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一封重要的信件,我們一定要跟大家介紹內容。
信中寫到,正當立陶宛面臨來自俄羅斯及白俄羅斯複合式攻擊及難民潮威脅時,中國官方媒體公然教唆俄羅斯及白俄羅斯與中方聯手「懲罰」立陶宛,此現象令人非常擔憂。
#真的看不下去
正如同歐盟及其15個會員國已在台灣設處一樣,立陶宛作為一個主權國家,完全有權與台灣發展經濟、文化連結並互設代表處。
#立陶宛跟台灣交往再正常不過
中國對立陶宛的脅迫不僅 #明確違反國際外交準則,更是對立陶宛主權明目張膽的攻擊。立陶宛所面臨的難民潮及來自中、俄等國的假訊息等複合式威脅,#正是威權政權打擊民主國家的縮影。
#民主陣營應該要有強而有力的回擊
這封由 #歐洲福爾摩沙俱樂部 (包含歐洲26國、歐洲議會及加拿大) 共同主席及核心國會議員所寫的信件,#強力聲援立陶宛與台灣發展關係,同時 #籲請歐盟積極力挺,並 #請北約就立陶宛遭受來自中國及俄羅斯的複合式威脅表達聲援與支持。
外交部誠摯感謝歐洲地區「福爾摩沙俱樂部」共同主席及成員以具體行動力挺台灣及立陶宛兩個民主理念相近國家加強交往。
#台灣與立陶宛位處亞洲及歐洲捍衛民主自由的戰略前線
#外交部將持續推動與立陶宛深化實質夥伴關係
#圖中這麼多國旗你知道哪些呢
MOFA would like to thank the co-chairs and members of the #FormosaClub in the #EuropeanParliament and national parliaments for their joint letter to the leadership of the #EuropeanUnion and #NATO expressing their solidarity with Lithuania, in light of the campaign of political and economic pressure targeting the country over its decision to allow the establishment of a Taiwanese Representative Office there.
The letter highlighted the PRC’s recall of its Ambassador to Lithuania and its demand that the country’s ambassador to Beijing also be recalled, along with what it referred to as “blatant economic coercion.” This includes an announcement halting all direct freight trains to #Vilnius, and a bar on exports of key raw materials to the country. The letter also noted attempts in Chinese state media to rally Russia and Belarus to “punish” Lithuania.
The co-chairs expressed their support for Lithuania’s right, as a sovereign nation, to develop economic and cultural ties with Taiwan and called China’s retaliatory actions “a flagrant violation of international diplomatic norms” and a “brazen attack on Lithuania’s sovereignty,” adding that Taiwan is a #LikeMindedPartner of the EU and a global leader in public health.
Michael Gahler Klaus-Peter Willsch #LordRogan Bob Stewart Georges Dallemagne Samuel Cogolati Julien Uyttendaele Marek Benda Michael Aastrup Jensen Jüri Jaanson Mikko Kärnä John McGuinness TD Lucio Malan Matas Maldeikis #JānisVucāns Waldemar Andzel Poseł na Sejm RP Paulo Rios Peter Osuský Boriana Åberg Eloy Suárez Lamata Andrey Kovatchev #StefanSchennach Gerald Loacker Ralph Schallmeiner Fiona Fiedler Senator Michael D. MacDonald Željko Pavić Pia Kjærsgaard Eric Bothorel Député Dr. Bősz Anett Smári McCarthy Enver Hoxhaj Sven Clement #RaymonddeRoon Wybren van Haga - BVNL Gábor Grendel Anja Bah Žibert Andreas Glarner-Seite
同時也有1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500的網紅林佳龍,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民進黨創黨35周年:為人民反省 今天是民進黨創黨35周年,每一年我們都會舉辦黨慶,紀念與回顧來時路。民進黨的黨史,與台灣民主發展史緊緊扣連,經過35年的奮鬥,我們走過驚心動魄的創黨之路,也開啟過風雲變色的政黨輪替,如今透過民主選舉,本土政權完全執政,民進黨成為台灣第一大政黨,除了紀念與回顧,我想前...
