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7/14聯合報記者A6版大幅報導台灣「租屋黑市」的嚴重問題,值得社會各界及政府主管機關的重視。
該報導引用我們先前學術研究成果,有興趣進一步了解此論文的內容全文,可參考下列即將刊登在「都市與計劃」(TSSCI)學術期刊論文連結:
https://ppt.cc/fwJ5ex
聯合報相關報導如下連結:
https://www.google.com.tw/amp/s/udn.com/news/amp/story/7241/5599674
https://www.google.com.tw/amp/s/udn.com/news/amp/story/7241/5599669
同時也有1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機器人會變成人嗎?:33則最令現代人焦慮的邏輯議題」介紹 訪問:曹仲堯 副總編輯 內容簡介: 彼得‧凱夫又來了!我們已經知道他就是個哲學老頑童,喜歡出各種矛盾的思考謎題來挑戰我們的大腦,而這次他帶來的33道情境問題,更是令人焦慮到不行啊! 首先,你可...
學術期刊論文 在 范雲 FAN, Yu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民主被消失
#台灣人認同被消失
這兩天,華藝數據庫十六萬篇台灣學術論文「被送中」之後,被竄改的標題(只要是出現「全國」或「國家」一律自動改成「台灣」;政府機構單位會被加上引號),引發各界嘩然。
華藝公司很快地發了聲明回應,不僅毫無歉意,還宣稱,「華藝將台灣學術內容平台輸出時,都是採取『全文原樣』呈現」被竄改的只是對內容描述的「詮釋權」!
結果,今天晚上,接到多位學界朋友的訊息,說他們發現,被竄改的不是只有標題與摘要,還有論文整篇從期刊資料庫中消失!
看到這消息,我也很快地去查詢了我自己的論文,發現,我有兩篇文章被消失,一篇的主題是#民主(與說故事),另一篇的主題則是 #台灣人認同。
所以,台灣學術期刊論文平台被輸出時,華藝可以接受對方自行篩選?只要是過於敏感,或任何中國政府不想讓其人民閱讀的主題,就讓它們自動從資料庫中被消失?!
我個人從未授權,當然,更不曾同意華藝公司選擇性地篩選我那篇文章可以出現在中國的學術資料庫。華藝公司欠我,以及所有台灣論文作者一個公開的道歉!作為學界出身的立法委員,絕對會為所有學術工作者的權益追究到底!
註一:華藝授權中方竄改一線學術工作者論文標題、摘要,舉例如下:
例一:「四個國家」被改成「四個台灣」。
例二:「東南亞國家」被改成「東南亞台灣」。
例三:「當國家主義之路」被改成「到台灣主義之路」。
例四:「當婦運衝撞國家」被改成「當婦運衝撞台灣」。
例五:「國家女性主義」被改成「台灣女性主義」。
例六:作者皮國立,名字「國立」被消失,只剩皮。
例子太多,很多一線學術工作者都已發文指責。華藝還敢說這是華語世界話語權,一個被改得文不對題,亂七八糟的標題,就算被搜尋到又如何,看到的人只會覺得作者是不是瘋了?!踐踏學術工作者心血,莫此為甚。更不要提因為敏感而被消失的五萬篇文章,這是什麼爭話語權?這是羞辱一線學術工作者給中共下跪。
註二:華藝授權中方竄改作者文章標題摘要,范雲評論資料庫 (至2020.12.31):
華藝針對公共化的聲明繼續魚目混珠 👉 https://reurl.cc/5q06zR
推動臺灣學術論文資料庫公共化記者會 👉 https://reurl.cc/7o6m4N
我針對華藝的一次質詢 👉 https://reurl.cc/Oqxbry
引起三家媒體以社論高規格批評 👉 https://reurl.cc/gmL1YQ
踢爆!華藝白紙黑字授權中方廠商竄改論文 👉 https://reurl.cc/5q0zbq
