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沒有機會好好感謝
「芳銘哥」,
他是東華大學管理學院院長,
許芳銘教授,
昨天遇到他,聽到好多故事,
也想起好多回憶。
在我念神學院前二年,
他是我的同班同學,
很納悶一個大學教授,
為什麼還來念浸神,
他說因為他想要裝備自己,
可以服事更多年輕人。
昨天聽著他在東華的服事,
在校園中直接、間接的
得著了當時還不信主的學昕傳道,
誰都沒想到,
今天神會這麼重用當年在課堂中
質疑信仰的學昕。
我的論文也是芳銘哥幫助我很多。
記得我當時是同學中少數做量化研究,
學校也沒有人可以幫忙,
芳銘哥那時候台北花蓮二地跑,
又是系主任的工作量,
可想而知有多忙,
但是
二話不說幫助我,
常常到他家煩他,
印象中就是照片中的這種表情,
總是笑咪咪、總是鼓勵人。
想到這裡我就想到,
從我唸書到現在,
一路上在校園中總是有很多
默默為學生付出的「芳銘哥」,
這些學生事工的服事者,
他們一生奉獻在教育,
為著學生福音工作打拼,
或許四年後學生畢業就把他們忘記,
但是,
他們的熱情不會因此受到任何影響,
因為他們暑假過後,總是在想:
「大一新生又要進來了」、
「有又新的一批年輕人要在校園中遇見耶穌了」。
謝謝芳銘哥,
謝謝所有委身在學生工作的老師、職員、輔導、學長姐.......
校園團契、學園團契、長青團契、信望愛社.....
數不清、叫不出名字的宣教士、校牧室,
你們的付出,
絕對不會白費的,
因為我們都記得學生時期陪我們成長、
最接納青澀又不成熟的我們、
讓我們蹭飯、聽我們分手故事、
為我們考研究所禱告、
我們都感念在心。
你學生時期有沒有這樣的一個輔導
趁這個感恩節來臨前,
可以給他們一通電話或一個訊息,
謝謝他們為你曾經的付出,
我想,
他們會非常感動,
因為做年輕人工作的輔導,
要的都不是什麼,
而是一個感謝就夠他們開心很久了。
#謝謝
#真的非常謝謝
學園傳道會奉獻 在 柳子駿Ziju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深深以我的會友為榮
「肯亞,認識自己,認識神」3/25(六)~4/2(日)
從小,很幸運地我有不同的機會出國參加比賽或高峰會
去過印度、新加坡、韓國、澳洲、印尼
但非洲的肯亞
是我從來沒想像過的
很不會分享心得文
但盡可能地記錄一些點滴
一個更認識自己的旅程
一個更認識神的旅程
[合一]
這次的會議名稱叫Ungana17
Ungana是斯瓦希里語(Swahili),肯亞的通用語言
有”合一”的意思
來自98個國家,超過300個參與者
不同的語言、文化、習俗、人種、個性…
但一樣的信仰、一樣的生命目標。
[學園團契]
主辦這場會議的,是學園傳道會,一個國際性基督教機構
有幸能以台大學團契社社長的身分參加
這個機構很重要的一個異象是
每個人都認識一位真心跟隨耶穌的人
很簡單的一句話
很不簡單的一句話
每天都在學習,成為這樣的人
如果你不是基督徒,希望你身邊有這樣的一個人,當你對基督信仰好奇,有疑問時,你知道你可以信任他,與他分享
如果你是基督徒,這句話對你的意義是什麼?
[讚美]
肯亞基督徒帶領的敬拜讚美
很讓人印象深刻
灌注他們滿滿的熱情
一段重複的歌詞
可以不斷地又唱又跳
不需要華麗的歌詞
也沒有太多的樂器
但很簡單樸實的
讚美神
[真實的關係]
每一餐都盡可能去跟不同國家,不認識的人一起吃飯,聊天分享
雖然都有很多收穫,但也是蠻疲憊的
有ㄧ次晚餐前,Wing跟我單獨聊了許多,我們在個性上跟思想上有許多相似
一起找別人吃完晚餐後,Wing說他需要去禱告一下,需要一些時間去消化一天的收穫,邀請我一起去
我跟他分享我從小就是個很愛團體生活,很愛交朋友的人
但到大學後,開始覺得交朋友很累
當認識很多人,交友圈越來越廣時
有些人的交情就淡了
有些好友就不會再聯繫了
或許害怕失去
有的時候不想去認識人
他說我應該是九型人格中四型的人
非常感性,而其中一個特質是
渴望真實且深入的關係
我認同這點
但其實
我們不都渴望嗎?
