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謝城市女青年商會和各位評審頒發「2021全港時尚專業女性」獎項給我,更多謝我提名人、咨詢人及生意上的合作伙伴:
裕華國貨董事總經理余鵬春SBS, JP
鴻福堂主席兼執行董事謝寶達先生
My Turkish partner Mr. Irfan Karabulut
玫瑰蕾小學校長Mr. Kurt
我的好友胡渭康先生 孔藝淇先生 Polly, Rebecca
多謝你地今日都到場支持同分享呢個屬於我地大家的獎項。鼓勵我在土耳其有機食品批發並同時傳承及弘揚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文化藝術發展。
把土耳其天然有機食材,從農場直送到消費者手上,係我品牌一直秉承的理念,ATA Organic 取自我的名Anita 一頭一尾的簡稱,ATA阿拉伯文意思上天予的禮物,ATA土耳其文意思是祖先,一切的根源 From Farm To You,提倡純天然無污染無添加的生活模式。
我同時積極與在港土耳其人攜手推廣文化藝術:設立土耳其馬賽克燈工作坊、為全港社群、中小學舉辦文化日等。
今天,世界正發生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民粹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甚至是影響全球的疫情等。我堅信文化藝術是人類的精神家園和智力財富,構建全人類和諧願望的共同體,我們應該用文化藝術的力量來支持這一願景,讓交流取代孤立,讓互鑑取代衝突。
在教育上,本人亦會繼續義務擔任玫瑰蕾小學Rosebud Primary School 非牟利國際小學諮詢委員會成員,繼續為社會推廣其愉快學習愉快校園的理念、促進不同種族的國際學生與本地主流學生的交流等。Thank you Principle Mr. Kurt to provide a happy learning environment for our children, by leading them to explore and inspire more possibilities. You are a wonderful principle to feel the child's exact needs with heart.
係度我想分享一下我的小故事:
「讀好書、找一份高薪厚職的工作、嫁個好老公亅是從小到大,父母老師灌輸予女孩子對於成功的定義。循規蹈矩的我自然走往主流的路,畢業在投資銀行IT部工作了四年時間。而然在2018年決心離開了一直掙扎着我的舒適區甚至成為我人生的轉捩點。雖然這份高薪厚職的工作惹來同輩羨慕、長輩欣賞。正因為這幾年的工作跟自我矛盾的時間,令我不停走訪世界各地發掘真實的自己。
2018年決心涉足幕前,參與不同的電視節目、選美,同時建立YouTube自媒體頻道,分享生活理財、文化生活的題材。我十分清楚涉足幕前,甚至選美絕對不是為了進入娛樂圈,而是建立自己的資源網絡,建立自平台及影響力。想不到,當年我參選的亞姐后冠贊助商沈博士最後更成為了我現在的生意拍檔。我想請在座各位現在問自己一個問題「你能講出你人生中最難忘的時刻嗎?亅「大學畢業、結婚、生小孩」是我問過眾多香港人而得到的答案。我希望以年青充滿熱誠的正能量、敢於追求夢想的心,用我的經歷來鼓舞平台上的觀眾勇於接受新事物、新體驗,創造自己獨一無二的非凡人生及故事。我堅信所有的女孩,都具有突破自己的無限可能。我們只活一次,但如果這一次活得夠燦爛,一次就夠了。來自哪裡的獨立自主女性,都一樣可以散發光彩,成為不刻意的焦點。
最後,我再次感謝JCI給我的鼓勵,也祝賀同樣獲得這榮譽的得獎者,希望大家繼續努力,發揮自身力量為社會作出更大貢獻。希望會後能夠繼續同你地有更多既交流。
#全港時尚專業女性選舉
#全港時尚專業女性2021
#逆風翱翔 #hkpels #girlspower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96的網紅翁章梁,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這個社區就是我們熟知的傳統農村型態,但是他們勇於創新,在仕安社區理事長周育諒開放的態度和認真關心土地下,成立仕安社區合作社,股東成員正是在地居民,因此他們成為一個經濟共同體,以友善耕作稻米,提升農產競爭力,並將每年結餘20%用來維持社區活動,包括老人共食、學童課後輔導、醫療接駁、急難救助等福利,有了...
