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葳格高中部菁英計劃 眾多學生考取國內名挍及美國知名百大學府】
【特派記者游勝鈞/台中報導】葳格國際學校致力於「培育具國際移動力的世界公民」,歷屆學生在國內及國外大學升學皆有優異成績。葳格體系直升的「葳格寶寶」,除考取國內知名校系外,更錄取美國知名百大學府,顯示葳格教育體系16年一貫教學成效卓著!
今年錄取成功大學機械工程學系的柯同學父母,一直都有讓孩子出國念書的計畫,看中葳格16年一貫雙語教育、國內/國外雙軌升學輔導制度完善,所以讓她從葳格幼兒園一路直升到葳格高中,在校奠定扎實外語能力、通過外語檢定、參與模擬聯合國..等活動,除錄取成大機械工程學系外,也同時錄取美國7所工程相關校系大學,成績十分優異。
和妤蓁同班6年也從葳中直升的余珮維同學,錄取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在音樂領域學有專精的珮維,校內愛上英文主播大賽、英文歌唱大賽等,常擔任總策畫,今年畢業歌更由余珮維親自作曲展現實力,希望未來就讀傳播學院,也能發揮長才有所貢獻。
考取交大資工系的詹秉諺同學,從小就立定方向要讀資工系,爸爸是數學老師,因而啟蒙他的「理科思維」,具備邏輯推理能力,擅長解決具體問題。當初選填高中時,思考到3年後升大學規劃,決定跳脫傳統名校迷思,放棄一中選讀葳格,以凸顯自身優勢。詹秉諺同學說: 就讀葳格高中最大的收穫是,原本英文較弱的他,系統化的外語課程、沉浸式的學習環境,讓他英文口說、聽力提升很多,「從中獲得的成就感,是持續學習的動力。」
教務主任徐崇哲主任說:葳格國際學校自創立以來,不但持續發展幼兒園到高中,16年一貫的教育體系,同時秉持學校願景:「創新前瞻、領袖葳格,培育具國際動能的世界公民」規劃學生圖像,包括:國際葳格:國際化人才需要具有以下條件:「國家認同」、「國際素養」、「國際競合力」及「全球責任感」,因此葳格不但重視學生語文能力的提升,也包括英語及第二外語的課程,同時從國中開始,藉著各種跨領域課程的規劃如日月潭自力造筏、阿塱壹古道探索、國際城市探索,一直到高中的合歡山群峰訪幽、國際志工服務…,更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精神,以及勇敢壯遊的豪情壯志。科技葳格:世界瞬息萬變,舊世界的知識已無法提供、滿足新世代的資訊需求。唯有教導我們的孩子如何迅速、且不受空間、時間限制的獲得正確的資訊,同時也讓同學學習如何運用科技跟世界溝通交流。葳格推動一生一平板,同時全校老師全面運用載具及各種應用軟體,進行行動數位教學。也因此在本次因疫情實施線上遠距教學,葳格的師生都能快速而有效的推動。詹秉諺同學自小就立志朝資工方向發展,在葳格提供的環境與條件之下,更讓他堅定地朝向目標邁進。全人葳格:葳格深知要成為一個合格的國際公民,能力固然重要,還必須具有高尚的人文素養、悲天憫人的胸襟、以及積極進取的勇氣才得以成就。因此藉由課程的規畫結合相關活動,不但讓學生體驗學習,更讓學生從中親自參與規劃,結合國際志工服務的機會,讓學生得以實踐,並培養高雅、慈悲、勇敢的葳格貴族氣質。余珮維同學除了課業、語文方面表現優異,學校的各項活動不只是參加,也積極的參與幕後的策劃,奠定她各方面的整合能力,更加深她朝向大眾傳播領域發展的決心。
葳格學校表示希望在孩子的人生地圖上,不是侷限在臺灣,而是放眼世界;在發展長流中,也不是僅限於高中、大學階段。所以除了升學成績重要之外,更重視學生面對未來世界,需要的能力及態度!