[障礙]
在一天的晨禱中
主題是經驗天父的愛
有一些問題要先問自己
再禱告問神
有一個問題是
我曾設立了什麼樣的誓言、規定或方式,為了保護自己不在關係中受傷害,但卻造成自己與人之間的障礙?
而我發現
有
我以為心裡真正原諒、放下對方就沒事了
我以為傷口復原就沒事了
但我發現為了保護我自己,為了保護別人
我設下了很強的界線
而這無形的,使我對一些關係沒辦法敞開
其實
保護自己沒有錯
保護別人沒有錯
但過度的保護所造成的障礙
卻可能用另一種方式傷害自己,傷害別人
需要拿捏的平衡
需要學習的平衡
儘管可能會再次受傷
但就像兩個感到寒冷的刺蝟
在不斷彼此刺傷、調整後
將找到一個最不痛,又能感到溫暖的距離
[獨處]
有的時候害怕自己一個人
有的時候不能自己一個人
曾經,獨處對我來說
代表沒有朋友
面對排山倒海的孤獨
失去自己的價值
忘了自己是誰
但認識神後,獨處有了不同的意義
在這麼多餐不斷地與不同國家的人吃飯聊天後
我選擇其中兩天一個人去到會場外吃早餐
享受眼前的大自然
享受耳機內的詩歌
享受與自己獨處
享受與神獨處
有的時候喜歡自己一個人
有的時候需要自己一個人
[肢體]
一個健康的心臟,不只要有健康的細胞,更重要的是當在一個身體系統運作時,能夠跟其他器官不產生排斥,一同維持身體的健康
這是其中一個講員的提醒
聖經中,用肢體比喻基督徒,而合起來的身體,就是耶穌
一群基督徒健康,不只要每個個體健康,而和其他基督徒在一起時,能否彼此相愛,彼此包容
若全身是眼,從哪裡聽聲呢?若全身是耳,從哪裡聞味呢?
但如今,神隨自己的意思把肢體俱各安排在身上了。
若都是一個肢體,身子在哪裡呢?
但如今肢體是多的,身子卻是一個。
眼不能對手說:我用不著你;頭也不能對腳說:我用不著你。
(哥林多前書12:7)
[宣教士]
會議其間,我認識很多宣教士
我很欽佩他們
放下金錢,名聲,文化,語言…
一生奉獻在他鄉
只為了跟陌生人分享這份愛
甚至有的到了一些國家
需要冒著生命的危險
我想這是最接近無條件的愛
因為他們都接受了無條件的愛
People don't become missionary crossing the see,
but become missionary when they see the cross.
[恩典]
回程到曼谷轉機時,發現原本預計的班機延誤超過一小時
本來的時間就要一下飛機衝高鐵站趕末班車,而延誤就確定趕不上,然後回不了家了…
跟櫃檯詢問有沒有提前的班次可以換,問到只有一班,也是延誤,但至少可以趕得上高鐵!
於是櫃檯人員開始幫我們確認換機票,我們的行李也要特別處理等等,但接下來面臨的問題是機票補差額要一人50美金…
看到我們面有難色,櫃檯人員幫我們打了電話跟他的上司確認
這個過程我一直禱告
神不是許願池
禱告不是要求神照你的方式做事
而是願意把這件事的主權交託給祂
相信無論如何祂都有最好的安排
電話打完了,他說上司說還是要付…本來都要拿錢出來,但他猶豫了一下,就又打了好幾通電話
最後,他告訴我們不用補差額就可以換班機~我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但真的超感謝他,也超感謝神的恩典!!!!!
