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有學生已經自行宣佈暑假開始😂,
也有孩子認真看網版、詢問俐媽問題呢!
俐媽之前錄了三民B4L10 Anne Frank’s Diary,講述荷蘭猶太女孩Anne一家人躲避納粹德軍的追捕,心驚肉跳地過日子。Anne以她敏銳的觀察力、細膩帶著童稚但又被迫早熟的筆法,在日記中記下了她的生活。後來,Anne的日記以多國語言出版,也拍成電影。Anne一家人當初躲藏的房子,也成為了知名景點「安妮之家」,日後有機會去荷蘭,大家可以拜訪,些許感受到戰爭與種族屠殺的殘酷。
俐媽在這課網版中也推薦不少和猶太人Holocaust主題有關的小說/電影,暑假時想要深入研究?正是時候!
———————————————————————
📝 俐媽英文教室—安妮日記篇:
🪦 Jews/ Jewish people (n.) 猶太人
🪦 Holocaust (二戰針對猶太人的)大屠殺
🪦 slaughter/ massacre/ carnage/ butchery (n.) 屠殺
🪦 genocide (n.) 種族集體滅殺
🪦 brutality (n.) 殘暴
🪦 memorial (n.) 紀念碑;(a.) 紀念
🪦 victim (n.) 受害者
🪦 assault (v.) 攻擊
🪦 extermination (n.) 滅絕
🪦 concentration camp (n.) 集中營
🪦 gas chamber (n.) 毒氣室
🪦 labor (n.) 勞動
🪦 starvation (n.) 飢餓
🪦 infest (v.) 侵擾
🪦 persecution (n.) 迫害
🪦 ghetto (n.) (猶太人)貧民窟
🪦 chronological (a.) 按時間先後順序的
🪦 racial segregation (n.) 種族隔離
🪦 ethnic (a.) 種族的
🪦 outbreak (n.) (戰爭、疾病)爆發
🪦 intrusion (n.) 入侵
🪦 occupation (n.) 佔領
🪦 accusation (n.) 控訴
🪦 confined (a.) 受限的(to N/Ving)
🪦 death toll (n.) 死亡人數
🪦 keep a diary 寫日記
🪦 confide in... 向⋯吐露心事
🪦 attic (n.) 閣樓
🪦 publish (v.) 出版
🪦 circulation (n.) 流傳
🪦 spirits (n.) 精神
🪦 in memory of... 紀念⋯
—————————————————————-
其他針對二戰納粹、猶太人主題的書籍/影片介紹,可以看
#俐媽英文教室博物館篇
的留言
雖然Anne的日記最後結局令人悲傷,
它也是歷史上的一個深刻痕跡。
#俐媽英文教室
#俐媽英文教室網版篇
#俐媽英文教室戰爭篇
#台大明明網路課程超豐富
#不用可惜
安妮日記 最後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po一本你最近買的書challenge
最近買的兩本實體書是在聖誕前夕給姐姐的“安妮日記”和“如果我是你的親生小孩”
如果我是你的親生小孩是出自於一位非常年輕的男生記者尼克洛~
他在高中時期就熱衷參加校外公益活動,大學時代甚至加入人道任務組織前往印度多次,現在為BBC Knowledge ,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和 Metropolis Japan 執筆!
他人生體驗豐富筆觸非常細膩,這本書講的是一位被收養小孩的心路歷程,文字中帶有酸澀!
但姐姐因為年紀相仿她更喜歡安妮日記
節錄部分安妮的最後一篇日記~
親愛的凱蒂(安妮幫日記取的名字),
「充滿一堆矛盾」,這是我上篇日記的結尾,這次我也從這裡開始。妳可以告訴我「充滿一堆矛盾」是什麼意思嗎?「矛盾」又是什麼意思?就像那麼多其他的字彙一樣,這個字也有兩個意思:外部和內部矛盾。
前者代表不接受他人的意見,總是知道最多,愛與人爭辯。總之,就是眾所周知我具有的那些讓人不愉快的特質。而後者,則是別人不知道,屬於我自己的秘密。
我曾多次告訴妳,我有兩種性格。其中一種性格的我具有旺盛的喜悅、躁動,最重要的是,欣賞所有事物光明面的能力。這樣的我不會覺得打情罵俏、接吻、擁抱和低級的笑話有什麼問題。這一面的我經常等著把另一面的我推開—一個更純潔、更深沈和更好的我。沒有人知道我的這一面,這也是為什麼大部份的人都受不了我
台北國際書展之金石堂線上國際書展活動👉
