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城啦!一日蝶妹,屏東車城小旅行!】
無敵看海吃飯秘境!👉https://luchiphoto.com/piccolo-polpo-bistro
#就是斯卡羅的柴城
📍車城景點 📍恆春住宿
早上做夢,竟然夢到在排隊進柴城,準備打AZ和高端疫苗,好跟上時事的一場夢境!但確實上星期才去車城的,分享幾個下班女子去屏東車城常去的景點。
#福安宮
常常去車城的原因是因為福安宮,不僅是全台灣最大的土地公廟,同時也是三百年歷史的古蹟,恆春的信仰中心。福安宮後面的鹹蛋皮蛋洋蔥攤位,也很值得一逛唷,這次買了其中一家 #洪素雲 鹹蛋,剛出爐不會過鹹,可以當點心吃呢!(肚子餓的我立刻囫圇吞棗吃下一顆)
車城福安宮-開基福德正神祖廟
#綠豆蒜
到福安宮添香油,祈求平安富貴時,絕對不會忘記的是廟前老街的小吃們,尤其是綠豆蒜,靠近恆春半島怎麼能不吃這麼有代表性的小吃,去殼的綠豆蒸熟,再用冰塊糖水澆下去,勾芡搭配粉條吃, ˋ南台灣的夏天來這麼一碗超級幸福,當地兩大名店 車城林媽媽綠豆蒜和 正黃家綠豆蒜 都好吃,我常常選擇障礙。(對了,疫情期間林媽媽沒營業黃家採外帶唷!) 正黃家綠豆蒜 車城林媽媽綠豆蒜
#阿品芋粿
沿著廟前老街一直走,在交叉路口有一間看似不起眼,卻是在地四十幾年的老店 車城阿品芋粿 ,要填飽肚子就來這裡,芋粿、糯米大腸、香菇油飯和關東煮們,每一項都俗又大碗,我很喜歡他們家的糯米大腸,很真材實料。
車城芋粿新店
#看海美術館
車城海口港近年修繕完成的 看海美術館 ,因為 #春江獸月夜 的展覽,讓本來沒落的候船室,搖身一變成為知名景點。修繕後的美術館小小一間,但也因為地理位置有其獨特性,是落山風藝術季的籌備地點,也期待在阿咧怪獸特展後,這裡的其他展演。 看海美術館
#住宿
車城附近住宿就少,可往南向海邊後灣去,延續看海的日子,或是往恆春古城跑,也有不少特色民宿。下班女子自己很喜歡的住宿是迷路系列,有三間:萬里桐的 墾丁民宿-聽著海聲 迷路 旅居 Casa Ostia B&B、迷路小章魚 小旅館 Il Piccolo Polpo Hotel ,以及 關山的 墾丁民宿-迷路 為了看花 緩民宿 casa aperta B&B民宿 。
三間都可以看到海,都各有千秋。#萬里桐 是浮潛好地方,同時也很質樸寧靜;#南灣 水上活動多,而且住小章魚樓上的最大優勢就是離餐廳有最短的距離!不用擔心吃不到迷路小章魚餐酒館;旁邊還有 海龜咖啡 SeaTurtle Cafe。
為了看花,隱藏在全球最美夕陽 #關山 的山裡。有舒適的泳池和吊床,可以看山看海看夕陽,都非常推薦。
關山夕陽觀賞亭
寫到這裡,突然發現還滿想念恆春(瑯嶠)的,難怪夢到跑去柴城(車城)打疫苗。😂
看了《斯卡羅》和原著《魁儡花》後,站在這塊土地有更深刻的感受了,比較能夠想像當年原住民族、閩南人、客家人為了生存而努力的場景。或許戲劇和小說不完全是歷史的呈現,但他們提醒了我們,別忘了了解自己和土地的過去。待疫情過去,有時間的話,也來一場柴城小旅行,還原當年的情景吧!
photo by iPhone (每次去屏東都忘了帶相機😭)
***
📍部落格
無敵海景,看海吃飯秘境!👉https://luchiphoto.com/piccolo-polpo-bistro/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News金探號,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金探號更多【台灣在地旅遊】資訊: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R6ae-jPwkQLTAfQtRZNOkqJAFHmoNDdd 00:21 浪漫鹽鄉-台南 北門區 02:00 北門濱海打卡路線:雙春濱海遊憩區→南鯤鯓代天府→彈塗魚籠竹隧道地景藝術...
