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齊秦糾纏 17 年、選擇終生不婚:歷經情劫的王祖賢,原來「婚姻」是最不重要的事】
一個事業有成的女明星,世人老是喜歡對她們投以莫名期待,希望她們的感情也能有歸屬,有道是「愛情事業兩得意」、「優秀女人值得被愛」,搞得好像一個女性的幸福,終歸只剩下「嫁人」這個選項。
縱然現在,女性主義已成顯學,我依舊會看見報章雜誌在提到一些傳奇女星時,倘若她終身不婚、選擇孤獨一生,定會為她嗟句可惜,嘆聲遺憾。
很多時候,遺憾是任由旁人說嘴,當事者反倒不這麼認為。
甚至,會不會一個女人,她終其一生追逐所愛的結果,竟是讓她深刻體會到:搞不好,她的靈魂根本不需要婚姻呢?
這個女人,就是王祖賢。
—
1987 年,電影《倩女幽魂》上映,書生寧采臣戀上女鬼聶小倩,人鬼殊途的癡情締造超高票房,被外媒列為「華語電影史百部經典」,其中,王祖賢一身白衣輕撫古琴、抬眉和張國榮對望,仍是全球影迷心中絕響。
眉間若蹙、煙視媚行,王祖賢美得空靈,導演徐克形容她「完全不用化妝品,因為她不需要」;曾有女性化妝師陪著王祖賢搭飛機,驚艷她脂粉未施的睡顏,一看再看,說這女人太美,百年難得一遇。
古今中外,老百姓最喜看才子佳人,尤其熱衷追逐才子佳人的情事,絕美如王祖賢,感情生活自然難逃外界關心與揣測,曾和許冠傑、吳啟華、成龍、梁朝偉跟劉德華都傳過不了了之的緋聞。
追求者如過江之鯽,但出道多年,王祖賢最銘心刻骨的愛戀,當屬齊秦。
王祖賢和齊秦,他們糾纏 17 年,時間長到足以讓雙方明白什麼是真愛與心碎,什麼是謊言與傷害,徹底悟了人生。
1986 年,王祖賢和齊秦因拍攝《芳草碧連天》邂逅,一個是說話輕聲細語的氣質花旦,一個是叛逆不羈、宛如北方一匹狼的創作歌手,南轅北轍的強烈吸引力,很快就談戀愛。
這段戀情沒有被王祖賢的家人祝福,源於齊秦年輕時進過管教所,是個性格自我的浪子,王祖賢父親擔心女兒和他在一起不幸福。然而,親人阻擋卻沒有讓這對戀人的愛意減少半分,齊秦還寫一首歌〈大約在冬季〉送給王祖賢,以一句「我在風雨之中念著你」表達對女方情深志堅。
王祖賢很期盼擁有婚姻,和齊秦初交往,她上黃霑節目《今夜不設防》,向主持人暢想平淡美滿的家庭生活,兩眼發光說:「每個女人都是需要歸屬感,我喜歡家庭,我會想結婚。」
一句話,王祖賢似是說給自己聽,更像是對著海一方的齊秦喊話,讓他心定。
—
因《倩女幽魂》爆紅赴港發展,王祖賢與齊秦的遠距離戀愛終究難以維繫,雙方因聚少離多,不自信,不安全感,最後分手做回朋友。
王祖賢在採訪中淡淡說道:「我喜歡齊秦,但他的性格太複雜了。」
分手後,王祖賢沒有放棄對步入婚姻的渴求,但在追逐愛情的道路上,她經常碰上欺瞞。
香港百億富商林建岳猛烈追求王祖賢,當時男方已婚,王祖賢將其拒之門外,她告訴他:「我不會想當第三者。」直至林建岳向她承諾,和妻子謝玲玲分居計畫離婚,目前單身,王祖賢點頭答應交往。
未料,林建岳不但沒有離婚,且王祖賢的身份並不被男方家族接受,林建岳的母親更對港媒說道:「我只當我兒子出去叫了雞。」醜事鬧得滿城風雨,王祖賢成為插足他人婚姻的第三者。
