道,可以生氣可以安全地踢,等冷靜了,再來好好抱抱。我也遇過蜜亞醬在地上滾,當時我就允許她在地上滾(頑皮的媽媽還會把蜜亞醬生氣模樣錄下來),她滾完之後就找我抱抱,同時跟她溝通與分享,「剛剛媽媽看你好生氣,生氣沒關係,但要記得不可以打人喔~,好生氣要在地上滾也沒關係,但要注意不要受傷唷」~
有些家長也會問,孩子會故意要到踢人,怎麼辦?如果我們看到孩子是故意的,可以試著先換位思考,為什麼?了解孩子的情緒背後要表達的是什麼?例如「我好像要讓你知道我有多難過」。而多數時候,孩子是故意的,也代表著孩子真的很生氣,我們除了同理孩子,讓他更了解自己之外,也記得為孩子騰出更多時間與空間,多點耐心等待孩子,讓孩子好好地情緒疏通。
當發現孩子已經學起生氣就打人,此時,更需要穩定自己,溫和而堅定地以「適當的方式」慢慢取代孩子「生氣就打人」的行為。
寧寧老師其他文章
✅幼兒生氣時會丟東西、尖叫、打人怎麼辦?
https://www.facebook.com/301641166910569/posts/1043462186061793/?d=n
圖片來源/網路「Pixabay」
如何抒發負面情緒 在 心理師的歡樂之旅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父母防範校園疫情,自我壓力四大面向覺察
新北板橋爆發幼稚園老師與兒童的感染事件,讓原本以為已經漸漸可以恢復正常上班上課的人們,再次感受到焦慮與害怕,學生尚未可以施打疫苗,開學群聚的可能性極高,沒想到最不希望發生的校園染疫事件,在開學第一週就爆發,無症狀感染者與染疫黑數也許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多,持續地做好防疫的身心靈預備,是當前極度重要的事情。
七月份疫情期間,孩子改為在家學習,因和孩子長時間的相處,有51.4%的家長表示容易有負面情緒,53.5%的家長表示親子衝突增加,許多家長表示,「孩子們是幹不了什麼事,但他們能讓你什麼都幹不了!」
諮商心理師王雅涵建議,再次面對可能停學的狀況,家長們需要先了解自己的壓力來源,當我們一直在緊繃的狀態下,心力有限,理智線容易斷掉,就很容易發生衝突,故照顧好自己才有辦法照顧好孩子與家庭,同時也可以往好處想,之前的我們已經經歷過一次,相信過去的經驗會幫助我們更有力量的去面對新的挑戰。
以下分四個面向來看家長所面對的壓力:照顧面向、健康面向、經濟面向、工作面向:
照顧面向:
1.和孩子相處時間變長,又不方便出門放電,不知道能幫孩子安排什麼活動。
2.在家上課擔心孩子學習狀況,除設備需要協助外,有時也會過度介入,看見孩子不專心也會又生氣又擔心。
3.家裡如果不是只有一個孩子的話,互相爭吵,搶3C設備上課等等,就讓家長頭痛。
4.照顧人力的不足,特別當父母無法請防疫假或是需要居家上班的時候。
健康面向:擔心是否染疫,害怕自己和所愛的人會因為染意而死亡,因為未知會把恐慌放大。
經濟面向:因為疫情收入減少,特別是自己做生意的人,也可能因為都在家而增加的水電費與食物費等等。
工作面向:失業、居家辦公設備問題、同時要照顧孩子但卻不好意思請防疫假。
家長身心穩定才有可能好好的和孩子相處,疫情前其實很多大人也許忙於工作很少和孩子有這麼長的時間相處,甚至發現自己不知道如何面對孩子,建議家長們每天固定一小段時間,高質量的陪伴孩子,共同計劃萬一不能上學,可以做些什麼事情,像是一起玩桌遊,一起看電視,一起打電玩,一起做一寫快樂的事情等等,抒發彼此緊張的關係。同時也要花時間和孩子討論疫情的情況,和孩子提出彼此所擔憂的,是否要請教等等的決定,讓孩子不是只是被動的接受變動,反而也能學習自我照顧的能力,成為家長的好幫手,一起把防疫做好,渡過新一波的疫情。
如何抒發負面情緒 在 戀愛診療室lovedoc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右下角開啟自動產生字幕)三個免費挽回教學影片立即參考:https://bit.ly/3l9d07B
每個人在面對分手後都有不同的抒發方式,有些人選擇大哭一場,有些人選擇買醉,有些人則會在網路上抒發情緒,
當負面情緒湧上心頭的時候,難免會做出比較極端的舉動,可事後就會後悔!其實只要你好好遵守挽回的三大流程便能彌補先前的過錯!