媽宮古城特色 在 鐵打的貴婦 Stacie Chen 陳璧君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處長的日常
#雲澎跳島之旅
#踏尋島的人文與海味
事隔多年再來到澎湖,從入住的飯店到市區的整體氛圍,和印象中大為不同,海島漁村小鎮營造了旅人心中那份度假的期盼,雖然僅止於離島,但心已足矣。
除對小島人事物及美食的回味,文化的踏尋是這次最嚮往的行程,走進了 #篤行十村文化園區 ,很親切的眷村熟悉感,篤行十村可說是全臺澎最早形成的眷村,結合了歷史文化與人文地景的特色,園區雖不大(1.867公頃),但地處市中心,周圍環境文化資產氣息豐富;西有「#馬公金龜頭砲台」,北有「#媽宮古城」、「#馬公觀音亭」、「#第一賓館」、「#西瀛勝境牌樓」、東有「#澎湖天后宮」、「#澎湖廳憲兵隊」、「#澎湖郵便局」、「#馬公水上警察派出所」等古蹟或歷史建築;南面著蔚藍海域的馬公商港,閒散的從現在走到過去,佇立在老樹下迎著海風,仲夏的熱是一種感動。
#張雨生的故居 、#外婆澎湖灣 #潘安邦故事館 、#小貳two ⋯⋯名人效應與網美打卡景點的安排,無需導覽,盡情享受著老眷村的懷舊與寧靜。
#澎湖縣政府
媽宮古城特色 在 澎湖陳慧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國家級水下考古博物館應設在白沙後寮】
澎防部東、西營區佔地共僅十餘公傾,腹地小,拓展性差,不符合建設國家級水下考古博物館就需10公頃以上的條件,到時連停車都成問題。東營區現存著清代媽宮古城牆、歷史建築及老樹,朝向低度開發保護,這是正確的方向,所以澎防部全區應以「媽宮古城文化園區」為主軸規劃。
白沙後寮有白色的沙灘,美麗的海岸線,緊鄰後寮碼頭可作為出海基地,直接連結姑婆嶼之英國商船S.S Bokhara(布哈拉)沉船地點有利沉船研究,能與水下考古博物館相得益彰。且和馬公市連結行車僅需20分,佔地寬廣達67.1公頃,有足夠的空間規劃。建物如果量體夠大,也能成為新的亮點,是繁榮白沙鄉的關鍵設施。
澎湖國土計畫法草案說明國家級水下考古博物館建設,會是發展澎湖海洋島嶼最核心的選項之一,縣府文化局辦理可行性評估研究計畫,選址也以位於澎湖縣白沙鄉後寮南段預定興設基地為最佳,建議縣府加速爭取建設,彰顯澎湖地方文化特色,為澎湖地方觀光旅遊提升內涵。
#賴縣長已允諾將建在白沙後寮
#願景實做
媽宮古城特色 在 News金探號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金探號更多【台灣在地旅遊】資訊: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R6ae-jPwkQLTAfQtRZNOkqJAFHmoNDdd
00:21 浪漫鹽鄉-台南 北門區
02:00 北門濱海打卡路線:雙春濱海遊憩區→南鯤鯓代天府→彈塗魚籠竹隧道地景藝術→洪通彩繪村→蘆竹溝漁港→井仔腳瓦盤鹽田
03:22 北門海味美食:蚵嗲(店名:秀碧蚵嗲)、虱目魚香腸+蚵仔麵線(店名:田媽媽長盈海味屋)
05:08 北門漁村海洋風民宿 飯店名:鹽鄉民宿
07:55 軍事古城-高雄 鳳山區
10:08 鳳山兵仔市美食:兵仔市無名肉燥飯魚皮湯
12:51 鳳山新潮打卡路線:大東藝術中心→大東濕地公園→曹公圳景觀步道→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
15:23 懷舊港都-高雄 鹽埕區
18:00 鹽埕文化藝術景點:高雄歷史博物館、高雄市電影館、海洋流行音樂中心
20:24 高雄復古工業風飯店 飯店名:喜迎旅店Greet Inn
#金探號台灣 #金探號南台灣 #金探號小鎮 #金探號評鑑
--
主持人:王軍凱 楊智捷
