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媽之後才知道自己思想有多固著、多沒有彈性。
明明自己小時候上美語課次次小考,
乖乖坐在椅子上動輒一個小時起跳的經驗,
讓我留下不太好的回憶。
但當三大在OIKID無壓力的學習,
且不需要端正坐在書桌前面上課時,
說真的,
我卻又覺得這樣好像不太妥當,
#媽媽是否真的是種很矛盾的生物🤪🤪🤪
有次終於忍不住詢問客服,
在得到「沒關係的,孩子們就算想躺著聽課也OK的!」的回覆後,
我開始慢慢學會放手。
想軟綿綿的聽課乾脆就躺在床上聽吧!
想一起聽課的人就一起聽課吧!
媽媽不想陪聽就去旁邊做家事吧!
沒有選到孩子指定愛師的課也曾經讓我焦慮,
但是呢,
卻也因此讓孩子遇到更喜歡的老師。
所以在三大上OIKID線上英文課之後我才知道,
原來媽媽我可以改變的還有這麼多,
原來我還可以更有彈性。
子蘭老師曾說:「#孩子的每個偏差行為,#都是拿來修正父母的。」
我發現不只是偏差行為,
只要我們的覺察力夠,
關於孩子的所有事情,
都有可以讓我們大人學習如何變更好的地方呢!❤️
🎉#OIKID想送四隻小人的粉絲福利🎉
http://bit.ly/oikiddora
除了點選上面網址填寫表單,
即可免費獲得一堂的試聽課外,
由此連結購買一年以上方案,
再加贈兩堂精品課喔!
ps.買一年送兩堂的活動到10/15為止喔😊
https://learningfunoikid.com/2020/dora-you-get-knowledge-or-just-appearances/?utm_source=facebook.com&utm_medium=referral&utm_campaign=kol_dora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Henry 羅寶鴻老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孩子叛逆報復尋求關注,對自己自暴自棄又沒自信?- 羅寶鴻老師:我們都是當了父母,才學習怎麼教育孩子的】 羅老師您好: 昨晚買到新書就看了2/3停不下來,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不知還來得及修正我之前的錯誤教養方式嗎? 我的小孩小2跟小1,都是男孩。以前小學前他們做很嚴重的錯事我才會打他們,後來小...
孩子的每個偏差行為 在 小宇麻麻 育兒生活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正向教養培訓課程
昨天提到我主張"正向教養",有媽咪問我是什麼意思?
其實孩子的每個偏差行為,背後都是有原因的,
正向教養並不代表"放任、寵溺",而是用溫和堅定、正面鼓勵的方式來對待孩子,
當你保持一貫的態度你會發現有不同的收穫,也會懂得聆聽孩子內心的聲音。
其實教養孩子,不必用"吼罵"的方式,也能夠拉近親子之間的關係。
一直以來我對這方面的教養議題都很有興趣,也一直想為自己充電,好不容易找到時間地點都可以配合的課程,真的好開心呀!
講師-周怡君,育有三女,曾經為教養孩子困擾不已,自從接觸正向教養後,大大改變了家庭的和諧氣氛,於是她非常樂於見證分享正向教養的魔力。
如果你也和我一樣想得到更多啟發,歡迎一起報名 #正向教養課程,台北、台中皆有開課喔!😉
🔹詳情請點此連結 https://lihi1.com/nbTJl
孩子的每個偏差行為 在 小宇麻麻 育兒生活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正向教養培訓課程
昨天提到我主張"正向教養",有媽咪問我是什麼意思?
其實孩子的每個偏差行為,背後都是有原因的,
正向教養並不代表"放任、寵溺",而是用溫和堅定、正面鼓勵的方式來對待孩子,
當你保持一貫的態度你會發現有不同的收穫,也會懂得聆聽孩子內心的聲音。
其實教養孩子,不必用"吼罵"的方式,也能夠拉近親子之間的關係。
一直以來我對這方面的教養議題都很有興趣,也一直想為自己充電,好不容易找到時間地點都可以配合的課程,真的好開心呀!