我被華藝消失的論文 👉 https://reurl.cc/Q38xVM
紅色審查 👉 https://reurl.cc/D6WExE
學術期刊論文 在 李世淦-屏東縣議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徵才機關: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人員區分:其他人員
官職等:無
職系:無
名額:1(得置候補2名)
性別:不拘
工作地點:90-屏東縣
有效期間:109/11/20~109/11/26
資格條件: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徵聘行政助理公告
◆用人單位:研究發展處/技術合作組
◆名額:1名(得置候補2名)
◆資格條件:
1.具教育部認可之國內外學士學位以上學歷。
2.認真負責、具溝通協調能力,抗壓性高,可獨立完成交辦工作者。
3.具公文撰寫及帳務核銷、管理能力。
4.具電腦文書處理、簡報製作、資料統計分析及專案報告撰寫能力。
5.熟悉Word、Excel、PowerPoint等相關軟體之操作。
6.具工作項目相關經驗者佳。
工作項目:
1.研發處各組中心各項獎補助及研發成果資料統計分析與報告撰寫。
(1)政府部會及產學合作等各類型補助或委辦計畫。
(2)學術期刊論文發表獎勵、鼓勵教師研究推動任務導向計畫補助、新進教師研究經費補助、教師出席國際學術活動補助、辦理國際學術活動及技術交流補助、教師研發成果競賽補助、執行科技部補助研究獎勵企業捐助教師研究經費補助、產學合作研究獎勵、傑出貢獻特聘教授獎勵、產學合作績效及專利獎勵等各項獎補助。
(3)專利、技轉等研發成果。
(4)各類專案計畫補助成果。
(5)其他因應校務發展或即時性需要之資料統計分析。
2.對應研發處業務各項資料庫填報工作。
3.研發處業管平台資料更新。
4.其他交辦事項。
工作地址:
屏東縣內埔鄉老埤村學府路1號
電子地圖
聯絡E-Mail:
聯絡方式:
◆管理及待遇:
1.依本校「約用人員工作規則」相關規定辦理;新進人員須經過3個月的約僱試用期,期間用人單位負責評估工作能力及整體表現,試用合格後始得正式約僱。試用期間經評估不適任者,由用人單位主動簽會人事室通知隨即停止試用。
2.待遇依本校「約用聘僱(約僱)人員工作酬金支給標準表」規定支給:
新進人員以行政(技術)助理1級223薪點27,805元起薪。
3.本校僱用前依性侵害犯罪加害人登記報到查訪及查閱辦法第14條之規定,應申請查閱有無性侵害犯罪紀錄。
◆應徵方式:
1.符合上開資格條件者,請於公告截止日109年11月26日前,依序檢具下列資料:(1)本校報名表(必檢附,如附件)(2)最高學歷證件影本(必檢附,需於公告截止日前取得之學歷資格始予採認)(3)各類型考試、測驗或專業訓練合格證照等影本(無則免附)(4)經歷證件影本(無則免附),掛號郵寄至本校-屏東縣內埔鄉老埤村學府路1號國立屏東科技大學人事室收(以郵戳為憑);親送者以本校人事室「職缺收件章」收件日期為憑,請於報名截止日前之本校工作日期間親送至本校行政中心二樓人事室,交由人事人員收執,並加蓋「職缺收件章」。甄選資料不齊全者,恕不通知補件並視為資格不符。
2.應徵信封右上角請註明應徵單位及職稱,所附本校報名表務請書明聯絡電話、手機號碼及電子郵件信箱,合則擇優通知甄試,不合者恕不另行通知及函覆,惟於徵聘作業完成後,甄聘結果將公告於本校人事室網頁;如未獲錄取時需返還書面應徵資料,請附足額回郵信封以利郵寄。
3.若公告期限截止,報名人數未達徵選員額數之3倍以上名額者,本校得重新辦理公告事宜。
4.候補名額之候補期間為3個月,自甄選結果確定之翌日起算。
5.應徵者之個人資料將用於本校此次徵選之各項相關業務;且錄取後,同意將其個人資料供校務行政之用;未獲錄取且未附回郵信封者之個人資料,將於此次甄選完畢後併予銷毀。