讓她心碎的是林建岳的回答,男方上節目吐露:「我做不到和太太離婚,和王祖賢在一起這 3 年我很開心。」此時王祖賢明白, 3 年情愛,鏡花水月,自己原來是位列林建岳諸多追求女星的花名冊之一。
心灰意冷,王祖賢離開香港,避走加拿大。
—
在王祖賢被「小三」臭名壓得喘不過氣,前男友齊秦站出來聲援。
他說:「身為一個女孩,這不該是小賢(王祖賢)一個人的錯,我清楚她不是一個拜金的女生。」
事後王祖賢打電話和齊秦,面對曾是前任,又是多年好友,她輕聲地問齊秦:「我們還能在一起嗎?」
王祖賢和齊秦復合的新聞爆出後,粉絲與媒體無不獻上祝福,畢竟他們早已不只一次公開告白,直指對方是「生命中很重要的人」,再者,歷經多年重新相愛,有時不得不感慨,一切都像命中注定。
齊秦說:「我永遠愛著王祖賢,不只這一生,是三生三世。」
王祖賢宣布復出,第一個作品就是拍攝齊秦〈懸崖〉的 MV ,拍攝期間一直赤腳奔跑五公里,腳底磨腫破皮,她笑得甜蜜:「齊秦的唱片賣得好,一切都值得。」
齊秦在他的自傳《我心狂野》中回憶,與王祖賢的愛情就像是「愛上一個你曾經很討厭的人,但依然無法自拔、無法離開」,那是雙生火焰,彼此皆知對方帶給自己成長,痛苦歸痛苦,但快樂仍是如此真實與純粹。
靈魂相契,絕無僅有,王祖賢說:「跟齊秦這份感情像情人,像家人,像朋友,時間越久越親近與糾纏,是很深的緣份。」
兜兜轉轉,王祖賢跟齊秦高調復合,著手籌備婚禮,房子都買好了,但此時,王祖賢再度遇到打擊。
齊秦前女友方美芳跳出來,帶著齊秦的私生子,王祖賢這才知道,枕邊人不但有一個私生子,這件事情男方家人都曉得,自己一路被矇在鼓底。
又是欺騙,對象還是自己的多年好友與深愛的男人。
王祖賢感受到不被信賴,心碎切斷和齊秦長達 17 年的感情,退隱影壇,矢志終生不婚。息影前,王祖賢再度上了黃霑節目,當黃霑問她感情問題,王祖賢心如止水地說:
「我的字典裡,永遠不會有結婚二字。」
興許,連主持人黃霑都料想不到, 1987 年的王祖賢和 2001 年的王祖賢,對婚姻的想法竟如此不同,且自己居然成為見證者。
—
齊秦於 2005 年和小 24 歲女友孫麗雅結婚,一家四口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但夜深人靜,王祖賢仍是他心中的意難平。
2019 年,齊秦投資一部電影《大約在冬季》,記者詢問希望給誰看到這部片,他回答:「妻子,女兒,王祖賢。」連外人都看出來,齊秦放不下。
只是王祖賢,她早已放下這段情,原諒齊秦:「每個人年輕時都會做過錯事,算了,都過去了。」
她潛心學佛,在加拿大養了一隻狗「智悟」,名字仿若她曲折的人生境遇,在情愛裡翻騰歷劫後終至清醒:面對無法掌握的命運和瞬息萬變的人心,你能做到的唯有臣服,方是智,更是悟。
2016 年,王祖賢父親過世,她回台灣置辦喪事。
有幸身在現場,我看著王祖賢被媒體麥牌簇擁,面色不慍不喜不悲,輕輕一聲「阿彌陀佛,謝謝大家」,雖然容顏因蒼老顯得疲憊,但靈氣宛如隔岸花分一脈香,她光是佇立,我感受到的就是一種平靜氣場。
喪禮現場,齊秦沒有到,僅送上花藍致意,署名「晚輩齊秦」。
曾有同業感嘆,說王祖賢選擇不結婚,應是被齊秦傷得太深吧?