講師-周怡君,育有三女,曾經為教養孩子困擾不已,自從接觸正向教養後,大大改變了家庭的和諧氣氛,於是她非常樂於見證分享正向教養的魔力。
如果你也和我一樣想得到更多啟發,歡迎一起報名 #正向教養課程,台北、台中皆有開課喔!😉
🔹詳情請點此連結 https://lihi1.com/nbTJl
孩子的每個偏差行為 在 Henry 羅寶鴻老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孩子叛逆報復尋求關注,對自己自暴自棄又沒自信?- 羅寶鴻老師:我們都是當了父母,才學習怎麼教育孩子的】
羅老師您好:
昨晚買到新書就看了2/3停不下來,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不知還來得及修正我之前的錯誤教養方式嗎?
我的小孩小2跟小1,都是男孩。以前小學前他們做很嚴重的錯事我才會打他們,後來小學後我有看了一些文章,我盡量不打小孩了,但會用罰站發跪或是剝奪看電視打電動的方式來處理!但有時還是會氣到大吼大叫,說出不好聽的話!但我已開始學習不要在情緒下處理事情!
我小2的老大,之前我都會在他情緒上想跟他談,我會反問他說,如果人家這樣對你你舒服嗎?他都會賭氣跟我說舒服啊,類似這種反話。後來我看了些文章說不要情緒上談,於是我就會說我知道你現在很生氣,那我們晚點再談,等你平靜下來再說,但他就馬上回我說,我覺對不會跟你談,一輩子都不會,我聽了還是很難過。
像有一次他生氣躺在床上對我做出空踢腳的行為,我說你想踢我是嗎?他說對,我生氣難過到說出:那你現在想踢我長大會不會想殺我,他回我,有可能!!老師,此時我還是得忍下來自己消化嗎?要告訴自己這是氣話嗎?因為我很意外為何他會氣到說出這種話!會不會我不理他長大真的變壞了!
另一個小1的弟弟;我覺的是您書上說的沒自信的小孩。可能是哥哥很有自信好勝心很強,但弟弟反應較慢也比較不會爭,哥哥就有時會欺負他。
像是玩遊戲哥哥若輸了就會說不算重來,弟弟為了想跟哥哥玩就默默接受!但長久就讓弟弟覺得他什麼都做不好。(這是我最近才發現的), 於是弟弟只要遇到困難,他就會說反正我就是笨,我什麼都不會,甚至最近還會說出你們都不要管我,我要去自殺,等等讓我很難過的話!像是我跟他說不寫作業會被老師罵,他就說那我要去炸掉學校!不然就是很生氣的一直摔東西(我只讓他摔枕頭,好在他還聽的進去)
後來我慢慢引導他,才知道他說他常常跟我說哥哥欺負他的事,哥哥都說沒有,然後我們有幾次都相信哥哥,他就覺得我們都不在乎他,所以他才說出這些想死的氣話!希望我們注意他。聽完我好愧疚跟難過,我一直哭,哭我是不是個壞媽媽,怎讓我的小孩變成這樣。
老是,雖然我知道原因,但我不知道我接下來該怎做,每當他又因為自己做不到什麼事(像是樂高被他自己不小心摔壞了)又開口說出負面的話時我該怎處理?
這兩個小孩也許因為我以前不好的教養方式留下了不好的果,但我現在開始改變還來的及嗎?我有時也真的覺的我教育好失敗
不知您會不會看到此訊息,也許跟我一樣無助的媽媽也傳來了很多訊息給您而被淹沒了,但我還是好希望老師能看到且告訴我該怎做!!謝謝老師!!
…………….
「你好我是羅老師。
謝謝你的來信,我有看到、而且看完了。
首先,謝謝你願意買我的書,並且願意學習用更好的方法,來教育你的孩子。 但不知道你買的是哪一本呢?
