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寶退化?
#同理心與安全感幫助孩子適應手足新成員的加入
#諮商心理師郭蕙寧
跟孩子一起迎接家裡即將到來的新成員,是很開心事情呢
大多數的家庭一開始都會引導孩子,有新成員要加入我們,是一件充滿祝福與值得期待的事情
但是,對於大寶來說,要面對新成員的加入,本來習慣的家庭組成即將改變,父母及家族的關注重心轉移.....等,他們的心理必定產生一些波動,家長一定要能夠細心、細膩的留意,幫助大寶適應
我很常遇到家長跟我諮詢大寶的情緒及行為問題,這些情緒及行為問題,有一部分是源自於對弟弟妹妹的加入,使得他們產生不適應。最常見的就是「退化」行為,孩子會突然的愛哭鬧、耍脾氣、做一些惹惱父母的事情以求關注...等
其實孩子的行為背後,是需要被同理,以及看見他們的情感需求
迎接弟弟妹妹的出生,孩子在心中最怕的就是「媽媽/爸爸是不是不要我了?」。可能「被遺棄」的恐懼,會從知道有二寶或三寶之後開始在心中擴大。尤其當他們實際觀察到「媽媽/爸爸,因為忙於照顧二寶,而無法像以前那樣,一心一意的注意自己」時,他們心中的不安疑問,會自動地成為真實。對幼兒來說,這樣的情緒與信念,若沒有機會被接納安撫,他們通常會出現「類叛逆」或者「退化」,來引發來引發父母的關注。而退化行為與情緒失控的程度,則是因人而異。因此,家長需要深度的同理和保證給孩子安全感,幫助大寶不會那麼害怕與恐懼,也能減少爭風吃醋的情況,或「希望弟弟妹妹消失」的負面念頭
除此之外,爸爸媽媽也要注意,「孩子準備好當哥哥姊姊了嗎?」。切忌以「你已經是哥哥姊姊之名,要求禮讓弟妹」,或者不讓孩子有表達情緒的空間。也要留意,賦予大寶「你也要一起照顧弟弟妹妹,你好棒」的任務,必須是大寶發自內心想要這麼做,否則,強迫孩子承擔兄姐的責任,會讓孩子產生更多的不適應,並且壓抑內在真實的情緒,我就遇過一個例子,大寶會趁大人不注意的時候,偷偷欺負還是小嬰兒的弟弟妹妹,被發現之後,被大人修理的很慘,後續也產生更多退化行為,以求大人關注
孩子在準備好成為哥哥姐姐之前,需要「先成為他自己」。而成為他自己的過程,爸爸媽媽一樣要關注與陪伴在他們身邊
除了家長的態度要對之外,平常也不要忘了給予大寶他本來就有的「足夠的擁抱、陪伴、關注與愛」,給孩子滿滿的愛,我們不一定是把時間全部都給他們,因為我們有太多的事情了。而是「陪伴孩子的時候,不管時間多久,父母當下都是專注和享受的」
父母引導大寶,讓他們持續在「當爸爸媽媽的寶貝」中有足夠的安全感。在平衡照顧小寶及陪伴大寶上,我會建議家長,二寶出生之後,大寶相對的關注變少,他們反而更需要被「完整的關注」。在二寶不在時,被爸爸或媽媽,尤其是媽媽,「完完整整的陪伴」,讓他們可以「完全的擁有媽媽」
最好是可以固定安排陪伴時間,譬如一週2-3天一個時段2-3個小時,讓大寶能夠「完整」的擁有他在意的父母親。每一個陪伴的當下,要做什麼都可以,一起玩、上一堂課、一起吃一頓飯、看書、唱歌、或者看電影....等都可以。如此,讓大寶感覺到,好像回到過去被爸爸媽媽一心一意關注的狀態中,大寶心中會持續滿足安全感,讓大寶持續能了解「我不會失去/我不會被放棄」是一個不合理信念,也會減少「弟弟妹妹搶走媽媽爸爸」的失落與競爭感,退化及「類叛逆」行為也會減少。相對的,孩子也會朝向長大與獨立的路上走