學校願景學生圖像 在 孔繁錦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104.九月份康軒中學生元氣誌雜誌 名人來值班 孔繁錦
二十一世紀已過了十五年,進入行動上網時代,知識爆炸正在發生,對某些舊時代古董權威來說簡直是一場惡夢。現在的老師不好當,課堂上學生有問題不再舉手發問,而是低下頭直接上網搜尋答案。搜到的資訊跟老師講的一樣還好,若不一樣,馬上舉手吐嘈。從前憑著一套講義、一招半式,靠時間差與訊息缺乏就能在課堂上矇混過關的教書好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有人說既然有了網路,知識唾手可得,毋須強記亦可博學,人們大可不用再多花時間在記憶上。但無論網路有多方便,基本的「知識架構、常識判斷、新知歸類」還是得靠我們既有的記憶作為基礎,否則連關鍵字是哪一個都搞不清楚,就算google 到十萬條出處也難辨真偽,無從取捨。「記憶為知識之母」,要求學還是得練好基本功。學校裡,總有一些天才達人,擁有超強腦力,或能過目不忘,或能旁徵博引,類比歸納分析,推論演繹舉一反三。國內也有許多知識比賽、文字比賽和記憶比賽的電視節目,節目冠軍往往成為媒體寵兒,被冠以「最聰明」、「最強大腦」、「怪物」或「神人」等頭銜,為大家所欽崇羨慕。
他們是怎麼成功的?腦力能鍛練嗎?這世界真有「記憶術」存在嗎?坊間不少記憶、速讀、珠心算的補習班或是培訓課程,大打廣告奇效,神妙近於吹噓,總能吸引許多人甘心捧著鈔票頂禮膜拜。
其實這些補習班的課程萬變不離其宗,所說的都大同小異:儘早開始接受訓練、避免外界干擾、保持情緒穩定、作息規律、生機飲食、充足睡眠、遠離毒品、學習記憶技巧、確立學習動機、配合冥想、做頭腦體操和反覆不停鍛鍊等。一些手機遊戲也有不錯的內容,可以不時充電復習。
筆者亦曾著有《金頭腦冠軍的超強學習法》一書,歸納提出「圖像法」、「序列法」、「音韻法」、「縮寫法」及「聯想法」等小技巧。希望藉由野人獻曝,與大家分享自己學習記憶的竅門。其實學問之道無他,慎選教材,反覆苦讀而已。讀一遍、二遍還是忘記,該怎麼辦?再讀一遍!有明師指導固然事半功倍,獨自摸索有時更能走出傳統窠臼,推演出自己的獨特創見。
「校園讀書會」是另一個有效學習的方法。通常由同班或同社團的三五好友組成,同進同出,有如死黨,分工讀書範圍、分享讀書心得、叮嚀考試進度和停止耍廢懈怠。不只是一起讀書的好隊友,更是彼此打氣加油的好夥伴。「友直、友諒、友多聞」、「三個臭裨將勝過一個諸葛亮」,學生時代的知己好友,往往成為一輩子的患難之交。
但終身學習的目的不只為了應付考試,人生成就是多元多面向,更不是只看考試。學習始於記憶數字、單字、公式和圖表,也就是「數據」(data)層次。接著我們會應用數據去推理串連出「資訊」(information),再將資訊融會貫通,首尾呼應整理成一門「學問」( 或稱「知識」,knowledge)。考試能考的僅止於知識層次,但學習的終極目標是求取「智慧」(wisdom)。智慧是揉合你書本裡讀的、老師們教的、自己生活遭遇的,一切一切放在一起醞釀發酵,最後產出的,屬於你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與意識形態。有了智慧,我們才能依據現實條件、理想願景、成本效益和風險評估,做出最合理的綜合判斷。如此,我們一生懸命追求腦力鍛鍊的目的:「成為一個更好的人。」才顯得更完整、更有意義。