哪怕是這幾天查資料,翻閱各類講述王祖賢的情史,文章結尾都替她的獨身老去感到惋惜,似乎少了愛情跟婚姻,一個女人的靈魂就是缺角拼圖。
但我認為,王祖賢是活得最通透的人,我更深信,她絕對從未後悔與齊秦的愛戀。
—
婚姻是體制,是保障己身與伴侶的律法,是確保孩子有個正式名份的證明;但是愛,愛是一種感受,是一個你必須經過快樂、心痛、心酸、心死,最終慢慢走向接受與寬恕的歷程。
拿佛學論,倘若人類注定是下凡歷劫,那麼我們「歷」的究竟是什麼?不過是貪嗔癡和七原罪。好的,那繼續探問下去,人類該用什麼方式才能夠體會貪嗔癡和七原罪呢?接著你就會發現,其實是要透過「愛」。
神性的愛,是恆久忍耐又仁慈跟不嫉妒。
可惜我們終究不是神,我們是凡夫俗子,而凡夫俗子的愛,絕對不是只有快樂,哪怕過去心甘情願付出,一個人的心中很難不抱期待,於是當期待落空,留下的便是執念。
看開,這個概念太形而上,畢竟當事者如果卡在死胡同,讀再多雞湯都沒用,因此,我們就別怪世界上為什麼有這麼多紛紛擾擾的俗事與很愛強求的人了,有時確實要等到一個歲數後才明白,一切都是過程。
曾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莫言在《說吧,莫言》中提到:「每個人的一生都有難以釋懷的東西,有的是追求愛情,有的是追求金錢⋯⋯總有一些價值是被你放大了,然後你會產生病態的衝動去追求。」
「但後來你會發現,其實完全不需要這樣。」
莫言講的就是一的過程,意即一個人要真正看開前,他絕對是要先「看不開」過;至於要怎麼體會「看不開」?到底都是要先去愛、去執著、去受傷、去經歷的。
—
受過一次次傷,假設你沒有因此生病自殺或暴力傷害別人,其實你會慢慢發現,你的心臟對於苦難的承受度會越來越強,這是我敢和大家保證的。
緊接著,你會在各種「看不開」到「看開」的輪迴裡(就是一直談戀愛一直被傷害啦),慢慢體悟一件事:執著是沒用的,以及,若你和對方真心相愛過,無論結局好壞,都沒事的,你終究愛過。
王祖賢說過:「對於感情,我真的不是戒備,而是經歷過了,我覺得很足夠了,就算最後沒有在一起,也像前世今生有了羈絆一樣。」
王祖賢所言不假,你勇敢去愛的同時,你的靈魂正悄悄被擺渡,提升到更強悍的境界。
當一個人深刻歷練每段感情,最終已經學會放下,這個人的靈性層面已經茁壯,又何必需要婚姻這個體制呢?
畢竟「愛人」所帶給你的課題,你早就做完了。
走遍情愛的萬水千山,王祖賢終於找到自己的自由,我替她由衷開心。
#Adaymag
同時也有1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佛誕除了放假,大家留意一下日常生活,可能都會用上「色即是空」、「五蘊皆空」等佛學術語。這次找來哲學團體「好青年荼毒室」的兩位室友鹽叔和白水傾佛偈,白水直言由細到大都覺得佛學比儒、道等中國哲學有型,鹽叔也同意佛家很多古怪名詞引人入勝,各位讀者不妨趁佛誕一起跟荼毒室了解佛學的魅力。 佛學有不同門派,我們...
學佛 問題 在 法鼓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睽違8年,中秋終於月圓了!
一起「線上賞月趣」 https://pse.is/3ndbn5
-----------------------------------------------------------------
【#聖嚴法師開示精選】誰把月亮摘下來──中秋夜談感應
諸位看到天上的月亮了沒有?誰把月亮摘下來呢?
我在日本看到一個故事,說有一個小和尚參禪,日也參,夜也參,師父問他:「你在參什麼?」他說:「我不知道,師父要我參,我就參。」師父說:「天上有星星你看到沒有,你現在把星星一個個摘下來給我。」他抬頭看星星,覺得很近,伸手去抓,卻抓不到。便爬上屋頂,拿了根曬衣竿,想把星星頂下來。頂到第二天清晨,師父問他:「星星頂下來了沒有?」他說:「頂著了。」師父問:「有多少呢?」他回答:「已經一籮筐。」師父又問:「籮筐在那裡呢?」他回答:「師父啊!你一來,星星們都一個個地從籮筐底下溜上天去了。現在,該由師父你來頂,我要睡覺去了。」
諸位想想,現在該由誰來摘月亮呢?今晚中秋夜,我們大家共聚賞月。昨天有人問我:「師父,明天要不要拜月宮呢?」我說:「月亮裡並沒有宮殿,我們拜什麼呢?」可能諸位聽說過僵屍拜月、玉兔拜月、狐狸拜月的傳說吧!月亮光非常的柔和,使人看了就產生一種明亮、清涼、舒適、開朗的感覺。所以日精月華之說有其深義,賞月、拜月也確實有它的道理。過去修道人,也有在夜裡觀月亮的,當我們用心注視著月亮,月亮便有光反射給我們,使我們心境安寧,這就是人和月亮之間發生感應了。
除了月亮,世間上的任何東西,都有直射和反射的本能,也就是互相間都有感應的作用。靈性低的,感應力較差;靈性高的,感應力較強、較遠而較廣。這「靈」字,就是敏感的意思。諸位知道,磁器是不導電的,而銅最容易導電。所以磁器對於電來說,靈敏度差;銅對於電來說,靈敏度就高了。而人的靈敏度也有高有低,這又該如何解釋呢?