當我們遇到孩子出現情緒,或者與我們期待不同的行為時,要先了解孩子的情緒在說什麼、這些行為背後的需求是什麼,大多數的「不聽話行為」,都是為了得到關注,這個情形跟青少年很像。我們要先相信孩子絕對不是故意的,而是某些情緒、需求沒能被滿足。此時,好好瞭解孩子,和孩子在一起,與他們連結,賦予足夠的安全感,對孩子來說,才能幫助他們面對調整不適切行為到適當行為
我非常鼓勵大家,當遇到大寶適應二寶問題的時候,大家可以跟大寶(尤其是表達能力已經很好的大寶)情感連結,好好理解他們,專心地聆聽他們。我們面對大寶的情緒及「退化行為」,一定要能夠先同理孩子,並接納他們的感受與行為,了解孩子們的內心感受與想法,與他們討論及溝通,如何一起合作解決,滿足內心的需求
我曾經遇到一個例子,一位媽媽找我諮詢,因為比較多的時間需要照顧二寶,家中大寶出現了一些情緒問題,表現出退化行為,本來事情可以用說的,卻常用哭鬧的方式來表達。我評估這個大寶的年紀是可以表達自己的狀況,因此建議媽媽,在跟孩子單獨相處的狀況之下,專心、溫和地聆聽孩子的需求,引導孩子說出內在的情緒,以及孩子希望媽媽怎麼做,他的心情會好點。於是媽媽依我的建議,了解到孩子對於媽媽要花較多時間照顧二寶,他覺得有些難過,而這個孩子的一個期待,僅僅只是希望媽媽專心的陪他玩他喜歡的遊戲。媽媽除了發現原來是可以跟孩子這樣互動,了解孩子之外,也在了解到孩子的感受與期待之後,對孩子有更多的好奇,問到孩子最後還很害羞的說,媽媽別再問了拉~
在聆聽當中,大寶感受到,家長是在乎、關注他們的,往往大寶也很願意把心情告訴我們,並跟我們討論他需要大人怎麼做,幫助他們在面對「爸媽還愛我嗎?我的愛被搶走、我會不會被遺棄...」等焦慮、不安、恐懼、害怕等情緒與想法中,感受到正面的情感經驗,而慢慢學會自我安撫,和了解自己的恐懼是正常的
在我聽到媽媽給我的回饋之後,覺得很感動。後來,這個孩子的退化行為有改善。我相信是因為媽媽有調整了陪伴的方式,更重要的是,孩子被關注到,感受到被在乎、被愛。當我們願意了解孩子時,孩子也願意與我們分享他們內在的聲音,我們就能產生連結,就能夠一起解決與面對問題
一般來說,家裡有新成員加入時,大寶的年紀多數是可以對話和溝通的。我們不強迫大寶說得好,但可以就他們當前的發展,讓他們練習將心裡面的感受說出來
另外,其實不一定是因為有了二寶,大寶才會退化。3-4歲的孩子本身就有一個發展特徵:「退化」行為,我女兒蜜亞醬3歲之後,也出現了退化行為和分離焦慮,她有時候可以成熟、穩重的像個小大人,有時候又像個小寶寶一樣,前額葉失去功能,會任性、哭鬧、做一些讓媽媽生氣的事情。我後來做了一個調整,就是我把一些時間挪出來陪伴蜜亞醬,跟她在一起的時候,專注專心,非必要不使用手機。當我們需要調整的時候,我也會專注認真的聆聽她、同理她,並與她討論事情,溝通無法立刻滿足的慾望如何解決。我發現,蜜亞醬的退化行為在很短的時間內漸漸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孩子也開始能夠同理我、關心我,幫忙我,與我一起合作許多事情
雖然我沒有二寶,我還是有陪蜜亞醬一起看相關的繪本。我的教養重點不在於有沒有二寶,而是想要引導蜜亞醬對別人有同理心、關懷心,而我也發現,當一群孩子一起玩的時候,她通常是會照顧比她小的幼兒寶寶,並展現願意與之分享的能力
繪本也可以用來跟孩子討論手足關係唷,以下四本是我跟蜜亞醬一起共讀的繪本,跟大家分享
📕安東尼布朗的「 #小凱的家不一樣了」-孩子的無現想像力,自我安撫,處理迎接新成員的焦慮
