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sinessinsider》雜誌統計了7大職場上最「要不得」的忌諱,如果你身邊有這樣的人,你應該懂的提防、保護自己。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美國總統川普最近忙著重啟造勢活動,只是來參加造勢的人都要簽切結書,萬一得了肺炎不能告川普,結果,來參加造勢的人數真的少很多,川普正在擔心總統人氣走下坡的時候,偏偏他的老搭檔、前美國國家安全顧問「約翰波頓」(John Bolton)卻選在這時候出書爆料扯後腿,內容之辛辣,很多評論家都說有可能衝擊川普選...
如何 罵 下屬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只靠關係人脈上位的職場,會是你喜歡的世界嗎?】
執行工作,最討厭的是什麼?有人靠「潛規則」繞道,直接給你超前,你問他怎麼不按規則辦事?他反問你:「去排銀行排隊領錢,按照號碼來你是第五十號,A靠關係直接超前了,B靠人脈也把自己拉前了。此時倘若你有關係、有人脈,你會選擇用還是不用?」
劇中蘇筱說:「所以人人都用了潛規則?那規則給誰用?」但的確現實就是充滿了各種不公平,尤其應對到職場,更是血淋淋活生生的地獄。
《理想之城》看的就是職場中最活生生血淋淋的現實,每個人都期待有主角光環,升職就像坐電梯般直上青天,成為人中之龍,龍中之鳳,但大半的人往往最後都下了地獄。
劇中有一個角色叫紅玫,是主角蘇筱的學姐。大學建築系畢業之後不想往工地跑,所以選擇去建築業擔任人力資源,頂頭上司就是一個標準的必取。你可以把她想成「穿著Prada的惡魔」裡的女主管,開口閉口參著幾句英文,很了解如何討好上位的人心,但卻對下屬極度的嚴苛跟賞罰分明,對她來說「有利用價值的才是好關係,下屬沒有利用價值,丟棄也沒關係。」
她在公司,整天恪盡職守完成主管交辦,因不會討好上司所以被討厭,甚至被同事排擠,還被對桌的人跟主管打小報告,但為了房租,又離不了職!離了職就怕連生活都有問題。
紅玫跟男友租屋在上海老舊社區,幾年工資月月往家裡送,遠地的母親說:「那是幫你存著!」她一直想等結婚後拿錢去買房,沒想到母親卻拿去給還在念書的弟弟買房,連一個房間都不給她。她想要回錢,母親卻一句話:「我養育你這麼多年,你給的錢拿去幫家裡買房有什麼錯?你就該找個能幫你買房的男人,不是讓妳也出錢一起奮鬥。你看隔壁家的丫頭,她嫁的人就替她買房買車。」
身心俱疲回到家,看到男友下班就窩在電腦前跟人連線對打,說了錢被挪用後沒有得到安慰,反而被男友怒罵。這樣的男人沒有太好的收入,平日省東省西就,就連出去大餐都要用各種活動券湊成折價才敢吃,或許這就是貧窮帶來的生活疲憊。
心想:「或許這才是大部分人貧窮感的來源,做的不喜歡的工作,處著不喜歡的環境,過的不喜歡的生活,就連家人、男友都無法支持你。最可笑的是總有人拿你跟誰比較,要你學著她,要你機靈點,要你長腦子。」
職場為什麼總讓人疲憊?大概就是太多潛規則存在。
夏明說:「制定規則就是讓人去遵守、去執行,但有人就會有私心,有私心就有潛規則。」
蘇筱回:「一旦所有人不相信規則,只相信潛規則。遇到困難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運用人脈、如何找關係,那這還是我們喜歡的世界嗎?」
你是否也問過自己,如果連我們都生活在一個連自己都不喜歡的世界裡,那短暫快樂是不是也是欺騙呢?