因為你的兩個孩子目前偏差行為比較複雜,所以我會以「 羅寶鴻的安定教養學」這本書的內容,來回答你的問題。
從你信裡面的內容,我看到你已經很瞭解用以往打罵、處罰、威脅的方式,會造就孩子什麼反效果了。確實, 當大人用不正確的教養方式對待孩子, 隨著孩子漸漸長大,這種反效果的後座力就會越來越讓大人感受到了.....」
#羅寶鴻的安定教養學
#羅寶鴻的安定教養繪本
孩子的每個偏差行為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身體語言,懂這些就夠了》去博客來看看~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86794
【熱門講座】達成共識,你可以這樣做!06/21(四)或 06/30(六)19:30
講座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00
【7.21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3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人際維基】桌遊工作坊~報名連結: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487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在2014年,德國的偉頓賀德克大學心理學教授,喬漢娜斯米奇拉克,他進行了一項研究,他把30位在臨床診斷上有憂鬱症的病患,隨機分配成兩個組別。
一個組別呢,能讓他們用端正的坐姿坐著,而另外一個組別,讓他們用鬆鬆垮垮的坐姿坐著,就像我們平常攤在懶骨頭沙發上面東倒西歪的狀態。
然後這兩組病人呢,在電腦的螢幕上面,他們都看見了32個詞彙,這32個詞裡面,有一半是正面的形容,比如說美麗的啊、有樂趣的啊;而另外一半是沮喪相關的形容詞,比如說疲勞哇、氣餒呀…等等的。
然後在他們看完這32個詞彙之後,去做一些記憶的測試,結果發現喔那些鬆垮坐姿的受試者,在他們記憶當中很明顯的,是記得沮喪會比記得正面的詞彙更多,然而相反的端正的坐姿,他們卻沒有出現這種偏差,他們記得的正面跟負面的詞彙是一樣多的。
可是別忘了,這30個人在臨床上面其實都是憂鬱症患者,於是呢米奇拉克他就主張,如果教導憂鬱症病患,讓他們去改變習慣,從他們不良的坐姿或者是動作模式去做一些調整,或許就能夠減低負面偏差的資訊處理。
也就是說喔他們很容易看待這個世界,就會特別放大、強調,或者是記住那些負面的事情,反而那些正面的事情,他們就會忽略,就算是在他們眼前發生再多,他們一樣充耳不聞。
而且進一步的,如果訓練憂鬱症的患者,去覺知自己身體的狀態,可能是有幫助的,比如說讓他們去覺知自己鬆鬆垮垮的坐姿,然後去調整成一個端正的坐姿。因為這樣子會增進他們的體現認知當中,身體跟情緒的交互作用,隨著坐姿的端正,心情也會跟著好起來。
其實有很多的研究,關於這種生物性的回饋或者是體現認知,我已經分享過很多,而今天分享這個2014年的研究,也只是再去強化這樣的一個概念,然而每次看到這種新的研究的時候,我還是忍不住要跟你分享,是因為我覺得這樣的信息喔再多都不算多。
原因是我們現在人,真的不快樂的人好多,可是你要知道,要讓自己快樂的方法,搞不好是很簡單的,不是你靠意志力跟自己搏鬥,也不是靠很多的自我說服、讀很多心靈雞湯。
其實只要坐好、站直,你就會變得快樂起來,有什麼會比這個更簡單、更容易的呢?因為其實在我們的人體運作當中,我們的動作跟姿勢,它都在告訴我們的大腦,應該要怎麼去感覺眼前的事情,你永遠不可能在垂頭喪氣的姿勢底下,去感受到快樂的感覺,不是嗎?