在人的腦波或心電波中,有它一定的週率,如果意識容易集中,心境能夠統一,他可以輕易而準確地調整頻率,以接受或放送不同的週波,我們稱他靈敏度高。如果煩惱心和散亂心重的人,不僅自己無法調整頻率,對外來波接收的能力也相當地遲鈍,這種人便是靈敏度低了。
我曾做這樣的試驗,而且相當的靈,只要我心中想著某人,多想幾次,這個人要不很快來看我,要不就會夢到我。或者我突然會想到某人陌生的臉孔,數日之後這人會來,我說:「我們好像在那見過面。」那個人想想說:「沒有啊!我們根本沒見過。」我說:「我見過你。」
有的人能預感不幸的事情將發生,卻不知時間;有人知道會發生事情,但不知會發生什麼樣的事;也有的人雖然很聰明,知識水準也很高,一生當中卻不曾有過這樣的經驗,多半是因為身上濁氣太重,心中煩惱太多,這種人看起來很聰明靈活,但他們的靈敏度反而差了。
但靈敏度高,也可能是神經過敏或神經質。有一位居士到寺裡來,我叫他下次再來。他說:「師父,你們這裡有鬼!」我說:「你答對了,我們每天都在說法度眾,每天都要施食給冥界的眾生,有鬼是正常的,但你怎麼看到呢?」他說:「我看不到,但感受得到,我一到這裡就汗毛直豎!」我說:「你神經過敏,你是不是到處都有這種感覺呢?」他說:「凡是樹蔭多的地方都會有。」像他這種情形,可能就是神經過敏,也有可能是神經靈敏。
感應通常又可分為兩類,一種是經過修行而產生的靈敏度,這是陽性的;一種不是修行,而是過去世的因緣感召而來或鬼神附體加給他的力量,這是陰性的。陽性的感應不受外力干擾,能自由主宰自己,陰性的感應自己無法作主。
有一次,一個自認有靈力的人要求一位修行者試試他,修行者說:「如何試法?」他說:「你的手只要抓住任何東西,我就可知道是什麼?」修行者想了一會兒,他說:「你手中是十塊錢。」修行者一放手,卻不見錢,他說:「明明是十塊錢,怎麼會沒有呢?」修行者說:「你再試一次。」他一看又說:「你手中有十塊錢。」修行者問他:「這十塊錢是摺起來,還是平放的?」他仔細看看說:「奇怪了!怎麼會一下子摺起,一下子又放平了,錢自己會動啊!」其實修行者身上沒有鈔票,只是想著手上有錢,結果,他竟然也看到錢。像這種因鬼神力量而產生異能的人,他本身沒有自己,只是像野臺戲的木偶,藉著後面牽線指揮的人而動。
我們開始講月亮,現在再要回到月亮。外道的修行法,說是採日精、月華,其實這也是訓練我們注意力集中。當你的眼睛看月亮或拜月亮,由於你的心地光明,心裡就有一種清涼的感應作用。漸漸地看,漸漸地拜,自然而然你的心會集中統一,心越統一越清朗、清明,你的感應力越強。
感應力又叫反射力,我們的心如果是善良、溫和、清淨、明朗,這種人反射力強,就像陰曆十五日的月亮。如果心裡問題很多,貪瞋癡煩惱很重,這種人反射力就差,就像初一、二、三的月亮。當我在指導人修行時,某些善根深厚或修行較久的人,我花很少的心力,他卻很快得到力量。善根差,業障深重的人,我花了很多心血,他走出禪堂後卻說:「算我倒楣,挨罵又挨打,白白吃了一星期的冤枉苦,什麼也沒有得到。」這是因為感應力不同,我的心光雖然射到他身上,他不但不反射,反而拼命吸光,結果起不了作用。
感應力若強到隨時想用就拿得出來,就叫作神通,普通人雖有感應,還稱不上神通。如果我們的心地隨時都像八月十五的月亮,那麼光明磊落,坦坦蕩蕩,毫無遮蓋,那時的感應力便可無遠弗屆了。心地光明,必須沒有煩惱才做得到,我們今天賞月,效法月亮,還需要從去除心地的煩惱開始。不過,學佛的人,目的不在神通感應,老實腳踏實地修行,才是最可靠的。