「威權政權」的推薦目錄:
- 關於威權政權 在 外交部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ROC(Taiwa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威權政權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威權政權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威權政權 在 林佳龍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威權政權 在 高金素梅 吉娃斯 阿麗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威權政權 在 李錫錕 POWER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威權政權 在 "為自由奮戰"會議登場! 蔡英文拿俄烏戰爭為例"威權政權危險 ... 的評價
- 關於威權政權 在 美國「絕不能將」統治中國的威權政權與渴望擺脫共產主義控制 ... 的評價
威權政權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台灣再次成為紐約時報報導焦點。這篇是我目前看過篇幅最長的。有多長呢?如果轉成有聲來聽,要花1小時35分才聽得完,最先發佈在紐約時報雜誌上。這篇還是「普立茲中心」贊助的,這個中心長年來和個別記者或新聞機構合作,支持針對具 #全球重要性 的話題進行高度影響力報導。
文章原文標題:"Is Taiwan Next?" (#台灣是下一個嗎?)
這篇文章其中一個主視角,26歲台灣人陶貞穎,前電視台製作人,看著香港抗議人士被大規模逮補,有些來到台灣,擔心台灣是否成為下一個香港。
文章寫道:「將台灣與中國隔開的台灣海峽最窄之處只有130公里,70年來,台灣人一直生活在中國共產黨武力吞併台灣的威脅之下,絕大多數台灣人都對香港的抗議運動表示支持。
許多台灣普通民眾被感動,紛紛向抗議前線捐錢或捐贈物資,如安全帽、防毒面具和護目鏡等。
台灣的民選政府也發表過支持抗議者言辭動聽的聲明,但當香港逃亡者開始到來時,這些政客卻沒有提供什麼幫助。台灣能在香港的情況中看到自己的某種未來,因此擔心過於公開地支持香港抗議者會加速那種未來的到來。」
作者寫道:「...2021年5月,在幾乎沒有本地傳播的一年多之後,台灣經歷了第一次本土新冠病例激增。蔡英文解釋,購買疫苗過程中面臨中方壓力,要求新聞稿中刪除國家一詞,政府無法簽署購買疫苗的協議。交易陷入停滯。疫苗政治加劇了兩極分化。....
當存在本身就是一種挑釁時,台灣面臨的不確定性是難以想像的。這是一個仍在從威權政權過渡的國家,很快會被另一個威權政權所吞併嗎?在這短暫的喘息中,台灣正在蓬勃發展,台灣人自己有機會決定自己的命運嗎?」
「....陶貞穎最後放棄了她的職業生涯,以幫助流亡的香港人。她想保護台灣本土新生的民主,但她不確定這對她的真正意義何在。儘管如此,她還是很高興。如果她不堅持自己的信念,她會看不起自己。她開始上粵語課,每周和台北的香港朋友一起聚餐。他們會為她挺身而出,就像她為他們挺身而出嗎?她不確定。」
⚡全文連結放在留言處。
撰稿者背景:
👉Sarah A. Topol是《紐約時報雜誌》的撰稿人。
👉An Rong Xu是一名常駐紐約和台北的攝影師及導演,在中國出生,在紐約華埠長大。
威權政權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宣傳,讓人會用「自由民主」這個詞,來包裝並不民主的真相】#精選書摘
如此一來,某些乍看之下自由民主的國家,其實就並不民主。這些國家的公民可能相信國家是自由民主的,但該國既不自由也不民主,譬如威權政權。
如果我們反過來用民主的詞彙來稱呼那些其實並不民主的國家,那麼真正民主的政權就危險了。可惜宣傳就是這樣,而且它還對各種不同的民主都造成了其他更具體的威脅……..