因此今天我將分享如何用三大挽回流程,先降低前任對你的反感,並且做出有效的改變,不僅要讓對方刮目相看,還要讓前任重新愛上你的方法!
如果你曾經做錯挽回方式,不知道該怎麼改變現況的話,那我強烈建議你完整看完這支影片,你將會收穫良多!
以下是問題簡述:
分手後因為太生氣了,所以在社群上攻擊了前任,
我事後覺得很抱歉,很想要挽回她,
但她沒辦法原諒我,把我的社群軟體封鎖了,
我應該要冷凍嗎?還是跟她做回朋友?
請問我現在應該什樣做?
如果你的感情也有類似像上面敘述的挽回問題,強烈建議你把這支影片完整看完。
今天的分享有幫助到你,請在以下留言讓我知道,也請多多分享!
《愛情時光機》三個免費挽回教學影片立即參考:https://bit.ly/3l9d07B
#前任 #分手 #改變 #愛情時光機 #失戀 #吵架
如何抒發負面情緒 在 Better Leaf 好葉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訂閱好葉電子報 ☞ https://school.growingbar.co/newsletter
博客來購書鏈接 ☞ http://bit.ly/S0100191-B
【幫助你減少人際關係上的煩惱】
別人說你的衣服不好看
你就再也不穿這件衣服
別人說你是一個樂於助人的人
你就寧願委屈自己也去幫助他人
慢慢的,不知不覺中我們把自己
活成了別人期待的模樣
即使有時候會獲得他人的讚揚或者肯定
卻失去了自我存在的一種快樂
有時候一切不完美才會顯得那麼真實
有些事情別過於強求
也就不會那麼累
體驗簡單的快樂
才應該是人生追求的目標
影片概括:
00:00 新書上架
00:33 瞭解一下什麽叫界限
01:40 界限模糊的症狀
03:01 界限模糊的後果
03:32 建立界限
【加入好葉進階課程】
《30堂課搞定價值投資》特價熱賣中 ☞ https://bit.ly/Value-Investing-YT
【讓你的金錢替你工作】
投資系列影片 ☞ https://bit.ly/3aSbmSH
好葉的投資組合表現 ☞ https://etoro.tw/3pQtu3t
eToro - 10萬美金體驗 ☞ https://etoro.tw/3dNXlap
【其他學習管道】
用聽的吸收,好葉Podcast音頻?️:https://bit.ly/betterleaf-himalaya
用寫的抒發,好葉的Instagram?:https://bit.ly/betterleafIG
用互動交流,好葉的臉書專頁 ?:https://bit.ly/betterleafFB
【更多相關影片】
其實你已經活在了別人的期待里:https://youtu.be/ePpBWcjsTiA
活出快樂人生的4個關鍵:https://youtu.be/h2SD_6K_cCc
5個方法讓你變快樂:https://youtu.be/Xb6jWRT5Zpk
面對挫折和失敗的重要能力:https://youtu.be/Dq1En5SGScU
【更多優質影片】
動畫書評系列?:https://goo.gl/DtqYce
實用冷技巧?:https://goo.gl/wXmR7n
5分鐘心理學?:https://goo.gl/5YQpdK
好葉全集影片?:http://bit.ly/betterleafull
---------------------------
合作邀約:betterleafbusiness@gmail.com
#界限 #說書動畫 #好葉
如何抒發負面情緒 在 可以勇敢Be Brave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經驗?
有事悶在心裡的時候,連吃飯都美蕭滑(台語)
心理、生理是互相影響的!
在充滿壓力、競爭的現代社會
我們很多時候都在壓抑自己的感覺、情緒
不管是在工作上、家庭裡
常常都是忍耐再忍耐
有時候忍耐到最後,你可能無法分辨自己現在的感受了....
呈現麻木和逃避的狀態
但是壓力這種事情!它需要出口~
他不是往外就是往內
要馬就是發洩出來,不然就是悶到內傷
所以今天的影片,我們就是要來聊聊
如何健康的抒發負能量?
壓抑太久的情緒,要怎麼辦?
璽恩從小就是壓抑的佼佼者XD
但她現在已經不一樣了!!!!
影片中她跟雅文會分享自己這一路走來的撇步與心得喔!!
讓我們一起心裡舒坦、健康起來:)
#心靈雞湯 #心理壓力#內傷#璽恩
#歡迎訂閱我們的頻道及分享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