(一九八四年十一月十五日《人生》一五期)
---本文摘自《明日的佛教》
學佛 問題 在 謙預 Qianyu.s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德多少,就得多少】
YOUR VIRTUES DETERMINE HOW MUCH YOU GET
最近家附近有建築工地,噪音多了。
客人聽我的聲音不會有問題,因為我的耳機有麥克風,但如果他們不戴有麥克風的耳機,我聽他們的聲音會比較辛苦。
幾天前,為一位年輕的保險經紀通過Zoom批八字。
他進入Zoom會議室後,呆看著我。
我微笑看著他,故意不出聲,觀察著他。
幾秒後,他才粗魯的說:「哈囉?!」
奇怪了,貴為一個保險經紀,見人應該無數,打招呼的方式,怎能這麼粗俗?我阿姨阿伯級的客人,雖不常用Zoom,都比他懂禮貌。
我馬上回:「X先生,您好。您進來會議室,怎麼打招呼這麼粗俗?」
「我一向來都是這樣先哈囉,有聲音我才正式打招呼。」
「我倒是從來不會這樣。」
其實,這是個人修養的問題。
「你沒有讀我發給你的貼文嗎?為何你視訊沒有戴耳機?」
「我一向來Zoom都是這樣,沒有戴耳機。我以為你只是建議而已,不一定要戴。」
「我在貼文裡寫關於戴耳機的理由,你覺得不成立嗎?」
他想了幾秒,回:「是成立的。」
「我們都是提供服務的人。客人找我們,需要三大元素。第一個,就是同理心。你沒有同理心,難怪你說你的客人寧願聽別人說,也不信你說。」
「如果你要我戴,我現在就戴。」
他講完後,依然坐在那裡看著我,一動也不動。
後來,我說了幾句,他肯戴上耳機後,藍牙耳機也並沒操作好。
等了我一個月,這麼簡單的事情都不願事先做好。
看著他理直氣壯的模樣,頓時覺得他很可憐。
貴人坐在他面前,他說的一大堆話,都是以「自我」為出發點,完全不懂得「以和為貴」的道理。這不就是親手把貴人轟出門嗎?
「你這樣講話,就算講贏了,你真的贏了嗎?」
換成我是他的客人,我絕不會向他買保險,因為很明顯這不是一位真心為別人著想的保險經紀人。
那天,雖為他看八字,該說的我都有說,但我依然保留許多。
因為他缺德。
許多人把「德」看得很輕,覺得沒做壞事就是好人。事實上,不按照別人合理的要求做事,蓄意破壞規則,只顧自己,也是沒有德行可言。
有些人會吐槽,哎呀你學佛的人,要慈悲,何必跟他計較?不要著相!
我不是在意氣用事。
沒有智慧的慈悲,會害死人的。
祖師有訓 - 看命本來就是依客人的福德多寡,而賜福。品行不端的人,承受不起更多的福報,反而會遭反噬。再說了,對貴人都不好的人,對沒有利用價值的人就會更善良嗎?
不是捐錢的,就一定是好人,什麼事情都是要用心才算。
每個人都想要與眾不同,可是如果你的所作所為和一般人一樣,沒有比他們做得更好,那你的命格只配拿得起一般的命運。
不要迷信,以為什麼都是人家為難你,就跑去求神拜佛要打小人。我們命運裡的每一個障礙,每一粒石頭,都是自己放進去的。
你不改,障礙物就不會移。
在這裡聲明:沒有麥克風耳機的Zoom客人,我一概會取消諮詢,進行退款,沒得商量,沒得瞎掰。
能突然放假,真是太過癮了!
——————————————————
Recently, a construction site sprouted up beside my place, creating a lot of noise every day.
