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幼童牙齒健康問題】
日前我接見了社區組織,收到就學童牙科保健作出的建議。該組織表示,他們在2020年11月至本年6月期間,做了一個「貧窮家庭幼童牙齒健康情況」的問卷調查,以探討貧窮家庭幼童所面對的牙科保健的困難。他們列出多項建議,例如訂立兒童口腔健康目標、推行幼兒牙科護理政策,以及加強對家長的牙齒保健及護理教育。
此外,本人亦在會上提出三項建議︰
1. 設立兒童牙科醫療券,資助低收入家庭;
2. 與幼稚園及幼兒中心合作,定期派員到學校為學童檢查牙齒;及
3. 安排幼稚園老師在園內協助學生每天刷牙,教授護理牙齒的知識。
牙齒健康對每個人的成長都非常重要,政府應該撥備更多資源為我們下一代保護牙齒,也希望他們從小就培養保護牙齒的意識和知識。過去20多年,本港幼童蛀牙問題一直沒有改善,希望政府盡快改善這方面的支援,為我們下一代帶來更健康的牙齒。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學童 健康問題 在 賴佳微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台中市議會終於開會,今天疫情後佳微的第一次質詢機會,佳微聯合幾位議員馬上就針對台中市孩童視力不良情況六都最嚴重提出改善做法!
#台中孩子視力不良率六都最差 #且持續惡化
尤其一年前佳微與肇國議員就已經提醒過市府,台中市國小學童的視力健康情況是六都之末,要求市府重視,我們也提供外縣市學校讓孩童近視大幅降低的措施供市府參考。但台中市的學童視力不良率依舊是六都最差,甚至從百分之47.43 #惡化到百分之47.66。
這次在疫情期間, #線上視訊課程 的模式成為孩子重要的學習管道,但衍生的便是學童近視情況加重的疑慮。
#教育單位首要責無旁貸
高度近視所引起的併發症,是 #公共衛生 的重要議題,#孩子一天下來待在學校的時間非常長,所以視力保健是教育單位非常重要的責任。現在的孩子很多本身已經有早發性近視的問題,當小朋友開始罹患近視年齡越小,度數加深速度越快,容易就演變成高度近視,嚴重的後果未來甚至會導致失明。
#佳微的建議
開學後若正常在學校上課,針對台中市學童的營養午餐,應全面請營養師來設計 #護眼菜單,讓孩童們能天天攝取足夠的 #護眼營養素。富有這些營養素的食材非常多,相信當季都可以買到最新鮮也不會太昂貴的的食材,並不會增加太多成本。若有需要,也可以請 #市府編列預算補助學校,議會守護孩子勢必會全力支持。
#議會好夥伴共同的建議
#江肇國、 #周永鴻 議員們也共同建議,過去疫情期間必須透過線上學習來不停學,有名國中生就在疫情期間長期使用3c螢幕後,到醫院檢查就發現假性近視增加200度。若有任何視訊教學的需求,台中市教育局應嚴守3010的原則,每用30分鐘螢幕上課即要下課休息10分鐘,來避免孩子近視度數太快加深。
#希望市府有所作為
我們幾位議員們最後再次呼籲,教育局針對如何全面性的解決台中市學生近視不良率高的問題,做一個通盤性的檢討並提出對策。讓台中市學童視力不良的問題能夠早日得到改善,不要再忽視學童的眼睛健康問題,更不希望市府只做「口頭呼籲」,卻不見實質的作為。
#台中孩子的事就是我們的事
#線上學習 #視力保健 #護眼菜單
#北區 #賴佳微
江肇國 周永鴻 台中市議員 張家銨 家家平銨 蔡耀頡《承擔》青新世代 台中市議員曾朝榮
學童 健康問題 在 報時光UDNtim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1979年戴口罩來運動】#廢氣汙染 #台北市
今日環境保護意識進步,
早期的嚴重工廠污染已漸為人淡忘。
看到老照片中,42年前的台北市區,
還有工廠終日運轉,排出廢氣威脅國小師生健康。
戴著口罩運動不是今日才有的事,
雖然原因不同,回首過往,
你有什麼感觸呢?
日期:1979/3/9
圖說:台北市松山國小學童,每日身陷附近工廠排放廢氣汙染的空氣當中,學童戴起口罩上體育課表達抗議。
來源:聯合報
攝影:徐燦雄
歷史新聞
【1979-03-11/聯合報/03版/】
松山國小罩濁煙 師生無語問「灰」天!