「學習共同體合作學習」的推薦目錄:
學習共同體合作學習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在能源轉型的過程中,台灣始終有系統性的問題,迄待解決。
台灣的兩種未來:一位離岸風電工程師的建言(06/15/2021 獨立評論@天下雜誌)
作者 Kim Asher / 擁有超過2,500天在世界各地參與離岸風電建設專案的經驗,10年以上深厚的商業分析背景,國際關係與水下聲學的雙學位。她現在在台灣從事再生能源專案。
在離岸風電專案過程中,我們經常會談到「經驗傳承」,意味著在每次的專案執行後,我們一起討論需要被改善的地方、更有效率的做法,與可能的潛藏風險。這些經驗在整理過後,會回饋給公司以便後續持續進步。經驗傳承是一種好的基礎,目的是增加安全與效率,根據的則是科學方法:執行、檢視,然後記錄與學習。
我曾經在世界各地的專案中負責過不同的部門,從設計、安裝到輔導改善,共計超過美金2千億的能源建設案,因此累積了很多的經驗,這些經驗已經內化成為我的一部份。
我知道,不同的地方有各自的問題,例如澳洲與巴西無效的勞動法與公會,損及了產業的動能;物流運輸的問題,也可能損失大量成本;甚至是自然環境的海洋湧浪、風、潮汐水流、能見度,等都可能延誤專案進度。影響專案的因素還有很多,地理環境特性、未爆彈、規章制度、經驗不足的員工、資源不足、不合算的節約、微觀管理、組裝技能的嚴重流失……
而這些問題,台灣通通都有。
複雜的規定,讓在台灣做事變得沒效率
過時無效率的海事規定、麻煩冗長的行政流程、模糊不清的當地需求、強勁的海流、複雜且挑戰性很高的氣候環境、使人筋疲力盡的進口限制、不近人情的人員調度機制、大部分開發商的合約擬定得不夠仔細,導致產品規格無法適用到完整的期限……比起其他我工作過的國家,在台灣做事更為複雜與困難。
例如在非洲的奈及利亞、安哥拉、剛果等國家,我可以在48小時內讓任何一位有緊急需求的組員搭上飛機返家,在歐洲更只需要12小時。但去年以我在台灣的親身經驗,即使不考慮疫情,光是申請人員異動就需要9天。再加上疫情因素,至少需要兩週的時間,才能送一個組員回家。這還沒算到必要的隔離要求或PCR檢驗的問題,光是文書作業流程就要這麼長時間。
台灣的每個港口都有不同的進出規定,沒有一套現代、簡單、一致性的規範,方便船隻進出港口。舉例來說,運送食物這件事本來就不容易。食物要先裝在貨櫃透過支援船再運送到風機安裝船,船上有來自不同國家的好幾百人要被餵飽。而在台灣,因為對貨櫃運送的管制,食物運送流程更是我前所未見的複雜,每個貨櫃、每件東西都要詳列來源,以及運送地的清單明細。
在我的經驗中,在台灣申請航行路線時,目的地不能是離岸風機安裝船,只能申請港口對港口。這意味著大型、昂貴、緩慢的風機安裝船必須打包、栓緊艙面上的器械,駛回港口、停泊港區、 然後再出發。這個過程約需3~4週。另外還需要額外1週的時間將所有器械重新歸位,整個過程往往耗損約20%~25%的生產力。
雖然台灣海峽因氣候條件只有半年期間能施工,特殊的船械、設備與工法還是可以多爭取一些作業時間。但現行進出台灣的限制加上特殊船械的問題,讓這樣的解決方案也難以實行。 如果再加上當地其他限制、強勁海流、設備運送的延遲、得尋求當地外援、本地未成熟的技術,再加總其他的挑戰,計算後根本很難執行。
在挪威、英國、荷蘭間的北海海域內,一年約有300天可以運作,約5~10%的耗損來自效率、延宕或其他延誤,運行順利的話,故障不會超過1%的作業時間。若我們粗略用約 70%效能計算,原本在完美環境下估計100萬成本的專案,在北海約需花費約150萬來執行。而在台灣,因為船隻、人員、特殊設備的調度,即使在無氣候干擾的模型下,一年期的專案估算會需要額外的6個月,也就是說共18個月來運作。再加上氣候、運輸延遲、其他規範的限制與實際運作的情形,保守估計效能僅剩20~30%。所以一樣一個100萬的投資案,在台灣約需花費400或500萬來執行。
無可避免的,還有產出結果不合規、有爭議的合約、膨脹的預算、嚴重的故障、資源短缺、技術落差、攀升的風險與時間、物資等等問題。也許有些人認為大型公司在一些專案上賠些錢不是大問題。但,這絕對是大問題。
台灣的隱憂在於政策、技術與社會問題