Zoom clients wouldn’t have a problem hearing me, but if they do not have a earpiece with a mic, I would have a problem hearing them.
Few days ago, I did a Bazi analysis for a young Insurance Agent via Zoom.
After he entered my Zoom meeting room, he looked at me blankly.
I smiled at him, deliberately staying quiet, and observed him.
Few seconds later, he said bluntly, “Hello?!”
How strange that an insurance agent, who probably have met tons of people, would greet in such an abrupt manner. My middle-aged clients, who rarely use Zoom, have better etiquette than him.
I replied instantly, “Hi, Mr X. Why is your greeting so crude, upon entering this meeting room?”
“I always say hello like this and wait to hear a reply, before I greet officially.”
“I never do that.”
Actually, this demonstrates the refinement of a person.
“Did you not read the post I sent you? Why are you not wearing a earpiece?”
“All along, I do Zooms in this manner without a earpiece. I thought it’s just a suggestion from you and it was not mandatory.”
“I wrote about the reason for clients to wear a earpiece. Do you find it invalid?”
He pondered for a few seconds and replied, “It’s valid.”
“We are both service providers. Clients look for us based on three main qualities. The first being the quality of empathy. You lack empathy and it’s no wonder you say your clients rather listen to others and not trust you as much.”
“If you want me to wear, then I will wear it now”
And he sat there looking at me, not moving an inch.
When he finally put on his ear pods, they did not operate well either.
It’s peculiar how despite a month of waiting for me, he was slow to get this simple thing done right.
Seeing how “self-assured” he was, for a brief moment, I find his behaviour pitiful.
His benefactor was sitting right in front of him, yet his words remained self-serving, totally oblivious to what harmony is about. Wasn’t this sending your benefactor straight out of the door?
“Even if you gain an upper hand talking like this, have you really won?
I would never buy insurance from such an agent, as obviously he was not the considerate kind.
I still read his Bazi that day, said what I should but there were also a lot I did not reveal.
Because he is lacking in virtues.
Many people think lightly of virtues. They assumed that if they do no evil deed, they are virtuous humans. Fact is, if you do not follow the reasonable requirements of other people, deliberately breaking the rules for your own gain, you have no virtue to speak of.
Some naysayers will tell me, but hey you are a practicing Buddhist, so you should exercise your compassion and not be bothered with his behaviour! Don’t get attached to external form!
This isn’t about me.
Compassion without wisdom brings more harm than good.
Since ancient times, it is a rule of thumb that we practitioners allocate good fortune to clients, based on their conduct and luck.
A person with undesirable conduct is unable to bear greater fortune, or there will be adverse consequences. Moreover, if a person is unkind to his benefactor, it is very unlikely that he will be kinder to another person with no value to him.
You can’t define a person as a good man, just because he is willing to donate money. We got to look at how he uses his heart.
Everybody wants to be special and different from others. But if what you are doing is the same as other people, nowhere better than them, then you can only carry a mediocre Destiny.
Don’t be superstitious to think that everybody is out to get you, and you go running to the temples or Feng Shui masters to chase away the villains.
Every obstacle in our destiny, every little stone that trips us, is placed in our lives by no other person but ourselves.
If you do not change, the obstacle isn’t going to budge either.
And here’s an official note: For any Zoom client that does not wear a earpiece with a microphone, I will cancel the consultation and give you a refund.
Having off days out of the blue are so much more fun!
學佛 問題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佛誕除了放假,大家留意一下日常生活,可能都會用上「色即是空」、「五蘊皆空」等佛學術語。這次找來哲學團體「好青年荼毒室」的兩位室友鹽叔和白水傾佛偈,白水直言由細到大都覺得佛學比儒、道等中國哲學有型,鹽叔也同意佛家很多古怪名詞引人入勝,各位讀者不妨趁佛誕一起跟荼毒室了解佛學的魅力。
佛學有不同門派,我們先戴好頭盔,這次討論集中在哲學課室學到的佛學理論。兩位也說:「粗略地區分,讀哲學通常讀佛的理論,但學佛也會講實踐,讀書的話沒有實踐的部份,去佛寺修行和到大學讀書是兩回事。」
李鳳儀點解唔係日本兵?