6.本公告同時刊登於下列網站:
(1)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網址http://www.dgpa.gov.tw/點選「事求人」。
(2)本校首頁網址http://www.npust.edu.tw/index.aspx 點選「求才資訊」。
(3)本校人事室網址 http://personnel.npust.edu.tw/bin/home.php 點選「最新消息」。
(4)「台灣就業通」網址http://www.taiwanjobs.gov.tw/點選「找工作」。
(5)「104人力銀行」網址https://www.104.com.tw/index.cfm點選「找公司」。
7.聯絡電話:(08)7703202轉6112 朱小姐。
職缺類別:
不使用應徵者履歷調閱
學術期刊論文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機器人會變成人嗎?:33則最令現代人焦慮的邏輯議題」介紹
訪問:曹仲堯 副總編輯
內容簡介:
彼得‧凱夫又來了!我們已經知道他就是個哲學老頑童,喜歡出各種矛盾的思考謎題來挑戰我們的大腦,而這次他帶來的33道情境問題,更是令人焦慮到不行啊!
首先,你可以證明你自己現在正在閱讀這段文字,而不是在作夢嗎?
政治人物愛說謊,但多你一票少你一票都不能改變選舉結果,怎麼辦呢?
你信仰的神是全能的嗎?祂是否能夠創造出一個無法被拔起的塞子?
有多少宗教信眾以神的旨意為名,打壓女權、歧視不同膚色人種、迫害LGBT?
左邊也是草,右邊也是草,你到底要不要出來選……我是說你到底會選哪一邊?
如果你遇到一個AI女機器人,她因為自己不是人類而非常難過,你會怎麼安慰她?
等等…她可能會搶走你的工作欸,你還想要安慰她嗎?
再等一下!你確定你是人類嗎?要怎麼證明你不是機器人?
作者介紹:彼得.凱夫 (Peter Cave)
現任英國人文哲學家協會主席,倫敦紐約大學、倫敦城市大學與英國公開大學哲學課程講師。凱夫時常參與國內外哲學講座,與人探討弔詭的邏輯悖論,追求清晰的邏輯論證,特別著重於倫理、政治與宗教領域,也常在哲學期刊雜誌發表哲學文章,從學術性論文以至大眾讀物皆有貢獻,他也曾為BBC廣播電臺的聽眾撰寫並介紹有趣的哲學悖論。凱夫認為,藉由故事、影像與些許幽默,能讓哲學與深度思考變得生動活潑。他是暢銷書《Can A Robot be Human?》的作者,也撰寫許多哲學基本入門書籍。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七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天亮就出發」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sgo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_JalEhmUHI/hqdefault.jpg)
學術期刊論文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為了活命,你會吃人嗎?:33則有夠弔詭的邏輯悖論」介紹
訪問:曹仲堯 副總編輯
內容簡介:
熊出沒!快逃啊!
潘妮洛普和奧菲莉亞在山上冒險,突然發現遠處有隻棕熊直奔而來!
「我們最好快逃!」奧菲莉亞說。
「不行啊!我們怎麼可能跑得比熊快?」
「我們不必跑贏熊──我只要跑贏妳就行了!」話還沒說完,奧菲莉亞已拔腿狂奔!
為了活命,我們的道德界線應該設在哪裡?
吃豬、吃牛、吃雞、吃魚都沒問題,為什麼就不能吃人?
瀕臨絕種的北極熊、跳鼠該救,為什麼路邊的蟑螂、老鼠卻該死?
去藝廊看裸體素描很高尚,在家看女優寫真集就是下流?
悅耳歌聲與擾人噪音該如何區分?