我知道有些大型工程總承包商已經在討論,是否在現行專案結束後就離開台灣。這不是恐嚇,而是個正在被業界內廣泛、熱烈討論的熱門議題。
地區性的問題層出不窮,例如澳洲工會代表因為冰淇淋口味不對(絕對不是誇張)在一天數百萬成本的專案罷工,巴西有賄賂問題,但以全球的角度來看,這些並不重要。台灣面對的風險更高。這是政治的風險。
假如台灣政府能在接下來的12個月內組成一個跨單位的團隊,與企業合作簡化流程,專注改善問題,台灣的情況有機會可以逆轉。但如果台灣拖延,不與開發商、承包商、外包商開誠布公、有條理的互相討論出合理的流程,這些公司將會離開。屆時動能蒸發,能源短缺,水電基礎建設發展的風險增加,品質比較差的公司也將趁虛而入。
台灣正處於一個重大的抉擇時刻。一條路指向現代化、永續經營,成為與國際接軌的共同體,另一條路則往相反的絕望的方向發展。
我愛台灣。台灣人可愛、友善、大方、樂於分享。以我在世界各地生活工作旅行的經驗來說,台灣幾乎是我最愛的地方。我想在台灣落地生根,支持台灣,與你們並肩作戰。而且,我不是唯一這麼想的人。讓我們有機會參與,跟大家一起解決問題。
以我在世界上參與很多大型專案的經驗,從工程的觀點看來,這些問題都不複雜。我們可以解決缺水的問題,提供清潔的能源,培養當地人才,發展現代化的建設,這些都將有利於經濟發展。不全然限於困難的技術,更多問題在於缺乏政策上的決心,財務模型上的想像力,還有分歧的遠見。
所以,台灣,我們對你的選擇拭目以待。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15/article/11003
♡
學習共同體合作學習 在 鄭麗君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我們保持距離,但團結的意識可以讓我們的心靠得更近,這就是回家之路!】
這是一個「有距離」的端午節。端午節原本是親人團圓的日子,但今年,我們必須盡可能留在原地,不要輕易移動,這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家人。
然而,距離不會淡化家人的情感,我們也相信,距離不會將我們離散。因為,疫情當前,我們已經成為「同島一命」的防疫共同體。
當我們遠距問候家人的同時,請不要忘記,在防疫的最前線,還有人在守護著這個社會。許許多多的醫事護理人員、警消、里長們、公衛及行政人員,一個月來冒著極高風險進行篩檢、疫調、安置、醫療等緊急救護工作。對於他們義無反顧的付出,以及無比崇高的使命感,我們要致上最深的感謝。
青平台基金會辦公室鄰近萬華,在疫情之中,也希望為萬華及雙北地區貢獻微薄之力,透過響應物資募集工作,我們見證到許多非營利組織及社會工作者於第一時間發起關懷行動,希望為弱勢者提供即時的防疫、生活或學童居家學習等支援。這些公民行動,展現了社會共同體最寶貴的韌性。
我們無法忽視,疫情對不同社會處境的人帶來不同的影響。當防疫必須減少外出時,許多人仍然必須出門,因為不出門就沒有收入;許多街友缺少好的庇護空間,暴露在風險中;許多弱勢家庭的孩子或長者,可能缺少照顧者;許多染疫者及其家人,正面臨著身心的煎熬。尤其,對於不幸離逝者,我們深感哀痛,對於他們的家人,我們必須要給予最大的關懷。如何兼顧防疫又能即時互助,以及未來對於染疫家庭的支持,都是我們必須共同面對的課題。
台灣人的內心裡,是存在著社會共同體意識的。我們知道「距離是為了守護彼此」,我們討論如何強化防疫,我們捐款、捐助物資,關注弱勢者的處境,我們相互鼓勵,這種互信、合作、互助與團結的共同體意識,就是我們抵禦這場病毒戰役最好的裝備。
我衷心期待,無論中央、地方政府或公、私部門都需充分合作;整個社會應該給第一線工作者最大的感謝和支持;而我們更需要持續強化防疫體系與公共支持體系,幫助受到疫情衝擊的個人和族群。沒有人應該被排除在共同體之外。
我們保持距離,但團結的意識可以讓我們的心靠得更近,這就是回家之路。這個連續假期,雖然不適合聚在一起,但一樣可以撥通電話,打開視訊,向親朋好友表達關懷,為彼此加油,也請一起為台灣加油!
過去一年多,我們守住了世界前幾波疫情來襲。現在,面對本土疫情擴散,團結的台灣人一定會度過難關。
今年的端午節,團圓有了不同的意義。團結就是團圓。健康平安、台灣加油!