https://tinyurl.com/y52habg7
{攻略}梅斯特雷 VS 威尼斯👉
https://venicewalk.com/2021/01/29/mestre-vs-venice/
選購攝影作品👉
https://www.facebook.com/artgalleryinvenice/shop
https://www.bressanelloartstudio.it/
IG同步 👉http://www.instagram.com/venicewalk
進入網站訂閱電子報👉www.venicewalk.com
安妮日記 最後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每月一書 之十二月推薦:《#滅頂與生還》Primo Levi
2020 慘烈歸慘烈,還是來到了最後一個月,為期兩年多的每月選書也意外持續了這麼久,回顧起來依然感到有些欣慰,謝謝大家不吝點閱與回饋,才讓持之以恆並非想像中如此困難。明年會有什麼樣的轉變還請拭目以待,先將焦點放在這本重量級的作品,無論談論到集中營作品、納粹大屠殺作品、Shoah 或是 Holocaust 作品,普利摩李維絕對是不容忽視的代表性作家,等了七十年,兩年前《如果這是一個人》繁體中文版問世,兩年後終於迎來他的最後一部著作《滅頂與生還》,明天上市,原文直譯,此書更是他一生對納粹大屠殺思考的總結。
▍《滅頂與生還》:https://reurl.cc/e8lEzb
「李維不止於讓事實說話,亦評論事實,但從未提高音調,也不曾刻意採取冷靜的語調。他只是精準而平靜地研究:一個泯滅人性的實驗裡,置身其中的人,究竟能保有幾分人性。」
《如果這是一個人》那時,卡爾維諾為他寫序,菲利普羅斯特別訪談他,帶著科學家沉著細微的觀察力洞悉人性的集體瘋狂,以倖存者的角度紀錄被剝奪生命意義的悲痛,「哀悼情緒與無可慰藉的絕望氛圍」瀰漫在整本回憶錄裡,透視每個置身其中的悲慘生命不計一切代價,只為了「存活」。發生於集中營的苦難極致深沉到無法抹滅,煎熬、悲痛與恐懼彷彿毒液一般就此流淌在去煉獄走了一遭的軀體裡,如影隨形。普利摩李維活著揭露了這些故事,最終在 68 歲時結束了自己的性命,如同埃利維瑟爾所言,他的靈魂早已凋零在那十個月奧斯維辛的漆黑之中。
除了《夜》、《安妮日記》、《如果這是一個人》等經典作品以外,好比《莎拉的鑰匙》、《穿條紋衣的男孩》、《雙生夢魘》、《刺青師的美麗人生》前仆後繼出現在當代文壇;我們還可以見到《美麗人生》、《辛德勒的名單》持續被提起,也有《索爾之子》、《兔嘲男孩》與無數改編電影不斷出現在大銀幕。有時候逝者之所以死亡,是為了讓見證者得以存活,換取有人可以重新出發的機會,再三反覆向世界講述這些被掩蓋的故事。因為只有記錄下來,曾經發生過的一切才有可能成為真正的歷史,而每個人都有責任讓未來世代了解過去,也有義務避免自己的昨日變成他們的明日。
先是一個平凡人,而後有男有女,接著才區分為猶太人、吉普賽人與雅利安人等等,納粹一頁血肉模糊的歷史聽起來似乎相當遙遠,但當今世界於政治的分化下仍時不時挑起反猶意識、種族優越論調與公開表態支持納粹的聲浪,令人深感憂慮。因為事實是,遭到屠殺的猶太人裡德國籍約略只有 3%,集中營佔地寬廣的龐然建築物之存在,上方曾經過無數次同盟國戰機,納粹明目張膽聲勢浩大的搜捕猶太人,各國政府與警力也皆為幫兇之一,這些惡行來自集體包庇、來自視而不見,更來自多數人對於權威的盲從、對於暴政的無所作為。我們見證著轉型正義多麼艱難,目前還未看見一個國家能做到盡善盡美,人人皆抱持自己的立場,卻沒有人可以將自己與其民族切割。
「我為何活下來?為什麼是我?」
在倖存者的愧疚與終生抑鬱中,他孜孜不倦用寫作還原歷史真相,用思考恢復人的尊嚴。
身為人類史上最大暴行的倖存者與見證者,延續其行文冷靜思辨的特性,在往後四十年餘生中,本書書介寫下,普利摩李維無數次重返記憶中的集中營,持續地對惡加以闡述;秉持科學家的理性,從語言和哲學上去釋疑,一一檢視錯誤。尤其在滅頂者與生還者之外,還有許多人處於難以定義的灰色地帶,李維探究其中人類意志的脆弱本質,盡其所能去追求真相、見證與正義,對抗旁觀者對歷史的簡化及錯誤認知。多年以後,一個五年級小學生向普利摩李維提出這樣的疑問:「你為什麼不逃跑?」事實上,閱讀這本書的過程可能會很痛苦,你可能對人性失去信心。綜觀今日極端主義升溫,這本書猶如一道屏障,每當政治暴力又起,警告我們勿忘用見證者的眼光去檢視。這件事既然曾經發生過,就有可能再次發生。光是回憶不夠,要時時保持批判。
▍ 延伸閱讀:
看大屠殺題材的電影與普利摩李維《如果這是一個人》
https://bit.ly/3o8K5yM