美甲護膚沙龍限定女性職員,算是性別歧視嗎?
作者彼得.凱夫設計了33道最搞笑、最弔詭、最令人瞠目結舌的情境兩難問題,從飢餓的棕熊到只想整日放空的樹懶,引導你我進入邏輯思辨之旅。本書挑戰你的道德直覺、打破是非善惡的刻板印象,進而幫你釐清盲點、突破迷思,透過反覆論證的過程,幫助我們在多元價值的現代社會中,強化思考能力,建立自己觀點。
作者介紹:彼得.凱夫 (Peter Cave)
現任英國人文哲學家協會主席,倫敦紐約大學、倫敦城市大學與英國公開大學哲學課程講師。凱夫時常參與國內外哲學講座,與人探討弔詭的邏輯悖論,追求清晰的邏輯論證,特別著重於倫理、政治與宗教領域,也常在哲學期刊雜誌發表哲學文章,從學術性論文以至大眾讀物皆有貢獻,他也曾為BBC廣播電臺的聽眾撰寫並介紹有趣的哲學悖論。凱夫認為,藉由故事、影像與些許幽默,能讓哲學與深度思考變得生動活潑。他是暢銷書《Can A Robot be Human?》的作者,也撰寫許多哲學基本入門書籍。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七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天亮就出發」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sgo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00Z4CdsJA4w/hqdefault.jpg)
學術期刊論文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05/04(六)或 06/16(日)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哈克工作坊】~讓你的存在,成為別人想親近的禮物~06/29(六) & 06/30(日)(僅剩"1"位名額)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897
[ 7/21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08/10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0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僅剩三位名額)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如果有一個殺人犯,他在說他為什麼要殺人的理由的時候,他只說:「因為太陽太刺眼了!」所以,他才會去殺人。
你相信這種說法嗎?或者是,你會不會覺得這個說法,真的有夠「荒謬」的?
其實呢,這種荒謬的狀態,在文學名著《異鄉人》裡,它就是有這樣的呈現。《異鄉人》是一本以人類的荒謬行為作為主題,所創作的一個非常好看的文學作品喔。
這裡面的主角「莫梭」,他收到母親死亡的通知之後,他就前往養老院,參加母親的喪禮。
在面對自己母親的死亡,莫梭還是跟平常一樣,他的感情沒有出現太大的變化,也沒有因為悲傷而掉眼淚。他只是冷靜的,去接受母親已經死亡的事實。
在喪禮結束之後,他還和當地的女子做愛;後來呢,因為一個小小的爭執而殺人。最後他被逮捕,而莫梭只說自己殺人的動機,是因為「太陽太刺眼了!」
如果一個人,連殺人都沒有明確的原因,並且以「太陽太刺眼」作為犯罪的理由;我想這真的是有夠荒謬的。
可是,這樣子荒謬的狀態,你認為會不會發生在,我們的真實世界裡?還是你覺得,這只是文學家,在小說世界裡的自由發揮呢?
其實,回到真實的社會情況,很多犯下殺人罪行的人,他們在表達自己的犯罪理由,在本質上,都跟「太陽太刺眼」其實是很像的,都沒有明確的原因。
在2014年意大利的學者,馬爾.奧茲力。他在《認知和情感》這一本國際學術期刊上面,發表了一篇論文。裡面提到:「如果陽光太強烈,人是會因為刺眼而產生攻擊性的。」
他做的實驗找了18到40歲的人,總共有296位當受試者。而且呢,還雇用了完全不知道實驗目的的三名女性,當成是實驗的配合者。
這三位女性,要在意大利的海灘上,去問那些沒戴太陽眼鏡,或者是有戴太陽眼鏡,在海邊走路的人。並且花幾分鐘去瞭解他們,為什麼要在陽光底下走路?