學習共同體合作學習 在 翁章梁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這個社區就是我們熟知的傳統農村型態,但是他們勇於創新,在仕安社區理事長周育諒開放的態度和認真關心土地下,成立仕安社區合作社,股東成員正是在地居民,因此他們成為一個經濟共同體,以友善耕作稻米,提升農產競爭力,並將每年結餘20%用來維持社區活動,包括老人共食、學童課後輔導、醫療接駁、急難救助等福利,有了活躍的產業和福利,原本在外的青年紛紛返鄉創業、就業,成為社區的生力軍,朝向農村永續發展邁進。
另外,仕安社區與嬉遊境工作室建築師林鍵樺合作,透過農委會水土保持局的洄游計畫,與一群大學生將社區裡倒塌的老屋、三合院以及髒亂的環境注入新思維,重新打造出悠閒的生活空間。過去一年他們在老屋改造的背包客棧裡,接待來自各地無數的遊客過夜體驗農村生活,一包米、一群人、一顆熱血的心,逆轉了偏鄉老化、資源缺乏的劣勢,營造出社區的活力與產業,當地鄉親漸漸開始主動加入參與,形成一股互助的鄉民力量,這是值得嘉義縣學習的成功案例。
🔺發展社區力量 注入新思維
營造出好的空間 給予新生命力
🔺農業升級 合作模式
穩定農民收入 提升農產品競爭力
--------------------------
翁章梁粉絲團,揪恁來按讚👍
https://www.facebook.com/onlychiayi
學習共同體合作學習 在 親子天下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採訪/剪輯:周映璇】西港國中是西港地區唯一的一所中學,全校十五個班,學生人數四百多人,學校的國文老師陳信成,希望改變傳統填鴨式的教學方法,發展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在觀摩張輝誠老師學思達教學後,將課表公開於網路上開放觀課.......
※完整影音,收錄於「翻轉教育2.0--改變從我開始」
DVD1《美國趨勢:動手做,開啟真學習》
DVD2《台灣現場:翻轉教師,扭轉無動力世代》
http://www.cwbook.com.tw/product/ProductAction.shtml?prodId=0000013519&utm_source=cp&utm_medium=epaper&utm_campaign=maintain
更多關於「翻轉教育2.0--改變從我開始」
http://topic.parenting.com.tw/issue/2014/flipedu/
...................................................................
親子天下官網 http://www.parenting.com.tw/
親子天下-嚴選部落客 http://best.parenting.com.tw/
粉絲頁:
親子天下 http://www.facebook.com/parentingtw
親子天下Baby https://www.facebook.com/parenting.lifebuzz
親子天下悅讀 https://www.facebook.com/parenting.reading
嚴選部落客 https://www.facebook.com/parentingbest
學習共同體合作學習 在 分組合作學習教學影帶-合作學習策略篇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分組 合作學習 網站:www.coop.ntue.edu.tw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coop.ntue. ... <看更多>
學習共同體合作學習 在 [分享] 學習共同體經驗談#1 - 看板Teache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不做不會怎樣,做了很不一樣。」因為某位校長說的這句話,成為了推動我改變課堂風
景的一片助瀾。在短短的教學生涯當中,還記得第一次接手的班級就是空降九年級,龐大
的複習壓力就罷了,這個班級充滿著學習的「過客」,回想起來這個班級的學生我最記不
得他們的長相,或許是因為時間離現在最久遠,又更可能是因為當時看到「過客」們頭頂
上的漩渦比看到他們的臉時間更長的緣故吧!
我努力地將課程精闢的講述,用著豐富的教學口訣,「灌輸」著知識餵養學生,紮實的發
揮身為老師的基本功。除此之外,在每周領域時間時,老師們總致力於研發新的課程教案
,努力地融入了遊戲式教學及分組合作學習式教學在適當的主題中,實際使用在課堂中時
,在那些當下孩子們如同我們老師們所預期地,全體是開心的、是願意嘗試學習的,但往
往才隔了一天,「過客」們就在回歸傳統講述式教學的同時繼續在學習中漂泊了。
我們想根本的改善這樣的課堂風景,很巧地因緣際會下接觸了「學習共同體」。起初認為
學習共同體中的「共同體」和分組合作學習中的「合作」十之八九沒有差異吧?如果我能
回到當時我想我會嘲笑我自己的無知,其中的差異可大了!在「分組合作學習」中,每個
人擔任不同的角色,包含老師往往是個劇本編寫者及主持人,學生們被分派各種不同的職
務,大家發揮其所能分工合作完成各項任務,但每個人在「學習共同體」中的角色,大家
是平等的,每個人最終的目標都是要自己挑戰學習的關鍵問題,那該怎麼讓每個人都能挑
戰呢?這是「學習共同體」的精神最令我沉迷的地方了。
聆聽、串聯、返回,現在是課堂中的教學步驟,透過和輔導團的交流並到多個學校進行共
備、觀課及議課,很感謝學習路途上各位先進的分享。
待續...
在板上潛水很久了,希望能分享一些自己的經驗
對於要討論學習共同體的老師們歡迎一起腦力激盪唷!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3.186.24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acher/M.1494142799.A.DD1.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