剛剛說到佛學有很多名相,例如「色即是空」又或者「緣起性空」,相信很多人對這些佛學理論有興趣,但就這樣說可能難消化,我們選了舊電影《大隻佬》去討論。一般觀眾都會覺得張柏芝演的女警李鳳儀前世是濫殺平民的日本兵,所以今世受報應要死,但戲中劉德華演的了因,就說了一句經典對白:「李鳳儀不是日本兵,日本兵不是李鳳儀,但日本兵殺了人,李鳳儀便要死。」聽落似懂非懂,皆因佛學理論未必和我們平時聽慣的因果報應相同。
白水先為我們講解「無我」的概念:「先說為甚麼不是同一個人,佛家會說『無我』,沒有一個固定的『我』。」好地地一個「我」,有乜固定唔固定?「你想想,我們身體的細胞不停變換,過了一段時間 ,整個人的細胞都不同了;甚至你小時候的想法、你現在的想法和你幾年後的想法都不同。認真點想,根本沒有一個『你』,在不同時間點持續存在,『你』是不停轉變。」
連今世都是「無我」,自然不會有前世今生靈魂輪迴,日本兵也不是李鳳儀,但問題又來了。如果像古裝片所言,前世因今世果,都還叫心甘命抵,但現在不是同一個「我」,為甚麼「日本兵殺了人,李鳳儀便要死」? 兩位先戴頭盔,指佛教門派眾多,也有門派強調三世因,但鹽叔認為在「無我」的核心精神下,佛學說的前世今生不是指同一個人:「不是指一個靈魂在這世完了就傳承到下一世,佛學我說的轉世、輪迴、業力,是在長時間之中有龐大的因緣網絡,一個舉動會像波浪般影響整個網絡。用另一個比喻業力輪迴,好像遞爉燭,用爉燭燃點下一支爉燭,一樣有火,但嚴格地說每一支爉燭的火都不同。」
善有善報都係一種執着
也有個說法是「業力不可思議」,因緣網絡下,一個動作、一個因,可以掀起意想不到的波瀾和果報,但鹽叔則認為有因果不等如「種善因會得善果」。「想得到好報而去做好事,這不是佛學想要的,如果你執着要有好報會很痛苦。」
阿鹽指人傾向將事物想成固定不變、自己可以獨立獨在,佛學稱為「實」。佛學就會說任何事情都是一連串的因和緣引致。「比喻說,以植物為例,種子就是它的『因』,『緣』就是輔助條件,例如陽光、水份、泥土,『因』和『緣』條件好的話就有『果』出現,長成一棵樹,所以叫因緣和合。」凡因緣和合的皆是「空」,緣起則生,緣滅則滅。如果你執着「種善因得善果」其實就將因緣看成「實」,覺得做好事一定有好報,佛學會認為是執着。佛學就是叫你放下執着,離苦得樂。
佛學有很多玄妙的思辯,例如「執着」於「不執着」也是一種執着,白水也笑言自己這些讀書的人可能會被修道高僧批評被學識所困。聽上去佛學就是「放下」、「唔好執着」,但鹽叔也強調正常人明了道理都做不到,失戀仍會痛會恨,面對親友生離死別又點可以看到四大五蘊皆空,腦要明佛理,心也要有佛性才算得道,所以佛學也會有很多冥想,禪修等修行工夫。
因果鏈下的生存之道
我們這次不談修行,只談理論。白水也覺得《大隻佬》電影有交出一個佛學因果鏈下的生存之道。他指電影中表達了對因果的不同態度,劉德華的了因先是覺得因果無情且不能改變,採取放棄的態度;後來他想幫張柏芝,想努力改變困果。不過到最後發覺兩個態度都不是面對因果最好的方法:「你想跳出來又跳不到,因果鏈串就是我們人存在的法則,我們可以怎樣超越因果鏈串?就是在於當下接受,即使世界有因果,但我們不當這是一回事,不讓它左右我們,不去在意它的話,因果即使存在也不會影響到我。」
佛學很玄,也有人覺得「因緣和合」、「變幻才是永恆」這些道理就像「阿媽係女人」,對人生指導起不了作用。不過正如之前所言,佛理明咗都做唔到,佛學討論有時艱澀,有時又覺得只是反覆簡單的道理,除了學懂甚麼,觀照過程中腦海心靈的活動可能更加重要,可能你腦袋明白諸法皆空,但讀佛時才會覺悟自己執着在哪裏。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好青年荼毒室 #大隻佬 #佛偈 #因果 #劉德華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學佛 問題 在 Esther Lee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我的修行路...從夜場DJ到香道 ~ [相聚一刻]ep303
播出:2021年1月25日, 星期一晚上九點
嘉賓:蔣元峯老師, 元流香道創辦人
主持:Esther Lee
監製:Tony Chau, Weller Choi
入會:www.togetherradio.net
查詢:WhatsApp Apple@+852 6998 3791
YouTube Part 1
https://youtu.be/WTIMlTwKPL8
欲收看足本版,請盡快成為[相聚一台]正式會員。
https://v2.togetherradio.net
內容:
蔣元峯老師,元流香道創辦人,今年才30多歲的他,是香港唯數不多,有香道導師資格的人。年輕時曾經非常熱愛音樂的他,在蘭桂坊全職做夜場DJ,一做就是十多年,見盡人生百態、酒色財氣、日夜顛倒,直至一天發現自己的身體也垮了,精神上也很折騰,生命很多個範疇都出問題。
然後,他決定全然退出,用了兩年時間閉關、自我療癒,尋找答案,了解自己,然後開始學佛、茹素,數年前找到”香道”,就愛上了。由聽覺、聲音到嗅覺、精油、香水、香道,為什麼吸引他去鑽研香道?甚麼令他變成不煙、不、酒不肉?而且愛上了大自然的生活,學佛,燒香?