而這些受試者,雖然是被隨機問話;但是呢,馬爾.奧茲力的研究團隊,在這個活動裡,花了很多的心思。
從幾點可以看得出來哦。第一個,他們訪問的人,男女人數是一樣的;而第二個,這些人的外表,看起來會比實際年齡來成熟了一點。
第三個,這些受試者「朝著太陽光的方向走」的人數,和他們接受訪問的時候,是「背著太陽光走的方向」的人數,也是一模一樣的。
所以,透過這樣的區分,就會有四個變數。分別是,戴著太陽眼鏡,而又面對太陽照射的方向走的人;第二個是,沒戴太陽眼鏡,而朝著太陽方向照射走的人。
第三個是,戴著太陽眼鏡,背對太陽照射的方向;第四個是,沒戴太陽眼鏡,而背對太陽照射的方向。
由於這是一個很嚴謹的實驗,所以它裡面的細節很多,我在這邊就直接跟你分享結果。
結果告訴我們喔,對於「攻擊性」跟「暴力性」的問題,男性的得分比較高;意思就是說,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採取攻擊性的態度。
這個結果,跟所有的科學統計,和一般人的直覺認知是一樣的,沒有什麼特別。但是,有趣的在後面哦。
有沒有戴太陽眼鏡,對暴力行為的結果非常的明顯。實驗的結果告訴我們,戴著太陽眼鏡的人,他的攻擊性的分數,都會比較低。
而最後的發現就是,比起「背對太陽」的人,「面向太陽照射走」的人,他們的攻擊性,跟憤怒程度都會比較高。
所以,用一個簡單的話來總結,那就是「太陽越刺眼,人就越有攻擊性」。
所以這樣的研究結果,是不是很符合《異鄉人》裡面的主角,莫梭他說他犯下殺人罪行的理由,是因為「太陽太刺眼了!」
回頭想想,其實這個理由不僅不荒謬,而且還很合理呢!那為什麼要花這麼多的時間跟力氣,跟你分享這個狀態呢?
其實有幾個問題,我們是可以深入去思考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到底什麼是「荒謬」?
我們常常認為那些荒謬的事情,如果回到我們的身心研究,你可能都會發現,它都有答案,它其實一點也不荒謬。
而第二個部分就是,在我們的生命裡,我們常常會覺得「自己是自己的主人」。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是不是很容易受到一些環境、他人的影響,去造成我們很多不理性的行為跟反應?
就像我很喜歡的一句話:「生命要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而不是每件事上。」如果在你的生活裡,充斥著許多讓你覺得刺眼、讓你覺得不舒服的關係。
就像是「太陽太刺眼」一樣,那麼這個時候,在你的生命中,出現了那些值得你好好對待的人;你還有精神、你還有力氣,能夠好好的對待他們嗎?
所以囉,回頭問問自己,到底什麼是「荒謬」?
如果在你的生命裡,那些對你沒有幫助的關係,那些讓你心力交瘁的存在,你卻花很多的精神跟注意,在處理他們。
然而,卻只留下疲憊跟不耐煩,給那些其實你才需要好好關注的人。那你說這是不是更本質的「荒謬」呢?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你就不會錯過,我們為你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內容所提到的「到底什麼是荒謬」?
如果你希望自己的生活裡,留下那些值得的、並且是對的人;那麼我很鼓勵你,可以好好把握嘉玲老師的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這一門課會幫助你,長出適合你的信念跟力量。並且呢,在面對到那些讓你心力交瘁的關係的時候,能夠清楚的畫出該有的界限;讓你的生命裡,留下你想要的清爽與自在。
詳細的課程內容,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都有。我很期待,你能夠把握這難得的機會,希望能夠在線上跟你一起學習、一起前進;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EggUNy7TGDY/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DLZ1bWTMiqplr1FsW8Ykd-NFrtZQ)
學術期刊論文 在 期刊論文閱讀技巧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日期20090721講者彭明輝教您如何抓住讀 學術 文章的主軸脈絡、使其可與您的核心思維做結合,進而引發研究新點子!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