電視首播頻道:非凡新聞台
每週六日晚上:22:00-23:00

媽宮古城特色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苗王城,國家AAAA級景區,是西南地區苗族留存至今唯一一座保存得較好的集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和建築為一體的古苗寨。它占地面積4平方公里,依據山形水勢,前後築有六個古兵寨。古寨內有11 條巷道,巷道內有 11 道寨門,巷道以石牆作為屏障並跟各家的院牆連成一體, 而且有專門迷惑敵人的“直角巷道”及"歪門斜道",可以引誘敵人進入死胡同而殲滅。形成了有效的軍事防禦系統。古寨外牆高 3 米 ,寬 80 釐米 ,士兵可在城牆上來回巡邏。寨內的吊腳樓為典型苗家特色,歪門邪道是古寨獨樹一幟的建築風格。通過幾十代苗王的經營,苗王城在明朝時期就有一定規模。貴州省松桃苗族自治縣正大鄉苗王城,建於明洪武初年,最早是答意苗民長官司駐地。宣德至嘉靖年間經苗王石各野、龍達哥、吳不爾、龍西波、吳黑苗等長期經營逐步成為臘爾山區南長城週邊的“王者之城”。苗王城地處貴州省松桃苗族自治縣正大鄉境內,距銅仁機場10公里;距銅仁火車站25公里,距主景區鳳凰古城39公里。王城占地面積約4平方公里,分為東城和西城。原有城牆2000餘米,頂寬四尺,底寬六尺,高九尺。有4個城門,城內有11條巷道,巷道內有11道寨門。鱗次櫛比的吊腳樓、“歪門邪道”的建築風格等等,不僅具有一定的戰爭防禦能力,而且體現了較高的建築水準。是湘、黔、渝邊界上至今保存較好的集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和建築為一體的苗疆古城,具有很高的歷史研究價值和旅遊開發價值。吳黑苗的祖居至今還保存有兩件極為珍貴的苗族歷史文物,一件是「旗張」,另一件是懸掛在上面的這根「椎牛柱」。先說旗張。旗張原意是指對準冤家、仇人使用的旗,後為苗王指揮戰鬥專用旗。苗王城有一張保存完好「旗張」,傳說是當年吳黑苗親手製作的。旗張是用紅、青、藍三種顏色棉布製成的長方小旗,其貌不揚,卻是苗族社會組織中神聖無比的令旗。它一般由苗王或德高望重、武技高超的寨長或是領有若干村寨的首領保管,普通人甚至無緣一見。旗張平時密封深藏,使非保管之人不易找到,一般小事也不動用,要遭到外敵侵犯偷襲、苗疆苗寨發生大規模戰鬥時才能取出。在苗區,只要「旗張」揮舞招展,寨內便會鑼鼓喧天,號角長鳴。此時凡所轄村村寨寨,只要是有戰鬥力的苗族男性青年、壯年,都必須緊緊跟隨旗張全力投入戰鬥。旗張指向何處,苗人便沖往何處,就是赴湯蹈火也在所不辭。椎牛,苗語叫「農涅」,就是吃牛的意思。它是苗族祭祀活動中最盛大、最隆重和最高禮節的一項祭祀儀式。古時候,苗家人患重病或天災厄運時,一般認為是有鬼作祟,就要用水牛來祭宮廷神(宮廷神,意譯),請神靈護佑。祭祀時在自家院壩將這根柱子樹立起來,然後綁住一頭水牛,舅家漢子手握梭鏢在指定部位迅猛地將牛殺死。全部過程有一百多節法事科儀,如敲棒棒豬、祭雷神、敬穀神等,極為隆重。我們看這根貌不驚人的椎牛柱。它製作工藝不太講究,但用料很講究,必須用楓木做成。楓木,苗語叫「篤米」,即母親樹的意思。苗族崇拜楓樹,都說最早的祖先是楓樹媽媽生下12隻蝴蝶,然後從蝴蝶蛋中孵化出來的,「娘親舅大」這個母系氏族的遺風至今還在苗族生活當中盛行。牛肉由廚官刀手主刀分肉共用,數百鄉民便擂鼓鬥歌,通宵達旦慶賀。以前這樣的活動要舉行四天三夜,到了近代,已沒有人能出錢支持這麼大的儀式了。這根柱子上面有密密麻麻的刻痕,那可不是裝飾,而是代表著椎牛的數量。每椎牛一次,就往上面刻花紋一圈。看到這根椎牛柱,可以想像它經歷過多少次盛大的苗族狂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