生命中大大小小的事都值得感恩
Don't take it for granted
[巧合]
上了飛機
因為是換到的票
不只和同行的展青哥位置分開
還都坐在走道和窗邊之間的位置
想說跟別人換位置看看
但兩個都婉拒了,只好坐在原位
坐我旁邊的就跟我說,他願意飛一半旅程後再跟展青哥換位置,他覺得這樣蠻公平的
我跟他說沒關係,但很感謝他的好意
於是我們開始聊天
他在加州讀大學
他父母是基督徒
他也曾是基督徒
但他最近想放棄信仰
他覺得每當自己下定決心要更認識神時
很多事情讓他遠離神
而這個過程他很矛盾
他想要放棄
我跟他分享
人本來就是有限的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軟弱
靠著自己去克服一切,往往繼續在軟弱中跌倒
所以我們可以選擇倚靠神
他說他知道,但有的時候很難
我鼓勵他不是一個人,還有身邊的弟兄姊妹
於是我跟他分享一個我小時候聽過覺得很好笑的故事,但現在想起卻意義深遠
有一個虔誠的基督徒溺水
他禱告神救他
有一艘船經過問他說:先生,需要幫助嗎?
他說:不用,神會救我
就這樣第二,三艘船經過
一樣的問題,一樣的回答
他就溺死了
上了天堂後,他問神:祢為什麼不救我
祂說:我派了三個人去救你,但你沒有接受
聽完後,他說他懂了
他願意再試試看
我為他禱告,並給了他一個擁抱
他很感激,也和我交換了聯絡方式
生命中又一個奇妙的巧合
一個我相信是神奇妙計劃的巧合
[感謝]
只有先認識自己,我們才能真正認識神;只有先認識神,我們才能真正認識自己----加爾文
感謝我的父母和弟弟,是最愛我的家人,最認識我也使我最認識自己的人
感謝每一個讓我更認識自己的人事物
感謝每一個讓我更認識神的人事物
感謝神,無條件的愛我,使我能成為學習無條件去給予愛的人 =)
學園傳道會奉獻 在 柳子駿Ziju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最愛的夏牧師
分享自己生命經歷,
一定要看。
1974年,我獻身進學園傳道會全職服事,兒子出生
1975年,我媽媽過世,中風
1976年,我爸爸過世,何杰金氏症(淋巴癌)
2005年,我二哥過世,肺部母細胞腫瘤蔓延進腦部
二哥過世後,大哥常常流淚說:兄弟四個,老二先走了,接下來不知道是誰
今年二月,我大哥過世,大腸癌
我也跟我三哥說:二哥、大哥都走了,接下來不知道…..
三個禮拜前,我發現右側鼠蹊部有一個結球,可能是淋巴結
上網看資料,淋巴癌可能性極高。如果是,術後存活率平均五年
線上掛號約診,等候看診的日子如同等候宣判
天天想著:事工要如何安排?師母生活要如何安頓?還有五年我要優先做什麼?
心神不寧,居然也會求主讓我預先看一下祂所為我預備的處所
心中一片自責:信是未見之事的確據,你禱告什麼呀!
主持追思禮拜不知道有多少場,探訪癌症病人不知道有多少次
然而,自己面臨罹癌、死亡的可能性,才知道以前的探訪安慰多麼不切實際
上禮拜二去看醫生,仔細觸診
醫生說:不是淋巴結,放心應該不是腫瘤,不過還是驗血看看吧
今天去看報告,十項檢驗,完全沒有問題
不是腫瘤,不會存活率五年
然而,為什麼需要證實是腫瘤、存活率五年,才要認真思考事工安排、生活安頓、要優先做什麼?
這不是需要常常思考的事嗎?
自己嚇自己!
我說的不是腫瘤、存活率五年嚇到我
我說的是,很久很久沒有認真規劃事工安排、生活安頓、要優先做什麼
生命過得那麼不警醒,讓我很驚嚇
只得再次來到施恩座前說:
主啊!僅有的餘生再次奉獻給你,任祢使用,也讓我精細的使用
學園傳道會奉獻 在 學園傳道會Campus Crusade for Christ | Taipei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感謝牧師一家、兄姐的生命分享及接待,也記念在背後為我們代禱奉獻的夥伴們,這些故事及心意成為心中的養分,相信生命在回應神的那刻起,幸福就要伴隨而來。 (學園傳道會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