http://www.hijunior.com.tw/celebrity_con.asp?ID=38
學校願景學生圖像 在 方志恒 Brian Fo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聽了李國章的錄音,感到很憤怒嗎?同樣的事情,在香港的其他角落,也會隨時發生,因為天朝宗主的統戰滲透,已經鋪天蓋地席捲我城。香港人,我們別無選擇,只能在地抗爭。
//曾經聽一名中國專家說過,2003年後北京銳意加強控制香港,背後的思路有如當年國共內戰時,攻陷及滲透白區(國民政府統治區)的手法。到了今天,天朝宗主已經明目張膽,以統戰滲透為槓桿,全方位操控香港社會 —— 即透過分派政治職位(人大、政協、各級公職)和經濟利益(港陸跨境商業活動),吸納大批建制精英,然後透過這些代理人,進駐社會各界組織(商會、工會、專業團體、傳媒機構、社區組織、學校團體),伺機而動執行政治任務。
政治,從來不只是存在於政制。面對鋪天蓋地的政治操控,民主運動不應再停留在「議會選舉運動」,而必須在社會各界別「在地抗爭」 —— 香港民主運動的戰場,不能再局限於爭取普選制度,而必須擴大至在社會各層面在地捍衛核心價值,不論專業界別或社區組織、大專院校或中小學、公營部門或私人企業,都是香港人捍衛核心價值的戰場。
佔領運動後,各專業界別陸續出現法政匯思、杏林覺醒等新團體,這些界別組織應該是在地抗爭的生力軍。我們需要發展出更多、更有規模、也更具動員力的界別組織,長期在界別內進行組織連結(例如廣泛組織業界人士關注政治議題)、監察制衡(例如追蹤研究業界組織委員的政經聯繫)及政治動員(例如協調友好參選業界組織)等工作;並且在發生重大政治事件時,以「公民社會聯線作戰」、「社會包圍政權」的方式,廣泛動員不同界別的巿民,合力抵抗政治操控。//
【#香港革新論文章】
//政治,從來不只是存在於政制。面對國家機器鋪天蓋地的政治操控,民主運動不應再停留在「議會選舉運動」,而必須在社會各界別「在地抗爭」 —— 香港民主運動的戰場,不能再局限於爭取普選制度,而必須擴大至在社會各層面在地捍衛核心價值,不論專業界別或社區組織、大專院校或中小學、公營部門或私人企業,都是香港人捍衛核心價值的戰場。//
/ 方志恒(《香港革新論》主編)
* * * * * * * * * * * *
在地抗爭,我們才能守住香港
(原文刊於2015年10月28日《明報》)
陳文敏的副校任命被否決後,特區政府又隨即宣布,委任反佔中先鋒何君堯和陳曼琪進入嶺大校董會。全面整頓和操控各大專院校,已經是寫在牆上的陽謀。
曾經聽一名中國專家說過,2003年後北京銳意加強控制香港,背後的思路有如當年國共內戰時,攻陷及滲透白區(國民政府統治區)的手法。到了今天,天朝宗主已經明目張膽,以統戰滲透為槓桿,全方位操控香港社會 —— 即透過分派政治職位(人大、政協、各級公職)和經濟利益(港陸跨境商業活動),吸納大批建制精英,然後透過這些代理人,進駐社會各界組織(商會、工會、專業團體、傳媒機構、社區組織、學校團體),伺機而動執行政治任務。
一年前,早已被統戰滲透的律師會(表一),就由會長林新強吹響號角,踐踏法治精神,瞓身為《白皮書》護航;一年後,港大校委會的建制精英(表二),則無視學術自由,粗暴否決陳文敏的副校任命。由林新強事件到陳文敏事件,都折射著天朝宗主赤化我城這幅大圖像。
當天朝宗主步步進逼,難道香港人只能束手無策,坐看我城崩塌?