📘林明子「#妹妹生病了(日文版」)-同理心,身為姊姊長大了
📗「#弟弟那是我的毯子」-安全感與同理心
📙「#彼得的椅子」-安全感、自我情緒調節、安頓自我
🔽3歲的蜜亞醬和8個月的弟弟,姊姊唱歌給弟弟聽、很開心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如何 照顧二寶 在 蜜亞麻-諮商心理師郭蕙寧。寧寧老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同理心理解大寶行為
#大寶如何適應二寶的出生
#二寶出生後大寶變了怎麼辦
#孩子的愛是純然的
幾乎每一個月,寧寧老師都會被諮詢到有關「大寶」的情緒狀態、大寶的行為開始叛逆、或者開始作出一些以往少見的不乖行為....等問題
每每聽著家長的問題,都可以感受到家長們對於大寶的狀況,是有著許多不解、生氣或者擔心。
聽完家長的問題之後,我會同理家長,並且與家長一同「看到孩子的行為背後都有一個需求、盼望、想要」。
「沒有一個人是故意的」,當孩子出現一些行為,令我們感到生氣、焦慮、失望時,先讓自己停下來、靜下來、放下來,安定了,再來看看孩子的行爲「要跟我們說什麼」
許多大寶在適應、面對二寶的加入時,心中會產生焦慮,他們有許多需要被看見的地方。有時候孩子對大人、對事物的反抗,不是為了反抗,他的不要,也不是真的不要。而是他們可能還不知道怎麼表達「我內在的需要」以及「跟父母討愛」,所以變相地用一些「叛逆」行為,來表達內在被關注的需要。
寧寧老師可以理解,多數父母多了二寶之後,時間體力心力都會加倍。因此,我們會更期待比較大的大寶可以「不要找麻煩」」「乖乖聽話」,然而,我們卻忽略了,「孩子還是孩子」。
同時,讓我們備感壓力和疲累的是我們如何解讀孩子的行為「怎麼這麼不聽話」「孩子叛逆了」「怎麼都教不好」。當我們用力地解讀孩子的表面行為,除了讓我們無法了解孩子之外,也會因為不了解而產生許多衝突。
有時候,或許孩子要的只是很簡單「媽媽,你可以聽我說嗎?」「媽媽可以給我一個很多愛的擁抱嗎?」「媽媽,你可以陪我玩一下我想玩的遊戲嗎?」,當我們溫柔地、柔軟地看見孩子,簡單地陪伴孩子,那些疲憊、情緒,往往也就被療癒釋放了。
之前有寫過一篇粉專文章,關於大寶面對二寶到來的心境,以及如何因應,再跟大家分享
同理心與安全感,幫助孩子適應手足新成員的加入。
https://www.facebook.com/301641166910569/posts/782911922116822/?d=n
裡面我舉一個親自諮詢過的例子,現在依舊感覺到親子互動很可愛
「一位媽媽,因為比較多的時間需要照顧二寶,家中大寶出現了一些情緒問題,表現出退化行為,本來事情可以用說的,卻常用哭鬧的方式來表達。我評估這個大寶的年紀是可以表達自己的狀況,因此建議媽媽,在跟孩子單獨相處的狀況之下,專心、溫和地聆聽孩子的需求,引導孩子說出內在的情緒,以及孩子希望媽媽怎麼做,他的心情會好點。
於是媽媽依我的建議,了解到孩子對於媽媽要花較多時間照顧二寶,他覺得有些難過,而這個孩子的一個期待,僅僅只是希望媽媽專心的陪他玩他喜歡的遊戲。媽媽除了發現原來是可以跟孩子這樣互動,了解孩子之外,也在了解到孩子的感受與期待之後,對孩子有更多的好奇,問到孩子最後還很害羞的說,媽媽別再問了拉~」
孩子的純然、天真,要的愛也是很簡單的
#諮商心理師寧寧老師
#同理心教養
#正向情緒教養
#大寶二寶都是寶
#大寶的叛逆?