所以談到這裡,就讓我想到多年前我出版的《這樣做跟任何人都能夠溝通》,那時候剛推出的時候,其實很多人就會開始留意到,我們的行為是怎麼影響到人際,更深入的怎麼去影響到我們對自己的看待跟看法。
那非常開心哦,今天也借著跟你分享這樣的實驗研究的機會,來告訴你一個訊息,就是《這樣做跟任何人都能溝通》,我們在5月份,已經有新版、新的改版上市了。
因為我們的出版社,覺得這一本書它在整個市場上面,和這方面領域的討論上有一定的代表性,有很多的書都會告訴你很多這樣的信息,然而這一本書是真正結合到你生活當中說的所有的情境。
所以呢我們就等於,把原本《這樣做跟任何人都能溝通》的內容重新編排、重新排版、重新訂定書名,再把它推到市場上。
所以如果你先前沒有看過《這樣做跟任何人都能溝通》的話,那麼很歡迎你可以到書店,不管在網絡上、還是實體書店來支持我們的書,新書的名稱叫做《身體語言懂這些就夠了》,再說一次《身體語言懂這些就夠了》。
對我來說,這是一個很奇妙的感覺,通常一本書推出就推出了,想不到這個「孩子」還可以再重生一次,希望大家都能夠來支持、鼓勵我們,我是凱宇,跟你做分享。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那麼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近期的課程是7月21號的『高難度對話』課程,在6月份我們也有相關的講座,我相信這樣的學習會帶給你決定性的幫助,我很期待能夠在啟點文化的教室裡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啟點文化 #心理學 #人際關係 #凱宇 #人生成長
孩子的每個偏差行為 在 黑眼圈奶爸Dr.徐嘉賢醫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親子共讀及陪伴的影響📚
#巧虎巧連智抽獎活動唷!🎊🎊🎊🎁🎁🎁
親子共讀的好處,不是只有讓小朋友喜歡閱讀,或多認識字而已唷!
研究發現,父母願意花時間跟孩子親子共讀,
可以加快孩子的語言發展三到六個月、加強他們的表達能力,
增強他們的社交功能,以及有助於他們以後學習學業的表現,甚至降低日後行為偏差。
父母親可以透過書本、親子共讀,進入他們的世界,用他們的角度、他們的語言,去看世界。
可以聊一下書中角色的感覺,藉此機會去了解孩子真正的情緒及想法。
例如:「嘩,巧虎的積木被堆倒了,巧虎哭了,你覺得為什麼會這樣呀?」。
喜歡閱讀的孩子,大腦的結構不太一樣唷!他們的視覺、語言中樞、聽覺區域會特別活躍,
跟左腦的理解文字、記憶區域相關!故此美國兒科醫學會非常鼓勵父母,每天花一點時間念書給孩子聽!
各位父母可以選擇巧連智經過精心設計的一系列巧虎書籍,尤其是透過裡面的對話式內容,父母跟著一起念,刺激寶寶表達。𥚃面有很多生活化的場景例子,教導孩子生活禮儀與認知。除此之外,當中有些小遊戲,可以跟孩子互動。更可以訓練小寶寶的手部小肌肉的運用。
雖然是老生常談,「陪伴」對於孩子真的非常重要,不但可以去了解子女的特質,藉由陪伴,他們也可感受到自己被重視、自己是特別的。
在成長過程中,這些點點滴滴,會滋養著他們,植入孩子心中,成為成長的養分,甚至影響更久更深,成為他們教育下一代的藍本。
所以奶爸Dr.非常鼓勵父母,多花時間陪伴在孩子上,孩子可以分辨出你的心是否在當下。大家共勉之!
巧連智1~2歲教材: https://goo.gl/1ZhRHj
其他年齡直接訂閱: https://goo.gl/8x3gno
===========🎊🎊🎊🎊🎊
#抽獎活動規則:
1. 7/3~8/15期間內,公開分享影片
2. 按奶爸Dr.粉絲頁讚
3. 填寫表格➡️ https://goo.gl/forms/snTDJbKaRKYp0egu1
-.奶爸Dr.將於9月初,以抽獎方式,送出20組『巧虎貼貼樂英語圖卡書』,只抽不賣超級可愛。
-.抽獎結果於9月初公布於奶爸Dr.粉絲團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