我們別無選擇,只能在地抵抗政治操控
政治,從來不只是存在於政制。面對鋪天蓋地的政治操控,民主運動不應再停留在「議會選舉運動」,而必須在社會各界別「在地抗爭」 —— 香港民主運動的戰場,不能再局限於爭取普選制度,而必須擴大至在社會各層面在地捍衛核心價值,不論專業界別或社區組織、大專院校或中小學、公營部門或私人企業,都是香港人捍衛核心價值的戰場。
由林新強事件到陳文敏事件,都顯示組織及動員「界別群眾」在地抗爭,是抵抗政治操控的有效方法。只是我們不應該在政治危機發生時,才匆匆成立「港大校友關注組」之類的臨時組織回應事件,而必須長期在各界別連結群眾。
佔領運動後,各專業界別陸續出現法政匯思、杏林覺醒等新團體,這些界別組織應該是在地抗爭的生力軍。我們需要發展出更多、更有規模、也更具動員力的界別組織,長期在界別內進行組織連結(例如廣泛組織業界人士關注政治議題)、監察制衡(例如追蹤研究業界組織委員的政經聯繫)及政治動員(例如協調友好參選業界組織)等工作;並且在發生重大政治事件時,以「公民社會聯線作戰」、「社會包圍政權」的方式,廣泛動員不同界別的巿民,合力抵抗政治操控。
革新保港,在地抗爭。唯有建立、鞏固以至擴大社會各界的民主陣地,香港人才能夠在天朝之下,打出一條革新保港之路。
延伸閱讀:
革新保港 民主自治 永續自治 —— 香港前途宣言:https://goo.gl/aAAKqv
《香港革新論》網址:http://www.facebook.com/reformhk
* * * * * * * * * * * *
想睇更多政治新聞和評論:
1. 即LIKE《香港革新論》https://www.facebook.com/reformhk
2. 在FB把《香港革新論》設爲「搶先看」
* * * * * * * * * * * *
#香港革新論 #革新保港 #在地抗爭 #公民社會聯綫作戰 #社會包圍政權 #統戰 #政治操控 #陳文敏 #港大校委會 #律師會 #18專業團體 #精算思政 #進步會師 #園境願景 #思政築覺 #藝界起動 #思言財雋 #前線科技人員 #良心理政 #保險起動 #IT呼聲 #杏林覺醒 #護士政改關注組 #規言劃政 #法政匯思 #進步教師同盟 #放射良心 #社工復興運動 #量心思政 #公務員要真普選 #學術自由學者聯盟 #港大校友關注組 #香港專上學生聯會 #學聯 #學民思潮 #教協 #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
精算思政 Act Voice
Action Accountants 進步會師
At-grade 園境 • 願景
思政築覺 ArchiVision
藝界起動 Artists Action
思言財雋 Financier Conscience
前線科技人員
良心理政 HK Psychologists Concern
保險起動 Insurance ARISE
IT Voice
杏林覺醒 Médecins Inspirés
護士政改關注組
規言劃政
Progressive Lawyers Group 法政匯思
進步教師同盟 Progressive Teachers' Alliance
放射良心
社工復興運動 Reclaiming Social Work Movement
量心思政 Surveyor Conscience
公務員要真普選
學術自由學者聯盟 - Scholars’ Alliance for Academic Freedom
堅守港大百年基業 HKU Last Line of Defence
香港專上學生聯會(學聯)
學民思潮 Scholarism
教協(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
葉建源議員辦事處
學校願景學生圖像 在 2 4 課程願景與學生圖像之描繪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Your browser can't play this video. Learn more. Switch camera. ... <看更多>
學校願景學生圖像 在 內壢國中- 候用校長實習課程學校願景的實踐,首先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學校願景 應該是全體師生共同希望形塑的學校圖像、學生圖像。甚至家長也應該知道,我們才能談親師生合作。 祺文校長常希望內中學生有禮貌,守秩序、愛整潔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