半數以上罹染.喉頭鼻腔毛病.紛請轉學調職.不堪常期污染
【本報記者周萍、趙南雍專訪】初到台北市松山國小附近的人,很容易把天空中灰濛濛的一片當作濃霧,等弄清楚了竟是工廠排出來的廢氣,不禁訝異的蹙眉掩鼻,避之唯恐不及。然而,松山國小近三千位學童,百餘位教職員,卻天天呼吸這些嚴重污濁的空氣。
去年,松山國小遭受空氣污染危害的情形,經過本報披露,曾引起有關單位重視,並即謀求改善。但是,時隔九個月,確實改善了嗎?目前,和松山國小東側毗鄰的三家工廠,永明鐵工廠配合該校作息時間,白天停工,夜晚操作。永和鐵工廠及寶山磚廠排放的含金屬氧化物的黃濁色煙,及黑煤煙,仍然每天隨風飄向該校每一個角落。晴朗風勁的天氣,濁煙倒還容易揮散,陰雨或無風的日子,灰濛濛的廢氣就籠罩整個松山國小,滯留不去。一片朦朧中,從校園這端竟然無法看清楚對面距離四十公尺的三樓教室。
教室門窗上的玻璃每天蒙上褐黃色的一層物質,粉白的牆壁也薰成灰黑色,課桌椅不到半天就舖上一片灰層,清潔工作令教師和學生感到頭痛。建成甫一年的游泳池,看台欄干已受廢氣侵蝕的斑鏽不堪,雖然每天由校工做清潔工作,水面還是飄浮著黑煤渣,池底總是一道黑垢,刷不勝刷。
事實上,根據最近的各區污染測定結果顯示,台北市空氣中浮游塵、落塵量、鐵板腐蝕度,仍以松山、南港區最高。而松山國小附近的落塵量仍然高居松山區首位,每平方公里達二十二點多公噸,較去年未見降低。 最叫人擔心的,是金校學生的健康問題,林宗源校長嘆氣說:兒童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翁,他們的健康也是國家的財富啊!
去年,松山國小曾作了一項全校學生健康狀況的統計,發現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學生患過氣管炎,百分之六十學生經常咳嗽或喉嚨不舒服,百分之十的學生上課經常有頭暈現象。據該校教師們最近觀察,這些情況目前並未改觀。三年一班學生章上林和陳念平說:上課時,常有帶瓦斯味的黑煙飄進教室,聞了就耍咳嗽、喉嚨痛。同班同學嚴心逸上星期甚至還流鼻血,醫生說是得了過敏性鼻炎。 二年四班的王杏如也是一嗅到廢氣煙霧就不停的咳嗽,有時戴上口罩也沒用。另一位同學李松樹,則是經常頭暈、噁心,等「臭臭的煙」消失後就好了。
一年級的曾繁華小弟弟,去年才進松山國小就讀,那時身體沒有一點毛病,現在卻已患了嚴重的鼻塞,必須天天用藥。曾小弟弟的父親說:他一開學鼻病就發作,寒假期間不上課在家,症狀就輕了許多。 家長們心疼子女健康受摧殘,要求轉學的愈來愈多。上學期已轉走五十六個學生。這學期至今也有三十二人轉至其他小學,據該校教務處說,轉學的理由至少三分之二是基於無法忍受污染的空氣。
松山國小八十多位教師中,到校服務滿一年以上的,多少都有呼吸系統疾病。教社會科的高老師有嚴重鼻竇炎;上六年級課的曾姓老師經常喉嚨作痛,肺部難過;教美勞的董老師則氣管過敏,老是咳嗽,有濃黑色痰;林宗源校長更是經常隨身攜帶鼻孔通霧器。
由於松山國小教師們經常前往公保醫院聯合門診中心耳鼻喉科求治,該中心李宏信醫師曾開玩笑地說:『松山國小的教師一律特別用最好的藥。』他並且贈送數本自著的「淺論耳鼻喉病」給該校全體教師,囑咐他們多吸收有關知識,以對抗烏煙瘴氣的環境,保養健康。
教師們忍受不住廢氣薰染,多萌去意,上學期就有近十位教師請調他校,由於積分的資格限制,僅有兩位調成。對於污染禍源的工廠,有關單位雖然一再管制、罰款,黑煙還是照冒,工廠方面不願花幾十萬元裝置處理廢氣的設備。市政府輔導污染性工廠遷移至桃園大園工業區的計劃,又因為電力線路費用等問題,還在作業階段。經濟部、市政府、工廠各有苦衷。何時重見新鮮空氣,松山國小師生只有無話問「灰」天。
學童 健康問題 在 今日澳門- 婦聯關注因疫情宅家學童健康問題...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婦聯關注因疫情宅家學童健康問題【本報消息】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本澳從一月底開始已一直停課至今將近兩個月,但由於復課未有期,學生仍需繼續在家「停課不停學」,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