前天粉絲問我一個問題:「職場上遇到自私的人該如何應對?」我想「規則」以待。規則是死的,人是活的,但人必須遵守規則,才會感到舒心。
✈ 澳洲 南澳洲 庫伯佩地 Cooper Pedi, Australia
-
生活中,選擇留下合適舒服的人 https://reurl.cc/4yEqzV
如何 罵 下屬 在 孟買春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為什麼我們必須容忍一個六十多歲的人三不五時在公開場合耍脾氣?還有更多囂張發怒對下屬開罵的時刻,我們根本看不見。
《 Captain Kovid 又發脾氣了》
By Phil Smith
關於 Captain Kovid,我看到和聽到的越多,就越發現到有人似乎對他選擇的人生道路感到沮喪,他似乎也無法面對所選擇的道路。
除了經常向人們陳述顯而易見眾所周知的內容,他也許認為那些觀眾是白痴,因此他也展現出驚人的蔑視。在鏡頭前他似乎總是在發脾氣:他是對的,其他人都是錯的。這讓人想起一個不守規矩蹣跚學步的孩子,拒絕上床睡覺。
對於有總統野心的人來說,儘管他們的野心可能被誤導了,但這種行為看起來令人悲傷和絕望,說明了無論選民怎麼想,他堅信他應該擔任那個職位。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經寫過這種複雜的情結。
有人在競選活動甚至還沒開始就像這樣失控,跟我們說明了點什麼。他已經變成了憤怒先生,因為他試圖批評一個實際上做得很好的政府,而且他真的沒有更好的想法。
如果你想看到政府在處理 Covid 問題上如何讓人民失望,你可以看看美國看看英國,看看歐洲也可以。至今我仍然非常高興疫情期間我在台灣,而不是在以上任何一個地方。
衛福部長曾經在立法院表示,他會對飛行員隔離政策引發的爭議負全部責任,因為這個政策可能導致了最近那些小規模的疫情爆發。
台北市長抨擊了衛福部長優雅概括承受全責一事,他說陳時中在立法院說要對 3+11負責,「我到昨天才知道為什麼他說他負責,因為他看起來是不用負責的嘛,講完了,哼。」然後他砰的一聲放下麥克風。
這是來自一個似乎從不想對任何事情負責,並且總是在出現問題時責怪別人的人。
Decorum 是一個有用的英語單字,意思是符合良好品味和禮儀的行為,英語中常用在以 lack 缺乏一詞為前提的句子,用來形容行為惡劣且不尊重他人的人。台北市長當然是缺乏禮貌的。
許多人有時會壓抑不住自己的脾氣而發怒,我只是想知道在小型記者會上,似乎無法控制自己並表現出一點品味和禮儀的人,如果有朝一日他更上一層樓,是否能夠控制自己。
你能想像有人和另一位世界領導人在同一個房間裡,忽然之間保險絲短路就大發雷霆嗎?他可能會脫口而出什麼,或是可能因為生氣而說出失禮的話?
這些小脾氣是否是他在民意調查中遠遠落後的沮喪症狀,或是他無法應對當前工作的壓力和責任,還是他的上帝情結變得如此失控,以至於他無法頭腦清醒地思考,是值得商榷的。
在我看來……這三種可能性都是。
Tinkerty Tonk… 掰掰。
原文在此
https://daysmumbai.blogspot.com/2021/08/captain-kovid-loses-it-again.html?m=1
如何 罵 下屬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美國總統川普最近忙著重啟造勢活動,只是來參加造勢的人都要簽切結書,萬一得了肺炎不能告川普,結果,來參加造勢的人數真的少很多,川普正在擔心總統人氣走下坡的時候,偏偏他的老搭檔、前美國國家安全顧問「約翰波頓」(John Bolton)卻選在這時候出書爆料扯後腿,內容之辛辣,很多評論家都說有可能衝擊川普選情,這就是 得罪上司會很想死,但得罪下屬恐怕生不如死。
波頓本來是川普任內做最久的國家安全顧問,但在去年9月因為和川普鬧不合遭到開除,當然他自己說是他主動請辭的啦,但波頓卸任這半年來也沒閒著,6月23日出版了新書《事發之室-白宮回憶錄》(The Room Where It Happened : A White House Memoir),滿滿592頁的「川黑」復仇記,把他任內1年5個月的白宮祕辛統統抖了出來,把川普塑造成一個沒人性,沒義氣,沒骨氣的小人!你是川普,是不是馬上要跳出來否認?