如何 照顧二寶 在 蜜亞麻-諮商心理師郭蕙寧。寧寧老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同理心理解大寶行為
#孩子的愛是純然的
幾乎每一個月,寧寧老師都會被諮詢到有關「大寶」的情緒狀態、大寶的行為開始叛逆、或者開始作出一些以往少見的不乖行為....等問題
「看到孩子的行為背後都有一個需求、盼望、想要」
「沒有一個人是故意的」,當孩子出現一些行為,令我們感到生氣、焦慮、失望時,先讓自己停下來、靜下來、放下來,安定了,再來看看孩子的行爲「要跟我們說什麼」
每當父母以「我的孩子叛逆了」,不知道該怎麼辦?我會先讓家長先了解孩子怎麼了,再來就是解構對孩子行為的「評價」。
叛逆,我認為是中性的詞,可以幽默,也可以是批評。
當我們真的理解孩子「叛逆」行為背後的需要時,往往叛逆就不再是叛逆。我們需要先放下眼前所見,真實地與孩子接觸,並了解孩子行為裡面的心理需要,意識上認為孩子叛逆而起的情緒,可以被紓解。而越是了解孩子越深,我們越會被孩子觸動心靈那股最柔軟的情感與愛。
許多大寶在適應、面對二寶的加入時,大寶心中會產生焦慮,他們有許多需要被看見的地方。有時候孩子的反抗,不是為了反抗,他的不要,也不是真的不要。而是他們還小,還不知道怎麼表達「我內在的需要」以及「跟父母討愛」,所以變相地用一些「叛逆」行為,來表達內在被關注的需要。
寧寧老師可以理解,多數父母多了二寶之後,時間體力心力都會加倍.因此,我們會更期待比較大的大寶可以「不要找麻煩」」「乖乖聽話」,然而,我們卻忽略了,「孩子還是孩子」。同時,讓我們備感壓力和疲累的是我們如何解讀孩子的行為,「怎麼這麼不聽話」,當我們用力地、表面地解讀孩子的行為,除了讓我們無法了解孩子之外,也會因為不了解而產生許多衝突。
有時候,或許孩子要的只是很簡單「媽媽,你可以聽我說嗎?」「媽媽可以給我一個很多愛的擁抱嗎?」「媽媽,你可以陪我玩一下我想玩的遊戲嗎?」,當我們溫柔地、柔軟地看見孩子,簡單地陪伴孩子,那些疲憊、情緒,往往也就被療癒釋放了。
寧寧老師,想鼓勵家長們、爸爸媽媽們,育兒不簡單,甚至有時候很累,但您與孩子的這個時期就這麼一次,過了就過了。
「依你們可以做的,給孩子需要的」
之前有寫過一篇粉專文章,關於大寶面對二寶到來的心境,以及如何因應,再跟大家分享
同理心與安全感,幫助孩子適應手足新成員的加入。
粉專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301641166910569/posts/782911922116822/?d=n
裡面我舉一個親自諮詢過的例子,現在依舊感覺到親子互動很可愛
「一位媽媽,因為比較多的時間需要照顧二寶,家中大寶出現了一些情緒問題,表現出退化行為,本來事情可以用說的,卻常用哭鬧的方式來表達。我評估這個大寶的年紀是可以表達自己的狀況,因此建議媽媽,在跟孩子單獨相處的狀況之下,專心、溫和地聆聽孩子的需求,引導孩子說出內在的情緒,以及孩子希望媽媽怎麼做,他的心情會好點。
於是媽媽依我的建議,了解到孩子對於媽媽要花較多時間照顧二寶,他覺得有些難過,而這個孩子的一個期待,僅僅只是希望媽媽專心的陪他玩他喜歡的遊戲。媽媽除了發現原來是可以跟孩子這樣互動,了解孩子之外,也在了解到孩子的感受與期待之後,對孩子有更多的好奇,問到孩子最後還很害羞的說,媽媽別再問了拉~」
孩子的純然、天真,要的愛也是很簡單的
#諮商心理師寧寧老師
#同理心教養
#正向的情緒教養
#大寶二寶都是寶
#大寶的叛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