#修辭的陷阱 #美國 #政黨 #自由 #民主
威權政權 在 林佳龍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民進黨創黨35周年:為人民反省
今天是民進黨創黨35周年,每一年我們都會舉辦黨慶,紀念與回顧來時路。民進黨的黨史,與台灣民主發展史緊緊扣連,經過35年的奮鬥,我們走過驚心動魄的創黨之路,也開啟過風雲變色的政黨輪替,如今透過民主選舉,本土政權完全執政,民進黨成為台灣第一大政黨,除了紀念與回顧,我想前輩們與台灣人民,更希望民進黨能時時刻刻自我反省,前瞻遠眺.才能知道下一步,民進黨要帶領台灣社會往哪裡去。
謙卑反省
今年佳龍入黨滿20年,我們從批判體制到進入體制,企圖改革、推翻國民黨這套擴及中國大陸版圖的荒謬體制,固然每一步都是困難重重,但已經掌握絕對權力並擁有國會多數的民進黨,該當可以闊步向前,立定歷史目標,啟動憲政改革的工程,擘劃民生經濟的願景,開創國際地位的空間,創造一個為民服務的效能政府,才能為下一個世代奠定和平安定的基礎。我們的路,不會比威權時代更艱苦,但責任確是更重。因為,我們以權力為名所作的每一個決策,每一天都在為世世代代負責,必須謙卑反省。
接棒守護
日前,佳龍受游錫堃院長邀請,參與《衝破黨禁1986:民進黨創黨關鍵十日紀實》一書的新書發表。心中油然回升那些被遺忘的勇氣。透過這本書,我們看見游錫堃院長等前輩,在那些歷史場景,站在時代的高牆前,用力敲開威權的裂縫,讓民主浪潮奔騰而入,沒有民進黨的誕生,台灣民主、自由、人權之路不可能快速走到今天這步,也許一個不小心,我們已經成為中國的一部分。所以你問,前輩為什麼甘願冒著被補入獄與生命安全的風險?游錫堃院長回答:「但願留給下一代是勇敢而不是遺憾,是民主的燦爛,而不是極權的黑暗。」這樣波瀾壯闊的氣魄,經過35年,化成民主自由的空氣,後輩在享受民主自由之時,更有責任接棒守護台灣。
大隊接力的每一棒都必須是強棒,要盡最大力氣跑下去,也不能掉棒。而民主接力賽,重要的人才,如果不能持續培養進入政府的人才,並確保人才有健全的心理素質,深刻了解「清廉.勤政.愛鄉土」的精神,民進黨將後繼無力,也辜負人民託付。我想野百合世代,有許多人加入民進黨,我們批判時局的精神仍在,也該深刻反省我們對上一代與下一代的責任所在。這也是許多朋友在聚會討論時,經常會點出的問題,我們從哪裡來,要往何處去?我們
又要為台灣留下什麼資產?我們要深刻反省這些時代課題,才能清楚我們的歷史使命。
團結合作
昨天是國民黨的黨主席選舉,朱立倫主席收到中國共產黨習近平主席的賀電,朱立倫表示與中國在「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基礎上「求同尊異」。當年國民黨創黨之初,也曾懷抱理想,與中國共產黨勢不兩立,但一個失去黨魂的政黨,無法帶領台灣人民走向民主的未來,走向正常國家的想望,民進黨當更戰戰兢兢,時刻反省,為國培養人才,更為台灣永續而團結合作。
威權政權 在 高金素梅 吉娃斯 阿麗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法務部豈能捍衛迫害人權的威權法律?
廢除 調度司法警察條例!
~高金素梅2021.05.13
轉型正義喊了這麼多年,法務部竟然對《刑事訴訟法》視而不見,硬是要保留這個濫權條例,放任檢察官繼續違反人權、為所欲為。
今天的報告書,司法院在結論提到「本院建議本條例以修正為原則;倘若廢止,宜配合刑事訴訟法及少年事件處理法相關規定修正,以避免執法空窗期」,本席要在此告訴大家,行政權在你們手上,若執政者要廢止「調度司法警察條例」,你們自當討論、提出所有相關配套法案,而非拿「執法空窗期」來恫嚇人民。而且,我要提醒你們:《調度司法警察條例》應該廢除的關鍵,在於這個條例侵犯了人民的基本人權,而《刑事訴訟法》是為了維護人民的基本人權而訂定的。現在你們說,要廢除侵犯人權的《調度司法警察條例》,必須要先修正維護人權的《刑事訴訟法》,那你們是要把原來條例中侵犯人權的精神,修進現行的《刑事訴訟法》嗎?你們要公開解釋清楚!
[祖靈之邦 為人民服務]
https://www.facebook.com/giwashome
威權政權 在 李錫錕 POWER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POWER錕狂語錄》台灣人有作戰的準備嗎?
最近亞洲局勢緊張
中共政權是威權體制
台灣問題卻是他的最痛
因為他無法讓步 只能拖延
千萬不要以為這是台灣的悲劇 正好相反
這是台灣份量的見證和升格的機會
#李錫錕 #錕P #POWER錕
威權政權 在 美國「絕不能將」統治中國的威權政權與渴望擺脫共產主義控制 ... 的推薦與評價
美眾議員:美國「絕不能將」統治中國的威權政權與渴望擺脫共產主義控制的中國人民混為一談。 ... <看更多>
威權政權 在 "為自由奮戰"會議登場! 蔡英文拿俄烏戰爭為例"威權政權危險 ... 的推薦與評價
"為自由奮戰"會議登場! 蔡英文拿俄烏戰爭為例" 威權政權 危險不容忽視" 蔡英文:民主是重大資產|【國際局勢】20221117|三立iNEWS. Watch later.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