結果川普不是罵波頓亂講,他是罵波頓你怎麼可以說出去?這不就等於間接承認書裡說的都是真的嗎?而且還施壓不想讓他出版,這不是越禁越可疑嗎?
我們幫大家整理波頓回憶錄中的幾個爆點:
(1)台灣在川普「背棄」名單中名列前茅
(2)川普曾經請求習近平購買美國農產品,幫助他2020連任成功(3)川普力挺中國把維吾爾族關進新疆再教育營
(4)川普不知道英國有核武,還以為芬蘭屬於俄羅斯
第四點就不用討論了,川貴人沒知識,早就是常識。笑一笑就好,但前面三項,川普對台、對中政策,以及對人權的態度,還真是刷新了我們的三觀 。
(波頓回憶錄爆點一:川普隨時會賣台?)
友台派的波頓在書中爆料,川普聽了華爾街金融人士,如何靠投資中國致富後,就對台灣感到「消化不良」(dyspeptic),意思就是沒辦法理解台灣的重要性,甚至曾經指著他的麥克筆筆尖說:「這是台灣」,然後再指著又大又硬的總統「堅毅桌」(Resolute desk)說:「這是中國」,也就是說,對川普而言,台灣無論尺寸、地位和重要性都輸中國一大截,而台灣被比喻成麥克筆,似乎也令人聯想,等墨水用光就會被丟掉,讓波頓感慨美國對民主盟友的承諾與義務,不過如此而已。波頓還說,2018年川普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的時候,就同意謹慎處理台灣議題,後來還試圖拖延對台軍售,要求波頓要賣就低調賣,不要大聲嚷嚷。波頓進一步警告,川普在利用完敘利亞的庫德族之後,就用過即丟,把這群戰鬥夥伴拋棄了,大家都在猜測川普接下來會背叛誰,而台灣在這份拋棄名單中「名列前茅」,只要川普繼續當總統,台灣就會一直在這個位置上。
很多人就覺得很奇怪啦,可是川普上台之後,明明對中國硬得不得了,逢中必罵,不是嗎?這就來到了第二點,據波頓的描述,川普對中國不但一點都不硬,根本就是軟得不得了。
(波頓回憶錄爆點二:川普舔共求連任?)
波頓說2018年和2019年的G20峰會,川普在「川習會」上被習近平大灌迷湯、牽著鼻子走,給中國不該給的承諾,甚至親口要求習近平多多採購美國農產品,配合中美貿易戰,好讓川普在2020美國總統大選中連任成功,跟平常在鏡頭上,動不動痛扁中國的樣子差很大。
(波頓回憶錄爆點三:人權是川普玩具?)
波頓更加碼爆料,川普對人權和自由議題「毫無反應」,例如新疆的「再教育營」,簡單來說就是專門關押維吾爾族與穆斯林的集中營,川普就曾經全盤接受習近平的片面解釋,甚至表示支持,說把他們關起來是正確的,強調自己根本就不想插手新疆或香港的人權問題。
所以根據波頓的描述,川普就是對台灣沒義氣,對新疆沒人性,對中國沒骨氣。
對川普這種性格,我們特地在臉書上就先做了一個民意調查,問問我們的觀眾,你對川普會說這樣的話意外嗎?結果我們放出去24小時,共有一萬四千多人參與投票,高達94%的人說他們不意外。所以我們的粉絲裡,絕大多數的人都認為川普是有可能是這樣一個奸詐狡猾的小夫,在利用完大雄拿來的道具之後,是有可能把大雄一腳踢開,甚至送給胖虎當沙包。問題是我們抽屜裡又沒有哆啦A夢,很多人相信台灣很需要小夫啊,那跟這樣一個公認的爛人,我們要怎麼相處呢?所以又去問了臉書大神,看看大家有沒有什麼技巧,處理這樣的關係?
首先很多網友的留言是像這種: 「這公認的爛人,你在講中國還是美國啊?」,這些觀眾很明顯的是認為我們節目得罪的人還不夠多。不過我承認我那問法,套在中國身上也不是不行。還有人問我是不是在講wifi?