Part 3, 香道的吸引力在哪裡?甚麼是中國四大名香?沉香、檀香在外邊買,絕大部份都是假貨或不純正的,因為太珍貴了,如何選擇呢?用科學香或成份不純的香,為甚麼對身體不好?由曾經趾高氣昂,極懂享受人生的他,茹素怎樣改變他?幫助他的修行路?
我覺得元峯老師十分幸運,年紀輕輕已經見盡滄桑,威過、叻過、開心過,體驗過人生的高高低低,然後很早就開始修行的路,真是可喜可賀。以人為鑑可以正身,元峯老師的人生經歷可能可以啟發你。多謝收看!
嘉賓聯繫(IG):元流香道
學佛 問題 在 Goomusic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Support our channel! :)
Payme : http://bit.ly/paymegoo
Payme QR code : http://bit.ly/paymegooQRcode
Paypal : http://paypal.me/hall1c
今集嘉賓不止係畫家,更係一個大師⋯⋯
佢更加令到我地Podcast現場第一次有現場觀眾掌聲出現!!!
生活係一場修煉,看懂生命更是一門唔容易嘅藝術。
Paul Lung由二十幾年前進入設計界建立自己公司,
到後來決定結束呢種生活,專心繪畫及開始學佛,
漸漸從一筆一筆畫作以及法師嘅教導中悟出點點人生智慧。
呢集比較認真,希望大家耐心聽完,保證有嘢攞得走。
大力感謝字幕組:Gigi, Winky, CM, Kris!!!
Guest Links:
Paul Lung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paullung/
Paul Lung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paullungart
法性講堂: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PVU6H4FqLWpJ1VsFIoMDg
Song :
GDJYB《Wake me up》 : http://bit.ly/gdjybwake
林聰《若只如初見》: http://bit.ly/nichungmue
林聰 首張個人專輯《月人兒》 : http://bit.ly/nichungmoonchild
Links :
ASKGOO-問問題/發表意見 : http://bit.ly/askgoogleform
JOIN HOCC's Email list! : http://bit.ly/hoccviplist
黃詠詩Facebook : http://bit.ly/wongwingsze
-------------------
▶︎Like and Subscribe to our channel!
Official website (albums and merch) : http://hall1c.com
?Follow Hocc
http://www.facebook.com/hocchocc
http://www.instagram.com/hoccgoomusic/
For collaborations or inquiries
please send email to info@goomusic.com.hk
-------------------
學佛 問題 在 學佛入門的問題(更) - 靈異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和男友交往一年,男友帶領我接觸簡單的佛理。原本不曾接觸過的我,已經習慣的念十分鐘以上的佛號,再放鬆時刻我會看因果故事,或是閱讀學佛人見證, ... ... <看更多>
學佛 問題 在 淨空法師:學佛問答| 問:下面一個問題,我在念佛堂念佛時 的推薦與評價
問:下面一個問題,我在念佛堂念佛時,經常有很多的惡念,比如看佛像時,就想我為什麼要拜你! 有時還謗佛,產生淫念等等好可怕! 請老法師慈悲救救我。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