第二種留言我把他稱做務實派:「只好把通訊欄名字改成乾爹」、「那就把他當爹當娘或終生伴侶般連人都給他吧!」,這也是個處理的方法啦,既然打不贏,就乾脆白天下海,晚上回家再念經。
但有這種,就有另一邊的,完全相反的,道德派:「沒有什麼是不能斷的」、「长痛不如短痛…… 烂的要切掉!」,骨氣!但是也有一位朋友說:「道不同不相為謀⋯⋯所以我現在才在吃土⋯⋯」。
有一種看法,我是覺得很有哲理,「覺得沒他會死就沒辦法看到更多比他優秀又有誠信的夥伴,話說如果是合作夥伴,雞蛋放一個籃子裡風險非常高阿」。
還有一位我覺得最聰明,他說:「我會先確定他不會看到這篇」;我也是這麼想,我也是覺得川貴人絕對不會看到,不然我哪敢罵那麼大聲。
這週琪斐大放送的關鍵字是:#川普恐賣台 #求共幫連任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W96pSjmS6M/hqdefault.jpg)
如何 罵 下屬 在 新聞挖挖哇!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天兵下屬屢屢想發揮創意做新聞,卻害得狄志為被長官罵了又罵。
#記者 #天兵 #採訪
老公整天喝酒不工作 欣西亞心寒發狠要離婚
https://youtu.be/0Jzq5ysqbuc
為錢跟老醜男上床?黃宥嘉的抉擇弄傻眾人
https://youtu.be/nEHPr_RYv8M
曾為執著而感到痛苦 鄧惠文最終如何放下?
https://youtu.be/gW9kxqkms2M
【職場豬隊友】
完整版請點▶▶https://youtu.be/vcQSASpBbIU
精華版 請點▶▶http://pse.ee/5PTNK
每周二到周六凌晨00:30準時上傳最新節目!
支持正版,尊重版權請訂閱【新聞挖挖哇】官方 Youtube 頻道喲!
臉書請搜尋【新聞挖挖哇粉絲團】http://www.facebook.com/newswawawa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WNfd8rc4fQ/hqdefault.jpg)
如何 罵 下屬 在 李根興 Edwin商舖創業及投資分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Www.facebook.com/edwinnetwork
最近香港新聞太多倫常命案,實在令人難受。我雖然無資格教人如何做父母,我本人有三個女,也深深感受到父母在子女成長過程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我上年完成了一個黃重光醫生任教的「優質父母證書課程」,我最大的啟發就是對子女要有「尊重」的愛、並非「主觀」的愛。
「主觀」的愛是「命令及執行」為主:
你覺得子女是「屬於」你的一部份,是你叫佢做某乜乜乜(例如成績要頭三名、入到邊間名校、大個要做醫生、律師),因為你覺得是為佢好。條路由你舖!但往往子女會變得反抗、親子關係可能惡化及失去自信。
「尊重」的愛是「發問及聆聽」為主。
你尊重他為「獨立個體」,但保持緊密溝通、先「同情」後「道理」,加以正面「啟發」,等佢自己選擇適合自己的路。要「錯」,只要錯得起,就讓他「錯」。從錯誤中反思,他才會更珍惜、更堅強。
在堂上,黃重光醫生分享了以下個案,你會如何處理?
如果你有對仔女,早上你和他們講:「爸爸今日放工後應承帶你們到海洋公園玩。但去之前你們必需完成功課才可以去玩。」仔女都回答:「好呀爸爸!」你下午回家後,發現弟弟無做功課,你會如何處理?
- 罵他?
- 叫他馬上做?
- 留在家中,不去海洋公園了?
- 照去,回家先算?
想一想,有沒有其他更好的方法呢?想知黃重光建議怎樣處理?請看以下video的答案:
以上處理手法對我有很大啟發。你呢?
做父母、做生意、做老闆也是同樣道理。你日後又打算怎樣處理親子、雇庸、上司下屬關係呢?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KvG2NuSQ2C4/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